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吃什么?去逛菜市场吧!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今天吃什么 今天吃什么?去逛菜市场吧!

今天吃什么?去逛菜市场吧!

2023-12-16 05:3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采写 | 儿菜、果丹皮、栩睿、NI

编辑 | 王菲宇

题图摄影 | 饼子

今天吃什么?

在漫长的时间里,面对这个日复一日困扰所有人的问题,“逛菜市场”都是最不假思索的首选答案。

2014年7月,德国总理默克尔访华。第一站来到成都,她马不停蹄就赶到了菜市场。花5块钱买了一袋郫县豆瓣酱,还在干杂店里买了海椒面、八角香料,拎着“战利品”,默克尔来到川菜馆,跟厨师一起做了一盘宫保鸡丁。

作为人类最古老的交易场所,菜市场连接着田间地头与每日的生活,也让各行各业、四面八方的人汇聚一堂。菜市场一直是“烟火气”的代名词,五花八门的时令菜品、充满在地风格的叫卖声,展露了生活最真实的质感。

“了解一座城市的最好方式,是去看它的菜市场,”以拍美食著称的纪录片制片人陈晓卿曾经这样说,“名胜古迹都是‘西装革履’的,装扮得很好,但菜市场想装都装不了。”

在时间与城市更新的进程里,菜市场几度面临着危机。连锁超市的出现改变了人们购买食品的方式,但更大的冲击发生在最近十年。生鲜电商、社区团购和城市化结构的改变,让当代的年轻人足不出户就可以满足一切生活需求。作为“今天吃什么”最直接答案的菜市场,也渐渐让位给外卖和网购。在点点手指、轻松获得的过程中,人们不自觉地交付了对一日三餐的主动权,也同时切断了与他人、与自然的日常联结。

在点击屏幕就可以完成一系列购买的今天,我们为何还要去菜市场?也许因为,菜市场不仅是一种经济形态,更是城市中最原始、最质朴的公共空间。人类学家项飙说,在菜市场, 蔬菜水果的颜色、形状和气味,和环境本身的嘈杂,让人感受到一种质地感。这种质地感让人与周围和世界产生了真切的联系,是互联网时代让人感到心安的“附近”。

10月22日,由成都益民供应链有限公司主办、三联生活传媒有限公司承办的展览“今天吃什么——去逛菜市场吧”将于益民菜市场长顺街门店开幕。展览由成都益民供应链有限公司董事长王驭未、三联人文城市执行总编辑贾冬婷、艺术家与餐厅主理人谢帆共同发起,邀请艺术家、建筑师梁琛作为策展人,通过多学科的角度、以艺术微介入日常空间的方式,对菜市场的空间进行多元化呈现。

肉在案上,菜在篮里,生活的难易最终都在这样具体的瞬间里消解。菜市场和其中的摊贩,时常满足都市人的情感寄托,成为城市里人们念念不忘的寻根式怀念。在益民菜市成立15周年的契机下,围绕着一日三餐进行的展览,折射的是某种成都精神:快耍、慢活、安逸 、巴适。展览“今天吃什么”的发问,希望回应的不仅是作为“城市里子”的“菜篮子”工程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更是在这个虚拟时代弥为珍贵的、对公共空间的想象力。

一切的故事,

要从长顺街说起

对于老成都来说,要说益民菜市场长顺街店也许一下反应不过来。但是要说长顺街宽窄巷子口上的菜市场,他们马上就能明白。“就是在过街天桥那儿嘛!”

