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可特研究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企业海外发展问题研究 道可特研究

道可特研究

2024-07-14 18:1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5)环保风险

绝大多数的行业,包括制造业和服务业,都或多或少会对环境有一些影响。因此,对目标公司所在国的环境法的违反是并购方潜在的诉讼来源。目标公司关于环境污染方面的责任会直接导致收购方及其利益的受损。

(6)间接征收

征收问题并未随着国际投资自由化进程的加速而退出历史舞台,反而,传统上较少被关注的间接征收问题日益成为东道国、外国投资者乃至资本输出国共同面临的重要风险。在涉及间接征收的情况下,很难在征收和政府规制之间划出清晰和明确的分界线。究其实质,间接征收采取的是政府规制的形式,其效果相当于直接征收,但并非所有后果相当于直接征收的政府规制行为都是间接征收。与此相对应的法律后果是:如果某一政府规制行为被认定为间接征收,则被规制者将可以获得补偿,否则政府无需就其规制行为所带来的不利后果承担补偿责任。

2. 国外政府临时出台政策或法律控制并购活动

由于中国企业以往的形象和市场行为,导致国外一些国家认为中国的国有企业政企不分,企业海外并购表面上是企业行为,其实质是中国政府的意志。同时,含有能源、矿产等优质资源的企业、民族产业等,往往牵扯到政治关系、民族情绪、国家利益。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往往因文化差异、政治及经济制度的差异、涉及能源矿产等敏感资源等因素收到目标公司所在国相关组织或部门的介入而失败。对此,这些国家的政府往往以保护国家主权和安全等为名,限制甚至阻挠我国企业的海外并购。当现有法律法规不足以阻止一项外资并购时,一些外国政府就有可能临时修订或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以便对相应的并购活动进行控制。

3. 海外并购的交易价格难以准确评估

参与并购的各个公司出于市场战略上的考虑,对目标公司的并购估价难以作出准确的衡量。并购企业仅依靠一些会计师事务所或评估公司的评估报告,是难以真实、准确地反映目标公司真实价值的。特别是在我国企业缺少相关海外并购经验的情况下,导致在谈判过程中常处于劣势地位,完成并购后才发现目标企业的价值与预期价值存在很大偏差。

一些企业在海外并购时上了被收购对象价格便宜的“当”。海外并购不是价格越低越好,一定好考虑好并购是否互补、管理能否跟上、能否克服文化差等方面的问题,否则有的企业虽然并购价格便宜,但却非常难以消化,反而伤及国内母公司自身。

4.并购经验不足、战略不清

中国企业海外并购还处于初级阶段,在国际经营实力和经验上有很大的差距,缺乏对行业周期的前瞻性分析和海外并购的经验,往往因跟不上海外公司的出售流程导致失败,存在诸如在签订保密协议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导致不能第一时间尽快取得项目介绍书(CIM)、制作初步意向书时容易出现失误、语言及文化的差异导致不能在管理层会议中获得足够的信息且不能很好得打动管理层、经验不足导致正式收购意向书交易条款不清晰。

5.并购前调查研究未得到足够重视

并购交易实际开展前的几个阶段的调查、研究等都是在收购之前必须要做的功课,但由于在这期间所花费用不菲,以致国内很多企业舍不得花这笔资金把这过程给压缩掉了,并没有根据不同阶段做出有针对性的调查。结果收购方案制定非常草率,只是根据经验做一个大概的判断后就直接在收购合同上签字,缺乏专业机构调查并参与的海外并购蕴藏了较大的风险,极易造成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失败。

企业如何开展海外并购活动

1. 做好并购之前的市场调研及尽职调查

对于我国企业而言,海外并购与国内的并购无论是在市场环境还是政治背景等方面均不同。走出国门的企业,将在海外面临的是与更严苛的政治、经济、法律及文化环境,这就要求我国企业在实施并购前,必须对目标国的投资环境进行全面细致的调研和分析。

