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勇:谈谈幼儿园教师的仁爱之心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仁爱之心出处在哪 姜勇:谈谈幼儿园教师的仁爱之心

姜勇:谈谈幼儿园教师的仁爱之心

2024-07-15 19:0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首先,幼儿园教师的“仁爱之心”是一种“慧心”,即“会爱”,我们可以这样一个提问来确认:“您懂得怎样地表达爱才能让孩子们接受和满意吗?”幼儿园教师的爱是有智慧的,有方法的,无智慧的“爱”反而有可能造成对孩子的伤害。所以,幼儿园教师要用孩子所喜欢、所满意的方式来和孩子相处。设想一下,假如有段时间你心情低落,不想说话。你有三位朋友,第一位,不打扰你,安静地走开,但会总是过来看看你的情况;第二位,与你促膝长谈,分析情况,出谋划策,帮你找出问题;第三位,二话不说,拉你去逛街购物,游山玩水。请问您觉得哪个朋友的关爱是有效果的?其实,这三个朋友的关爱都是很好的,而关键则在于此时此刻的“你”更希望哪一种方式,“你”更希望的那种方式就是最适合的方式。“会爱”的幼儿园老师懂得倾听孩子,懂得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懂得用孩子最喜欢的方式来表达对他们的“爱”。所以,教师的“仁爱之心”是需要智慧的。有的幼儿园教师“不会爱”,想当然地认为孩子会喜欢她所给予的那种爱的方式,而没有充分倾听孩子的心声,所以就以自己所习惯的方式来向孩子表达爱,而不是用孩子所喜欢、所期待、所渴望的方式来表达爱。《庄子》里有好几个寓言故事都表达了“仁爱”必须要以对方所能接受的方式来进行。例如,“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倏与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庄子•内篇•应帝王》)虽然倏和忽都想做好事,都想表达对浑沌的感激之情、关爱之举、仁德之义,但遗憾的是他们都没有耐心地倾听浑沌的心声,没有以浑沌能接受的爱的方式来对待他,反而造成了浑沌的痛苦。再如,“鲁侯养鸟”的故事同样是讲“仁爱”是一种智慧,我们需要学会“如何爱”,“昔者海鸟止于鲁郊,鲁侯御而觞之于庙。奏《九韶》以为乐,具太牢以为膳。鸟乃眩视忧悲,不敢食一脔,不敢饮一杯,三日而死。此以己养养鸟也,非以鸟养养鸟也。”庄子的点评非常好:这是用我们自己所喜欢的方式来养鸟啊,而不是按照鸟的本性,或鸟所希望的养育方式来养鸟啊!所以,要培育幼儿园教师的仁爱之心,首先就要提升教师“会爱”的智慧与能力。

其次,幼儿园教师的“仁爱之心”是一种“良心”,即“知爱”,也就是要回答这样一个问题:“您有是非感吗?您有责任感吗?您有做了错事而油然而生的愧疚感吗?”幼儿园教师的“仁爱之心”始终与其内心的道德律令紧密相联,它是由诸多价值标准与律令准则所组成,包含了与生俱来,自然而得的良知(synderesis)和后天习得的,对道德是非判断的倾向、态度等的良心(conscientia)。无论是先天的与生俱来的,还是后天通过陶冶、涵养、化育等培养而形成的,这种所谓“良知””良心”的“仁爱之心”是恒久而绵长的,不因时移,不因世易的,如同康德在《实践理性批判》一书中道出的,后被镌刻在其墓碑上的名言:“有两样事物使我心中不断充满惊奇和畏惧:在我头上繁星密布的苍穹和在我心中的道德法则。”(李泽厚将其译为:“位我上者,灿烂星空;道德律令,在我心中。”)在此,我们还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道德律令是有高低层次的,有不同境界和水平的。例如,《孟子•离娄章句上》中就提到,礼教是要遵循的,但它无法与“仁爱之心”相提并论,“仁爱之心”是为人处世的最重要的基础与前提,是可以超越“礼”的教条与规约。“淳于髡曰:‘男女授受不亲,礼与?’孟子曰:‘礼也。’曰:‘嫂溺,则援之以手乎?’曰:‘嫂溺不援,是豺狼也’。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权也。”意思是说,男女之间授受不亲,不能有肌肤接触,这是礼的规定,但如果看到阿嫂掉进河里,你的心里还固执地有这样的观点,“下河救阿嫂就会有肌肤相触,这是礼所不允许的”,那么就真的是禽兽不如了。“仁爱之心”是一种最为重要的纯然的、纯粹的、纯善的,纯美的“良知良心”,可以摆脱普通意义上的教条,其灵活运用,端乎教师一心,即是否有真、善、美的“良知良心”。我们再举一个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真实例子。“一年级女孩季娜的祖母病得很重。季娜想给祖母采一朵鲜花,使她在病中得到一些欢乐。但是,时值严冬,到哪里去找鲜花呢?这时她想到校园的暖房里有许多菊花,其中最美的一棵是全校师生都极为喜爱的那朵蓝色的‘快乐之花’。季娜一心想着重病的祖母,忘记了学校的规定。她一清早就走进暧房,采下了那朵花。这时,苏霍姆林斯基走进了暧房,大为吃惊,但是,他很快注意到了孩子那种无邪的、恳求的目光。他向季娜问明了情况后,非常感动地说:‘季娜,你再采三朵花,一朵给你,为你有一颗善良的心;另外两朵送给你的父母,为他们教育出了一个善良的人。’”。

