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从“北铁”到“南铁” 乡愁满满六十载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从新乡到原阳的车在哪个车站 新乡:从“北铁”到“南铁” 乡愁满满六十载

新乡:从“北铁”到“南铁” 乡愁满满六十载

2024-07-16 10:4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航拍:创影视觉(下同)

在追忆新乡地方铁路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新乡因铁路而兴的背景。

新乡,如今作为扼晋东南门户,守黄河(点击蓝色字体进入链接查看详情)北岸,控豫北平原的重要交通枢纽,在近代以前一直都是卫辉府(点击蓝色字体进入链接查看详情)下属的一个小县城。

1933年道清铁路路线图 图源 新乡市发改委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道清铁路(点击蓝色字体进入链接查看详情)修至新乡,新乡开始逐渐摆脱卫河(点击蓝色字体进入链接查看详情)航运的束缚,交通地位有了提升;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京汉铁路全线通车,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道清铁路全线通车。

京汉铁路示意图 图源 新乡市发改委

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两条铁路大动脉在新乡交汇,使得新乡的地位扶摇直上,很快取代当时的道口镇,一跃成为豫北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和商业中心。

京广铁路货运列车和新乡货运支线

自古英雄多磨难。1907年之后,新乡的铁路和新乡一起,历经了军阀混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后,两条铁路遭到了严重破坏。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新乡的京汉、道清两条铁路当年就抢修完成,重新通车。此后,新乡铁路进入一个平稳快速的发展时期。

新乡市京广铁路和新月、新荷铁路交汇处

今天,咱们按下国家铁路方面暂且不表,但说新乡地方铁路方面,新乡也是刚刚的。上世纪70年代,新乡就实现了县县通铁路,并连接成网,合计总里程215.8公里,占河南省建成运营地方铁路的22.2%,占全国已运营地方铁路的10.3%,居全国各市之首,为新乡的经济振兴贡献巨大。

新乡地区地方铁路线路示意图 图源 新乡市发改委

为此,1972年,国家交通部和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还联合在新乡召开了“全国交通建设现场会议”,总结推广新乡地区的交通建设经验,牛气吧?!那还等什么,鼓掌点赞哟!

北铁:

风雨甲子 守望乡愁

六十一甲子,九转一轮回。

说起新乡的地方铁路,实际是两大块,也就是我们习惯上称的“北铁”和“南铁”。所谓北铁指的是下河线,隶属于新乡市地方铁路管理处;而南铁指的是新封铁路,后来延伸扩展为新长铁路,隶属于新乡市铁路处。

新乡市现有铁路示意图

图源 百度地图 制作 朱新国(下同)

笔者从原新乡市地方铁路管理处(简称新乡地铁处)王运庆老师那了解到,新乡市第一条地方铁路也就是下河线始建于1958年,起初铺设的路轨只有3.7公里,从建设路立交桥的京广铁路引出一条轨道,沿原七六零厂生活区西墙外向东北方向延伸,1960年投入使用。

下河线与京广铁路连接处 画面左前方为建设路立交

画面左后方为760厂生活区

那时候新乡城市很小,卫河以北基本上都是农村,为什么还要在当时荒凉的北郊修建这么一条铁路。这还得从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说起,“一五”期间,1955年左右,在国家工业体系发展布局当中,有几个大型军工厂还有民用企业设在新乡北郊,也就是建设路附近。

下河线及建设中路相关企业示意图

当然建设路是这些年的称谓,那个时期还是一片荒芜,是野兔、松鼠等野生动物的天地。后来,七六零、一三四、七五五等几个国企业相继建设,还有新乡市的酒厂、酒精厂、木材厂等市、县的大企业和重点仓库都在附近。由于当时公路交通条件很差,为了支持几个国有大企业生产资料等货物运输,下河线便应运而生了。

新乡市北环路与下河线俯瞰

铁路通了,为了更好服务当时的几大国企,新乡在同年也就是1960年成立了新乡市地方铁路管理处,调拨了约二十名职工,专门从事下河线这段铁路专用线的管理。

今天仍在发挥货运作用的下河线

后来,随着新乡市工农业生产的发展,货物运输量急剧增加,原有铁路和营业范围已不能满足生产发展的需要。于是下河线又陆陆续续延伸至8公里,一直跨过现在的和平路,然后直接进入新乡市酒精厂厂区内。

和平路东侧通往酒精厂的下河线

因棚户区改造已废弃

1970年3月,地方铁路管理处在下河线开设了货场,沿线开辟货位4百多个,建筑了高站台和辅助设施,开始对外承揽装卸业务。

下河线依然使用的老站台和轨道

当时,下河支线承担着我市的全部工业用煤和50%民用生活煤的承接业务,是新乡市重要的煤炭、木材基地。国营七五五厂、一三四厂及市几个重点企业(酒厂、酒精厂、沥青厂、钢管厂、保温材料厂等)的原材料和产品也通过此线输入或输出。

