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护科考名落孙山之后,写下一首千古名篇,也写出了众人的遗憾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人面桃花崔护的故事 崔护科考名落孙山之后,写下一首千古名篇,也写出了众人的遗憾

崔护科考名落孙山之后,写下一首千古名篇,也写出了众人的遗憾

2023-06-14 13:1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原标题:崔护科考名落孙山之后,写下一首千古名篇,也写出了众人的遗憾

文|四季文史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说起崔护你不一定熟悉,但要提起上面这首诗,可以说是妇孺皆知。

很明显,这首诗写的是一种爱而不得的遗憾之美。

自古以来,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遗憾是李商隐《锦瑟》中的“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是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中的“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也是纳兰容若《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中的“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遗憾成了很多人一生之中难忘的风景。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把桃花比作曼妙的女子,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诗经》里就有笔墨。而一千年之后,崔护再把桃花比作女子,仍然清新脱俗,让人耳目一新,一点儿也不觉得“平庸”。

这首《题都城南庄》,在一合一分,一得一失之间,将两人擦肩而过,直至怅然失去的悲凉感触,描写得恰到好处,平添了一份忧愁,让人感同身受。全诗主要写了2个场面:

场景一:寻春遇艳。去年的今日,作者到长安应考,路过城南郊外的一户人家,因感口渴,便上前叩门讨要些水喝。随后一位少女取来茶水。此时作者偶然间发现这位女子娇艳的面庞和盛开的桃花互相映衬,显得分外红艳。而少女光彩照人的面影,早已让诗人心驰神往。

场景二:重寻不遇。还是春光烂漫、百花吐艳的季节,还是花木扶疏、桃树掩映的门户,一年后的今天,诗人再次来到这家门前。只可惜,使这一切都增光添彩的“人面”已不知去处,只剩下眼前满树的桃花仍旧和去年一样,在春风中凝情含笑。

寥寥28个字,前两句写过往,后两句写现实;前两句把两人含情脉脉地短暂相处写得既含蓄又动情;后两句把作者怅然若失和对心仪之人不知所踪的焦虑渲染纸上。

这种“落差”勾勒出一幅优美的画卷,从此之后,崔护一诗成名。

据唐孟棨《本事诗·情感第一》记载,唐德宗贞元初年,崔护考进士不中。一天,他喝了几杯酒后,便信步来到长安城城南郊区散步。花木葱萃中,一户人家大门紧闭,而透过院墙远远可见院子里的桃花开得非常鲜艳。

崔护移步向前,轻声叩门。半晌,一个少女从门缝里传出话来,一番询问后,知道作者口渴。女子开门取水给他并请他进门坐下,作者却倚着桃枝看她。少女“妖姿媚态、绰有余研”深深吸引着青年。

双方脉脉含情、未通言语,而少女似羞似怯的深情,也渐生情意。崔护喝完茶起身告辞,少女“送至门,如不胜情而入,崔亦眷眄而归”。(即使他不是有一番情意地来到这里,他却满怀期盼地离去了。)

时隔一年,崔护情不可抑,又在桃花盛开时节前去寻访,只是这一次大门紧锁,并无一人,崔护心生遗憾,于是提笔写下了这首诗,怏怏而去。不过故事到此并没有结束。

崔护心有不甘,过了几日他又来到这户人家门口。还没等到敲门便听到门内有人发出撕心裂肺的哭声。

后崔护从少女老父亲口中得知,原来那一天少女和父亲出远门去了,当他们回到家时,少女看到了门上的题诗,自知是公子来过,因觉得去年一次偶然的邂逅竟成永别而郁结于心,最终一病不起,到今天已经昏死了过去。

而当老翁得知前来的青年正是去年那位公子时,便大声呵责道:是你害死了我的女儿!

崔护痛哭流涕,他恳求老翁让他进门哭拜一下。老翁只当为女儿完成一个心愿,便同意了。

崔护见少女直挺挺地躺在床上,气息微弱,他捧起少女的脸庞,声嘶力竭地喊道:崔护来矣!崔护来矣!崔护的热泪不觉已流到了少女的脸上。

少女似乎是听见了崔护的喊声,她渐渐苏醒,慢慢地睁开了眼睛……

待少女康复之后,一对有情人终成眷属。

这则故事感情真挚,曲折动人,充满了传奇色彩。故事虽然精彩,但未必全真,尤其是题诗之后发生的故事,有可能是人们杜撰而来。但由于故事结局圆满,因此因这首诗出名的故事才广为流传,为世人所传颂。

元杂剧中就有这个故事,明代的杂剧《桃花人面》,还有现代欧阳予倩写的京剧《人面桃花》,都取材于这首诗。在以后的诗词中也经常见其痕迹。如:晏几道《御街行·街南绿树春饶絮》:落花犹在,香屏空掩,人面知何处?宋代袁去华的《瑞鹤仙·郊原初过雨》:纵收香藏镜,他年重到,人面桃花在否。从这些作品都可以看出崔护的这首诗对后世的影响。

初读这首诗,马上就会想起《诗经·周南·桃夭》,同时我们也对崔护渴望真爱、追求真爱的动机,产生了共鸣。这种在封建社会欲突破樊笼,复得自然的的渴望,同样让人共情。

这便是这首诗的成功之处,它近乎直白的“平铺直叙”,给我们勾勒了一幅美好的自然画卷,也让我们看到两个人暗生情愫的默契。诗成功做到了“雅俗共赏”,而通过它产生的悲剧美,始终让人流连忘返,甚至渴望奇迹的发生。

桃花女因再见心上人而不得一病不起,后又因崔护归来而“复活”,虽然故事情节略显浮夸,但也说明了作品本身所产生的巨大影响。

(图片源自网络,侵权必删。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