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5种注音方法简介|譬况、读若、直音、纽四声、反切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什么注音怎么注 古代5种注音方法简介|譬况、读若、直音、纽四声、反切

古代5种注音方法简介|譬况、读若、直音、纽四声、反切

2024-05-30 20:5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本文视频版:

我们碰到不会读的字,去查一下拼音就会了,比如“玓”,查出它的拼音是dì,声母是d,韵母和声调是ì,拼读即为“dì”。但是古人识字就没有这么便利了,因为古代没有拼音字母,而汉字又不是拼音文字,没法儿直接表音。那么古人是如何识读汉字的呢?这里给大家介绍5种古代的注音方法。

1.譬况法

“譬(pì)况法”是汉代以前出现的古老的注音方法(存疑,一说起于汉代)[1-4]。譬况就是打比方的意思,通过对被注字的发音方法和发音部位进行描写来注音[5]18。

举几个例子:

乃,内而深;

而,外而浅;

轾(zhì),读似质,缓气言之者,在舌头乃得;

旄(máo),读绸缪(chóu móu)之缪,急气言乃得之。

譬况法虽然可以勉强注音,甚至表明古人有了一定的审辨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的能力[6-7],但是其缺点也很明显,那就是很不明确,像“缓气言”“内而深”等描写,或许当时的人明白这些术语,但后来看到的人实在是难以领会和运用[8]。

这种方法后来就被逐渐弃用了。(本文作者是阅读甲乙)

2.读若法

“读若法”是汉代出现的注音方法[5]21。读若就是读如、读似的意思,也就是被注字的读音同某字或像某字。用读若法注音优于譬况法,因为与譬况法以描述发音情况为主不同,读若法主要是用同音字或近音字来注音。

比如这样:

宋,读若送;

珣(xún),读若宣。

读若法虽然仍带有比况性质,且不像后来的直音法注音那样纯粹(兼具注义作用)[3],但它可以说是汉字真正注音的开始[6]。

这种注音方法的缺点也是不准确,字音只求相像,难以精确。而且还受限于汉字古今音不同,时过境迁,一旦注音字的读音发生变化,注音也就失效了。

3.直音法

“直音法”始于汉代[9],指的是用一个同音字来注音。这种注音方法源于读若法,但是比读若法更简易、更真确,因为读若法只求近似即可,而直音法则须同音。

比如这样:

拾,音十;

诞,音但。

因为直音法的简明实用,这种注音方法使用了很长时间,就算后来出现了新的注音方法,直音法还是沿用至今。

之所以汉代能产生直音法这么好用的注音方法,和汉代时期提倡经学、盛行训诂(gǔ)有很大关系,而后来直音法也凭借其优越性,逐渐脱离训诂,发展为了独立存在的注音方法。[10]

但是直音法也有不少局限,因为并不是每个字都有好认的同音字用来注音,选字有限制。有的字找不到同音字来注音;有的就算有同音字也是生僻字,更难识读,等于注了个寂寞;还会因为同音字太少出现两字互注的情况[11]。还有,直音法也和读若法一样,受限于有的汉字古今音不同,随着语音的演变,注音字的读音可能会变化。此外还有方言问题,注音字在不同地方的人看来,可能读不同的音,而想给每个字找出方言读音都一样的字,那是不可能的[9,12]。

4.纽四声法

“纽四声法”出现在四声被发现之后,也就是南北朝的齐梁之后。纽四声法是直音法的补充和发展,当无法找到好认的同音字来注音时,就找一个只要声、韵相同的字,再指出其声调就行了。

举例说明:

刀,到、平声;

控,空、去(声);

贯,官、去。

这种注音方法的进步在于,打破了音调的束缚,不仅可以比较自由地选字注音,解除了注音用字的限制,避免了用生僻字注音,而且还使得声调更加突出和明确。[7]

由于纽四声法的准确性大大提高,该法也像直音法一样,沿用至今。

纽四声法的局限性,就是还是要找出一个声韵相同的字,而且多了改变声调这一步骤,此外和直音法一样,也会有汉字古今音不同、方言方音不同的问题。

以上讲的四种注音方法,有时候分类并不是这样分明,大家只要把着重点放在读若法和直音法上就好了。而需要指明的是,这两种注音方法都是用一个汉字来注音,都是把汉字字音作为一个整体,还没有意识到字音可以拆分为声母、韵母两部分。[6]

