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企业内部控制公司案例推荐 我国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我国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2023-11-05 15:2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摘 要

在社会发展的今天,企业希望通过内部控制的设计和实施取得业绩的提高、财务报告信息的真实可靠、违规违法行为的降低等成效。从而使得企业能够持续长久的发展,能够在日渐激烈的商业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我国国有企业的性质使其成为主导,并赋予其应有的责任与担当。所以,国有企业做好内部控制对于国家经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的国有企业,在国家出台的各种政策扶持下不断发展、壮大。但是,违法违规行为、企业财务信息失真等内部控制危机造成了国有资产流失、损害公众利益、扰乱市场秩序等严重后果。尽管很多国有企业认识到了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并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制定了相应的措施及解决办法。但系统不够完善,没有立足于企业实际,相应的这些制度也并没有产生过多的实际效果。所以,改善国有企业的内控环境成为迫在眉睫的事情。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以中国石油为例,讨论与研究中国国有企业现存的问题与对策。

关键字: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治理结构;存在问题;改进对策

一、绪论

(一)选题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在市场经济较为成熟的国家,内部控制的健全有效被认为是一种有效方法在解决公司潜在问题方面。内部控制,是一个单位的各级管理层采取的制约、评价、规划、调整等手段和方法,利用企业内部分工产生的相互制约、联系的关系形成的一个较为规范,严密,完整的体系。其目的为保护企业经济财产的完整性、安全性,保证会计信息资料的正确可靠性。

我国国有企业的性质使其成为主导,并赋予其应有的责任与担当。所以,国有企业做好内部控制对于国家经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的国有企业,在国家出台的各种政策扶持下不断发展、壮大。但是,违法违规行为、企业财务信息失真等内部控制危机造成了国有资产流失、损害公众利益、扰乱市场秩序等严重后果。尽管很多国有企业认识到了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并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制定了相应的措施及解决办法。但系统不够完善,没有立足于企业实际,相应的这些制度也并没有产生过多的实际效果。

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骨干和中坚力量,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定海神针”。但是,国有企业想要提升企业竞争力,提高综合实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必不可少的。对国有企业现存内部控制问题的研究,在提高国有企业经营效率,保全国有资产,增强企业竞争力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二、内部控制的理论基础

(一)内部控制的理论与方法

1.内部控制的含义

1972年,美国审计准则委员会发布的《审计准则公告》将内部控制定义为在本单位内部实施的各种限制和调整的组织、计划、程序和方法,以提高运作效率,充分、有效地获取和使用各种资源和工具以便在特定情况下,实现既定的管理目标。所以内部控制制度的本质是企业内部各级管理层利用相互联系、制约的方法去实现保障企业财产安全,提高企业经营效率,防控风险等目的的较为完善、全面、合法的体系与制度。

2.内部控制的方法

(1)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主要利用相互牵制的原则,将重大或者高分险业务处理程序时,其业务承办人进行分离。防止伪造签名,xx款项等舞弊行为的发生,有助于防控风险。

(2)财产保护控制。财产保护控制主要要求企业建立完善的财产管理制度,并定期进行检查。财产主要包括现金、存货、固定资产等。这些资产占企业资产的很大比例。因此,企业应加强监管,确保企业财产的安全和完整。

(3)审批授权控制。审批授权控制是指企业制定相关条例对各级管理人员处理业务的权限,范围等进行授权,同时对相应的审批程序进行规范。

(4)预算控制。预算控制是让各单位明确并提前规划好在未来一定期间内的经济经营活动。预算对于企业而言,是战略层面的资源调配,也是企业管理的重要依据。

(5)会计系统控制。会计系统控制是指企业利用一系列会计控制的方法,确保企业会计信息的完整性、真实性、有效性。其在控制企业经营的投融资、销售、担保及外包等业务的风险方面起到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二)内部控制的五要素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第五条规定了内部控制的五要素即内部环境、内部监督、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内部监督。

首先内部环境是内部控制的基础,对其他要素产生影响。内部监督的重要性在于对内部控制中的其他要素实施的情况进行评价;其次,风险评估主要是对企业中可能产生的不利因素进行分析,从而有效的进行避免风险;控制活动要素在明确风险后采取措施进行控制。最后,信息与沟通风险是起到一个承上启下,沟通内外的作用在这些要素中。