新乡市下河线旁的木材交易市场

新乡市北半部各县的部分货物也在下河支线装卸,不但为广大用户节省了货物短途运费,也缓解了新乡车站装卸车的紧张局面,促进了晋煤外运和京广铁路大动脉的畅通,有力地支援了国家建设。

新乡市下河线与北环 (从潭后往西拍摄)

就这样,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新乡市地方铁路管理处从1970年到1983年期间,十几年一直就是一二十个人,下河线的货运功能并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真正让下河线发挥作用,走向市场大发展的是1983年底到1984年初的时候。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已经改革了几年,这时候城市封得很死的条条框框也开始破冰,企业开始拥有自主权,实行了厂长负责制。

下河线斑驳的老轨道(760生活区北面)

1984年开始,北铁率先启动改革,调整股室为科室机构,因事设岗;成立机械队,购置吊装设备,增建库房和高站台,加强与铁道部、中国地铁协会、省铁总公司、新乡车站的业务联系,当年完成收入达62万元,利润10万元;1985年继续扩大业务范围,全年完成收入145万元,利润近50万元,提前实现“两年内翻两翻,总产值百万元”的奋斗目标。对此,当时的新乡媒体还有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都对其进行了报道。

1985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报道摘录 供图 王运庆

这种良好态势一直持续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据当时的媒体报道显示,1989年中期,下河线月接、发车都在千车以上,最高达1200车,吨数在6万吨左右。但是进入九十年代之后,由于新乡和省内外公路交通的飞速发展,企业的货物需求可以通过公路门对门满足,铁路运量持续下滑,到1994年时,下河线的全年接、发车数下降到6504车,总货运量只有38.41万吨。

下河线上停留的硝酸车皮

就这样,下河线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处于半停产状态。受此影响,新乡市地方铁路管理处也在2014年底改制,职工分流另谋出路, 目前只留守八九个人,原有的站台、仓库等国有资产进行租赁经营,成了现在大家看到的古龙钢材市场等多个市场和仓库。

下河线古龙钢材市场

南铁:

遥想新封 不惑风光

说罢了北铁,咱们再来聊聊南铁。

所谓的南铁,也就是前文提到的新封铁路和由此成立的新乡市铁路处。

(一)缘起 救灾

新乡辖区窄轨地方铁路(又称土铁路)的建设始于1960年。那时,原阳、延津、封丘、长垣(简称东四县)(点击蓝色字体进入链接查看详情)因遭受严重的水涝等自然灾害,土地盐碱化、沙化,造成粮食特别紧张,不少人背井离乡,携妻带子到外地求生存。再加上当时车辆极少、燃料短缺和公路的状况极差,使得灾区人民生活十分贫困。

黄河滩区老民居 网络图片

窄轨铁路:窄轨泛指两条铁轨之间的轨距小于1435mm(标准轨间距)的铁轨,包括米轨和寸轨,并且历史上至少有13种尺寸,其中最为常见的是1067mm和762mm,当时新乡窄轨地方铁路是762毫米轨距。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帮助灾区人民恢复生产,把群众急需的生产、生活物资及时送到他们手里,1960年2月29日,新乡专员公署计划委员会下达《关于修建新封土铁路投资的批复》并拨款22万元,当时计划先修到封丘。同年5月6日,“土铁路”建设正式动工,新乡市铁路处也同步成立。

新乡市储贸总公司货运支线 (胜利路段)

经过两年半的时间,新乡至封丘的新封铁路修通。受当时财力人力所限,直到1968年封丘至长垣段被列入国家预算项目后,新封铁路才于当年10月完成工程设计,1969年底竣工通车。

这其间,新乡专区还在1966 年至1969年修通了31 公里的新(乡)原(阳)铁路,又陆续修通了新乡到辉县(点击蓝色字体进入链接查看详情)、辉县到吴村、封丘至曹岗治黄专用线等窄轨地方铁路,使新乡窄轨铁路总长达到215.8公里,形成了新乡独特的窄轨铁路布局。

新乡地方铁路和机车资料图 供图 李国强

新封铁路的上马,给那个时代东四县老百姓带来了摆脱贫困和灾荒的希望。所以说,尽管历时近十年,投资多达上千万,物资极度匮乏,沿线各级政府、人民群众都全力支持,克服了难以尽数的困难,发挥出了极大的创造精神。各县不仅成立了指挥部,还分配了艰巨而细致的任务:筹集生铁5041吨,钢167.08吨,枕木3108.50立方米,道砟2300立方米,土方28713立方米。

下河线附近废弃的老枕木

封丘、延津县领回任务后,立即把任务分配到公社和大队,原阳县出工3万多人修建新原铁路线,这个数字占当时该县劳动力的三分之一。封丘县一位老人为了能在家门口看到火车,连家人为他准备的棺材板都捐出来当枕木用,他还对参加工程建设的儿子说:“铁路修不好,你就别回来!”

