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啦!福建省及厦门市高层次人才认定解读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什么叫abc类人才 来啦!福建省及厦门市高层次人才认定解读

来啦!福建省及厦门市高层次人才认定解读

2023-12-19 00:5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省级高层次人才分为几类?

省级高层次人才划分为特级人才、A类人才、B类人才和C类人才。

省级高层次人才适用于在闽就业创业的 引进人才、现有人才、待引进人才三种类型。

(1) 引进人才:在闽就业或创业时间不超过1年,且来闽前在省外学习或工作连续3年以上的人才。

(2) 现有人才:除引进人才外,其他已在闽就业创业的人才。

(3) 待引进人才:有意来闽就业创业的人才(已与省内用人单位达成就业意向,或拟来闽创业的人才),不受国籍、户籍限制。

省级高层次人才的认定条件有哪些?

符合《福建省高层次人才认定和支持办法》所列的183个条件之一。详见https://fjhnbc.hxrc.com/manage/abcrc/SBSC.htm

什么时候可以申报省级高层次人才,如何申报?

(1) 省级高层次人才常年可以申报,省引进人才服务中心定期集中审批。

(2)申报人登录福建“海纳百川”人才网(http://fjhnbc.hxrc.com)高层次人才申报管理系统,注册后在线填写《福建省级高层次人才认定申报表》。申报人打印表格并签名,由用人单位就材料完整性、合法性、真实性等出具意见并加盖公章后,连同申报材料一同扫描上传至系统(用原件彩色扫描或拍摄电子照片后制作成PDF或WORD文档上传)。

注:集美大学申报入口为:省直-集美大学党委人才办。

省级高层次人才申报需要准备什么材料?

(1) 个人身份证件,包括身份证、护照、港澳居民往来内地通行证、台湾居民往来大陆通行证或港澳台居民居住证等有效身份证件(须提供证件正、反面)。

(2) 在闽就业或创业证明材料,包括个人所得税完税证明、医社保缴交证明、工资发放情况等材料。待引进人才可在落地我省后补齐上述材料。外籍人才、海外人才还须提供合法的入境证明或出入境记录。

(3) 近期两寸红底免冠证件照(电子版,用作制证头像)。

(4) 对受聘于省内企事业单位的人才,须提供与工作单位签订的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聘用)合同、任职文件(证明)。对引进人才,须提供来闽前工作情况证明,如原工作单位出具的工作证明、离职证明等证明材料。待引进人才在申请时须先提供意向合作协议(合同),落地我省后再补齐上述材料。

(5) 最高学位证书。留学回国人员国(境)外学位须经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外籍人员在国(境)外获得学历学位的,应经我国驻外使(领)馆或申请人所在国驻华使(领)馆认证。

(6) 职称证书(具有专业技术的人员提供;外省评审通过的职称,须经设区市人社部门重新确认。

(7) 荣誉证书、获奖证书、专利证书、任职文件、项目成果、研究课题结题材料、论文检索报告、个人所得税纳税清单等。其中,外文材料须提供翻译件并经驻外使领馆或公证处认证(论文内容无须翻译,但论文封面及其他材料都须提供翻译件)。

(9)其他能够证明申请人具备相应层次高层次人才资格条件的佐证材料。

省级高层次人才享有哪些支持政策?

安家补助

外籍引进人才的安家补助相应上浮30%。同一人才只能享受一次安家补助(含省、市、县,及不同认定期内),如可同时享受的,按 “就高从优不重复”原则执行。

子女教育

特级人才的子女入读幼儿园或就读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按“一事一议”原则处理;A类、B类人才可按本人意愿,在其居住地或工作所在地选择市、县(区)教育行政部门推荐的优质公办幼儿园或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就读;C类人才(不含凭2020年版《认定条件》C类第12-25款为依据入选的现有人才),由其居住地或工作所在地的市、县(区)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统筹安排到条件较好的公办幼儿园或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就读。省属及中央在闽单位引进的省级高层次人才根据人才层次享受上述政策,具体由所在设区市负责提供保障。

健康保障

两院院士、诺贝尔奖获得者、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享受一级医疗保健待遇,其他特级人才和国家级重大人才计划入选者、国家“万人计划”人选以及A类人才、省引才百人计划人选享受二级医疗保健待遇。外籍高层次人才在三甲医院特需门诊享受预约诊疗和外语服务。B类和C类人才由所在设区市提供相应医疗保障,包括购买商业医疗保险等方式。

住房保障

省级人才专项经费发放的安家补助主要用于省级高层次人才的住房、生活补助。

专项服务

特级人才和A类人才纳入省级联系服务专家遴选范围,专人联系、提供服务、接受咨询,根据需要由有关联系领导协调解决重大问题;B类、C类人才纳入所在设区市及单位的人才联系范围,加强联系沟通,帮助落实政策,听取意见建议。省、市有关部门定期面向省级高层次人才举办国情研修班、专家休假疗养、历史文化考察、重点项目重点企业调研考察等活动,省级高层次人才可按有关活动安排视情参加。

除了上述支持政策外是否还有其他奖励?