第三,幼儿园教师的“仁爱之心”是一种“警觉之心”,即“怀刑自爱”,它需要回答这样一个问题:“面对孩子,当您想发火,想对他们喝斥时,您有警觉到自己的这种缺乏仁爱之心的冲动与不当吗?”幼儿园教师的“仁爱之心”应该是出自内心的,是本己心之震动,是爱的毫无掩饰的流露,是“生命的歌唱”,是“善”的充盈与溢出。这种“善”既有其天然性,也有因为受到良好的师范教育而产生的效果。当然,无论是天然的,还是经过师范教育培养的,都表现为教师具备了王阳明所说的“警觉心”的意识与能力,即当教师想要做出负面的、消极的、不符合教育规律的行为之时,他的内心突然“警觉”出来,发现自己的这种“非善”的“恶念”,并油然而生起内心的震动与不安,“警觉”到自己即将做出“非善”行动的不妥与不合适,“警觉是本心自己之震动。本心一有震动即示有一种内在不容己之力量突出而来违反那汨没陷溺之流而想将之挽回来,……因震动而认识本心,即因本心之震动而认识本心自己。此即所谓复其本心,求其放心。除此之外,别无其他巧妙之办法。……本心之震动并非一办法也。本心自己不震动,无有外在的物事能使之震动也。”[2]寄中法师曾说过做教师也是一种“修行”,一场“仁爱之心”的“修行”,而这种“修行”最重要的是教师要做到“警觉心起,不随妄牵”,“要常常提醒自己、警愓自己,防护自己的行为,‘修行’才有力量。”同样,印度的思想家,被誉为印度国民心灵导师的克里希那姆提也反复提及,“智慧是心的警觉,要靠心灵时时保持警醒。”我们认为,幼儿园教师需要做到以下三个方面的警觉。

一要警觉我们能否始终将教育目的定位于幼儿的全面、健康、和谐、积极之整体、完整成长,而非局限、受束缚于某一个、二个或几个外部功利性的短期目的?倘若幼儿园教师的眼光只盯着那几个功利性很强的外在目的的话,他就有可能会不自觉地陷入到为了达成这一外部的、短期的目的而采用“不择手段”的方式。这不是幼儿的幸福,反而是对孩子的伤害。法国大革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罗兰夫人在弥留之际高呼,“自由,自由,多少罪恶假汝之名而行”。我们不妨作这样的修改:教育,教育,多少摧残儿童、揠苗助长假汝之名而行!如果幼儿园教师能警觉起来,他就会把教育看成是一个师幼共同成长的幸福旅程,旅程会有快有慢,也会偶尔错失一些美景和风光,但这些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教师在伴随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师幼共同经历美好的、幸福的、愉悦的、奋进的时光。中国台湾的张文亮老师创作的散文诗《牵一只蜗牛去散步》就很好地诠释了在传统的功利主义取向下的成人是不太会在乎孩子的内在心灵的呼唤的,因为他受到功利主义教育目的观的牵绊,而失去了对教育目的“警觉”与体察之心。只有放弃了功利主义的目的观,幼儿园教师才会变得警觉起来,智慧起来,敏锐起来。

