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先生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什么叫坐冷板凳 送别先生 

送别先生 

2024-05-24 15:3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在民国才女之列,她是最从容优雅的精神贵族,生于乱世,心中却有一份与世无争的宁静。

作为钱钟书眼中“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杨绛先生已经跨越两个世纪的人生起伏。

当那些浮于人世的尘埃落定,她与生俱来的才华与魅力却依旧闪光,在岁月的历练下烨烨生辉。

杨绛1911年7月17日出生在北京,祖籍江苏无锡。杨绛原名杨季康,后来笔名杨绛为人熟稔,成了“本名”。

杨绛的父亲杨荫杭曾在北京任京师高等审判厅厅长、京师高等检察长、司法部参事等职,公务倥偬,忙不及履。连张勋复辟时,杨绛的父亲也没能带领全家逃离北京,只在一位英国朋友家里躲避数天。1919年,杨绛的父亲辞职南归,杨绛跟着父母启程回乡。

1932年春天,杨绛考入清华大学并与钱钟书相识。钱钟书曾在诗歌里追忆他见到杨绛的第一眼:“颉眼容光忆见初,蔷薇新瓣浸醍醐。不知腼洗儿时面,曾取红花和雪无。”第一次见面,钱钟书就说:“我没有订婚。”“我也没有男朋友。”杨绛回答。世纪佳缘由此展开。

钱钟书是清华著名的才子,书生意气,而杨绛也是名门闺秀。1935年,杨绛与钱钟书成婚,不久一同出国留学,无论在牛津或是巴黎,都留下了他们相亲相爱的足迹。其间,杨绛与钱钟书爱情的结晶——女儿钱瑗降临。抗日战争爆发后,杨绛与丈夫选择了回国,辗转任教北大、清华等高校,同时从事文学研究。

“绝无仅有地结合了各不相容的三者:妻子、情人、朋友。”这是钱钟书曾写给杨绛的“赠语”。

为什么称杨绛为先生?

实际上,“先生”一词在古汉语中有很多意思,其中一项,就是用来称呼有学问、有才华的人,且并不特指男性。近代以来,随着“新文化”和“女权”思想的盛行,“先生”也就成了人们对那些才华横溢、或在某一领域有突出成就的女性的一种尊称。我们熟知的许多民国才女,如冰心、宋庆龄、林徽因等,也都被时人称作”先生“。

“先生”这两个字代表了一种修为,一份崇敬,和一种精神。我们称杨绛为”先生“,也正是因为如此。且不论她作家和学者的身份,仅作为翻译家,她的履历就足以令人生敬。

杨绛一生译作虽不算多,但每一部都是精品。她翻译的《堂吉诃德》是公认的佳作,曾被邓小平当作国礼赠送给西班牙国王。该译本迄今已累计发行70万册,是《堂吉诃德》的所有译本当中发行量最多的。

机缘巧合走上翻译之路

杨绛的翻译生涯最早要追溯到清华读研时。一次钱钟书的老师叶公超请她到家里吃饭,饭后拿出本英文刊物,让杨绛译出其中一篇政论《共产主义是不可避免的吗?》。杨绛当时心想,莫非叶先生在考校钟书的未婚妻么?要知道,她英文虽好,却从未学过、做过翻译。杨绛硬着头皮“应考”,没想到却获得叶公的连连称赞,并将她的译文推举发表到《新月》杂志。从此杨绛一发不可收拾,走上了翻译的道路。

实际上,杨绛不仅中英文俱佳,还自修法文。她在大学期间曾拜一位比利时的夫人为师,学了一口后来清华教授梁宗岱都称赞不已的法语。深厚的外语功底,为她后来的翻译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的基础。

译著丰富,成绩斐然

杨绛作为我国著名的翻译家,最出色的译著要属《吉尔·布拉斯》和《堂吉诃德》两部。1954年 ,杨绛开始翻译法国作家勒萨日的长篇小说《吉尔·布拉斯》,受到了朱光潜的高度称赞:我国散文(小说)翻译“杨绛最好”。

1958年,47岁的杨绛开始自学西班牙语,打算从原文翻译《堂吉诃德》。十年浩劫开始时 ,杨绛已经译出了一、二两卷。译稿历经“文革”的摧残,“被没收、丢弃在废纸堆里”,杨绛历尽周折,终于使译稿得以保全。 “文革”结束后, 经过一段时间的修改,《堂吉诃德》于1978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同年6月,西班牙国王和王后访华,杨绛应邀参加国宴,她翻译的《堂吉诃德》被邓小平作为礼物,送给西班牙王室。邓公曾不无惊讶地问她:“什么时候翻译的?” 1986年10月,西班牙国王专门奖给75岁的杨绛一枚“智慧国王阿方索十世十字勋章”,表彰她在传播西班牙文化中做出的杰出贡献。

1999年,88岁高龄的杨绛翻译了柏拉图的对话录《斐多》,六万余字。《斐多》描绘的是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就义当日,与门徒就正义和不朽的讨论,这些讨论至今仍是西方伦理学的基础。杨绛在翻译时多方参考,并为读者作了详细的注释。她在此书的译后记中说道,“我正试图做一件力不能及的事,投入全部心神而忘掉自己。”

