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血整理!45种常见中药的正名与别名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仙林草中药别名 吐血整理!45种常见中药的正名与别名

吐血整理!45种常见中药的正名与别名

2024-07-01 02:4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来源:药店经理人 特约撰稿:陈建正

由于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语言繁杂,致使很多中药药名的用字、用音、用意等,都有很大的地域性。加上一些旧习惯,社会上的滥用不规范字的影响,造成中药处方也常常使用别名,容易配错中药。

如果关键时刻,因中药名别名和正名不熟悉而给病人开错药,非但达不到治病救人的目的,更容易造成药店人员跟病人的医疗纠纷。

据此,笔者将《中国药典》中收载的一部分编纂整理,供药店人员参考。

注:中药药名的写法,以《中国药典》的正名为准。

常用中药材别名 正名 功效   1参三七、田七 三七   化瘀止血,活血定痛。应用:跌打损伤,淤血肿痛   2荆三棱 三棱   破血行气,消积止痛。应用:癥瘕积聚,经闭,心腹瘀痛   3仙遗粮、冷饭团 土茯苓   清热除湿,泄浊解毒,通利关节   4川军、川绵纹 大黄   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清利湿热   5淮山药、薯蓣 山药   益气养阴,补脾肺肾,固精止带   6毛慈菇、慈菇 山慈菇   清热解毒,消痈散结   7千年见 千年健   祛风湿,壮筋骨   8栝楼根 天花粉   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消肿排脓   9广木香、云木香 木香   行气止痛,健脾消食   10孩儿参、童参 太子参   补气健脾,生津润肺 展开全文

常用中药材别名 正名 功效   11淮牛膝、怀牛膝 牛膝   活血通经,补肝肾,强筋骨,利水通淋,引火下行   12巴戟肉 巴戟天   补肾助阳,祛风除湿   13菖蒲、水菖蒲 石菖蒲   开窍醒神,化湿和胃,宁神益志   14沙参、莱阳沙参 北沙参   养阴清肺,益胃生津   15地骷髅、莱菔根 仙人头   宣肺化痰,消食,利水   16抗白芍 白芍   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抑肝阳,止汗   17茅根 白茅根   凉血止血,清热利尿,清肺胃热   18元参 玄参   清热凉血,泻火解毒,滋阴   19元胡、玄胡 延胡索   活血,行气,止痛   20黑附子、黑顺片、淡附片 附子   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

常用中药材别名 正名 功效   21玉金 郁金   活血止痛,行气解郁,清心凉血   22毛知母、肥知母 知母   清热泻火,滋阴润燥   23狗金毛脊、烫狗脊 狗脊   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   24灵仙、威灵仙、铁丝威灵仙 威灵仙   祛风湿,通络止痛,消骨鲠   25申姜、毛姜、猴姜 骨碎补   活血续伤,补肾强骨   26莎草根 香附   疏肝解郁,调经止痛,理气调中   27七叶一枝花 重楼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晾干定惊   28蚤休、紫参、草河车 拳参   清热解毒,凉血止血,镇肝息风,利湿   29萆薢、绵萆薢 粉萆薢   利湿去浊,祛风除痹   30浙贝、大贝、元宝贝 浙贝母   清热化痰,散结消痈

常用中药材别名 正名 功效   31枯黄芩、子条芩 黄芩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   32玉蝴蝶、千张纸、云故纸 木蝴蝶   润肺,疏肝,和胃   33潼蒺藜、沙蒺藜 沙苑子   补肾固精,养肝明目   34坤草 益母草   活血调经,利尿消肿,清热解毒   35旱莲草 墨旱莲   滋补肝肾,凉血止血   36双花、忍冬花 金银花   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37玉桂 肉桂   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经通脉,引火归原   38红藤 大血藤   清热解毒,活血,祛风,止痛   39夜交藤 首乌藤   养血安神,祛风通络   40虫草、冬虫草 冬虫夏草   补肾益肺,止血化痰

常用中药材别名 正名 功效   41白茯苓、云茯苓、真云苓 茯苓   利水渗湿,健脾,宁心   42地龙肉 地龙   清热定惊,通络,平喘,利尿   43全虫、蝎子 全蝎   息风镇痉,功毒散结,通络止痛   44内金、鸡肫皮 鸡内金   消食健胃,涩精止遗,化坚消石   45天虫、白僵蚕 僵蚕   祛风定惊,化痰散结

下附图片,以供保存学习!

下附图片,以供保存学习!

了解药店行业最新动态

本文为特约撰稿人陈建正的原创作品,授权药店经理人独家发表。如果您对药店经营管理/药学用药分析等也有心得,欢迎给我们撰稿,稿费=200元+阅读量*0.01元。药店经营管理类投稿微信:likeasong 药学用药分析类投稿微信:xishuixunliu。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