此外,并购企业应当通过中介机构开展详尽的尽职调查工作,充分了解目标企业和所在国的基本情况,包括对目标企业的资产和负债情况、经营和财务情况、市场行情、政治稳定性、当地司法环境、潜在的市场机会和风险等方面进行调查后,再通过对调查结论进行分析和论证,结合并购企业的并购需求后,再去确定合适的目标企业。

2. 重视目标国的法律问题

与国内并购不同,海外并购更多涉及的是并购方与目标公司所在国的法律冲突和解决的问题,包括反垄断、跨国并购审查、证券交易、公司设立等方面的法律法规。除此之外,与并购相关的其他法律问题,诸如劳资关系、合同管理、知识产权等法律规定,我国企业也应给与相应的重视。由于西方企业的法制观念相对完善,所以我国企业如果仅重视并购前的法律问题,而忽视并购后要面对的劳资、知识产权等问题,则必然会影响到资源的顺利整合和并购企业的发展。

3. 学会积极应对目标国家的审查

对于进入海外市场的企业而言,目标国家对我国企业的审查是无法回避的问题。中国企业不但需要了解审查的内容及流程,还要注意选择并购的方法与技巧,同时密切关注目标国的舆论环境,以避免引发政治风险。对目标国政府的游说可以采用外交、媒体等多种途径,此外还可以借助第三方国家的力量,让目标国更多的了解我国企业进行海外并购的目的,以消除其对国家安全、行业垄断等方面的顾虑。

例如,中海油在多项并购活动中便采用了派出代表团与目标国政府进行交流,聘请公关机构通过媒体等方式对中海油进行正面宣传,从而打消目标国对我国企业的并购活动会给其社会及市场带来不良影响的担忧。

4. 做好对目标企业的客户维护工作

企业在进行海外并购前,应当针对自身的行业特点和并购目标,对目标企业的市场、渠道、客户群体等方面进行系统性分析,从客户需求角度出发,寻找自身企业与目标企业在产品、品牌、文化等条件上的差异,并明确可以通过并购活动而给客户营造一种更好的企业形象,让客户有信心从并购后的企业中获得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这有这样,并购企业在完成收购后才能实现自身资源与目标企业资源的合理搭配,与目标企业之前才能产生更良好的规模性效应,从而打造更高层次的客户服务体验,避免客户流失。

5. 要充分重视目标企业中工会的作用

由于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政府代表着广大人民的利益,所以在中国企业内,工会的角色并不是站在员工角度与企业争夺利益,工会的工作更多集中于组织工人生产生活、协调解决员工与企业之间的冲突。然而在国外企业,工会则在并购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并购项目,倘若在前期无法取得目标企业工会的支持,则并购便难以推进下去。我国企业由于对这一问题认识不够,因此在并购中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冲突

6. 建立企业内部的并购服务体系

企业进行海外并购,不仅需要依靠外部中介结构的全力配合,也需要企业自身具有相应的人员和机构与外部中介组织进行对接。由于大多数目标国家的法律和政策体系与我国情况存在差异,这就需要企业一方面借助企业外部的专业服务机构对目标企业的整体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借以控制法律风险;另一方面,企业也要学习国外公司的并购经验,在企业内部建立符合并购活动需求的服务部门和管理体系,从而帮助企业完成并购前的准备工作,包括目标企业的选择、行政审批程序、项目前期调研等。同时在并购活动中实现与外部中介机构的工作对接,以减少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麻烦。

注:本文摘自北京市道可特律师事务所编著的《企业并购重组的法律透视》一书,文章内容有删减。该书已由中信出版集团正式出版。未经许可谢绝转载,欢迎读者购买官方正版图书。

注:本文摘自北京市道可特律师事务所编著的《企业并购重组的法律透视》一书,文章内容有删减。该书已由中信出版集团正式出版。未经许可谢绝转载,欢迎读者购买官方正版图书。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