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谈儒家之“仁”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仁字本意是 细谈儒家之“仁”

细谈儒家之“仁”

2024-07-17 16:3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仁”是儒家学说的核心,对中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周公(被后世称作元圣)制礼作乐,有一个基本的指导思想,即“敬德保民”。“敬德”,是因为“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有德才会得到上天的保佑。“保民”,是因为“民之所欲,天必从之”,“保民”实际上就是保社稷、保国家。周公提出以德配天、敬德保民,是夏商以来中国思想从敬鬼神到重人事的一大转变,可以说是仁的开端。同时《周礼》还提出保息养民的六项措施,即“一曰慈幼,二曰养老,三曰振穷,四曰恤贫,五曰宽疾,六曰安富。”富而安之,体现了儒家早期的富民思想。孔子提出富而教之的思想,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孔子到卫国去,冉有为他驾车。孔子说:"人口真多呀!"冉有说:"人口已经够多了,还要再做什么呢?"孔子说:"使他们富起来。"冉有说:"已经富裕了又该做些什么?"孔子说:"教育他们。)即是使众多的人民生活得到满足而富裕,然后施之以教,使人民有道德。从周公制礼到孔子提出仁学,在世界文化史上首先推进了尊神性的巫史文化向尊德性的礼乐文化转化,同时也规范了以德性为主导的中国文化的发展趋势。

 “仁”字始见于儒家经典《尚书》:予仁若考。仁指好的道德。仁字从人从二,其基本涵义是指对他人的尊敬和友爱,也就是人们互存、互助、互爱的意思。孔子首先把仁作为儒家最高道德原则和道德境界,提出以仁为核心的一套学说。他的思想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仁。儒家的五常不是并行的,义、礼、智、信道德规范都是以仁为前提的,没有仁,其他的都不存在。孔子认为仁就是爱人,爱人就是要求人与人之间以恭、宽、信、惠、敏的态度相处,使人与人都保持温良、谨慎、宽容、谦恭、信任、文雅、礼让、快乐的品性,这样才能使天下所有的人相亲相爱,过上幸福的生活。或者说,仁就是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就要拿自己作比,凡是自己不愿意的事,就不要加到别人的头上;凡是自己希望能够有的,也要使别人能够有;自己所希望能够达到的,也要使别人达到。孔子的仁,不是小恩小惠妇人之仁、匹夫之仁,而是治理有方造福民众的大仁,是统治者的仁。齐国的名臣管仲不滥用武力,有效地管理好国家,使人民富而安,这就是孔子认为的大仁。虽然管子也有些缺点,但在孔子看来都是次要的。可谓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整个儒家文化把个人的进业修身作为实现“仁”的途径。发现仁,并且把礼乐文化植根于仁的基础上,是孔子对中国文化最伟大的贡献。

冯友兰曾说:孔子对于中国文化之贡献,即在一开始试将原有的制度,加以理论化,与以理论的根据。而孔子所给与原有制度的理论的根据不是别的,正是仁。孔子之后,在历代儒家不断地浇灌和护理之下,这棵新芽历经两千多年的时空穿越,终于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棵参天大树。

整部《论语》说到“仁”的地方就有109次之多,但是没有相同的解释。孔子不同场合,不同时间,针对不同主体对象,所阐述的仁的含义是不完全一样的。他对“仁”的解释,大都是在回答弟子时根据语境的不同因人而异,有时甚至意思相反。如对勇敢者提出的仁,就是要他们克制自已,对弱者提出的仁,就是要他们勇敢一些。《论语》中最能表达 “仁”的论述有很多:1、樊迟问仁,子曰:“爱人”。爱人首先最应爱惜生命。有一次,别人家的马厩失火了,孔子急忙从家里跑出来,见到人劈头就问:人伤了没有?这说明他把人看得比马还重要。要知道,在当时,1匹马能换5个奴隶呢!2、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对已),己欲达而达人(对人)。3、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4、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5、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恭、宽、信、敏、惠)于天下为仁矣。6、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就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实际上,就是提倡人们要以克制和礼让的态度来调和社会矛盾。7、孔子认为学礼讲仁中,核心是仁,人而不仁,如礼何?8、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倘若你要作一个有仁爱之心的人,那完全取决于你自己,怎么会是取决于别人呢?他还提出了杀身以成仁的观点。