三、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概述

(一)国有企业的界定

国有企业一般是指由国家或地方政府投入一半以上资本的企业,国有企业中,国家对于企业有着绝对的控制权。现代国有企业开办的目的以经济调节性为主。正因为此,国有企业受国家政策影响较多,政府可对其施加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或干预。同时,国有企业与国家经济形势,国家政策导向等息息相关。故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是XXX的支柱。

国有企业同民营企业一般具有经济属性,主要以提高经济经营状况,股东利益最大化为最终经营目标。更多的,国有企业具有社会属性,其主要体现在帮助国家在经济方面进行宏观调控,稳定经济环境,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同时,因为国家和政府对国有企业享有绝对的控制权,国有企业也承担了更多的社会责任和义务。例如,水、天然气、石油等必须公共资源在重要领域的主导作用。

(二)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框架

1.框架建设背景及意义

2006年6月,xxx国资委发布了《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要求国有企业建立风险防范体系以内部控制为核心。对于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特殊性,有关学者曾列举出这样几个方面:1、国有企业目标多元化和企业类型的多样化;2、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的特殊性——一股独大;3、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约束机制的局限;4、国有企业集团母子公司关系复杂、委托代理链条长;5、国有企业文化中风险意识的缺失;6、内部控制赖以运行的管理基础相对薄弱。这些特殊性是的确存在的,但它们过于将目光集中到企业自身的问题上,忽视了社会层面的迫切需要,难以成为忽视企业内部控制规范的特殊理由。

在现行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运行近10年、各级国资委成立近5年后的今天,国家出资企业中的重大危机事件接二连三地发生。整体来看,有几类重大风险较为突出,包括公司监管的缺乏,投资的多元化,生产安全事故的频繁发生以及对于金融工具的投机。从表面看,这些现象似乎是监管尚不到位的结果,其实有着更深层次的原因,这些原因与监管体制不到位仍有密切关系。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要求自2009年7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即内部控制先以上市的国有企业作为重点,所以我们可以结合危机事件与上市的国有企业公司的特点,分析一下在国家出资企业建立内部控制的必要性。

2.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框架内容

我们在结合了国有企业的经营环境和特定发展阶段,并且在参考COSO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模型的内容的基础上,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框架提出了12345模型。详细概述如下:

一个重要目标,即提高运营效率和效果。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最重要目标就是企业的持续发展,所以企业的内部控制的实施都是为了保障企业的持续发展。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是提高企业运营的效率和效果。所以企业内部控制最重要的目标即为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两个责任主体,即董事会和管理层。责任主体的明确是建立完善,有效的内控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董事会代表股东权益,所以董事会为重要责任主体,但是对于我国相当一部分国有独资企业来说,管理层在企业的发展运营中承担主要责任,所以其为内控结构的另一大责任主体。(3)三条建设主线,即治理结构、财务控制和业务控制。董事会及管理层的构成,内部控制结构的设置,管理人员权利与责任的分配即为治理结构。财务控制是指企业对财务分析、会计核算等财务治理控制。业务控制为对公司销售、生产等业务的控制。

(4)四大基本原则,即短流程、强支撑、高授权、大监督。这四大原则是指企业要加强内部环境的支撑,从而实现短流程。而高授权和大监督是矛盾的两方,监督和授权都是内部控制必不可少的两部分。

(5)五大保障措施,即改善支撑环境、加强风险管理、完善制度流程、促进信息沟通和提高监督能力。我们提出的五大保障措施与COSO的5要素是相对应的,不过我们针对国有企业的现状,更多地强调动态的改进,对于每一个要素,都提出了最佳做法和改进措施。

四、中石油内部控制失效案例

(一)中石油概况及案例简述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是我国大型国有企业,且为骨干型企业。该企业是集油气开采、石油技术服务、石油装备制造、新能源发展于一体的大型综合型能源公司。中石油以建成世界级能源公司为战略目标,在2015年《财富》杂志世界500强企业排名中名列第4名,年营业收入4286.2亿美元,利润163.6亿美元。

但是从2013年3月开始,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先后有多位高官因腐败问题落马,在中国石油集团内部掀起了反腐风暴。中国石油集团先后有多名高官落马,说明腐败问题严重,暴露出中国石油集团内部控制系统还有待完善,内部控制各项制度措施落实还有待加强。