轨枕和道砟

为了这条铁路的荣誉,新乡市铁路处采取了边建设、边运行的方式,力争尽早为沿线群众服务。1960年秋,为支援救灾,职工们用载重2吨半的小铁木车,人推马拉作牵引,运送救灾物资。同年10月,他们与企业合作,用解放牌汽车主机改制的95马力001号内燃机车诞生。就这样,新乡市铁路人硬是用铁肩膀和铁路沿线群众一起扛出一段令人自豪的历史。于是,这条窄窄长长的“土铁路”,从它的建设开始,就永远成了群众生活和生产的最好伴侣。

(二)马拉人扛 成就东四县

人民幸福路

事实上,新长窄轨铁路从1960年5月破土,至1969年底全线通车,仅此建设期的九年多时间,就已经显示出其特殊的社会地位和巨大作用,新乡人民尤其是东四县人民为这条铁路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和心血,使它成为灾区群众真正的幸福路和救命路。

新乡地方铁路和机车资料图片 供图 李国强

从地位上讲,该项目当时不仅在新乡市,而且在河南省都是独树一帜的。应该说,自1960年开工建设,至1985年行政区划调整前夕,新长小铁路的知名度在新乡地区一直名列前茅。1986年2月,新乡地区撤销,原辖区的新乡县、汲县、获嘉、辉县、原阳、延津、封丘、长垣8县划归新乡市;1987年,原来新乡专员公署交通局地方铁路管理处也随之更名为新乡市铁路处。为了管理和使用好这些铁路,新乡市铁路处陆续招工、接收转业军人,形成了1800多人的中一型(正处级)规模。

蒸汽机车和载货车厢 供图 李国强

新封窄轨铁路的建设初期,新乡地区的运输任务,主要由地区交通局的汽马车队承担。随着救灾任务的加大,运力日显紧张。铁路处职工就利用自制的车皮,在刚修好的铁路上以人推马拉的方式运送救灾物资。

1960年10月24日上午开始,到10月27日,4天的试运效果很好。当时用两匹马可拉走载重5吨货车3个;一头骤一头驴可以拉走同吨位的货车2个,2小时15分钟可以往返4公里的路程,此工效比马车提高10倍,引起新乡专区行政公署的震惊,并立即给该处下达了运输任务指标。铁路处也从11月4日起,改用10头牲口拉和辅助以人力的方式,每天保证货运量100 吨,让已通车的沿线20多万群众冬季有煤烧。

马拉火车 网络图片

王运庆回忆,当时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土铁路”和“铁工人”们吃了不少苦。1961年,由于始建铁路轨型太轻,无法使用蒸汽机车,铁路处就从焦作矿山机械厂购了2台只能前进、不会倒车,没有驾驶室的内燃机车,以至于司机王生、高同仁两位遇上雨雪天气,不得不打着伞开火车。

自1961年6月1日新封铁路正式对外承揽营运业务开始,到1986年的25年时间,沿线各县的工农业生产物资、生活用品、石料、方庄煤等一直是小火车的主要货源,随着时间的推移,货、客运量也不断加大。

据资料记载,1961年4月至1962年底,土铁路共运送救灾、农业物资83729吨,客运达304473人次。尤其对于持有灾民证的群众,不仅优先运输其货物,而且运费也优惠40%。在1963年的麦收之后,两周内就为延津、封丘两县群众运送红薯秧苗100万公斤。封丘县三区白塔大队的党支部书记说,队里年用煤240吨,过去到新乡运,需要75头牲口、60个劳力、4天的时间,现在(指1963年)用同样的人力畜力,(从县城运)1天时间就足够。

地方铁路和机车 供图 李国强

那时,对于小火车这个新生事物,人们倾注了太多的激情,不少长年很少出门的大娘大伯姑娘媳妇们也新奇地跨上了开往城市的列车。仅两三年光景,每日乘客量就已达1000人次以上,多时达3000余人次。这条小铁路一心为群众服务的做法广被传颂。

1964年10月14日的《河南日报》曾报道说:“……新封铁路在沿线公社和比较大的村庄,都设立了车站或临时停车点,每天对开14趟车,实行客货混合编挂的办法……这条铁路还规定,不论农民携带多重的东西,都可以连人带物一起上车。农民携带的手推车、架子车和猪、羊家畜等,都让上车……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

