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原理】数据链路层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以太网尾部 【网络原理】数据链路层

【网络原理】数据链路层

2023-12-30 07:4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一、数据链路层的基础知识: 1、数据链路层主要目的 将原始的、有差错的物理线路变成无差错的数据链路。 2、数据链路层主要功能 1.链路管理:数据链路的建立、维护、释放;2.帧同步:接收方应从收到的比特流中正确地判断出一帧的开始与结束位;3.流量控制:控制发送方的数据发送速度,使得接收方来得及接收,以致网络不发生拥塞;4.差错控制:发现传输中出现的错误;5.透明传输:使接收方分辨数据还是控制信息;6.寻址:收发双方应知道对方是谁; 3、数据链路层使用的信道 1.点对点信道 1vs 12.广播信道 1 vs 多 4、基本概念:链路和数据链路 1、链路:是一条无源的点到点的物理线路段。3、数据链路:数据链路 = 链路 + 控制数据传输的通信协议。最常用的方法:使用适配器(即网卡)来实现这些协议的硬件和软件 5.传输的数据单位:数据帧(帧) 二、使用点对点信道的数据链路层 1.主要步骤 1、发送方A将网络层的数据报添加首部和尾部封装成帧;2、发送方A将帧发送给B的数据链路层;3、B收到的帧无错,则从帧中提取出数据报交给网络层;若有错,则丢弃该帧。 2.三个基本操作:封装成帧、透明传输、差错检测

1、封装成帧:数据报添加首部和尾部,就构成了一个帧

1、帧的首部和尾部一个重要作用是进行帧定界;2、帧首和帧尾还包括许多必要的控制信息;3、为提高帧传输效率,应使帧的数据部分尽可能大,且规定了数据部分长度上限MTU;帧长 = 帧首尾部长 + 数据部分长

2、透明传输:当数据部分是非ASCⅡ文件时,若数据某字节恰好是SOH(帧开始符)或EOT(帧结束符)控制字符时,数据链路层就会错误地处理帧,这就是“不透明传输”。 解决:【字节填充】插入转义字符ESC

1、若数据部分出现EOT或SOH时,就在这个EOT和SOH前插入ESC;接收方在送交网络层之前将这个ESC删除。2、用ESC ESC表示ESC。

3、差错检测

1、差错产生的原因和差错类型: 信噪存在,可能使比特流传输产生错误。(0-》1 1-》0) 噪声分两类:热噪声(分子热运动)、冲击噪声(突发):误码率:二进制比特在数据传输系统中被传错的概率。2、CRC循环冗余编码工作原理: 将数据比特序列当作一个多项式f(x)的系数,在发送端用预先约定的生成多项式G(x)去除,求出一个余数多项式。将余数多项式加到数据多项式后发送到接收端; 接收端用同样的G(x)去除收到的f1(x),得到余数多项式。如果得到的余数多项式与接收到的余数多项式相同,表示传输无错。否则有错,发送方重传;3.注:数据链路层不使用确认和重传机制(因为代价高),由运输层TCP协议实现可靠传输。

【例题3.1】发送数据M=1101011011(K=10),双方约定生成多项式为10011,即:G(x)=x4+x+1,N=4;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故实际发送为1100110111110(在数据后面添加的冗余码1110称为帧检验序列 FCS); 是否有误:1100110111110/10011 余数为0,则无误!

三.点对点协议(ppp) 1、PPP协议组成 1、一个将IP数据报封装到串行链路的方法;2、一个链路控制协议LCP :用来建立、配置和测试数据链路连接。3、一套网络控制协议NCP :一个NCP协议支持一种网络层协议。 2、PPP协议帧格式【首部+尾部8字节】 1、第一个字节和最后一个字节是标志字段F,规定为7EH;2、第二个字节是地址字段A,规定为FFH;3、第三个字节是控制字段C,规定为03H;4、协议字段2字节:当为0021H时表示信息字段是IP数据报;为C021H时,是PPP链路控制协议LCP的数据,若为8021H时为NCP控制数据;5、信息字段最大长度不超过1500字节;6、FCS字段使用CRC帧检验序列,2字节;注意:PPP 是面向字节的,所有的 PPP 帧的长度都是整数字节;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透明传输问题(字节填充)引入转义字符7DH 1、若信息字段出现7EH(标志字符),则将其转化成7DH 5EH2、若信息字段出现7DH(转义字符),则将其转化成7DH 5DH3、若出现控制字符(即值小于20H的字符),则在字符前加入7DH,同时将该字符与20H异或4、零比特填充,连续五个1,后面加一个0.

【例题3.2】若数据部分是7D 5E FE 27 7D 5D 7D 5D 65 7D 5E,问真正的数据是什么?