孔子说: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认为仁的核心是孝。孟子说: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他还提出不孝的五种情况,即“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在这五种不孝的情况中,有三种均为不顾父母之养,这也从反面证明养亲是子女的基本义务。曾子说:民之本教曰孝……夫仁者,仁此者也;义者,义此者也;忠者,忠此者也;信者,信此者也;礼者,礼此者也;行者,行此者也,强者,强此者也。曾子将仁义忠信礼都和孝联系在一起,认为孝是一切高尚品行的内在依据,是实现一切善行的力量源泉。

汶川大地震时,救援人员发现,有一个母亲在废墟中虽然死了,但她怀中的婴儿却在她的保护下仍安然在熟睡中,工作人员从母亲的手机中发现一句话,孩子,你如果还能活着的话,你的母亲将永远爱你,这是多么伟大的母爱。日本民间有一个传说,穷人到年老的时候,由孩子把老人送到深山里,让其自生自灭。有一次,有一位儿子背着一位老母亲往深山里去,这个母亲每过一段路就仍一截树枝,她的儿子就不解地问为什么?母亲告诉儿子,怕他不认识回来的路,被老虎吃了,儿子听后泪流满面。有一条大黄鳝被人们放在锅里用温火蒸,当人们揭开锅盖时,发现这条黄鳝弓着身子,头尾向下,肚子向上,人们不解地切开黄鳝,发现这条黄鳝是为了保护肚子里的幼子才忍受这样的痛苦,可见母爱的伟大。尽孝理应是人类的仁爱之基,同时也是解决一切人类问题的开始。一个没有孝心的人是不具备做人起码的资格。但是在孝文化中,我们不能食古不化,让死人拖住活人。孔子说,人臣孝,则事君忠。孝有其局限性,值得警惕,自古以来,孝一直被统治者所利用,他们强调孝亲,就是为了达到忠君,让人们做到忠孝两全,用忠压倒孝。

孟子发挥了孔子仁的思想,把仁爱的精神,由亲人推广到所有的人,推广到宇宙万物,说出了仁的层次,形成了儒学的爱的系列。孟子曰: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即是说,只有当你能够亲爱亲人时,才有可能推己及人地去仁爱百姓;只有当你能够仁爱百姓时,才有可能爱惜万物。同时他还把仁同义联系起来 ,把仁义看作道德行为的最高准则。对于孟子爱的系列,朱熹说爱惜物的具体表现,就是要取之有时,用之有节。这种思想,有今天环境保护,珍惜自然资源的意识了。对于仁民的表现,按照朱熹的看法,就是孟子所说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亲亲之爱,是爱中最自然、亲密的一个层次了。其核心是要求人们要行孝。所以,爱虽然有亲疏差等,但这些亲疏差等之间却又有着内在的必然的联系。在儒家传统中,把万物一体说的最透彻和亲切者,当推张载和王阳明。张载的《西铭》视天地为一大家庭,人类和万物都是此家庭的一分子。所谓“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王阳明则更多地从人心之角度论述万物一体,见孺子之入井会怵惕恻隐,见鸟兽之哀鸣觳觫会心生不忍,见草木之摧折会悯恤,见瓦石之毁坏会顾惜,通过没有遮蔽的本心,自己与他人、鸟兽、草木、瓦石的一体性得到了“感同身受”般的呈现。这就是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大人。当然,一体并不意味着同样地对待这个世界的每一部分,无论是“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还是怵惕恻隐、哀鸣觳觫、怜悯与顾惜之间的区分,都包含着爱内部的差别。用朱熹引杨氏的话来说,叫做“其分不同,故所施不能无差等”;用程颐话来说,叫做有差等又有联系,统而言之则皆仁,分而言之则首序。

