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镀膜玻璃?玻璃镀膜经历了怎样的工艺流程?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什么是离线玻璃 什么是镀膜玻璃?玻璃镀膜经历了怎样的工艺流程?

什么是镀膜玻璃?玻璃镀膜经历了怎样的工艺流程?

2024-02-13 19:2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GLASS

镀膜玻璃

///

潜藏在玻璃中的奥秘

镀膜玻璃作为玻璃二次加工的主要产品之一在我国发展的非常快,其产品主要是建筑用(建筑幕墙、门窗、阳台)、汽车用镀膜玻璃和电子高技术工业生产配套用透明导电玻璃等。镀膜玻璃的广泛运用同时也推动了镀膜玻璃制造技术和生产的快速发展。

什么是镀膜玻璃2021-nCoV

镀膜玻璃是在玻璃表面涂镀一层或多层金属、合金或金属化合物薄膜,以改变玻璃的光学性能,满足某种特定要求。因为这种薄膜是一种化学高分子材料,具有高密度的化学特性,所以常常被应用在汽车美容领域,具有光泽度高、抗氧化、耐酸碱、抗紫外线的特点,用来给漆面镀膜后,漆面光泽度很好,并把漆面与外界隔绝开来,可以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镀膜玻璃的分类

当前镀膜玻璃依据其性能不同,可以分为热反射玻璃、低辐射玻璃和导电膜玻璃。

No.1

热反射玻璃

热反射玻璃一般是在玻璃表面镀一层或多层诸如铬、钛或不锈钢等金属或其化合物组成的薄膜,使产品呈丰富的色彩。通过镀膜透过可见光的方式,将具有加热作用的远红外光直接发射到户外,同时,热反射玻璃本身的材质所吸收的太阳能被镀膜隔离以后,使得热量发散到户外,以此达到减少太阳热和室内空调负荷,最终实现节能的目的。热反射玻璃对于可见光有适当的透射率,对红外线有较高的反射率,对紫外线有较高吸收率。因此,也称为阳光控制玻璃,主要用于建筑、玻璃幕墙、采光窗等。

No.2

低辐射玻璃

低辐射玻璃,全称为低辐射镀膜玻璃,也可以称为Low-E玻璃(Low Emissivity Coated Glass的简写)。低辐射镀膜玻璃通过在玻璃表面镀由多层银、铜或锡等金属或其化合物组成的薄膜系而制成,对波长范围为380~780nm的可见光具有较高的透射比,有利于室内采光;对波长780~2500nm的太阳近红外辐射具有较高的反射比,对于中远红外辐射也有较高反射比。与普通玻璃相比,低辐射玻璃具有节约能源、减少照明能耗、不易结露结霜、增加居室的舒适感的优点。低辐射玻璃的发明比浮法玻璃还要早!

低辐射玻璃按照性能和生产工艺的不同,也有不同的分类。

(1)按膜层遮阳性能可分为:高透型低辐射玻璃和遮阳型低辐射玻璃

高透型低辐射玻璃

高透型低辐射玻璃具有较高的可见光透射率、较高的太阳能透过率和远红外线发射率,所以采光性极佳、透过玻璃的太阳热辐射多、隔热性能优良,适用于北方寒冷地区和不分地域的高通透性建筑,突出自然采光效果。

遮阳型低辐射玻璃

一种同时具有低辐射和阳光控制性能的镀膜玻璃,对太阳光谱透过具有一定的阻隔作用,而且对红外光具有较强的反射,适用于以空调制冷为主的热带地区,可同时限制阳光辐射能和远红外热辐射,保证室内外较少的能量交换,节省能源。

(2)按生产制造工艺方式可分为:在线低辐射玻璃和离线低辐射玻璃

在线低辐射玻璃

在线低辐射玻璃是利用高温热解法生产而成,其生产原理是通过高温使得镀膜材料发生热解反应,所生成的氧化物沉积在金属表面形成所需要的镀膜。在线低辐射玻璃的镀膜是高温下淀积的,膜层较厚,牢固度好,耐磨性好,能像普通玻璃一样储存、处理和切割,可钢化和弯曲。既可暴露在环境中单片使用,也可做成中空、夹层玻璃使用。

离线低辐射玻璃

离线低辐射玻璃生产工艺是采用真空磁控溅射法对于已加工成型的玻璃制品进行表面处理的工艺。玻璃表面镀制多层复合膜,实现低辐射的功能。膜层中主要功能膜层一般为银,其它膜层为辅助膜,起到加强连接、保护主膜的作用。

二者区别:离线低辐射玻璃产品的辐射系数和可见光透过率上均优于在线低辐射玻璃,且生产设备简单、工艺参数稳定,目前在工业中较多采用的是离线低辐射玻璃,但与在线法生产的产品相比,离线低辐射玻璃存在镀层较软、对温湿度较为敏感、无法单片使用等问题。

No.3

导电膜玻璃

导电膜玻璃是在透明的玻璃表面上蒸镀一层金属薄膜(如金、铂等,厚度小于10毫微米),或在加热的玻璃表面上喷涂金属氧化物导电薄膜(如锡、铟等)等制成。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透明导电膜是ITO膜(氧化铟锡),具有良好导电性,并且耐磨、耐腐蚀,具有较好加工性,多用于触控面板、触摸屏、冷光片等产品。

玻璃镀膜工艺中的薄膜形成过程:

在真空环境中,蒸发材料在蒸发源的作用下,以原子或分子状态向任意方向直线运动,当遇到温度较低的表面时,便被吸附,由于粒子的不断增加,逐渐形成了膜层。从开始蒸发到基片表面成膜,可分为四个阶段。

一、初始阶段

当入射的蒸发材料粒子被基片吸附,在基片上形成膜层的初始阶段是出现大量的晶核,核的直径约2nm,核间距离为30nm左右。被吸附的原子越来越多,形成了不同形状的小岛。瞬间内原子相互结合的过程如下:两个各自单独存在的原子一吸附的原子越来越多一接触处逐渐变大一原子连成小岛。

二、聚结阶段

由于蒸发材料蒸气不断地产生,使原来的小岛各自为中心进行扩大连接而形成大岛。先吸附在基片表面的原子已凝结成小岛,而后到的蒸气原子,不断填充在岛与岛之间的空隙而聚结成大岛。

三、中间过程

大岛与大岛的边沿不规则地相连,形成网状薄膜、沟道、通路、孔眼阶段。蒸发材料的蒸气的数量逐渐增多,大岛与大岛之间形成蜂窝状结构,空隙之间开始连通,但连通处尚不够致密。

四、成膜阶段

在沟道阶段的基础上,随着蒸发材料蒸气原子不断地吸附,在沟道周围不断地填充,逐渐形成膜层,此薄膜在微观上其厚度并不是均匀一致的,而是凹凸不平的。

往期回顾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