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课件(共21张PPT)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人身依附关系减弱的原因是什么 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课件(共21张PPT)

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课件(共21张PPT)

2024-07-14 18:5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资源简介

(共21张PPT)单元解读第六单元 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管理人民)(稳定秩序)中国 古代现代西方 古希腊中古近现代户籍管理、基层组织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村社自治庄园自治、城市自治自治市镇、社区制度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探究一: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如何演变?为何会发生这样的变化?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维护统治从基层征发徭役以维持自身运转稳定基层的生产生活秩序户籍制度基层组织、社会治理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1.了解中国古代以赋役征发为首要目的的户籍制度,以及有代表性的基层管理组织;2.知道中国古代王朝在社会救济和优抚方面采取的重要措施。课程标准:时空定位总况:一、历代户籍制度演变名词解释:户籍制度户籍制度是指通过各级权力对所辖范围内的户口进行调查、登记、申报,并按一定原则进行立户、分类、划等和编制。【思考】结合材料和课本引言,分析历代王朝为什么重视户籍的编制和管理?材料1:赋役之法,每丁岁入租粟二石。——《 旧唐书 食货志上》材料2:户口漏于国版,夫家脱于联伍……于是奸心竟生,伪端并作矣。小则盗窃,大则攻劫,严刑峻法不能救也。—— 徐幹《中论》便于征发赋役维持统治秩序,保障社会治安加强人口管理朝代 户籍战国秦朝西汉东汉魏晋南北朝隋朝唐朝宋朝元朝明朝清朝一、严查与削弱:历代户籍制度的演变宏观把控:【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第一子目,填写下面表格。编排民户,制定户籍(户籍制度开始);秦献公“为户籍相伍”分类登记(一般户籍、宗室籍、宦籍、市籍)编户齐民社会动荡、户籍散乱东晋:“黄籍”“白籍”“土断”大索貌阅唐承隋制、三年一造主户、客户诸色户计(民户、军户、匠户、站户等)、户籍世袭职业定籍(民籍、军籍、匠籍)、黄册永停编审(因摊丁入亩,户籍不再具有财政意义、对人身控制放松)一、历代户籍制度演变一、历代户籍制度演变重难点突破、补充:汉--编户齐民1.全国户籍—丞相主管;地方户籍—专门人员2.政府为掌握人口数,定期进行人口调查思考1:汉代的编户齐民制度有何特点和作用?汉代的《户律》有关于户口的登记、乡部负责人定户籍的办法与规定、户籍的保管、立户的原则、田宅的分割与继承等内容。——杨际平《秦汉户籍管理制度研究》为保证赋役制度的实行,汉武帝时期开始推行编户齐民制度。“编户”即按户登录人口,强调基层人民通过户籍接受国家的统治与管理;“齐民”则意味着他们是受国君统治的平等人民。——杜正胜《编户齐民——传统政治社会结构之形成》特点:户籍管理的法律化;户籍管理更严密、内容更详细。作用:为国家的赋役征收提供依据;有利于国家控制人口,强化基层社会治理;一定程度上限制贵族特权,维护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编户齐民标志着我国古代完整的赋税徭役制度正式形成。一、历代户籍制度演变重难点突破、补充:魏晋南北朝--黄白土断思考2:结合历史纵横及所学,东晋的“黄籍”“白籍”是在怎样的背景下诞生的?两者有何区别?又为何推行“土断” 西晋少数民族内迁和北民南迁原因:1.东汉末年以来战事频繁,导致大量农民失去土地,人口流动加剧,户籍散乱。2.为了区分本地居民和外来侨民,东晋政府分别用黄籍和白籍登记户籍。“土断”目的:增加政府赋役。区别:白籍:侨州郡县户籍、临时性,享受免除调役优待;黄籍:土著居民户籍,承担赋役一、历代户籍制度演变重难点突破、补充:隋朝--大索貌阅(清点户口、比对体貌,重新核定户籍)思考3:隋文帝时期“大索貌阅”的原因是什么?