(二)中石油内部控制现状及问题

1.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不够完善

中石油集团作为国有企业,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一直不够完善。中石油集团是我国的国有企业,一定程度上掌握了国民经济命脉,但现代法人治理结构一直不够完善,直到2014年6月20日中国石油集团董事会才正式宣布成立,在没有董事会的时代“一把手“权力相对就大,相应的监督制约机制相对缺乏。董事会、监事会的职能作用不能有效行使,对中国石油集团的内部控制失败就负有一定责任国家反腐力度加大时,腐败可能只会暂时收敛。但是没有有效监管,早晚还是会出问题。此前,已经上市的中石油股份公司虽然按照法人治理结构,董事会、监事会等制度构建一应俱全,但是作为国企的一部分,要真正实现法人治理,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仍需要有很长的路要走。

2.企业风险意识相对淡薄

在经济体制的长时间的作用下,国企的经营管理缺乏完善的体系,计划经济的观念让大多数人误以为国有企业是国有的财产。如果市场发生波动或者非正常事件,政府因为要把国家利益包括在内,就会伸出援助之手。正因为这样,让中国石油的有关领导有了更大的冒进意识,对国家和社会责任意识相对淡薄,导致企业的经营风险增加,这方面,中国石油海外投资风险尤其突出,为了跟上国家的步伐,加快实行“走出去”的战略,中国石油业步伐相对急迫,队国外的情况了解不深,仅仅只是把对中国市场的了解从识来照搬到其他的国家市场经济体制和文化,这种完全照中国的思考模式来看待处理事情的方法,无疑会给以后公司的发展带来很大的阻碍。

3.选人用人机制有待健全

人是内部控制运行的根本因素,再好的内部控制制度规定,如果没有人的运行和遵守,也是形同虚设,没有发挥有效作用。中国石油发生重大内部控制失败案件,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选人用人上的失败。不健全的选人用人机制,给腐败分子以可乘之机,导致内部控制系统运行失效。在提拔任用干部方面,缺乏科学的选举程序和选拔标准,企业的选入用人制度有待进一步健全完善。

4.监管举措有特加强

中国石油发生腐败案,造成企业内部控制重大失败,其中重要原因是对中国石油管理者,特别是“一把手”的监管失败。首先是内部监管失败。在企业管理层面,中国石油集团监事会没能切实发挥好自身职能,不善于对董事会进行必要监督,监事活动往往流于形式,在XXX领导方面,中国石油纪检监察部门没有对对有关领导形成有效监督,执纪监督不严。从企业员工方面,由于我国企业实行类似政府系统的层级化管理,每个层次的领导都要相应的行政级别,上级绝对领导下级,存在“官大半级压死人”现象下级很难有胆量对上级形成监督,民主监督作用很难有效发挥,其次是外部监督,国资委主要负责对国有企业的监督指导,但国资委往往重视对中国石油集团的业绩评定和干部考核,对监督往往重视不足,缺乏必要的监督手段。

5.企业文化相对落后

在中国石油集团的文化基因中,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当时的石油系统最初的建设者,给中国石油留下了很多军事化的思维和管理方式,比如“有令必行”、“对上级指令坚决照办”和“百分百服从”等企业文化。这些文化基因,在高层决策动机和方向正确时,切实推动了中国石油集团向前跨越式发展。但是,当高层把不以身作则,无是党纪国法时,也容易带来内部控制失效等问题。我国石油系统战线,长期以来都是半军事化管理。领导一句话,让下级干什么,交办的事情,通常没有谁会敢反驳一下的,基本上是坚决照办。带企业管理队伍就像带士兵打仗,这样的作风显然与现代企业管理格格不入。

(三)“中国石油”案例启示

1.国有企业改革有待深化

国有企业腐败的首要原因是国有企业的市场化程度不高,行政组织机构特征仍然明显存在,加强国有企业内部管理,最根本的办法是深化内控改革,努力实现规范的现代化企业制度,落实法人治理结构。总而言之,决策层和管理层层要分开,管理层和监督层要分开,这几个层级之间要相对独立,彼此相互制约,防止发生内部控制失效事件。董事会决策、经理层执行,监事会、职代会监督,各自发挥最大功能。坚决避兔形式上设有相应的机构,却往往因为职能定位不清、行政职级限制等因素导致监督缺位,发挥不了最大的效用的问题发生。