答:7E FE 27 7D 7D 65 7E

【例题3.3】同步传输技术传送0110111111111100,试问用零比特填充后,变成怎样的比特串? 若接收端收到PPP帧数据部分是0001110 111110111110110,问真正数据是什么?

答:(1)011011111011111000;(2)0001110 1111111111110

四、使用广播信道的数据链路层【局域网】 1、局域网工作层次 跨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无需网络层;【没有多次路由选择,数据报直达】 2、共享信道的媒体共享技术 1、静态划分信道:如频分、时分、波分和码分等多路复用技术;2、动态媒体接入控制(又称:多点接入)信道并非固定给某用户。 ①.随机接入:所有用户可以随机发送信息,可能出现冲突【主要使用】。 ②.受控接入:所有用户不能随机发送信息,服从统一控制。 3.局域网的数据链路层

LLC和MAC两个子层:

逻辑链路控制 LLC 子层:与传输媒体无关。建立和释放逻辑连接,给帧编号。媒体接入控制 MAC子层:与传输媒体有关。组装成帧、解析帧、地址识别、差错控制、管理和控制对局域网传输介质的访问。注:由于TCP/IP体系经常使用的标准是DIXEthwrnetV2标准,大多数厂家的网卡只用MAC子层。 4、适配器【网卡】的作用

1、并/串行转换;

2、对数据缓存;

3、实现以太网(局域网的一种)协议;

注意: ①.计算机的操作系统必须安装网卡驱动程序,由它告知网卡如何取数等; ②.网卡把帧发送到局域网或从局域网接收并处理帧都不使用CPU,当把处理后的正确帧交给协议栈中的网络层时使用中断方式通知CPU。

5、CSMA/CD(带有冲突检测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

最早的以太网是将许多的计算机都连接到一根总线上。

总线的特点:当一台计算机向总线发送数据时,总线上所有计算机都能检测到这个数据;

1、以太网通信的两种措施

1、无连接的广播工作方式:不必先建立连接就直接发送数据,发现数据帧错就丢弃。对发送的数据帧不编号,也不要求对方发回确认,差错的纠正即重传操作由网络层处理;2、数据采用曼彻斯特编码。

2.CSMA/CD协议 协调总线各计算机的工作,保证同一时间只允许一台计算机发送信息。

CSMA/CD协议的三个要点: ①.多点接入:许多计算机以多点接入的方式连接在一根总线上; ②.载波监听:先听后发:用电子技术检测总线上有无其它计算机发送的信号; ③.碰撞检测:边发边听:若发送数据期间检测到信道是上信号电压变化幅度增大,则表明出现冲突。若出现冲突,立即停发,等待一个随即时间后重发。注意:当某站点监听到总线空闲时,总线并非一定空闲。这是因为数据传播有延迟。

问题:发送站要经过多长时间才能知道自己有没有与别的站发生冲突呢?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显然CSMA/CD协议的以太网只能进行半双工通信。最先发送数据帧的站,在发送数据帧后至多经过时间2t(两倍的端到端传播时延)就可知道发送的数据帧是否遭受了碰撞,2t称为争用期,或碰撞窗口;若经过争用期后还没检测到冲突,则可肯定不会有冲突。因为发送64字节后没发现冲突才能肯定不会发生冲突,故10MBb/S以太网规定了最短帧长为64字节,凡小于64字节帧均视为无效帧。

3.二进制指数退避算法:CSMA/CD发现冲突到再次发送之间的时间确定方法

①.确定基本退避时间,它就是2t。以太网取2t=51.2us。②.第k次重传时,从离散整数集合{0,1,……,(2k-1)}中随机取一个数r,重传等待时间即为2rt。当重传次数大于10时k取10。③.当重传达16次仍不能成功时,丢弃该帧并报告上层。 4.强化碰撞:发送数据的站点发现冲突后,立即停止发送数据,再发送32bit或48bit的干扰信号,以便所有用户知道信道发生了冲突。以太网还规定帧间间隔最少为9.6us,即96bit时间。为了让接收站来得及处理刚收到的帧。【帧间最小间隔】 5、CSMA/CD要点归纳如下:⑴、适配器从网络层接收到一个分组,加上以太网首部和尾部,组成以太网帧。⑵、若检测到信道空闲(即96比特时间内没有检测到信道上有信号)就发送这个帧。若信道忙,继续检测并等待信道转为空闲后再发。⑶、数据发送过程中继续侦听,若发送过程中一直未检测到碰撞,则顺利发送,若检测到碰撞,则终止发送,并发送人为干扰信号。⑷、在中止发送后,执行二进制指数退避算法,等待r倍争用期,返回步骤⑵。

【例3.4】:某以太网的数据速率为100Mbps,信号速率为200000km/s,求最大网络跨距? 争用期>=信号来回时间。 争用期=64*8/100=5.12us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6、以太网信道利用率