1950年,杨绛翻译了西班牙名著《小癞子》。起初是从法译本转译的,十年动乱之后,杨绛又根据富尔歇 ·台尔博斯克校订的1958年版西班牙原本重新翻译。1978年,这本书由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 。1983年后, 杨绛又根据新版本重译,使译本更加完善。

此外,杨绛还译有《1939年以来的英国散文选》等佳作,译林出版社曾出版了三卷 《杨绛译文集>>。

提出“翻译点烦”论

主人:一是原著,二是译文的读者”。也就是说,译者需要细腻地体察到原作者的字句和字句间的含义 , 同时也需要让译文读者体会到原文 。而译者又不能在翻译中加入自己的理解 。完全体会原作尚且不易,贴合原著表达则是难上加难 。

尽管被朱光潜这样的大学者、大翻译家,极力推崇为中国散文体(小说)译得最好的翻译家 ,但杨绛自己却从来不自满,而是对自己要求更加严格 。她说, “翻译是我的学习 ”, “我对自己的翻译,总觉得难臻完善 ”。杨绛在翻译过程中,特别注重对翻译理论的探索,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点烦论”。她在自己撰写的《翻译的技巧》一文中称:

简掉可简的字,就是唐代刘知几《史通》、《外篇》所谓“点烦”。芟芜去杂,可减掉大批“废字”,把译文洗练得明快流畅。这是一道很细致、也很艰巨的工序。一方面得设法把一句话提炼得简洁而贴切;一方面得留神不删掉不可省的字。在这道工序里得注意两件事。(一)“点烦”的过程里不免又颠倒些短句。属于原文上一句的部分,和属于原文下一句的部分,不能颠倒,也不能连接为一句,因为这样容易走失原文的语气。(二)不能因为追求译文的利索而忽略原文的风格。如果去掉的文字过多,读来会觉得迫促,失去原文的从容和缓。如果可省的字保留过多,又会影响原文的明快。这都需译者掌握得宜。

短短二百余字包却含义丰富,这便是人所共知的“翻译点烦”论。如果说钱钟书的“化境”论是从理论上为翻译开创了一种理想境界的话,那么杨绛的“点烦”论则是从实践上为翻译开辟了一条可行之道。

美酒醇,尝一滴可知其甘;冰山阔,观一角可知其大。我们仅从杨绛作为翻译家的一个侧面就能看到,她这一声先生,实在当得!

作品选录

你的问题主要在于读书不多而想得太多。

如要锻炼一个能做大事的人,必定要叫他吃苦受累,百不称心,才能养成坚忍的性格。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

有些人之所以不断成长,就绝对是有一种坚持下去的力量。好读书,肯下功夫,不仅读,还做笔记。人要成长,必有原因,背后的努力与积累一定数倍于普通人。所以,关键还在于自己。

少年贪玩,青年迷恋爱情,壮年汲汲于成名成家,暮年自安于自欺欺人。人寿几何,顽铁能炼成的精金,能有多少?但不同程度的锻炼,必有不同程度的成绩;不同程度的纵欲放肆,必积下不同程度的顽劣。

在这物欲横流的人世间,人生一世实在是够苦。你存心做一个与世无争的老实人吧,人家就利用你欺侮你。你稍有才德品貌,人家就嫉妒你排挤你。你大度退让,人家就侵犯你损害你。你要不与人争,就得与世无求,同时还要维持实力准备斗争。你要和别人和平共处,就先得和他们周旋,还得准备随时吃亏。

惟有身处卑微的人,最有机缘看到世态人情的真相。一个人不想攀高就不怕下跌,也不用倾轧排挤,可以保其天真,成其自然,潜心一志完成自己能做的事。

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

我抚摸着一步步走过的驿道,一路上都是离情。

“嘤其鸣兮,求其友声。”友声可远在千里之外,可远在数十百年之后。钟书是坐冷板凳的,他的学问也是冷门。他曾和我说:“有名气就是多些不相知的人。”我们希望有几个知已,不求有名有声。

现在我们三个失散了。剩下的这个我,再也找不到他们了。我只能把我们一同生活的岁月,重温一遍,和他们再聚聚。

我陪他走得愈远,愈怕从此不见。

我和谁都不争,和谁我都不屑,我爱大自然,其次是艺术,我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

人能够凝练成一颗石子,潜伏见底,让时光像水一般在身上湍急而过,自己只知身在水中,不觉水流。

灵性良心人人都有。经常凭灵性良心来克制自己,就是修养。

我们从忧患中学得智慧,苦痛中炼出美德来。

年轻时曾和费孝通讨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不懂,有一天忽然明白了,时间跑,地球在转,即使同样的地点也没有一天是完全相同的。现在我也这样,感觉每一天都是新的,每天看叶子的变化,听鸟的啼鸣,都不一样,new experience and new feeling in everyday。

名声,活着也许对自己有用,死后只能被人利用了。

△视频:百岁人生:知足常乐 固守淡泊

杨绛先生,一路走好!我们永远思念您……

(来源:央视新闻、MU事务所、泽地书院)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