2.国有企业监管体制有待完善

对国有企业的监管,应该结合各方面的监管力量,形成强大监管合力,目前,对国有企业的监管存在过于分化的倾向,国资委、企业内部的审计部门、企业内部的纪检监察部门都有责任对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落实实施监管,但这几方面缺乏必要的沟通和联系,难以形成合力。国资委对国有企业的监管还不够到位,应该从过去过于注重对国有经营成绩的考核转变到对国有企业准守党纪国法的考核,重视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国有企业内部的审计部门要切实发挥职能作用,保持自身的独立性,对企业的财务报表等进行独立、客观的审核,为内部控制各项措施的落实提供坚强保障。企业党委的纪检监察部门也要切实发挥自身应有的职能作用,加大对企业领导职工遵守XXX纪律的监督检查,营造风气气正的干事环境,为内部控制落实打好坚实基础。

3.国有企业监管已上升到国家层面

中央纪委己经将国有企业的监督列为执纪监的重点,加大对国有企业的党员干部的监督检查,对纪委问题发现一起、查处一起,为完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融,国资委也在转变自身职能定位,加大对国有企业的监督管理力度,落实中央纪委“三转”要求,集中力量完成中心任务,重视监督严格执纪问责主业。国资委一边试点,一边总结经验和教训,逐一分析了最近十年中发生的违法违纪引起调查以及司法追究的若干案件,并且对国有企业的监管制度和管理方法做出了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国有企业自身也在不断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强化内部控制各项措施制度落实,防止发生内部控制失效的事件发生。

五、解决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系统问题的对策

(一)优化国有企业治理结构

长期以来,国有企业在公司治理结构方面的不完善、不健全一直是阻碍国有企业发展进程的弊病。同时,也严重阻挡了其进一步完善内控制度的脚步,故企业应加大对其的关注并加强整改措施。

1.合理设置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

企业的组织治理结构是其谋划、执行、控制等活动的总体框架。构建良好企业组织结构关键在于界定关键部门的权力、责任以及搭建适当有效的沟通渠道。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必须以执行工作部署规划为使命,并具有清晰的职位定位、畅通的沟通渠道、有效的协调体系。同时,公司治理结构应该力求精简,并且具有一定的弹性,尽最大努力应对各种风险。

2.增强国有企业董事会作用

董事会是连接企业股东与管理层的纽带,董事会主要有两方面职责,其一是代替企业股东履行企业的监督管理职责,对企业经理层进行必要的监管和约束,其二,国有企业董事会作为企业的最高的政策制定者和决策者,势必要对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挥负总责。首先要使国有董事会的职责进一步明确。在实际企业管理运营中,国有企业的董事会要理清自身权力和责任,进一步明确董事会与管理层、监事会等部门间的职能,合理规范授权范围和层次等,确保杜绝有责任但无人履行的情况的出现,做到既能保证经营决策高效运作,又能保证企业各方面权力得到有效制衡。其次,要保证重要职务不兼容制度的实施,要把职务不兼容制度体系引入推行到国有企业的运营中,要保证国有企业高级管理人员一人任一职避免交叉任职的出现和泛滥。这种职位的交叉情况已经严重违背了我国内部控制的有关规定精神,使国有企业的董事会成员和经理领导班子职能不清,无法发挥应有的制衡效果,更有可能使关键管理者独搅大权,造成恶劣后果。因此,要使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得到进一步完善和强化,就必须要在组织机构设置、人员职责分配方面加大整改力度。最后,要积极推行与实施独立董事制度。独立董事是指对企业的日常经营不参与,不在企业兼任出董事以外的任何职务,并且与企业的其他董事、高级管理者等重大利益相关者等没有经济利益关系和私人往来,以保证自身的客观性和独立性。

3.加强和完善国有企业监事会地位

在国有企业的公司管理体系中,监事会发挥着举重若轻的作用在国有企业的日常管理、内控监督、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企业经营的规范等方面。我国国有企业监事会作用发挥一直不能适应现代企业发展,依然存在明显短板,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努力,进一步强化监事会的地位。第一,对于监事会在国有企业公司管理运营中起到的重要影响和职能有明确的认知。根据我国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我国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结构一般分为股东大会和董事会等等。监事会的主要作用是对董事会和管理层进行有效监督,防止其做出对全体股东不力的决策。其次,要依照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加大规范监事会监督行为力度。国有企业的监事会要自觉根据法律法规、企业的管理章程、监事会议事规则等规章制度,进一步规范自身行为,提高监督工作标准,不断提高监督水平,切实维护全体股东的切身利益。