这里曾经是长顺街农贸市场,后来变成了一栋室内的、有扶梯的两层菜市场。从沿街到室内,从一层到多层,无论形式如何变化,菜市场位置始终没有大变。很多菜贩都在菜市场里工作了二十年、三十年,对于他们来说,菜市场是他们半辈子的经历,也是日复一日的生活。

菜市场外有很多像徐大爷一样的三轮车师傅

摄影:饼子

1986年,徐大爷从老家乐至来到成都。起先他在长顺街沿街的菜市扫地,顺带拉三轮车,后来,拉车成了主业。肉铺的张哥也是从1986年开始在这里卖肉,一做就是将近四十年。西安路上的一把骨餐馆,也从张哥的铺子拿了18年的棒子骨。

凌晨3点,是张哥在批发市场里“抢”猪肉的时刻。金忠公司运来五十多头屠宰好的猪。张哥要在最短时间里挑选出最符合今天需求、最心仪的七八根。

凌晨4点,张哥就将带着战利品出现在益民菜市场长顺街店的摊位上。一刻也不得闲,他得赶紧将猪拆解开成夹子肉、五花肉和排骨。

张哥在自己的肉铺中忙碌

摄影:饼子

凌晨5点,是雄大豆腐开动机器制作豆腐的时刻。一个小时后,每日制作的第一轮豆腐带着香气新鲜上市。赶在7点宽窄巷子限制车辆进入前,豆腐就送到巷子里的各家餐馆。

周围的邻居习惯将雄大豆腐称之为“韩国豆腐”。2001年,豆腐店开业时轰动成都。“韩国富翁,成都卖豆腐”,媒体报道里的“韩国富翁名叫金丙相。他以服装、制鞋发家,二十多年前,他看中中国市场的潜力和西部大开发的机会,和夫人来到成都创业卖豆腐。2002年,卞英淑从姐夫金丙相手里接过这个豆腐店,自此成为长顺街店的一份子。

卞英淑夫妻俩在店里售卖豆腐

摄影:饼子

“我们这个菜市有金融危机倒下的皮鞋大亨、实红的花生胡豆、资格的土鸡土鸭,莲藕都要专门分门别类卖的菜老板……真的绝。”说起益民菜市场长顺街店,李小姐就打心底的自豪。

她自小在宽窄巷子附近生活了。还是孩子时,因为父亲负责为单位采购食材,李小姐时常提着小篮子、小水桶跟在父亲身后,卖菜的叔叔阿姨会抓糖果和瓜子给她。李小姐觉得开心,但父亲总有些不好意思。但对一家人来说,无论何时去菜市、无论买不买,看到熟悉的人,一股亲切还是自然而然。

搬到城南的华阳居住后,在逢年过节时,李小姐一家人依然会穿城而过,来采买菜品。遇上面熟的人,相互间至少也会点个头。菜市场里有喜欢的味道,也有美好的、关于过去的记忆。

很多像李小姐一样的年轻人也爱逛菜市场

摄影:饼子

这天下午4点,菜市场角落的荣氏良心水饺来了个老顾客。他从成都城南开了50公里车过来,一口气拎走了1000个饺子。

如今执掌荣氏良心水饺的是荣姐。1981年,荣姐的父辈就长顺街摆摊卖起了水饺,后来几经周转,搬进了益民菜市场。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荣氏水饺的品牌早已小有名气,在成都开了多家分店,甚至有了可以堂食的铺面。但回首它的起点,还得回到长顺街。

铺子开得久了,扎根的不仅是味觉,也是人情。小通巷的王婆婆曾写了首诗赞荣姐捏水饺,“眨眼就是一百个,旁人眼目笑颜开”。锦兴路的梁大爷来买水饺,年纪大了他不能负重,摊位上的大姐就帮提帮送一直送他上车,因此荣姐还收到了一封感谢信。

一摊、一刮、一捏,3到5秒包一个饺子,这是荣姐的速度,每天上午7点半到傍晚7点半,她几乎雷打不动带着两三个大姐坐镇摊位。菜市场里永远人来人往,一天24小时,每一个时针与分针组成的角度里,都有人和荣姐一样,为“今天吃什么”而忙碌着,周而复始,日复一日。一碗水饺,从奶娃娃吃到三四十岁,从中年人吃到老年人,荣姐说,有时候电话一响,不问都知道电话那头是谁。