一个帧从开始发送,经可能发生的数次碰撞后再重传,到发送成功且信道转为空闲(即再经过时间t使得信道上无信号在传播)时为止,是发送一帧所需的平均时间。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7、以太网的MAC层【18字节】

1、MAC层的硬件地址 【局域网中硬件地址又称物理地址或MAC地址】

现在局域网适配器都是用6B(48bit)的全球地址,固化在适配器的ROM中。注意:MAC地址的两种记法 一种是字节的高位在先(左),一种是字节的低位在先(左)。

【例题3.5】AC-DE-48-00-00—80 802.5中 10101100-11011110-01001000-00000000-00000000-10000000高位在先 802.3中 00110101-01111011-00010010-00000000-00000000-00000001低位在先 2、适配器检查 MAC 地址:

1、适配器从网络上每收到一个 MAC 帧就首先用硬件检查 MAC 帧中的 MAC 地址. 如果是发往本站的帧则收下,然后再进行其他的处理。否则就将此帧丢弃。2、“发往本站的帧”包括以下三种帧: ①.单播帧(一对一)I/G位=0;【第一个字节第七位】 ②.多播帧(一对多) I/G位=1;【第一个字节第七位】 ③.广播帧(一对全体)48位MAC地址全1;

3、以太网的MAC帧格式

1.前同步码:用于同步,使接收端适配器与比特流达成同步,8个字节为10交替,最后一位为1.2.类型:高层使用何种协议,8137H表示novell ipx数据、0800H表示IP数据;3.客户数据字段:46~1500字节,不足46B需填充,填充操作由IP层完成。 客户数据字段的最小长度 = 最小帧长度 64 字节 - 18 字节的首部和尾部 五、扩展以太网 1、在物理层扩展以太网(使用集线器扩展)

因为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会衰减,导致CSMA/CD协议无法正常工作。标准规定单个网段不超过500米长,两个网段之间可用转发器连接起来,但任意两个站点最多可经过3个电缆网段。

可以采用以下两种途径扩展: ⑴、用光纤取代双绞线:可扩展以太网覆盖范围:【需要光纤解调器】 ⑵、使用多级集线器,就可以连接成覆盖范围更大的多级星型以太网。优点: ①.实现不同以太网之间通信。 ②.扩大了以太网范围。主机与集线器之间最多100米,集线器与集线器之间距离也可是100米。缺点: ①.多个碰撞域成为一个碰撞域,碰撞域增大了,但总的吞吐量并未提高。 ②.不同技术以太网不能用集线器互连。 2、在数据链路层扩展以太网(使用网桥扩展)

两个以太网通过网桥连接起来后,就成为一个覆盖范围很大的以太网,原先的每个以太网称一个网段(每个网段处在各自独立的冲突域中)。

1.网桥工作在数据链路层,它根据MAC帧的目的地址对收到的帧进行转发。2.网桥具有过滤帧的功能。当网桥收到一个帧时,并不是立即转发帧,而是先检查帧的目的MAC 地址,然后确定是丢弃还是将该帧转发到哪一个接口。

1、网桥的内部结构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网桥依靠转发表来转发帧。 2.好处

①.过滤通信量,增大吞吐量:不同网段上间部通信时互不干扰。②.扩大的了物理范围:增加以太网上工作站的最大数目。③.提高了可靠性:当网络出现故障时,只影响个别网段。④.可互连不同以太网:不同物理层、不同MAC子层,不同速率。

3.网桥的缺点

①.先存储、后转发,转发时执行CSMA/CD算法,增加了时延。②.MAC子层没有流量控制,可能因缓存不够丢失帧。③.可能产生广播风暴,扩展的以太网共一个广播域,若网桥之间通过点对点转发帧时采用PPP协议,则在帧的头部和尾部再加上PPP-H和PPP-T。

