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阅读答案及解析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以史为鉴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素材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阅读答案及解析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阅读答案及解析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阅读答案及解析|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1

 

3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①“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典出《旧唐书·魏微传》:“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

可以知兴替;

以人为镜,

可以明得失。

”这是唐代谏臣魏徵病故后,

唐太宗在哀痛之余对朝臣的感叹之言。

意即对照铜镜可以整理好衣帽,借鉴历史能够预知世代兴衰,听取他人教训才能明了自身得失对错。

 

②作为一个有着几千年文明传承的古老国家,中华民族很自然会形成记录和反思历史的传统、或者说

正是因为善于借鉴历史经验才能成就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延续。中华民族有着深厚的历史情结和历史意

识,不仅创造了多种史书体例,形成了丰富的史料资源,而且善于总结历史规律、反思经验教训,形成历

史反思的文化传统。

“以史为鉴”的意识,

早在

《尚书》

论证“以周代商”的合法性时就出现了,

《诗经·大

雅·荡》则明确有“殷鉴不远,在夏后之世”的说法。此后,这一思想沉淀下来,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特

征。

 

③“以史为鉴知兴替”,首先要求我们具备忧患意识。《周易·系辞上》有言:“生生之谓易。”世

间万物生生不已,

一切皆处于流变之中。

变动不居的世界要求人们居安思危、

革故鼎新。

汉代刘向

《说苑》

讲:“故无常安之国,无恒治之民;得贤者则安昌,失之者则危亡,……明镜所以昭形也,往古所以知今

也。”没有哪个朝代仅通过安于现状就能保持永续不衰,贤明与否决定着国运或安昌或危亡。明知不愿走

向危亡却不采取可以安昌的方法,这无异于缘木求鱼。类似的告诫在史书中屡见不鲜:《荀子·成相》问

“前车已覆,

后未知更,

何觉时?”;

晋葛洪

《抱朴子》

言“前事不忘,

将来之鉴也”;

唐房玄龄等人

《晋

书》讲“前车之覆轨,后车之明鉴”。显而易见,“以史为鉴”首先强调从前人的失败中吸取教训,不要

重蹈历史覆辙。换言之,无论是社会发展还是个人成长都要有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功成名就之时更要防

患于未然。对于国家而言,太平盛世并不必然长存,越处盛世越要警惕潜在危机。这就是孟子所说的“生

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④“以史为鉴知兴替”,要求我们具备务实精神。以史为鉴是以具体的历史事件为借鉴,要解决的也

是真实的现实问题,它针对的是理论教条和抽象空谈。明清二朝更替之际,儒家学者在震惊之余做出深刻

反思,意识到理学不务实际、空谈心性致使明朝衰败灭亡。顾炎武《日知录》有言:“刘石乱华,本于清

谈之流祸,人人知之,孰知今日之清谈有甚于前代者。昔之清谈谈老庄,今之清谈谈孔孟。……以明心见

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神州荡覆,宗社丘墟。”空谈误国,古今皆然,因此学术要“经世致

用”。

这即清代实学之用意。

真正的学术应源于生活并助推生活,

因此章学诚主张“言性命者必究于史”,

史学所以能够经世乃在于其“非空言著述也”,而是“切合当时人事”。清代实学“经世致用”的价值取

向表明,可为世人明鉴的历史一定是修己安人、治国安邦的务实之学。后人以史为鉴更要避免教条僵化和

高谈宏论,而应以务实精神应对现实问题。

 

⑤“以史为鉴知兴替”,更要明白未来指向。“以史为鉴”意味领悟历史演变规律,把握社会发展大

势,

这是一种面向未来的历史态度。

《论语·为政》

中子张问孔子:

“今后十代的礼仪制度可以知道吗?”

孔子答:

“商朝继承夏朝的礼仪制度,

所减少和所增加的内容是可以知道的;

周朝又继承商朝的礼仪制度,

所废除的和所增加的内容也是可以知道的。那继承周朝的某个朝代,即使在一百代以后,它的礼仪制度也

是可以依此类推而知道的。”明了兴替损益的规律,甚至可以放眼百世之久。这就是说读史可使人明智,

鉴往可预知未来。但预知未来并非目的,未来的意义在于当下。既然历史规律已经提示社会走向,人可以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