(二)增强国有企业风险管理意识

国有企业在产业管理销售的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各样的风险的威胁,包括来自公司内部和外部,不可能一帆风顺。这些风险都会作用于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果不能对各类风险进行识别、应对和防范,势必会影响国有垄断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内部控制作为实现国有企业目标的重要手段,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其存在的内外环境的影响,因此,对风险要实施科学有效地防范和管理成为内部控制能否有效发挥的关键。

1.制定高效的风险处理机制

要制定高效的风险处理制度,国有企业必须具备风险预估意识,对不同类型的风险控制点有对应有效的风险处理制度,对潜在的各种风险也具备一套全面的防范和应对措施。风险管理一方面涉及到风险权限管理,责任机制等;另一方面还包括风险评估和分析报告等对国有垄断企业各方面风险进行全方位防范。

2.进行充分风险识别

对风险进行全面客观地识别,是国有企业在进行风险管理时的第一步,在风险识别中,国有企业要要根据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市场环境及自身企业发展环境进行“量体裁衣”,科学合理地进行风险识别。企业可以充分借助外在的力量加强自身的风险识别能力。还要充分了解风险是想互关联的特征,不能顾此失彼,对风险没有形成有效识别。

3.进行全面风险评估

进行有效管用的风险评估是国有企业有效应对风险的重要前提,国有企业要从两方面对风险进行全面评估,即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和风险发生后带来的具体影响。有效进行风险评估的一般程序为,第一步,全方位评估公司要应对的固有风险和剩余风险;第二步,确定风险的不同类别,并找出与之相对应的解决方案;最后一步,有准计算出风险发生概率的高低和影响范围。评估测算风险的过程当中,国有企业要将各种类型的风险纳入其评估范围,同时尽可能的采取多种手段对风险存在的影响进行更为全面的评估分析。

4.建立有效风险应对

风险的应对一般是指制定相应防控风险的方案和对产生风险实施应对的措施的两个过程,其根本目的是为了高效率降低风险,更好地达到公司预设目标,把风险对于公司经营管理带来的不良后果最小化。因此,企业风险得到有效处理,企业利益最大化。应对风险一般分为这几大类,包括接收风险、规避风险、减少风险等。企业要根据实际需要结合风险的特点和类型,制定切实可行的风险应对方案。国有企业在选取风险处理方法过程中,要把已有风险应对方案对风险的实际作用、评价既定的风险方案和思考出来已经采用的应对方案之外的风险应对方案可行性全面考虑在内。

(三)加强国有企业信息管理和沟通

任何企业都是一个复杂的经济系统,由包括人、财、物等多种因素组成。在这个复杂的经济组织系统中,企业内部管理以及与外部的沟通交流都需要信息的有效沟通和传递。同时,利益相关者要想掌握企业最新的经营情况、企业经营业绩等信息也必须依靠良好畅通的信息系统。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信息系统的质量受内部控制的水平影响。国有垄断企业的信息系统建设和信息沟通一直是内部控制系统建设的最容易被忽略的环节,同时也是最薄弱的环节。

1.完善内部控制信息系统

国有企业要不断完善企业的信息系统,向企业内各业务部门的员工、其他利益相关者提供真实、可靠、及时的信息,最大限度满足各个利益相关者的信息需求。一般来说,企业信息系统的完善、提升要以保证信息完整性、时效性和准确性为根本目的,不断完善提高信息系统的有效性。

2.加强内部控制信息沟通

从沟通层次上来讲,国有企业的信息沟通包括沟通和沟通两个部分,内部沟通是企业在内部的各个层级之间信息沟通与交流,外部沟通是指企业与外部的各种组织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沟通。从内部沟通来讲,根据国有企业信息沟通的方向来做区分,可以分为向下、向上和横向沟通。除了内部沟通外,企业还要与供应链上的各级企业比如供应商、采购商、消费者等。外部的沟通可以使企业掌握与与控制与内部控制有关的重要外部信息,从而是内部控制制度更加完善。总之,国有企业应当按照上述方法构建系统的信息沟通渠道包括内部渠道、外部渠道等等,实现信息沟通的系统化,满足各方面利益相关者的信息需求。