5.反切法

“反切(qiè)法”是东汉后期出现的科学的注音方法。与反切法对应的,还有一种“叶(xié)音法”,就是为了押韵谐和而临时改变韵脚字音,那是错误的方法,不再细讲。刚才讲的那四种注音方法,虽然都能起到注音的作用,但是局限性都不小,而反切法的出现,基本克服了以上方法的缺点。

反切的意思是反复切摩,说白了就是拼音、拼读的意思。[9,13]反切法指的是用两个汉字拼出一个读音。不同于以前只用一个汉字来注音,反切法是用两个汉字来注音,为什么是两个呢?那是因为反切法已经把汉字的字音分成了声、韵两部分,原理和现在的拼音基本一样(拼音字母根据音素原则来拼音,但反切是根据声韵原则来拼音)[9],声母用“反切上字”来表示,韵母和声调用“反切下字”来表示,声韵相拼,拼出读音,就是反切法,这也是为什么说它科学的原因。

举例来说明,“喜”字就可以用“虚里”来反切注音,写作“虚里切”,“切”,指反切,就是两字拼读的意思,不用管它,来看“虚里”。因为反切上字代表声母,所以虚字取且只取它的声母x,反切下字代表韵母和声调,所以里字取且只取它的韵母和声调ǐ,然后把它们像拼音一样拼读,就拼出了喜的读音。

反切法的诞生,使注音的灵活性、科学性和准确性大大提高,是我国注音方法上一次质的飞跃,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此后反切法逐步完善,渐臻成熟,成为了古代注音的主要方法,流行使用了1700多年[14]。

根据反切的原理,简单来说,只要用任一和“被切字”声母相同的上字,配合任一韵母和声调相同的下字,都可以用来给“被切字”注音,这使得注音用字的自由性大大提高,而且使得全部汉字注音成为可能。

当然这也导致了反切用字繁杂不一的问题。此外反切法自身还有一些难以克服的局限性,比如一字取声母、一字取韵母和声调,间接合音是比较麻烦的,而想找出单纯表示声母和韵母的汉字来完成全部注音是不可能的。而且也有汉字古今音不同的问题,致使我们用古人的反切往往切不出来正确的读音。同时也还会有方言问题,以方言方音反切,可能会切出不同的音来。[1]

反切是我国一种传统的注音方法,古代的注音方法发展到反切是很大的进步,后来反切又经过改良,可谓成熟至极了,但科学注音总归是要使用音素的。汉字不是拼音文字,古今音不同和方言方音的问题是以上任何一种注音方法都不能解决的。要克服以上所说的时空局限性,只能是使用拼音字母来注音[13]。

清末出现了“切音字运动”的探索,到了1918年正式颁行注音字母以后,反切法就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等到1958年拼音字母一出,彻底音素化,古代注音方法残存的问题就被圆满解决了[3,13]。(阅读甲乙|2022-11)

 

参考文献:

[1]刘纶鑫.音韵学基础教程[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15-23.

[2]木之.汉字注音法的今昔[J].汉语学习,1980,(6):37.

[3]孙艳芳.汉字的注音简史[J].科教文汇,2006,(2):78-79.

[4]方平权.试论反切以前的注音[J].云梦学刊,1986(S1):66.

[5]谢纪锋.音韵学概要[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6]刘家忠.汉字注音述略[J].昌潍师专学报,1998,17(1):28-30.

[7]陈会兵.汉字注音的发展历程[J].社会科学家,2009(8):150-151.

[8]殷焕先,董绍克.实用音韵学[M].山东:齐鲁书社,1996:289-290.

[9]唐作藩.音韵学教程:第3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19-22.

[10]李敬.试论反切在汉字注音法和造字法中的作用[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10(4):115-116.

[11]劳醒华.浅谈古书中字、词的注音、拟音方法[J].黔东南民族师专学报,2002,20(2):68.

[12]吴继刚.汉语字典注音方式中的直音法[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21(4):53.

[13]王力.汉语音韵;音韵学初步[M]//王力.王力全集:第11卷.北京:中华书局,2014:31-42.

[14]麻哲齐.反切与反切系联法[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9,33(2):54.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