水饺店中的阿姨们总是忙个不停

摄影:饼子

菜市场里有生活的信号,也有人的温度

艺术家刘庆元是重庆人,长期在广州生活。在他看来,生活在南方,菜市场是日常生活里非常重要的一环。“南方人比较在意个人和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格局越小,生活越重要。哪怕你不买菜,只是去菜市场走一圈,就是去观察一下,让食材告诉你时令、节气在发生怎样的变化,这就是生活的信号。”

木刻是刘庆元创作的语言。在他看来,木刻和民生民众有一种天生的契合度,打开中国木刻的发展史,可以看到它的社会学痕迹是非常浓烈的。在成都街头行走的时候,刘庆元感受到平原地形和丰饶物产带来的安逸气息,这让整座城市笼罩上一层书院气质。于是,在为菜市场进行创作的时候,他自然地联想到,何不把安逸的生活气息结合街头书院和机关牌匾进行融合设计?于是他找到设计师刘钊,请他进行字体拆解,在四字口号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系列指示牌匾。

长顺街菜市场已经在社区存在了几十年,刘庆元希望,自己的创作也可以成为时间的一部分。“我的创作理念是艺术和设计是可以被使用的。木刻是一种古老的传统媒介,我自己的追问是,如何通过当代艺术工作的方式去激活这一传统的媒介?木刻怎么回应当下的生活和社会背景?木刻如何成为大众生活的一部分?当然我希望我的作品能够成为菜市场的一部分,并且具有一定时间性,而不仅仅是一个短期的展览。”

作为重庆人,成都的方言乡音让刘庆元倍感亲切。走进菜市场,他听到的第一句话是用成都方言问的“你要啥子”,刘庆元觉得这句话特别生动,就把它当成了作品的其中一个题目。

刘庆元作品《你要啥子》木刻招牌

在设计师刘钊看来,菜市场是市井与烟火气的象征,他喜欢这样的地方。但和所有忙碌的年轻人一样,日常生活里,刘钊的时间被工作占满,并没有太多的时间逛菜市场。

作为设计师,在创作的过程中,刘钊更在意的是,究竟要为这个菜市场做一套什么样的视觉系统?越是思考,他越发现,问题的根源还是在“今天吃什么”这个看似简单的命题上。“确实对于我来说,今天中午吃什么、明天晚上吃什么,我其实完全没有概念。”

前期来到益民菜市场长顺街店考察,刘钊敏感地观察到,菜市场里到处是醒目的价签,都在以文本的方式进行传达。他希望图像的具象表达能与文本的传达结合起来,从日常中出发,呈现更有趣味的表达。

刘钊作品《菜市场图像诗》多种类型

红色的“今天吃什么”字样变形、组合,构成了一个朝天椒的样子。紫色的长茄、黄色的母鸡、粉色的猪……字符用写意的方式,组成了一个个食材最本初的样子。刘钊说,整个视觉导视系统,核心还是围绕“今天吃什么”这个主题去做一盘菜,用图像的方式去告诉观看者,如何做一盘菜、今天吃什么。宫保鸡丁、回锅肉片、水煮牛肉、大千干烧鱼……在一盘盘菜的命题下,静止的文字仿佛被赋予了生命,开始跳动起来。

刘钊希望,通过这些轻松的视觉语言,能以一种在地化的语言与来来往往逛菜市场的人进行会心的沟通。“也许通过我们‘今天吃什么’的设计和图像,可以让大家为给自己做一顿饭、为朋友做一顿饭,可以把自己的生活节奏放缓一些,这样可能会发现许多对创作、对生活的新的感受和理解。”

刘钊作品《菜市场图像诗》多种类型

接到要在菜市场进行创作的命题,曹羊的第一反应是,“会很好玩”。作为独立音乐人和声音艺术家,曹羊最近两年一直专注在技术与高科技的感觉上,用他的话来说,就是比较“冷、硬”。而菜市场带有的生活气息,注定驶向与冷和硬截然相反的方向。