在这条土铁路的帮助下,东四县灾区人民尽快恢复并发展生产,生产条件得到改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967年,原阳、延津、封丘三县卖给国家余粮1500万公斤;1968年6月15日,《河南日报》发表题为“老灾区原阳、延津、封丘跃为余粮县”的报道。远离新乡近百公里的长垣县,由于小火车提供了煤炭运输保证,甚至办起了小火电厂。这个历史上的穷县,到1983年,乡镇企业已达424家,重点专业户多达29000多个。

小火电厂 网络图片

不仅如此,新长铁路还为国家重点工程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1975年,投资近千万元的沿黄小铁路建成后,就为“黄河渠村分洪大闸”和“清河集石坝”工程建设运送了23万吨物资和30万立方米的沙石;在国家“六五”重点工程新(乡)菏(泽)铁路的施工中,仅为该线路上我国最长的铁路大桥(达21公里)长(垣)东(明)黄河大桥就运送物资17万吨,新长窄轨地方铁路用自己的行动向世人展示出其夺目的风采。

新荷铁路桥 网络图片

(三)不惑之年 使命已达终告别

从1960年开建,到1999年3月31日彻底拆除,新长窄轨铁路走过了近四十年的青春年华,在不惑之年告别了历史舞台,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却永远地留在了新乡乃至周边地区人们的内心深处。

窄轨铁路资料图 网络图片

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前,新乡市铁路处也曾是原新乡地区企业中的盈利大户。但是,由于新荷铁路的开通(1985年12月28日全线建成通车)和公路运输事业的迅猛发展,窄轨铁路由于速度慢、成本高、安全系数低、可靠性、舒适性差等一系列问题,而导致运输量日渐衰落,到1994年,已经全部停运。企业陷入困境,几百名职工无活可干,而且线路每年近80万元的维护费用支出,也成为铁路处的一个沉重负担。

1999年3月31日,应该成为新乡人一个永远记忆的日子。这一天,由新乡市交通局、市铁路处、公安干警以及民工组成的一支近百人的队伍,开赴新长窄轨铁路的终点站长垣中心站,在当地政府部门的协调下,对这条问世已长达近40年的76公里“土铁路”开始全线拆除!

废弃的机车和地方铁路 供图 李国强

窄轨铁路拆除后,路基土地约1611亩移交当地政府,沿途18个车站站区土地约 400亩,新乡市和平路以西至新乡中心站的路基土地由铁路处开发使用。2000多亩国有土地得以盘活,拆除的3000吨钢轨,还可回收资金300余万元。一个多月后,新长铁路彻底消失,成为人们口耳相传的一个故事,一段传奇。

蝶变:

承载记忆 走向高铁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列车从新月铁路驶向京广铁路

新乡,这个全国文明城市,豫北交通枢纽,在地方小铁路几十年发展的过程当中,还改建并完成了道清铁路新焦段(新月铁路)的复线工程、电气化改造。而且随着京汉、粤汉两条铁路连通(京广铁路),新菏铁路贯通,新乡境内南北方向有京广铁路纵穿;东西方向有新月铁路、新菏铁路横贯,东与京沪、兖臼铁路相通,西与焦柳、太焦、侯月铁路连接,纵横交汇,新乡市日益成为河南重要的铁路交通枢纽。

京广铁路和新乡货运北站

风雨沧桑六十载,铁轨斑驳今犹在。如今,尽管我们在市区还能看到“北铁”下河线,还能看到独立于地方小铁路之外的市储运总公司的货运铁路,但是他们昔日的风光都已消失,成为人们心中“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的无尽喟叹。

新乡昔日风光无限的地方铁路 供图 李国强

尽管以“北铁”、“南铁”和京广铁路为代表的普速铁路在新乡经济社会发展中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还远远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2012年12月26日京广高铁新乡段正式通车,标志着新乡由普铁时代迈入了高铁时代。

新乡高铁东站 摄影 创影视觉

如今,京广高铁客流量连年增长,已成为新乡群众最重要出行方式之一,2018年新乡东站客运量突破了240万,京广高铁还直接拉大了我市主城区的发展框架,高铁东站周边已成为引领我市东区乃至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现在的新乡,已初步形成了内联外畅、便捷高效、绿色低碳、安全可靠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我们相信,随着郑济高铁的加快建设,河南省“米”字形铁路成网在即,以及中欧班列的开通,晋新、鹤辉等高速的建设,新乡,这个老牌中原地区重要交通枢纽城市的地位将进一步提升,也必将在中原城市群中更加星辉闪耀。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