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红后,为什么投资者会认为管理人多收了业绩报酬?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什么是业绩报酬计提基准概念 分红后,为什么投资者会认为管理人多收了业绩报酬?

分红后,为什么投资者会认为管理人多收了业绩报酬?

2024-05-10 06:5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关于产品业绩报酬的计提,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对产品总资产进行计提,最终体现在产品单位净值的降低,业内称为估值计提;另一类是对产品每一位投资者分别计提,最终体现在投资者业绩报酬费用,业内称为TA计提。

对于这两类业绩报酬计提模式的选取,主要取决于产品的开放方式,一般来讲,估值计提业绩报酬模式适用于封闭型产品或者定开型产品,所有投资者在产品运作周期保持不变;TA计提业绩报酬模式适用于开放期产品,投资者不同时间购买获得不同收益率的情形。今天要谈的分红后,投资者为什么会认为管理人多收了业绩报酬的问题,属于TA计提业绩报酬模式。对于估值计提业绩报酬模式,因为收取业绩报酬后表现为产品单位净值的下降,所以投资者一般也无法感知是否多收业绩报酬。

还是从一个简单案例来分析。例如:投资者期初购买100万元产品,期初单位净值跟累计单位净值都是1元,没有参与费用,那么投资者得到的份额是100万份。一年(365天)后,该产品进行分红,每单位份额分红0.4元,此时产品单位净值跟累计单位净值均为1.6元,假设产品业绩报酬计提基准为对超过年化收益率10%的部分计提超额收益的20%,那么业绩报酬应该如何计算呢?

首先,我们需要计算该投资者年化收益率=(期末累计单位净值-期初累计单位净值)/期初单位净值*365/持有天数=(1.6-1)/1*365/365=60%,再计算应计提投资者业绩报酬=期初份额*期初单位净值*(投资者年化收益率-业绩报酬计提基准)*计提比例*持有天数/365=100万份*1*(60%-10%)*20%*365/365=10万元。投资者分红总金额=100万份*0.4元=40万元,投资者分红实际得到的金额=40万-10万=30万元,也就是说计提业绩报酬的10万元占总分红金额40万元的比例为25%,这样计算后投资者会感觉到超过业绩报酬计提基准的比例20%,为什么会这样?

以上案例就是普通投资者可能会遇到的困惑,是不是管理人多收了业绩报酬呢?答案当然是没有。原因在于投资者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管理人分红并没有把产品所有收益全部分掉,业绩报酬的计提是针对投资者全部的收益进行计提,而分红只是分掉全部收益的一部分(期末单位净值是1.6,分红只分掉0.4,分红除权后单位净值是1.2,也就是分红后单位净值并没有到1)如果分红金额过低,甚至还会出现分红金额小于业绩报酬的情况,不过管理人一般会在分红前进行测算,避免这种情况发生。

管理人收取业绩报酬是与投资者利益绑定的体现,对于管理人来说,业绩报酬不仅仅是一种激励,更多是一份对投资者的责任。最后,我想说的是,能提取到业绩报酬对投资者来说应该是一种幸福,对取得超额收益的幸福!

追加内容

本文作者可以追加内容哦 !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