效果如何?材料1:南北朝以来,由于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推行,户口隐漏日趋严重,“或年及成丁,犹诈为小;未至于老,已免租赋”。在北方,有的豪强大族,一户之内有数十家,人数多达数万。国家赋税收入因此锐减。 ——《隋书·裴蕴传》材料2:开皇三年,隋文帝下令在全国彻底清查户口,根据户籍簿上登记的年龄与本人的体貌进行核对,从中检查隐漏户口,以解决诈老诈小的行为,即为“大索貌阅”……通过这一措施,新增成定人数44.3万,新附人口164万。 ——宁欣《中国古代史(下册)》原因:南北朝以来,户籍隐瞒严重;国家无法保证财政收入。效果:使大量逃避的丁壮和隐匿户口重新编入户籍,增加了赋税收入。知识拓展:输籍定样(划分户等和纳税标准的措施)隋文帝一、历代户籍制度演变重难点突破、补充:宋朝--主户(有田+纳税)、客户(无田佃户、不纳税)思考5:宋朝的户籍制度有何变化?这种变化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信息:①户籍按“常产”有无划分为主、客户,且总数增加;②主户占比增加(客户占比减少)原因:①延续唐朝两税法,征收赋税渐以资产(田亩)为主;②宋代推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土地私有制进一步发展;一、历代户籍制度演变重难点突破、补充:明朝:户籍与地籍彼此独立清朝:“永停编审”思考6:结合所学分析,乾隆为什么谕令户籍永停编审?有何意义?(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停编审造册。时丁银既摊入地粮,而续生人丁又不加赋,五年编审,不过沿袭虚文,无裨实政。至是因李瀚言,遂罢之。 ——《清史稿·食货志》黄册: 保证徭役征发鱼鳞图册:保证田赋收入原因:摊丁入亩后,国家征发赋役不再以户籍为依据,户籍的作用大为削弱。意义:政府对百姓的人身束缚进一步减弱,户籍制度不再具有财政上的功能。一、历代户籍制度演变讨论: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整体演变趋势? 影响因素有哪些?演变趋势:(1)历史悠久,由复杂到简单;(2)统治者重视;(3)户籍制度下人身依附关系逐渐减弱;(4)与土地和赋税制度逐渐分离;(5)传统户籍制度逐渐被废除(提示:统治者角度、时间长短、与土地和赋税关系等。)影响因素:(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不断加强;(2)商品经济发展,赋役制度变革(3)人身依附关系逐渐松弛;(4)其他:社会环境(战事频繁、社会稳定)、统治者的重视程度...训练 评价3.(2016·新课标全国Ⅱ卷文综·26)宋代,有田产的“主户”只占民户总数20%左右,其余大都是四处租种土地的“客户”。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  )A.经济严重衰退 B.土地政策调整 C.坊市制度崩溃 D.政府管理失控2.(2023·浙江高考·4)延载元年(694)八月敕:“诸户口计年将人丁、老、疾、应免课役及给侍者,皆县亲貌形状,以为定簿。一定以后,不得更貌。疑有奸欺者,听随事貌定,以付手实。”这种户籍管理办法是(  )A.黄籍登记 B.白籍土断 C.貌阅之法 D.诸色户计1.中国传统户籍制度源远流长。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采用“编户”和“定籍”等办法进行人口控制;《唐律 户婚律》规定“祖父母、父母在,而子孙别籍、异财者,徒三年”;明代户口分军民匠三等,所有人户不得随意迁居或者外出。我国历朝重视户籍管理的主要目的( )A.防止人口流动造成社会动荡 B.保证为抵御外族入侵提供足够兵源C.征调人力兴修大型水利工程 D.保证政府赋税、徭役和兵役的来源DCB二、历代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朝代 基层组织 社会治理秦汉唐北宋明清特点区别与联系乡里制度乡里制度乡里制度里甲制什伍组织邻保制度保甲制(王安石)十家牌法(王守仁)里甲制到保甲制——兼具区划和户籍管理性质的乡里制与旨在维护社会治安的保甲制合一行政区划、户籍管理为主维护社会治安为主相互补充、有机结合;清代合二为一宏观把控:【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第二子目,填写下面表格。秦汉到明清:县是最基层的行政机构,下设直接管理民众的基层组织。历代政府:注重建立基层民众的自我管理和相互监督机制。乡村治理模式屡经变迁,经历了几个较为明显的历史阶段。