4、网桥和集线器(或转发器)的区别

集线器在转发帧时,不对传输媒体进行检测。网桥在转发帧之前必须执行CSMA/CD 算法。

5、透明网桥

⑴、透明网桥:是指以太网网站点并不知道所发送的帧将经过哪几个网桥,即网桥对站点是透明的。 转发表每项记录的信息结构:MAC地址+接口+ 帧进入该网桥的时间。⑵、透明网桥的自学习原理:若从站点A发出的帧从接口X进入了某网桥,那么从这个接口出发,沿相反方向一定可以把一个帧传送到A。所以网桥每收到一个帧时检查是否有相应的表项。⑶、网桥的自学习和转发帧的步骤: 自学习:网桥收到一帧后,查找转发表中有无与源地址匹配的项目,若有,则更新(接口时间),若无,增加一个新表项:地址、接口、时间。 转发帧:若帧的目的地址与转发表中所有表项不匹配,则向除进入接口以外的其它所有接口转发,若与转发表中给出接口相同,则丢弃该帧,若进入的接口与转发表给出接口不同,则按转发表给出的接口进行转发。网桥工作原理简述:学习源地址、过滤本网段帧、转发异网段帧、广播未知帧。⑷、透明网桥的生成树算法:目的:避免帧在网络中不停地兜圈子,白白耗费资源。生成树算法:每个网桥都有一个唯一的标示符,通常取网桥MAC加一个优先级,网桥每个端口有一个路径代价: 第一步:“决定根网桥”,取优先级最高者,同优先级取MAC最小者; 选根期间各网桥广播自己的BPDU(网桥协议数据单元)表明自己的标示符,当收到比自己优先级高的BPDU时就不再广播自己的BPDU而转发高优先级的BPDU,最终只产生一个根端口; 第二步:“决定非根网桥的根端口”,从它出发到根网桥路径代价最小的端口; 方法是根网桥广播一个BPDU,非根网桥在各端口收到此BPDU后检测出代价,从而决定根端口; 第三部:“决定指定网桥和各网络的指定端口”,指定网桥就是本网络A到达另一网络B路径代价最小的网桥,由它负责本网络A与B之间的数据交换(一个网络可能有多个通向数个网络的多个指定网桥);指定端口就是网络与指定网桥的相连端口,其它非指定端口被阻塞。

6、源路由网桥:由发送帧的源站负责路由选择的网桥。

源站发送帧时将详细的路由信息放在帧的首部中。为发现合适的路由,源站以广播方式向目的站发送一个发现帧,作探测之用。发现帧在整个扩展的以太网上沿所有可能的路径传送。在传送过程中,每个发现帧都记录所经过的路由。当这些发现帧到达目的站时,就沿着各自路由返回源站。源站从各种路由中选择一个最佳路由。

7、多接口网桥:“以太网交换机” 以太网交换机工作在数据链路层,实际上是一个多接口网桥。

1、以太网交换机的特点: ①.一般都工作在全双工方式。 ②.交换机能同时连通许多对的接口,使每一对相互通信的主机都能像独占通信媒体那样,进行无碰撞地传输数据,从而增加总容量。

2、交换机与集线器的不同点: ①.工作层次不同:交换机工作在数据链路层,集线器工作在物理层。 ②.传输数据方式不同:交换机转发,集线器广播。 ③.带宽占用方式不同:交换机用户独占带宽,集线器用户共享带宽。 ④.传输模式不同:交换机全双工,集线器半双工。 ⑤.碰撞域不同:集线器所有接口是一个碰撞域,交换机每个接口是一个独立的碰撞域。

3、利用以太网交换机可以很方便地实现VLAN(虚拟局域网)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每一个VLAN 的帧都有一个明确的标识符,指明发送这个帧的工作站是属于哪一个VLAN。

虚拟局域网其实只是局域网给用户提供的一种服务,而并不是一种新型局域网。

VLAN的优点 ①.可控制广播风暴,广播只在同一个VLAN中。 ②.提高网络整体安全性

实现虚拟局域网主要的三种途径 ①.基于端口的虚拟局域网 ②.基于MAC地址的VLAN; ③.基于IP 地址的VLAN。

虚拟局域网使用的以太网MAC帧格式:在以太网帧格式中插入一个4字节标识符,称VLAN标记,用来指明发送该帧的工作属于哪一个虚拟局域网。

3、在网络层扩展以太网è 使用路由器扩展(局域网扩展成广域网) 六、高速以太网 1、100BASE-T以太网 ----又称为快速以太网(Fast Ethernet) 1、支持半双工和全双工方式,双工方式下CSMA/CD不起作用。2、最短帧长仍为64B,最大帧长为1518B,但将网段的最大电缆长度减小到 100 m。3、争用期仍为512比特时间,帧间隙为0.96us(96比特时间)。 2、吉比特以太网 1、支持全双工和半双工(此时使用 CSMA/CD 协议)工作方式。2、使用载波延长(载波扩展技术)和分组突发技术。3、最短帧长仍然为64B,争用期增加为512B时间,当帧长处于64B~512B时需要填充到512B。载波扩展技术:若帧长小于512B,将整个发送长度扩展到512B。分组突发技术:一个站获得介质访问权后连续发送多个短帧时,第一个短帧采用载波扩展技术扩展为512B,以后的短帧就不必扩展而连续发送,但在所有的帧之间用载波扩展为填充帧与帧之间的间隔IPG(一个IPG共96b),以便使得其它站始终能够检测到载波,防止他们打断当前站的帧突发操作。

【例题3.10】半双工千兆位以太网中,要发送一个100B的帧,需要多长时间才发完?若要发送10个100B的帧,又需要多长时间才发完?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10吉比特以太网 1、只支持全双工,不使用 CSMA/CD 协议。2、只使用光纤作传输媒体。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