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劲:世界一流创新企业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产业转型顾问委员声音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企业研发投入标准 陈劲:世界一流创新企业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产业转型顾问委员声音

陈劲:世界一流创新企业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产业转型顾问委员声音

2023-12-28 16:3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培育世界一流企业要实现“三个领军”“三个领先”“三个典范”。其中,“三个典范”是指要成为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典范,成为履行社会责任的典范,成为全球知名品牌形象的典范。麦肯锡认为,世界一流企业要做大(规模),做强(业绩不俗、产品、品牌、价值),基业长青(愿景、价值观、使命与文化、治理与管理体系)。可以看出,对于世界一流创新企业而言,不仅创新投入更加充足、科学,创新文化更加开放、宽容,研发设备更加先进,创新产出更加高效率、高质量,企业规模、效益和品牌价值方面具有其他企业难以超越的领先地位,更是经济和社会价值创造双重使命驱动的共益企业,高层次的使命与具有前瞻性的战略不可或缺。 同时,使命引领也是世界一流企业培育动态能力、实现持续创新绩效的根本驱动。毫无疑问,“世界一流创新企业”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时代大浪淘沙中能够持续获得竞争优势的企业。这就需要企业具备动态能力,在不稳定(Volatile)、不确定(Uncertain)、复杂(Complex)、模糊(Ambiguous)的竞争环境中,能够迅速整合、建立和重构其内外部能力,以适应快速变化的环境并获得竞争优势,实现基业长青。在这一过程中,企业的持续创新战略不容忽视。企业的动态能力具有路径依赖性,企业当前的资源和能力基础受到企业先前路径的影响。因此,企业需要遵从整体性、全局性、非线性思维,时刻关注人类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和全球问题,从中识别行业发展的机遇与危机,调整自身使命、愿景和战略定位。只有将企业使命与行业前景、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及人类进步相融合,并通过持续创新,在前沿和基础领域掌握核心技术,占领创新高地与价值链高端,才能满足市场需求,获得竞争优势,实现持续增长,最终成长为世界一流创新企业。

世界一流创新企业是实现全方位引领的综合体,是以推动社会发展为使命导向,以世界一流的创新管理模式为基础,占据国际资源配置主导地位,持续进行前瞻性、基础性创新,引领全球行业发展和技术进步,始终保持核心技术高度自主可控,从而在经济效益、企业规模、品牌价值、市场能力方面具有卓越表现,同时,能够满足人类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推动社会发展,带来巨大社会效益的企业。

