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德化高岭土存世仅一吨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什么是高岭土矿 极品德化高岭土存世仅一吨

极品德化高岭土存世仅一吨

2024-07-03 16:0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争取未来3~5年,我们做的德化白瓷要像黄金、白银一样论克卖!”近日,德化陶瓷学院陶瓷艺术系主任张南章这样对时报记者说。之所以有这样大胆的预测,源于他的研发团队掌握着德化乃至整个中国陶瓷行业绝无仅有的一吨极品德化高岭土。

 

  近年来,高岭土和高品位的钾长石这些陶瓷原料的供应链愈加紧张,尤其是德化白瓷对高岭土的极度依赖,使之不可避免地站在产业转型“做大”与“做精”的十字路口上。

  跨省原料抢购大战

  “我现在最担忧的不是类似欧债危机这样的影响,而是原料供应能否持续的问题。”

  高岭土,一种白瓷制品不可替代的原料。在中国,这种资源分布较散且普遍品位不高,随着长期过度开采,它的稀缺性愈加明显。

  “所有陶瓷企业都在囤积高岭土,就怕遇到什么变故供应跟不上导致停产。”福建省冠福现代家用陶瓷有限公司采购部客户经理连开泉说。这几年来,连开泉在采购中常遇到同类企业争抢陶瓷原料的事。

  就在去年,连开泉到江西吉安一座矿山采购钾长石,好几家广东陶瓷企业与连开泉竞价,原本冠福公司已与矿企签订了合同,但矿企最终把原料卖给了出价更高的另一家陶瓷企业。面对这种公然撕约合同的行为,连开泉也不敢怎么样,“如果告他们,他们今后就不给我们货了。”

  高岭土的供应情况比钾长石更为严峻。曾宪昌是福建省德化全丰瓷土有限公司的老板,专做陶瓷原料加工生意。2010年底~2011年初是高岭土供应最为紧张的时期,曾宪昌到福建龙岩采购高岭土,“广东潮州的陶瓷企业开着60吨的大卡车来采购,我必须趁他们之前抢购一点。但如果请当地货车帮忙把高岭土从矿山上拉到山下,一趟运费以外还要加收一二百元,那种抢购场面简直可以用疯狂来形容!”

  2010年底~2011年初,德化高岭土缺口严重,一些小微陶瓷企业一度停产。德化县工商联为此专门到多家企业调研,形成提交德化县委县政府的《龙岩高岭土供应困难严重影响我县日用瓷生产》呈阅件,德化县工商联带领冠福、真泰尔等陶瓷企业两度前往龙岩,与龙岩市高岭土有限公司协商签订供应协议,这才缓解了一时之急。

  然而工商联组织也不能强压矿企供应,“我们能做的只是协调”,德化县工商联副主席苏光辉说。

  福建省德化协发光洋陶瓷有限公司是德化县工商联招商引资过来落户德化的,该公司增长强劲,产值从2006年的260多万元一直到2011年的1400多万元,主要生产日用瓷,产品远销到日本、迪拜等。随着规模日益扩大,原料供应成为难题。

  “我现在最担忧的不是类似欧债危机这样的影响,而是原料供应能否持续的问题。”协发光洋总经理许庆水说,目前该公司高岭土的库存仅够3个月之用,这些库存收购自全国各地,有一部分还从新西兰进口。

  十字路口的产业调整

  “如果德化陶瓷全部走低附加值的西洋工艺瓷生产之路,那无异于自杀。”

  原料采购难是德化陶瓷产业面临的现实困境,不但影响陶瓷企业生产,还引发陶瓷产业结构调整方向的争论。

  据业内人士介绍,相对于工艺瓷而言,目前日用瓷销量更好,这一点从冠福家用和协发光洋等企业和瓷雕艺人那里得到了证实;另据福州万象城一楼某主营德化瓷的瓷器行老板说:“销量比较好的都是有实用价值的日用瓷,比如茶具、餐具等,工艺瓷虽然工艺较好,但一个月卖不了几件。”

  既然陶瓷企业和市场一线人员都认为日用瓷的前景好于工艺瓷,那么,是否意味着德化陶瓷产业结构重新调整,也就是说未来将产业重心转移到日用瓷上?然而,日用瓷需要大量的高岭土原料,以目前的原料供应形势,能保证生产规模吗?这是德化陶瓷产业当前最大的困惑。

  此外,与其他工艺一样,德化陶瓷工艺人才断层的现象日渐明显。原料供应难、人才匮乏等瓶颈甚至让德化县一名干部说出了这样的话:“德化的产业支柱太过单一,陶瓷业转型又困难重重,干脆发展其他产业算了。历史总要向前发展,瓷都的标签也会慢慢淡化。”

  德化陶瓷学院陶瓷艺术系主任张南章表示:“出口西洋工艺瓷,产量越大,资源消耗越大,如果德化陶瓷全部走低附加值的西洋工艺瓷生产之路,那无异于自杀!”