3.强化内部控制信息披露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重要目的是明确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为了使企业管理者明确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对于企业内部控制的信息披露额的加强是必不可少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制度的加强,使得管理者重新审视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从而发现其中不足,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并完善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为此,国有企业要建立一套完善并能够有效执行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制度,及时将企业内部控制各方面情况报告给利益相关者。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统称为内部控制报告,能够为外部利益相关者提供有效信息,有助于他们对企业的运营情况的了解,同时也无形中强化了对企业内部控制监督,防止和发现企业管理者的营私舞弊行为,向企业管理层施压,督导其加强内部控意识,不断采取各种手段增强内部控制的效率。

(四)增强对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监督力度

企业执行内部控制主要包括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的各种制度规范。因此,要使国有垄断企业内部控制各项规章制度落到实处,就必须要加大对内控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的力度。

1.强化国有企业内部审计

内部审计是企业本身对自身企业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等进行审核的活动,目的是保障企业会计信息披露的准确,已达到公司的利润要求。由此可见,内部审计不仅是企业内控系统本身的一个部分,也是监督检查内控各个环节的必要举措。想要尽最大可能发挥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的监督职能,就要保证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与客观性。国有企业的内部审计机构最好由企业董事会直接领导,但从我国的国有企业看,审计部总经理辖管的比例非常高,这是不合理的,因为内部审计机构是企业董事会对企经理层监督机构,而如果内部审计机构隶属于经理层,就不能有效发挥其监督职能,没人敢审计自己的上级。因此,要想使审计机构到达应有的独立性和客测性,就需要把审计机构直接隶属于国有企业的董事会,受国有企业董事会的直接领导之下,一定要避开企业的管理层,使得内部审计的审计监督这一职能能够发挥到最大化。另外,国企内部审计人员需要加强专业素养。内部审计人员在做好本职审计工作的同时,还要积极向董事会提供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监督的意见建议。为此,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人员不仅要有审计和财务专业知识,更应该有法律、管理等理论知识根基以及要有良好的文字表达能力和人际沟通交往能力,以便为企业健康发展出谋划策。

2.加强政府对国有企业的监管

我国的《审计法》、《公司法》等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国家财政部门、审计部门、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等政府架构对国有企业有监督的职责。对严重违法违规的国有企业,还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制度规定,依法依规进行处理。同时,各监督部门要加强协调合作,进行必要的信息交流与共享,形成强大的监督合力,督促国有企业将内部控制各项制度规定真正落地生根。

(五)培育积极的国有企业文化

人是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活动的核心,在内部控制有效性方面起着决定性作用。文化是人类特有的因素,为强化人的因素,发挥人的积极因素,只有通过构建培养积极的企业文化,不断完善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系统建设。具体来说,培育国有企业文化要从以下几点做出努力:

1.明确科学的管理和经营理念

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因素之一是树立正确的管理和经营理念。正确的管理和经营理念不仅能够提升国有垄断企业的经济效益,完善内部控制系统,还能不断适应新时期的市场竟争,使企业始终立于主动地位,因此,国有企业管理者要加强学习和自身修养,自觉树立良好的管理哲学和理念,同时要督促、指导、勉励企业员工不断加强学习,更新符合时代发展的技术方法利管理理念,进一步推动国有企业内控目标的实现。

2.加强对国有企业人员素质的培养和提升

国有企业要建立严格的选拔招聘程序,坚持任人唯贤的导向,坚决杜绝“萝卜”招聘、任人唯亲的不良现象的发生。要制定并落实企业职工工作规范,进一步规范企业职工工资行为。要加大职工的考核和奖惩力度,使有功者收到物质和精神奖励,使不思进取中收到一定的惩罚。要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岗位轮换,对于不能胜任本职工作的,该撤换的撤换,该调整的调整,始终督促企业员工保持干事创业激情。其次,要加强国有企业人员的教育提升。通过思想教育、岗位培训等多种方式,进一步提升员工的思想认识和职业素质,同时,要进一步赢得员工的信任支持,努力让员工认识到自身与企业不可分割的关联,使得国有企业员工思想信念和所在公司方向一致,在其位谋其职,不断完善自身完善公司。最后,搞好国有企业职工的诚信道德教育建设,好的思想道德是做人的底线,也是做好企业职工的首要素质,只有道德高尚、能力过硬的员工才能不断推进企业向前发展。

3.强化国有企业管理者和员工的服务意识

要想使国有企业立身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关键是要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但由于种种原因,国有企业凭借其商品或服务的垄断性,其利润较大,导致服务意识淡薄,有时甚至严重妨碍了企业发展,有损于良好的社会形象,成为管理中一大通病。