创新型企业评价指标体系

1 创新型企业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意义 1982 年,英国学者弗里曼率先从研发能力、营销能力、对用户需求的理解和管理能力四个方面总结了创新成功企业的 10 个特点。此后,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创新型企业构建的指标体系进行研究,但是,现有指标体系多围绕“创新型企业”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构建,适用于“创新型领军企业”和“世界一流创新企业”的评价体系研究仍存在空白。由于“创新型领军企业”和“世界一流创新企业”仍属于新兴的实践概念,学术界、政策制定者对其本质和内涵仍未达成一致,现有研究多为理论研究和案例研究,如陈劲和李佳雪认为世界一流创新企业成长需要关注战略规划、运营与创新兼顾、资源平台、创新型企业家与全员创新、创新文化和创新管理系统;殷群通过对苹果、三星和华为的案例研究,发现了领导人、创新团队和经营策略对世界级创新企业成长的驱动作用,这些因素仍停留在构念的层面上,缺乏可操作化指标。同时,世界级企业的相关研究虽然意识到了创新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但是对企业创新的关注仍有不足。因此,亟需相关研究对创新型领军企业和世界一流创新企业评价体系进行开发。 2 创新型企业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思路 “创新型企业”“创新型领军企业”和“世界一流创新企业”评价指标体系具有两个重要功能:一是指标评价,二是目标引导。具体来说,评价指标需要能够系统、科学地反映创新型企业成长规律和思考逻辑,进而通过评价可以帮助企业明确定位,认清差距,并引导企业按照正确的路径成长,最终成为世界一流创新企业。因此,本文基于“战略能力为引领,创新投入为保障,创新基础为根基,创新产出为支撑”的思路,构建“创新型企业”“创新型领军企业”和“世界一流创新企业”评价指标体系,理论模型如图 1。 如图 1 所示,企业通过对社会发展及顾客需求的关注与分析,洞察行业机遇与挑战,将社会发展需求融入企业战略,以创造创新绩效为目标,充分发挥战略引导和目标导向作用,针对性进行创新投入,合理分配研发资金,科学打造人才队伍,吸引高水平关键人才。创新基础是企业创新活动顺利、高效开展的根基;挖掘、配置内外部资源,并通过为创新活动提供先进的研发设备,建立科学的激励制度,营造宽容、高效的创新文化氛围使创新投入得以高效利用,将创新投入转化为创新产出。创新活动的直接产出包括专利、国际标准、新产品等创新成果,这些成果可以为企业带来经济收益,增加品牌价值。在创新过程中,创造创新成果、实现经济效益并不是最终目标,企业需要对前沿领域不断挖潜探索,创造颠覆性创新成果,实现核心能力的高度自主可控,从而形成持续创新能力,切实解决社会需求,创造巨大的社会影响力。简言之,就是以创新基础为支撑,通过战略引领推动战略变革,不断将创新投入转化为创新产出,从而实现战略目标。这一过程通过不断的战略变革与持续创新实现循环,看似循环往复,实则不断飞跃,从而成长为基业长青的世界一流创新企业。 3 创新型企业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上文所述创新型企业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本文以培育世界一流创新企业为目标,构建“创新型企业”“创新型领军企业”和“世界一流创新企业”评价指标体系,共选取战略管理、创新基础、创新投入、创新产出 4 个一级指标,12 个二级指标和 23 个三级指标,具体分类和说明如表1所示。 战略管理能力   战略管理能力具体反映在企业战略制定能力和战略实施能力两方面。战略制定能力强调企业对内外部机会与威胁的敏感程度,能够洞察行业的发展趋势与未来方向,并以此为导向确定企业战略和实施策略。对于创新型企业而言,领导对创新的支持与重视程度直接关系到其战略的实施力度与水平。同时,核心技术是创新型企业竞争力的主要来源,符合未来发展趋势的前瞻性核心技术关乎发展的主动权,战略的实施自然离不开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因此,战略实施能力用企业领导的创新倾向和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程度进行测量。 创新基础   创新基础由研发条件、开放创新、制度文化基础三个维度的指标构成,企业为研发活动提供良好的软硬件条件,促进创新活动的高效开展和创新成果高质量产出。研发条件通过研发设备新度进行衡量,通过计算设备净值与原值的比值反映设备的更新速度,体现企业为研发活动所提供设备的先进水平;开放创新通过海外资产占比和海外员工占比两个指标进行衡量,强调企业整合全球人力、物力资源,整合、优化创新资源配置,掌握创新主动权;制度文化基础通过容错文化和人才培养机制测量,创新活动具有高度不确定性、风险性,引导企业重视人才在研发活动中的基础作用,重视研发人员的长期培养和持续成长,提高研发人员创新能力,同时,容错宽容的文化氛围和环境能够激发员工的创新意识和意愿。 创新投入   创新投入分为研发人员投入和资金投入两个维度,强调创新资源在企业研发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充足的研发投入能够为企业研发活动提供良好的保障,科学合理的资源分配能够使资源得到高效利用。研发人员由 R&D 人员数量、R&D 人员数占员工人数比重和科学家占 R&D 人员比重三个指标进行测量,在关注企业研发人才团队规模的同时,关注研发团队的质量和对于前沿、“卡脖子”问题的解决能力。资金投入通过年度 R&D 经费总额、R&D 强度和基础研发强度三个指标进行衡量,从投入角度引导企业为研发活动提供充足资金,同时,加大对基础前沿技术的资金支持,强调企业对关键技术的关注,掌握创新和发展的主动权。  

创新产出  创新产出是创新型企业创新绩效的直接表现,分成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新产品收益、财务能力、开放成果和品牌五个维度。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由发明专利申请数量、发明专利授权量占申请量比重和国际标准的主导能力进行衡量,发明专利申请数量体现了企业创新能力的发展速度,发明专利授权量占申请量比重体现了企业创新投入的利用效率和研发质量,国际标准的主导能力反映了企业在技术上的国际领先地位和垄断水平。新产品收益通过新产品销售收入和新产品活跃度系数进行测量,反映了企业技术创新与业务的吻合程度,对企业创新的实现能力进行了测量。财务能力分为资产回报率和营业收入增长率,企业良好的盈利能力是企业生存的保障,也是进入世界领军创新企业行列的前提和基础。同时,营业收入增长率指标引导企业关注创新企业的持续增长能力。国际化经营是世界领军企业成长的必由之路,通过海外营业收入占比对企业的开放成果进行测量,反映了企业国际化经营的水平。世界一流创新企业必然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企业,而品牌价值是影响力的重要体现,因此,本文通过测量企业的品牌价值反映企业的国际影响力。

创新型企业评价标准

为了发挥创新型企业评价指标体系的引导作用,本文通过分析苹果、谷歌、华为及科创板企业等企业的特征,为“创新型企业”“创新型领军企业”和“世界一流创新企业”分别设定标准(表 2),以期帮助我国创新型企业明确定位,认清差距,为我国培育世界一流创新企业提供参考和指导。下面将对关键指标的标准设定进行说明。