  张南章认为,德化陶瓷产业不能再走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的老路,对有限的高岭土资源是一种破坏;另外,虽然可以提供就业人数,但“出口西洋工艺瓷企业对工艺要求不高,工人再多也只是基础性质的,高端人才培养的作用有限”。

  今年86岁的雕塑家、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何燕明2004年到访德化,看到一套用德化本地产的高岭土做的茶具时非常生气:“把那么好的土拿去做茶具简直是犯罪,德化瓷土是天下独一无二的做艺术品的上好材料,这样子浪费还能用几年?子孙后代用什么做艺术瓷?一旦用完了,德化瓷塑靠什么传承?”

  不仅学界专家呼吁保护高岭土资源,连陶瓷企业家也颇多不满。“中国的高岭土采矿方式都是掠夺性的,矿企只取含量高的,含量低的白白扔掉;另外,我们一直呼吁低档产品不要用高档原料,一件十几元、几十元的瓷器用几千元一吨的高岭土生产,有这个必要吗?”许庆水说。

  做高档工艺瓷有销量顾虑,做出口工艺品、日用瓷又损耗大量高岭土,德化陶瓷产业何去何从?

  逼迫企业用好每一把土

  资源不可再生、供应链紧张,再加上不断高企的原料成本,这些都迫使企业必须节约资源。

  不是所有德化陶瓷企业都可以像协发光洋、冠福家用一样从国外进口原料,一到高岭土供应紧张时期,一些小微企业只能把生产线转租给大企业,“疯狂的资源抢购导致市场价格成倍成倍地增长,小企业无法负担高成本。”连开泉说。

  资源抢购推高成本是意料中事,但涨幅高企的负面影响不容低估。

  德化县上规模的瓷土加工厂有七八家,小作坊式企业有几十家,全丰瓷土算是效益最好的一家。“高岭土原矿每吨从一两百元到2000多元不等,要看品位,平均涨幅达8%。”曾宪昌说,特别是在雨季,矿山停止开采,高岭土供应紧张,“涨的幅度非常大”。

  其实,更令他无奈的是,原矿成本在涨,但他的加工费不能涨,“经济不景气,陶瓷企业利润下降,如果我们涨价很可能掉单了,我觉得在目前的形势下,工厂能不亏本就不错了。”曾宪昌介绍,全丰瓷土往年产值可以达1000万元~1200万元,今年减产了1/3,“估计今年产值只有800万元。”

  陶瓷生产企业的情况基本上与加工厂相符。冠福家用2008年前的产值近4亿元,2011年只有3亿元。连开泉说,今年成本上涨20%、产量下降超过30%,“但产品价格却只涨了一点点”。

  据许庆水介绍,陶土原料占协发光洋陶瓷产品成本的15%~18%,其中高岭土就占了产品成本的8%左右。与其他上规模的陶瓷企业一样,协发光洋也有自己的陶土加工厂,2000年,协发光洋采购的高岭土原矿是200多元/吨,今年已涨到700多元/吨。

  资源不可再生、供应链紧张,再加上不断高企的原料成本,这些都迫使企业必须节约资源,用好每一把陶土。

  德化县目前拥有1400多家陶瓷企业,其中生产工艺瓷的企业占80%,日用瓷企业占20%。在高岭土供应链紧张尚未凸显以前,这两类企业的陶瓷产品都大量消耗高岭土,近年来,德化县在瓷土加工工艺方面有很大的进步,“工艺瓷所用的高岭土现在基本上用白云土、粘土、高铁钛、尾矿等替代。”德化县科技局工作人员苏俊基说,“但是日用瓷所用的高岭土目前仍是不可替代的。”

  正因如此,做好日用瓷生产过程中的报废品的回收利用工作相当重要。为此,德化县科技局专门研发一项可以将陶瓷产品研成粉末的技术,用这些粉末制作工艺瓷坯体,“没有烧透,风化一段时间以后人踩一脚就碎了,然后可以直接掩埋成土。”