晋级奖励

对A类、B类、C类人才,在认期内晋级的,由省级人才专项经费一次性给予奖励;人才越级晋升的,对照上述标准给予累加奖励。晋级奖励与人才在晋级前层次获得的荣誉奖励总额就高从优不重复。引进人才在安家补助基础上享受晋级奖励(不追补安家补助的差额)。

荣誉奖励

对已认定人才,新取得特级、A类、B类、C类人才认定条件中“荣誉称号(奖项)”或“所承担科研项目获得奖项”有关条款要求业绩的,给予一次性奖励。荣誉奖励不限次数(A类、B类、C类人才认期内奖励总额不超过30万元)。依据某一“荣誉称号(奖项)”或“所承担科研项目获得奖项”有关条款要求业绩已享受晋级奖励的,不再享受荣誉奖励。引进人才在安家补助基础上享受荣誉奖励(不追补安家补助的差额)。

厦门市高层次人才及骨干人才认定政策解读

哪些人才可以申报厦门市高层次人才及骨干人才?

(1) 高层次人才:符合《厦门市高层次人才评价认定标准》(2023年版)。

(2) 骨干人才:具有厦门户籍且距法定退休年龄5年及以上,具有博士学位或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或高级技师职业资格或市委人才办研究确定的急需紧缺特殊专业人才。

厦门市高层次人才分为几类?

厦门市高层次人才分为A+(杰出人才)、A(国家级领军人才)、B(省级领军人才)、C(市级领军人才)四类。

厦门市高层次人才的认定标准是什么?

“厦门市高层次人才”微信公众号→“政策索引栏”→“人才认定标准”。

什么时候可以申报厦门市高层次人才及骨干人才,如何申报?

(1) 申报时间:3月至7月(具体以厦门市通知为准)

(2)由个人提出申请,在规定时间内将纸质版《查询授权委托书》交到校党委人才办(尚大楼1908),将电子版《厦门市高层次及骨干人才类型确认申报表》及相关证明材料压缩命名为“学院+姓名+申报厦门市高层次及骨干人才”发送到校党委人才办电子邮箱 [email protected]。经学校职能部门初审后,提交到厦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人才类型确认”系统进行网络申报。

厦门市高层次人才申报需要准备哪些材料?

(1)《厦门市高层次及骨干人才类型确认申报表》

(2)身份证或护照(正反面);

(3)最高学历证书、学位证书(国境外学历须提供学历认证材料);

(4)最新专业技术资格证书或职称聘任文件(盖章的原件扫描件);

(5)聘用合同或劳动合同(2013年之前引进人员还需提供在职证明(尚大楼一楼自助机打印),扫描在一个文档内);

(6)ABC类人才上一年度或近12个月在厦个人所得税明细申报记录证明(事业单位可同时提交单位按财务规定出具的收入证明):“厦门市税务局”→“自然人电子税务局”(https://etax.chinatax.gov.cn/)→“特色应用”→“个人所得税纳税清单”;

(7)人才类型对应条件证明材料;

( 8)近一年( 近十二个月)在厦缴纳个税记录

(9)近一年(近十二个月)在厦缴纳社保记录

(10)首次在厦个税缴交证明(查询方法同上);

(11)首次在厦社保缴交证明:可持本人身份证到税务局自助打印机打印;或登录“厦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上办事大厅”(https://app.hrss.xm.gov.cn/xmggfw)→“个人办事”→“社会保障”→“社保证明打印”→“个人参保缴费证明打印”。

(12)纸质版《查询授权委托书》

主要扶持措施

安居政策

子女入学

A+、A、B类高层次人才符合政策生育的子女,可结合本人意愿,在市、区教育部门推荐的同类优质公办学校就读;

C类高层次人才符合政策生育的子女可结合本人意愿与就近入学原则,由市、区教育部门统筹安排到公办学校就读。

医疗保障

符合条件的高层次人才可按类别享受医疗保健待遇。

个税奖励

B类及以上高层次人才,年个人所得税达到8万元(含)以上的,按个人所得税地方留成部分的一定比例给予补贴。具体为:年个人所得税达到8万元(含)以内的部分补贴50%;年个人所得税8万元(不含)至25万元(含)以内的部分补贴75%;年个人所得税25万元(不含)以上的部分补贴100%;补贴期限为5年。

常见问题

01

我能申请人才住房或保障型商品房吗?

高层次人才:本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在厦无住房,可申请人才住房;在厦有住房的仅做高层次人才类型确认。

骨干人才:本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在厦无住房,可申请保障性商品房。

02

我能申请住房、租房补贴吗?

我校非厦门市企事业单位,目前无法享受购房补贴、租房补贴政策。

03

人才类型认定的当年度,人才本人放弃选房或选房未成功,在下一年度能否继续选房?

首次认定时未申请享受安居政策的人才,自认定年度起五年内可提交相关材料后由人才办登录安居政策申请系统进行申报安居优惠类型,无需重新认定人才类别。

集美大学融媒体中心出品

来源 SOURCE

党委人才办

通讯员 REPORTER

梁 毅

平台编辑 PLATFORM EDITOR

蔡思婷

责任编辑 RESPONSIBLE EDITOR

侯媛培

审核 REVIEWER

沈哲琼

关注我们

再把小集设成星标吧!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