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程度。无论对于国家、区域还是企业而言,只有实现核心技术的高度自主可控,才能解决“卡脖子”问题,突破“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路径依赖,牢牢掌握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成果丰硕,但是与实现产业核心技术的开发与产业化的目标仍有距离。世界上创新型国家的对外技术依存度通常在 30% 以下,其中美国、日本的对外技术依存度在 5% 以下。“十三五”技术创新的重要指标是将技术对外依存度控制在 20%~30%。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应在国家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的进程中发挥关键作用。因此,对于我国正在着力培育的世界一流创新企业,应该发挥主力军作用,率先达到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程度 70% 以上,而对于创新型领军企业和一般的创新型企业,标准则可稍有放松,给予其更多的成长时间和空间。 R&D 人员占员工比重。研发活动是创新型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作为这一活动的主体,R&D 人员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研发效率和水平,企业研发人员的比重体现了企业对创新的重视与依赖程度。科创板的 133 家公司共有员工 16.9 万,其中研发人员 3.8 万名,占比约 22%,代表了一般创新型企业的普遍水平。对比谷歌、亚马逊等全球创新巨头,研发人员占比均在 35% 左右。作为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信基础设施和智能终端提供商,华为的研发人员更是占据全体员工总数的接近一半,在全球约 19.4 万名员工中,9.6 万名为研发员工。因此,将三类创新型企业 R&D 人员占员工比重的标准分别设为 20%、25% 和 35%。 科学家占 R&D 人员比重。为了紧跟不断加快的科技发展进程,颠覆性创新成为决定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因此,领先的创新型企业越来越将高水平的研发人员视作研发团队的核心竞争力。谷歌建立 Google X 实验室,吸引顶级科学家开展未来研究;阿里巴巴建立达摩院,计划在全世界引进 100 名顶尖科学家和研究人员开展前沿研究;华为能够在 5G 技术领域遥遥领先,背后的科学家团队有 100 多名化学家、700 多名数学家、近 900 名物理学家以及近 8000 名基础研究专家,科学家占研发比重约 10%,可作为世界一流创新企业的参考标准。由于一般创新型企业创新基础薄弱,难以吸引科学家的加盟,再加上探索式创新的高风险和高度不确定性,企业更倾向于进行利用式创新,并不必要聘请科学家加入研发团队。因此,本指标不对一般创新型企业设置要求。 基础研发强度。随着人类对科学技术探索的不断深入以及企业创新水平的提高,跟踪模仿逐渐不能满足企业,然而,颠覆性技术的开发不是空中楼阁,需要强大的基础研发奠基,企业的研发工作将逐渐向基础研究延伸。作为世界上领军型创新企业最多的国家,美国的经验值得学习。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下属的国家科学与工程统计中心(NCSES)调查显示,2014 年美国企业用于基础研发的经费占研发总经费的平均水平为 6.4%,在制药等高技术行业,这一比例将更高。华为近几年的跨越式增长和在 5G 技术上取得的卓越成就,得益于对基础研发的持续投入,华为继续强基,计划将 20%~30% 的研发经费用于基础研究,华为作为中国本土的世界一流企业,这一标准可以为我国培育世界一流创新企业提供重要参考。   发明专利申请数量和专利授权量占申请量比重。专利(尤其是发明专利)的数量是一个企业研发创新能力的直接体现。由图 2 和图 3 可以看到,苹果、谷歌、微软等公认的世界领先创新型企业每年发明专利的申请量在 4000 件上下浮动,获得专利授权的比例在 70% 左右,苹果公司虽然申请量略低,但是其获得最终授权的比例较高。与上述领军企业所处领域相似且在世界上有较大影响力的中兴、腾讯、联想每年的发明专利申请数量在 1000 件左右。中兴虽然申请数量遥遥领先,但是其获得授权的专利比例较低;联想则与之相反,虽然申请数量较少,但是获得授权的比例较高。这也说明对于创新型企业的专利指标,需要同时考虑数量与质量。综合以上考虑,为三类企业的知识产权相关指标设置标准(表 2)。

结  论

本文通过构建“创新型企业”“创新型领军企业”和“世界一流创新企业”的评价指标体系,填补了世界一流创新企业评价体系相关研究的空白。同时,通过指标增减和指标标准的设置,对三类创新型企业加以区分,力求对“我国如何培育世界一流创新企业”这一问题的解决有所贡献。同时,本文所设计的指标体系和相关标准存在局限性,并且仍有很大的改进空间。由于所处社会环境、发展阶段、行业领域、产品特点的不同,很难用统一的标准对创新型企业进行要求与评判,如中石油、中石化等大型资源型企业的研发投入需要专门研究与评估,本文所设标准仅能反映各类型创新型企业的一般特点,以期使“世界一流创新企业”作为学术概念,其内涵能够进一步明晰,作为创新型企业发展的目标,能够使企业实践者更加明确企业发展的方向与目标。

世界一流创新企业的发展路径还需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我国世界一流创新企业的成长必须以战略为引领,夯实创新基础,保证创新资源投入充足、合理,创新产出数量与质量并重,将创新型企业的发展路径与我国迈向世界科技强国的道路相融合,使我国的创新发展与人类社会的发展使命相统一。

陈 劲 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产业转型顾问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创新创业与战略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主任,现任《清华管理评论》执行主编。长期致力于创新管理研究,积极探索中国特色创新管理理论,承担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在国内外期刊及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600余篇,对自主创新、全面创新、开放创新、协同创新、整合式创新、有意义的创新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其研究成果获“中国管理科学奖”等。研究方向为中国管理研究,创新管理。 其余作者:国荣毓,刘畅

作者|陈劲、国荣毓、刘畅

文章来源|《创新科技》杂志2020年第6期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