为此,国有企业要通过加大教育力度、培育先进典型等方式,培养国有企业职工的服务意识。通过大力引导、教育职工,增强服务本领,树牢服务意识,努力率献社会。

4.培养国有企业的民主监督意识

国有企业从本上说是全民共有。我国国有垄断性资源都把持在国有企业的手中,所以说国有企业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命脉,对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我国特有企业组织和管理机制,相对不利于发挥民主监督作用,导致企业员工在发挥监督作用时心存顾虑,畏首畏尾,致使民主监督力量薄弱。正因为如此,国有企业管理者要自觉树立民主管理作风,主动到企业生产一线去倾听一线员工的心声,虚心采纳员工建议,积极改正员工指出的不足,保障企业职工发挥必要的监督作用,要加大力度对员工进行宣传教育,增强员工民主意识精神,有序的引导员工更加积极主动的位公司的发展壮大出谋划策,添砖加瓦。

六、结论

全球经济一体化极大地促进了世界各国的经济往来,企业之间的竞争范围也由国内市场转向国际市场,国有企业要想在这场角逐中处于不败地位,就必须要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提高自身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通过对中国石油重大内部控制失败案例分析,得出中国石油的内部控制缺陷主要有:缺少真正意义上的法人治理结构、企业风险意识淡薄、选人用人机制不健全、对内部控制运行情况监督不力、企业文化不适合现代企业壮大。根据中国石油案例能够归纳得到中国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方面存在的遍性问题:国有企业治理结构不完善、风险管理意识淡薄、信息沟通不畅通、对内部控制运行缺乏有力监督,鉴于中国国有企业存在很多通病,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解决:调整国有企业的管理模式、强化国有企业风险评估和风险预防意识、促进国有企业的信息管理和沟通、强化对国有企业执行内部控制情况的监督、培养积极的国有企业文化。通过以上方面努力,可以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激发国有企业的活力,为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参考文献

[1]鲍晖. 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对策研究[D].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08.

[2]吕宏斌 郑扬帆. 标本兼治 强化内控体系[D]. 中国电力企业管理, 2010.

[3]刘德恒. 构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框架——在“应对危机——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高级论坛上的讲话摘要[D]. 中国总会计师, 2010.

[4]王现刚. 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D].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1.

[5]贾云虬. 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的探讨[D]. 河北经贸大学, 2012.

[6]曹文丽. 浅谈国有企业内部控制[D].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14.

[7]王光哲. 北京中润伟业投资有限公司企业内控研究[D]. 吉林大学, 2011.

[8]王月. 刍议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D].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5.

[9]谢梦娟. 内部控制规范在GT公司的应用研究[D]. 西南财经大学, 2011.

[10]董秀红. 优化现代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思路[D]. 山东正信招标有限责任公司, 2014.

[11]陶韵. 浅谈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现状与发展[D]. 威海市公路管理局, 2017.

[12]杨海恩. 中国石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研究[D]. 武汉大学, 2013.

[13]马彦鑫. 手机配件制造的精益生产研究[D]. 天津大学, 2013.

[14]黄小明. 广西路政执法机构内部控制建设研究[D]. 长安大学, 2014.

[15]王勇. SC公司内部控制环境问题研究[D]. 辽宁大学, 2017.

[16]兰岳生. 我国财产保险公司内部控制效率影响因素研究[D]. 湖南师范大学, 2014.

[17]张秀丽. 构建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相关问题探讨[D]. 现代商业, 2010.

[18]刘芳芳. 好优多超市的存货内部控制问题研究[D]. 湖南大学, 2017.

[19]段佳. 价值链管理视角下A公司内部控制研究[D]. 华东交通大学, 2017.

[20]钱小宁. 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现状及加强措施[D]. 河北企业, 2010.

[21]李桂美 蔡清福. 浅谈院校内部会计控制[D]. 潍坊教育学院学报, 2006.

我国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以中石油为例 我国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以中石油为例 VIP月卡¥免费VIP年会员¥免费 价格 ¥5.50 发布时间 2023年11月5日 已付费?登录 或 刷新 下载提示:

1、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文章版权申述”(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18735597641(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2、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投稿,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

原创文章,作者:打字小能手,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sbvv.cn/chachong/94266.html,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