战国时期,郡县制在各国推行后,乡、里成为基层组织,秦汉时期乡里制度则逐步成熟,它既发挥基层政权的作用,又带有半自治的性质。隋唐两宋时期,处于由乡里制到保甲制、乡官制到职役制的转折时期,乡的基层官吏的人员数量比此前大为减少,乡官权力也在逐步弱化。这一阶段乡和里的地位逐渐沦落,乡里自治功能逐步弱化,官方的控制与统治逐步增强。第三阶段是从王安石变法至清代,乡里制度转变为职役制,治权所代表的官治体制从乡镇退缩到县一级,县为基层行政组织,县以下实行以代表皇权的保甲制度为载体,保甲对乡里的控制更加严密,乡村自治的色彩来越弱。——摘编自唐鸣、刘志鹏《中国古代乡村治理的基本模式及其历史变迁》二、历代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讨论:中国古代乡村治理变革的基本趋势及其原因?趋势:①由乡里制向保甲制、由乡官制向职役制转变;②国家对乡村治理的干预和控制逐步增强,乡村自治功能逐步减弱。原因:①国家的统一,封建专制的强化;②维护小农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需要。训练 评价1.里、亭、乡是西汉在全国建立的基层组织。唐朝将乡里等基层组织统一为乡村,从法律上实施统一管理。可见,基层管理( )A.实现了中央对乡里一级的直接管理 B.办自治的性质一度弱化了中央集权C.官员由中央任命体现国家治理延伸 D.有国家政权干预和控制渐强的趋势D3.(2023·全国乙卷)明初,朱元璋要求百姓邻里之间必须互相知晓丁数、职业,即“某民丁几,受农业者几,受士业者几,受工业者几,受商业者几”。这一措施意在(  )A.强调农商皆本 B.加强对民间的控制C.禁止人口流动 D.促进经济均衡发展2.(2023·广东高考)王夫之在《宋论》中评论历史上某一基层制度时,认为聚乡村之民成兵达不到御敌的目的,贼寇一旦来袭,乡民便携家散去,“非什保之所能制”。这一基层制度是(  )A.邻保制度 B.保甲制度 C.十家牌法 D.里甲制度BB三、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一)原因材料1:隋唐在318年中,较大自然灾害有515次。其中旱灾134次,水灾120次,风灾65次......平均每年受灾1.6次。 ——《清朝文献通考》卷19《户口一》材料2:仓无备粟,不可以待凶饥。 ——《墨子 七患》材料3:以保息养万民,一曰慈幼;二曰养老;三曰振穷;四曰恤贫;五曰宽疾;六曰安富。 ——《周礼·司徒》(1)自然:古代社会生产力水平低,自然灾害频发,人民生活缺少保障,需要国家和社会提供必要的、及时的救助。思考1:根据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中国古代实行社会救济与优抚的原因?(3)政治:保证人口繁衍和正常生产活动;缓和阶级矛盾、笼络人心,维护统治的需要。(2)思想:民本思想的影响。(4)经济:农耕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唐朝水旱灾害频发三、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二)社会救济实施者 地位 举措政府 汉朝隋唐民间组织 宗族慈善组织思考2:中国古代的社会救济既有政府组织,也有社会组织,他们分别扮演了怎样的角色?阅读课本内容,完成下列表格。设立义田、义学、义宅、义冢等族产善堂、善会政府救济的重点在于救灾,核心在于保证粮食供应。社会力量的救济即民间救济活动侧重于日常生活的赈济。辅助,明清兴起辅助,宋朝兴起主体常平仓制度既重视官方储备,也大力提倡民间积储(义仓、社仓)(三)优抚政策朝代 措施尊敬、赡养老人 秦汉明初保障鳏寡孤独的生活 唐朝宋朝元朝明清鸠杖八十岁以上月给米五斗、酒三斗、肉五斤养病坊福田院众济院养济院汉代错金银鸠杖与画像砖三、救灾与赈济: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三、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宋慈幼局、安济院示意图三、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知识拓展:中国古代救济制度的特点01030204(4)深受儒家思想影响;(2)政府救济与民间救助相结合;(1)时间久远,源远流长;(3)机构完善并具有法律保障措施;课堂小结:户籍制度、基层治理、社会救济总变化趋势乡里制与保甲制逐步合一政府对百姓的人身束缚逐渐减弱宗族、慈善组织的作用逐渐增大知识总结:古代地方治理的认识

展开更多......

收起↑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