  除了回收利用报废品,提升陶瓷成品率至关重要。2011年,德化县科技局研发出“高档日用瓷泥料数字化、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工艺”,利用标准化生产出的成品泥料生产日用瓷,成品率可由原来的不到80%提高至90%以上,为企业节约生产成本10%。

  有专家表示,这种针对高岭土而研发的节能技术是无奈之举,恰恰凸显了德化陶瓷产业结构调整的困局。

  陶瓷业的“中国创造”梦

  创意不足、没有一个持久的、行销全世界的品牌,还时不时地出现侵犯知识产权的现象,这些都是中国陶瓷业的一大败笔。

  “国外商场看到的瓷器都是外国人的品牌,其实有一部分是中国制造的。”张南章提起这一现象不无激动,“拿给我们一个产品设计稿,让我们用上等材料生产出来,然后贴上他们的品牌行销。我们什么时候能从‘中国制造’变成‘中国创造’?”

  创意不足、没有一个持久的、行销全世界的品牌,还时不时地出现侵犯知识产权的现象,这些都是中国陶瓷业的一大败笔。

  德国麦森瓷器厂至今已有302年历史,共经历了11场战争和6种社会体制,但至今仍保存着60多万套几百年前的模具,那个两把剑交叉的商标也保持了280年。“麦森最早是从模仿德化瓷开始的,现在成了全世界最著名的瓷器品牌之一。”

  说到品牌,张南章又以西班牙雅致瓷器为例。雅致创办于上世纪50年代,它的作品是西班牙的第三大奢侈品牌,“一件小小的陶瓷做的汽车价格竟然比实车还要高。同样一把土,甚至我们的土还更好一点,做出来的东西价格相差几十倍到上万倍!德化如果也有雅致一样的企业,一家顶过上百家企业。”

  张南章认为,在资源如此紧缺的现在,德化陶瓷如果不转型将很难持续发展。转型要重视两个方面:

  一是千方百计提高产品附加值,从产品升级走向产业升级。这个过程中,材料利用要多样化,低端产品要用低端的材料,用上等材料做高附加值的产品;同时,重视设计人才的培养,体现作品的高端性。

  二是政府应出台高岭土保护政策。对大量采用上等高岭土做低端产品的,可以考虑征收资源税,让一般企业无法大量用它来做低附加值的产品。“这样一来,好的土可以分流到艺术家手里,物尽其用。”

  如何实现附加值的提高?张南章回答:提高文化附加值、艺术附加值、科技附加值、品牌附加值。

  在德化宏益陶瓷雕塑研究所,这里陈列着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柯宏荣、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陈桂玉夫妇创作的瓷塑精品,每一件都是用上等高岭土作原料。他们的作品最低一件也要卖几万元,其中的一组“红楼梦十二金钗”曾有人出天价也未能购得。“瓷塑是文化,是艺术,然后才是商品。”陈桂玉说。

  上等高岭土对于传统瓷塑作品而言无异于生命之源。

  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聚玉堂艺术总监林建胜手里掌握着一吨多极品高岭土,那是产于上世纪90年代初的德化本地土,当年“福建省十大杰出能工巧匠”林睦殿以此为原料发明了世界名瓷“爱德华玉白瓷”。

  “我们要用它来做成最能体现德化瓷温润、洁白、剔透特点,同时艺术效果达到极致的作品。”为此,林建胜几年来迟迟不敢动手,他准备与张南章等人共同研发3年~5年,“以前是用土表现造型,现在倒过来,用造型表现土。”

  相关链接

  德化高岭土高岭土是陶瓷作品的基本原料,我国多地产高岭土,不同产区的高岭土有不同特性;其中,德化高岭土是白瓷制作的最佳原料。它的铝、硅含量高,低铁、低钛,生产出来的瓷器洁白、温润,天生丽质,不需加彩,故德化以白瓷闻名天下。

  上世纪90年代,瓷塑艺术家林睦殿掌握20多吨产于自德化根竹坑的极品高岭土,以此为原料发明了著名的“爱德华玉白瓷”,曾获巴黎国际发明博览会第83届雷比那(LEPINE)竞赛特别荣誉奖、第二届中国专利新技术新产品博览会金奖等多项国内外大奖。这种瓷土市场价格为50万元/吨,然而目前存世也仅一吨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