浅谈简体字与繁体字的优缺点以及对汉字改革的看法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企业精神标语16字 浅谈简体字与繁体字的优缺点以及对汉字改革的看法

浅谈简体字与繁体字的优缺点以及对汉字改革的看法

2023-03-30 00:5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2、“电”。繁体是“電”,带“雨”,因为古人只知道自然界的闪电,不知道电灯、电视、电脑的电。但是,现代人听见“电”字,首先想到雷电之电而不是电气之电的恐怕已经不多了,就像听到“网”先想到蜘蛛网、渔网而不是互联网的人已经很少了一样。改变字形,适应社会生活,天经地义。因此,“电”可以没有“雨”。

和“电”同理的还有“云”。在繁体字中,“云雨”之“云”与“云曰之云”写法不同,前者为“雲”,多加了“雨”;如此区分本也是好的,然而现代社会的人看到“云”字想到的一定不仅仅是“行云流水”、“云蒸霞蔚”的“云”,还有云盘、云计算的“云”,那个“雨”去掉了也无妨。

当然,假如以雨字头将雷电之电与电子之电、云霞之云与云计算之云区别开来,也未尝不可,不过这么做的必要不大——雷电、云雨并不是什么稀罕物,生存于自然界的人类不会不知道,用不着特地挑出两个字强调它们的存在和特征。

3、“亲”和“爱”。

有人说,简体字“亲不见,爱无心”,是荒唐的,其实不然。时代在发展,观念在变化。古人安土重迁,甚至还提出“领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親”肯定是经常都“见”的;中国古代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导,若无特殊情况,“親”想不见还不能!可是,现代人不可能、也没必要总是“见”,求学、工作,都必须离家。不过信息、交通发达,一个在地球、一个在太空也可以视频通话,“天涯若比邻”;实在想念,找个时间坐上飞机、高铁、火车、汽车就回家了,绝对不会“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催”,何必总要“见”呢?

至于“愛”,生物学、心理学、唯物辩证法都已证明,“爱有心”本就是不合乎科学真理的:心理是大脑的机能,不是心脏的机能;意识的“主宰”是人脑,而非人心;爱人、爱物,根本就不是用“心”,而是用“脑”。古人不懂科学知识,造字的时候给“爱”加个“心”,毫无疑问是美好的;但现代人既然知道这并不科学,去掉“心”又有何不可?或许千万年后的人类连“心心相印”也改成“脑脑相印”,“真心实意”也改成“真脑实意”,那不也是正确的吗,有什么不可以?本来就应该就是“脑”而不是“心”!

《淮南子》曰:“世俗之人,多尊古而溅今。”如果古人是对的,当然应该尊;可如果古人本就是错的,还要尊,就和封建社会的愚忠、愚孝没什么区别了。

(三)、简化字更容易看出字义,比繁体字更能体现“表意文字”的优点。略举几例:

1、“体”。“人”之“本”,便是“身体”,正符合“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的传统思想;繁体的“體”反而不容易看出这种寓意。

2、“众”。三个“人”,便是“众人”、“众多”,可谓是“简洁明了”;繁体“衆”反倒没有这么直接、明白。

3、“气”。繁体“氣”多了一个“米”,不太恰当,“气”本是看不见、摸不着之物,与“米”有何关系?显然是简化为“气”更合理。而且“气”本为象形字,古字形更像“气”,写成“气”更佳。

4、“尘”。比起繁体的“塵”,简体的“尘”更容易看出字义——“小的土”,便是“尘”。

三、有缺陷的简化字

当然,也有一些简化字确实存在缺点,举例说明——

1、 “兰”,简化之后没了草字头,看不出本义;字形也“简”过头了,不美观。“蘭”在中华文化中地位很高,往往是君子、美人的象征,简化成两点三横这个样子,实在不太合适!

2、“书画”二字简化得也不太好。汉字是一种极美的文字,人类世界文字众多,惟有它发展出独特的、博大精深的书法艺术,充满了诗情画意。书与画,在汉字的世界里可以说是相互交融,甚至能融为一体的,这从繁体“書畫”相似的字形便可看出;但是简体的“书画”显然已经无法传达这个信息了,有点遗憾。

3、“丑”字的简化也有些不妥。在繁体里,丑陋、丑恶的丑与表示地支的丑有着明显的区别,前者是“醜”,是一个非常形象的字,“跟鬼一样”,当然是“丑陋”、“丑恶”的;其实这个字也不是很复杂,算不上难认、难写,完全可以不用简化,但是偏偏要把它跟表示地支的“丑”整成一样,也不能怪现代人越来越不了解天干地支这传统文化了,除了它已经不适用于现代生活以外,只怕也是因为大部分人都不知道“丑”本来不是“难看”,而是地支名。

4、“聽”,本来包含“耳”,非常合理;简化字却改成“听”,加个“口”,令人费解——地球上哪一种动物“聽”竟然是用“口”而不是“耳”?