同时,儒家把仁政说与王道政治联系起来。主张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孔子说: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强调利民、富民、保民、爱民,体察和顺应民心的向背,这是儒家富民思想的特征。要求民富国安,批评暴力,反对战争,是儒家仁政理论的基本出发点。克己复礼,仁在其中。孔子的最高境界是仁,但这不是个人处世的匹夫之仁或小恩小惠妇人之仁,而是治理有方为民造福的大仁大义。他要求统治者克服自己的私心欲望,遵守秩序,有步骤地管理国家,但这决不容易,自古只有极少数大权在手的人能做到。连孔子自己也不好意思说能做到,只敢说自己好学,常自我反省,希望能接近仁。孔子的的政治理想是建立小康社会,想去除当时动荡的社会局面,使社会稳定,有秩序,和睦相处,和谐发展,使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他认为要建立这样的理想王国,就应该学礼讲仁,以德治理天下。孔子把仁学施之于政治,形成了德政说。     孟子讲仁,多在政治中体现。并提出著名的仁政说,因此,孟子的仁义学说是一种伦理政治学说,它渗透进了孟子以民生为本、以仁爱为怀的人生精神。在《梁惠王下》里,孟子在回答庄暴与齐王的有关爱好音乐好不好的问题后,展开这样的论述:假使大王在这里奏乐,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龠之音,全都愁眉苦脸地相互诉说“吾王之爱鼓乐,为何让我们苦到这般田地?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假使大王于此打猎,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旌之美,都愁眉苦脸地相互诉说吾王之好田猎,为何让我们苦到这般地步?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大王只图自己快乐而不能与民同乐也。假使大王在这里奏乐,百姓闻钟鼓之声,管龠之音,全都眉开眼笑地奔走相告吾王没有疾病,不然怎么能够奏乐呢?假使大王于此打猎,百姓闻车马之音,见羽旌之美,全都眉开眼笑地奔走相告吾王没有疾病,不然怎么能够田猎呢?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大王与民同乐也。孟子在作了这番铺叙后,便直奔主题: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可见,孟子是反对君王奢侈糜烂地独享生活,提倡君王与民同乐与民同忧。这种精神说到底是一种爱心的博施。那么,如何做到与民同乐呢?孟子对公孙丑说,只有经常地想到你是民众的父母,那么你的恩泽才能源源不断地流向你的子民。这就是所谓的仁政。仁则荣,不仁则辱。所以,孟子在积极肯定人生活需求的必然性和合理性的基础上,坚持政治统治、国家管理要以天下苍生黎民为念,要以天下人民的生存生活为念,要体民心、察民情、以民为本,以民生为本,修行仁德,实现仁政。他说: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正因为浓厚的民生为本、仁爱为怀精神支配着他,孟子说出了在那个时代可谓大逆不道的话来: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为了实行王道,使政治清平,人民安居乐业。孟子还提出一些切于实际的主张,重点在改善民生,加强教化。其首要之点是制民之产,要求实行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约合今天30多亩),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说: 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乃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孟子认为,民生是治国之本,民以食为天,衣食足,有恒产才有恒心,满足了百姓的衣食需求,国家才能稳固而得到治理。孟子认为,即使是百里小国,只要行仁政,天下百姓也会归之而王。他对梁惠王说: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意思是行仁政须落实到省刑罚,薄税敛,发展农业生产等要事上来,只有这样,才能巩固国家经济政治生活的基础,在此基础上,修德行教,使仁爱之心推而广之,即使是坚甲利兵也能战而胜之。强调以仁政统一天下,进而治理天下,提倡以德服人的王道政治,反对以力服人的霸道政治。孟子还说:圣人治天下,使有菽粟如水火。菽粟如水火,而民焉有不仁者乎?满足了百姓的生活需求,使之富足,就会使民众达到仁的境界而国安。孟子的这种以民生为本、以仁爱为怀的人生精神,却无疑是一种进步的人生价值取向,值得我们弘扬。

当今社会仁爱的缺失是最严重的精神危机。假冒伪劣商品泛滥成灾,危及到人人的生产生活,乃至社会稳定。它告诉我们,一个人人只为自己的社会,大家都要输,一个人人都要呵护的社会大家都赢。西方一位学者说过,爱不管在什么地方出现都比利已主义有力。让仁爱满天下是儒家人生的最高追求。儒家给出了行仁最主要的方法就是推己及人和将心比心,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忠恕之道。仁乎远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仁并不是很高远的,只要我们在观念上引发仁慈心,循礼而行,去爱别人,就能达到仁爱的境界。“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朋友们,让我们从亲爱亲人开始,再去爱他人、爱万物、爱世界,让人类的明天变得更加美好!

                                                           孟祥运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