作为西北人,曹羊在北京生活了二十多年,在前几年定居成都。作为一个几乎每天都要买菜做饭的人,曹羊对全国的很多菜市场都很熟悉,在他看来,论丰富多彩,成都菜市场是其中的佼佼者——不仅因为食材丰富、摆放美观,更因为成都人天然的乐观和细腻,让菜市场中流淌着快乐的氛围。在他成都住所的附近,就有一个很大的菜市场,每天早上,很多老乡会带着自己种的菜、挖的笋、采的蘑菇来卖。刚定居成都的时候,曹羊看到这些很感动,感动于那些他在北方未曾见过的食材,更感动于那些人身上顽强、积极的生命力。

加入“今天吃什么”的展览创作,曹羊拿着设备来到益民菜市场长顺街店,采样了很多声音元素,但更多的还是人的声音。在曹羊看来,人是生活的根本,而四川方言又是一种很生动、细腻的语言,语气中仿佛带着微小细腻的情绪变化,本身就很精彩。

曹羊《进入同一条河》声音互动装置

益民菜市场有非常清晰的空间规划,肉类、水产、蔬菜、干货、水果区域分明。因而曹羊将作品也分成了五块,通过分轨对不同区域的音乐进行侧重性表达,呈现出声音的空间感。小提琴、中提琴、低音提琴和打击乐,与合成器相融合,在菜市场里形成了一个小小的弦乐团。每个区域对应的不同音色,融入可被人影触发的音乐装置中。随机变化的人流可以触发不同的节点声音,意味着这首音乐的每一次呈现都是独一无二的。

作品里,抽象化的节奏、旋律、声效进行了实验,但采样的人声部分被去除,取而代之的是菜市场里每时每刻流动的现场人声,这些流动变化的声音成为作品随机的一部分。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但曹羊用“进入同一条河”作为自己作品的题目。逛菜市场是日复一日解决日常基本需求的过程,而“今天吃什么”更是每日周而复始不断出现的问题,如一条不断奔腾循环的河流,永不停歇。

菜市场里有世界的聚散,也有城市的缩影

《晋书·张翰传》写:“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这是“莼鲈之思”典故的由来。因食物而感念家乡,大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质,更标记着在物品流通并不旺盛的过往,食物与地理一一对应的强关联。

艺术家张晓是烟台人,不管在任何地方的菜市场,他只要看到苹果,马上脑子里就会浮现出“烟台”两个字,已经成了一种条件反射一样的心理反应。但是在互联网时代,随着栽培技术的发展、航空冷链物流的发达,由物种建立起的地域网络日益被磨圆拍平。张晓时常会想起小时候村里的亲朋好友一大早从自家的地里摘回来的瓜果蔬菜,带着露气,也带着泥巴的气味,在记忆里,这是故乡的气息。

张晓作品《苹果百货大楼》多种样式

但在艺术家谢帆的眼里,食物不仅有故乡和来处,更带着植物学的知识、迁徙的过往。抛开艺术家身份,谢帆将三分之二的工作时间用于与食物相关的研究、创造,自从成为一家Fine Dining餐厅的主理人,他通过餐饮打开了另外一个世界观。在菜市场里看到辣椒,谢帆看到的不仅是具体的辣椒,更是辣椒的分类和谱系。带着餐厅的厨师去大凉山采风寻找食材,看到当地紫色的土豆,谢帆想到的是地球另一端的南美。那里同样有紫色的土豆,更是大航海时代前土豆的故乡。

作为“今天吃什么——去逛菜市场吧” 展览的发起人与参展艺术家,谢帆希望把自己的视野和体验也带给逛菜市场的人。他和他的厨师团队通过对菜市场里日常食材的历史溯源,通过文献研究展览的形式呈现食物的来处与经途。