“聲”字也是一样,“聲”要么是“听见”的,要么是“发出”的,繁体“聲”带有“耳”,一看即知“听”之意,简体“声”则是根本看不出来了。实际上,简化“聲”的时候完全可以和简化“聞”一样,减少笔画,但是保留最关键的“耳”,便于理解字义。

5、“產”,繁体字义一看便知,因为有个“生”;事实上“生”字也是个很简单、好写的,简体非要把它去掉,让人无法一眼看出“产,生也”之意。

6、“鳳”字也是,繁体一看即知是鸟类,简体“凤”里面那个“又”则令人无从猜起这到底是什么东西。

7、“袄”,繁体为“襖”,都有衣字旁,能让人想到是衣物之类。但是,简体将“奥”改成“夭”不太合适。“袄”,是指“有衬里的上衣”,如棉袄、皮袄,一般都是比较暖和的,而“夭”只能解释为“草木茂盛美丽”,如《诗经·周南·桃夭》“桃之夭夭”;“颜色和悦的样子”,如“夭夭如也”;还有就是“灾”,或者“未成年的人死去”即“夭折”;总之和“暖”没什么联系。

“奥”则“又与燠同”,而“燠”是“温暖”,如《诗经·小雅·小明》“日月方奥”的“奥”就是通“燠”,意为“暖和”。

很显然,“奥”更适合放在“衣”后面组成“温暖的衣服”。

即使不考虑“奥”与“夭”在意思上的不同,从字音的角度看,也是“奥”更合适。汉字的优势在于表意,弱势在于表音,形声字恰恰能够弥补这个弱势,应该尽量保留、发扬。“奥”读音和“袄”更接近,更能担起表音的责任。而且“奥”的笔画也算不上太多,谈不上难写,不必一定要“简化”。

8、“叶”。表示草叶、树叶之叶,繁体“葉”有“草”有“木”,简体却把“草”和“木”都拿掉了,改成一个口、一个十,变成又不像会意字,又不像指事字,又不像象形字,又不像形声字的“四不像”,简直令人匪夷所思。这个字的简化真是失败的。

存在不足之处的简化字,大约有如下的特点:

1、字形缺乏美感。这恐怕是简体字至今未能在书法界大放异彩的根本原因。

2、表意的功能遭到削弱。汉字是表意文字,至少就目前看来,往表音文字的方向发展是行不通的,“拼音化”的失败就证明了这一点;所以,汉字简化必须继承、弘扬自身的优点、特色,这“意”须得重视。

总而言之,繁体、简体各有优缺点:繁体字字形更加优美,表意文字的优势更明显,但是“字如其名”,太“繁”,难记、难写;简体字弥补了繁体字不易识记、书写的缺陷,却在形、义方面逊色于繁体字。可以说,繁体字是阳春白雪,艺术性强,可是对于人民大众来说,未免曲高和寡;简体字为下里巴人,实用性强,却难免过于“接地气”,难以登上书法等大雅之堂。

四、浅谈未来汉字改革的方向

(一)、汉字改革的“天之道”

《老子》云:“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这句话可以给汉字改革一些启示。汉字的“有余”是“繁”,“不足”即是“简”。之所以要简化汉字,就是因为有的汉字“繁有余”,以至于难以识记,书写速度慢,不易推广。所以,对汉字之“繁”要“损”,尽量减少笔画。但是,“简”与“精”必须放在同样重要的位置,万万不可只追求简便,使得汉字丧失传统的内涵和美感。雅俗共赏、繁简共存、继承传统与推陈出新并重,才是汉字发展的“天道”。

(二)、汉字改革与男女平等

和许多文明一样,华夏文明始于母系社会。上古时代,女性地位较高,这从姬、姜、姚等上古著名的姓氏都从“女”便可看出来;但上古文字也并没有明显的推崇女性、贬低男性的迹象。

然而,进入父系社会、男尊女卑的时代以后,文字对女性的侮辱极其严重:贪婪、嫉妒明明是男女都会有的心理、行为,“婪”与“嫉妒”却都从“女”,极为不公正;嫌、妨也绝对不是女性的“专利”,二字都是女字旁,非常不公平;“奴”本就兼指男女两性,竟然也入女部,偏见之深一看即知;“奸”,即使只取“强奸”之意,实施者、受害者也不是只有女性,却要以“女”作为偏旁;就连“娶”字也暗藏对女性的歧视——“取女”,有将女性物化之嫌。

男女平等需要在各方面都落到实处,文字作为人类文明的最重要的符号之一,是不能表现出性别歧视的,如果表现出来了,就要改革。女性会有“婪”、“妒”、“嫌”、“奸”等等恶习,这无可否认,但更不能否认的是男性也会有;假如美德是男女共有的,道德败坏的都是“女”,谈何公正、平等?

自然,汉字对女性也并非完全不公平,姝、婉、妍、娴、姣等字都从女。但是,对待传统文化,最正确的态度还是一句老话: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未来的文字改革中,含有明显的性别偏见的字应当改写,例如将女字旁改为单人旁。

总之,繁简字是“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各有其优缺点,全盘否定或全盘都是不明智的,中华文化能跨越五千年的时间长河传承至今,靠的从来就不是盲从、排斥,而是取长补短,不断进步。汉字拥有辉煌的历史,也会有灿烂的未来。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