二要警觉我们的教育手段是否善,即是否能做到“以善至善”?“以善至善”这一语词里有两个善,前者是“方法善”“手段善”“过程善”,后者是“目的善”“结果善”“追求善”。“以善至善”的教育表明,幼儿园教师不仅要追求“善”的目的,而且在教育方法上也应是“善”的。善的人格追求基于人的内在德性或潜能,而完成于个体的符合德性的教育生活实践。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好孩子不是“教”出来的,是“活”出来的,“过”出来的,“见”出来的,“听”出来的,“学校在历史上曾被称作‘首善之区’。从本质上来说,教育确实是善的。但是,教育的这种本质善必须通过教师的合乎这一善的本质的教育思想与行为才能得以实现。凡是违背这一善的本质的教育思想和行为,它就不可能体现教育的善,反而体现了恶。”[3]在此,笔者分享一位优秀幼儿园教师的“以善至善”的教学案例。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后,上海市浦南幼儿园的祝小隽老师为了充分激发孩子们的爱心、同情心,设计了一个教育活动,在这个教育活动中她自己创编了一段三分钟的独白,这段饱含深情的独白深深地打动了现场的每一名孩子,充分让孩子们感受到了什么是“有温度的教育”,什么是“以善至善”的教育。

爱—地震

祝晓隽 创作

这是一片美丽的地方,她叫汶川。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一群善良的人们就住在这儿。

他们相信大山会给他们保护。

他们相信爱会永远弥散在这个村庄。

直到有那么一天,地动山摇,世界发怒了。

地震震垮了他们的家园。

一瞬间,美丽的汶川变化了。

大山没有了,

绿树没有了,

曾经亲手铸造的房子没有了。

废墟中的人们呐喊着:爱,你在哪里?

大山啊,你曾经答应过我,会保祐我的子孙,

绿树啊,你曾经说过,会承载我们所有的爱,

可今天,你们去了哪里?

老人流泪了,他在说:爱,你到哪里去了,为什么夺走了他心爱的孩子?

孩子流泪了,他在喊:妈妈、爸爸,你们去了哪里?不要抛下我,因为我还那么小。

妈妈们流泪了,她们舍不得放开抓着孩子们的手。她们想说,孩子们,要是再来一次,妈妈一定扑在你的身上,不让你离开我。

爸爸们流泪了,因为他们曾经相信他们是那么有力量,甚至可以撬动整个地球,可是今天他们竟然没有挡住地动山摇。

三要警觉我们自己的教育方式,特别是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是否给孩子造成了压力?警觉自己是否真正地尊重孩子?笔者时常会想起曾经参加过的一个很有意义的学术会议。2010年4月的某一天,笔者应邀赴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参加“全国儿童教育理论高峰论坛”。步入会场,一幅巨大的标语顿时打动了我,“尊重儿童,守护童年”。当时的我猛然想起多年前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附属幼儿园参观时的场景。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课程学系的迪克逊老师领着我们十多位来自中国的老师们在幼儿园里参观。我们经过了幼儿园里的一个不太宽敞的过道。迪克逊教授突然回过头,看到我们挤满了整个过道往前走时,他有点不高兴,提醒我们,“你们为什么不让出一半的空间给幼儿园的孩子们啊?”我们不假思索地回答,“现在过道上并没有孩子们呀,孩子们都在活动室里呢!”我们的回答反而让迪克逊老师更气愤了,他向我们责备道,“只要在幼儿园里,你们就应该要有‘尊重儿童’的意识,随时要让出一半的过道空间,以便孩子跑出活动室后能自由地在过道里跑动。”什么是尊重?笔者认为,这就是真正发自内心的、听从内心召唤的尊重,而这种尊重是深深印刻在迪克逊老师心底深处的。如果幼儿园教师没有充分地尊重儿童,那么儿童也往往不能真正“如其所是”地展示自身。笔者在读小学时,因为班主任语文老师极其严肃,几乎无有笑容,加之总是受到她的批评与责问,每当其在课堂上发问时,笔者从不敢举手回答,因为回答错误会受到她更加严厉的责问。以至于后来,每当笔者在学校楼道远远望见她时,总是赶紧找其他的通道溜走,从不愿与她迎面路过。

总之,幼儿园教师的“仁爱之心”是“慧心”的灵活运用,“良心”的执着坚守,以及“警觉心”的截流反观。那么,如何陶冶、涵养、化育幼儿园教师的“仁爱之心”呢?我们将另文再述。

[1]注: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系2010级研究生桂缓琪、张盈艺、陈燚倩、顾家依、张瑜、朱佳妮等集体创作,对《最弦民族风》进行歌词改编。

[2]江日新主编.牟宗三哲学与唐君毅哲学论[M].台北:文津出版社,1997:256-257.

[3]刘云林.教育善的实现:基于教育道德向度和层次的视角[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7,4,13-16

作者:姜勇,华东师范大学教授。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