谢帆的创新菜肴

在开幕日当天,谢帆团队还借鉴成都本地习俗,用菜市场中刚采购的新鲜食材、由三位厨师共同完成特别项目“菜市场里的九大碗”。在谢帆看来,“碗”是带着东方特色的器皿,“九大碗”代表着四川婚丧嫁娶的大场合的隆重宴席。三位厨师做四大门类的菜,融汇了日本料理、北欧料理、西班牙料理和墨西哥料理的不同菜式。虽然菜系纵穿整个地球,但在谢帆看来,人类的味蕾有着共通之处。川菜中的开水白菜和日本的茶泡饭异曲同工。西班牙将把十字花科几种蔬菜一切碳烤,于宴席之中完成了植物自然学的知识的科普。

《饭局的起源》里,英国考古学家马丁 · 琼斯(Martin Jones)这样区分“饭”与“宴”:“一顿饭是熟人的亲密聚会,每天都在发生;而一次宴会就只有特殊需要才会举行,而且可能与那些我们从没见过面的人分享。”在谢帆看来,这场举办于菜市场的“宴”不仅区别于“饭”,更像一个Livehouse、一场表演一样,超越了好不好吃的范畴,呈现如演出一般的陌生体验。在菜市场里的宴席,不仅实现了“从菜到菜”的转变,更在一菜一宴中实现了人与人、人与场所的连接,践行着谢帆一直着迷的“关系美学”。

谢帆的创新菜肴

策展人梁琛说,菜市场是为数不多能把人的五感全部调动起来的城市空间。因此从策展伊始,不同艺术家就借由他们熟悉的创作材料,从不同维度回应“今天吃什么”的话题。

艺术家张晓用命名为“各有所爱”的雕塑形象直接回应了“吃什么”的问题。雕塑一手拿着白菜、一手拿着萝卜。“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从生活中来的俗语,带着朴素的哲学意味,又指向生活的至高境界。“各有所需”的美好祝愿,有别于升官发财的传统祈愿,代表着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现代人内心对生活的新需求。

张晓作品《各有所爱》木雕

艺术家何利平的影像作品《生活广场》,利用其个人形象,将日常生活的不同切面拍摄为一个个专属于菜市不同业态的广告片。

何利平喜欢逛菜市场,充满市井气和丰富物资的菜市场,给他一种魔幻现实的感觉。他始终觉得,今天人们常说的滑板、涂鸦都是舶来品,并不是属于中国的街头文化。唯有菜市场这样的市井,扎根在千百年的发展中,是中国人骨子里的街头文化。

在作品里,何利平希望能捕捉到一种时代情绪——它可能存在于大多数人中、但又常常被人们忽略。在市井的环境里,这种情绪最容易显影。这可能是因为,一个四通八达的菜市场,某种程度上也像是一个城市的微缩图景。这里有摊位和十字路口,也有陌生人的相聚和交集。

何利平《生活广场》视频截图

策展人梁琛说,益民菜市长顺街店地处二楼,共有四个通往上行的交通空间。在展览期间,这些顾客出入菜市场的必经之路,灯箱、霓虹灯等城市招牌形式的视觉装置完成了与顾客的初步互动体验。菜市场里的十字路口,设置了若干具有“路标”和“红绿灯”意象的交通路牌,用于帮助顾客快速找到想购买的菜品。来自不同艺术家的多种媒介的作品也会散落在菜市原有的交通空间、摊位甚至电视设备当中,供顾客找寻与探索。除此之外,每位艺术家的作品还将会在一个市场摊位中集中呈现:结合菜贩日常使用的人性化设计、视觉、视频、声音、广告、灯光等多重媒介的摊位单元,将呈现菜市场的整个世界。

来逛菜市场的人,会注意到这些艺术作品吗?和“今天吃什么”一样,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但何利平觉得,对于普通人来说,菜市场里的艺术没有那么多学术的、高深的内容。“买完菜,吃碗米粉,发现这有一个作品、那也有一个作品,对普通人来说,这可能是一个小小的冲击,他觉得好玩、知道它的存在,其实就足够了。”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