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岁读懂《人生的枷锁》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人生的枷锁经典片段 四十岁读懂《人生的枷锁》

四十岁读懂《人生的枷锁》

2023-12-15 06:4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人生的枷锁》是英国著名作家毛姆创作于1915年的半自传体小说,被誉为毛姆的巅峰之作。

小说写了菲利普从儿童到三十岁的成长经历,不甘平庸的他一直渴望获得成功,经历了少年求学,放弃成为牧师,去巴黎学画,去伦敦学医。他从最初的满怀憧憬,到后来一败涂地,在绝望里坚持,他爱过也被爱过。在小说的结尾处,菲利普终于找到了人生的意义,他决定放弃了远大的理想,与萨利结婚。

在今天四十几岁的年龄来读此书,我可以完全读懂主人公菲利普三十年的人生。在整个的阅读过程中,我好像与从前的自己久别重逢,对于书里的内容,我有太多的感同身受。

虽然我只是一介凡人,没有那么多的轰轰烈烈,但是在成长的历程有过相似的彷徨时刻、奋斗的艰辛、生活的困顿、还有爱与被爱。

我在想人生的枷锁到底是什么?

第一重枷锁:自己

菲利普跛足,这种身体的缺陷让他从小受尽侮辱,人生路变得异常艰辛,但他不是一个平庸的人,他一直努力与自己的缺陷抗争,年少时曾幻想上帝可以治好他的脚,后来又试图做手术恢复正常。然而在小说结尾处,他学会了接受,书里写到:

不过同时他也发现了,正因为它的缘故,他却获得了给予他无穷的快乐的反省能力。没有它,他就永远也不可能获得对于美的敏锐的鉴赏力、对文艺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的种种奇观的兴趣。

过去他常常遭受嘲笑和侮辱,这使他的性格变得内向,促使他的心里开出永远不会失去芬芳的朵朵鲜花。

菲利普发现在世上正常的人才是罕见的,人们大多有缺陷,不是身体上的就是精神上的,与其做无谓的抗争,不如与自己和解。

我们每个人都不是完美的,不都有自己的“缺陷”吗?即使大多数身体都是正常的,也但也许会有各种健康问题,也许还有心理上的小小的问题,这些缺陷羁绊了我们的人生之路,我们都渴望自己的人生之路一帆风顺,可是大多数的我们不都在这种枷锁里苦苦挣扎吗?

第二重枷锁:金钱和现实生活

在菲利普的童年时期,父母相继离世,他被寄养在伯父家里,仅靠父母留下的一点遗产度日。菲利普天资聪慧,一心想追求成功的人生,他四处求学,那微薄的遗产难以支持他想要的人生,大多数的时候,菲利普生活落魄。

后来他深陷与米尔德里德的苦恋之中,还要支付她和她孩子的生活费,最困难的时候是投资股票失败,身无分文,他不得不放弃学医,流落街头。最后在朋友的帮助下,谋得了一份商场引导员的工作才得以度日。直到伯父去世之后,他得到遗产才得以继续求学。

不要说谈钱太俗,试问我们谁能绕得开这个问题?在我们每个人成长的道路上,金钱是人生很沉重的枷锁,有时候不是自己有权利选择的,特别是在我们求学时期,金钱也许会桎梏我们的人生之路。

之前有人说“我奋斗了三十年,才能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 这句话道出了多少人的辛酸。

第三重枷锁:爱情

菲利普对米尔德里德的爱恋,就是他人生情欲的枷锁。米尔德里德是个非常平庸的女人,她不是个美人,肤色呈病态色,傲慢、势力,既不风趣也不聪明。但是菲利普却不可救药地爱上了她。然而,米尔德里德却并不爱他。

米尔德里德先是和埃米尔“结婚”,一年之后,她被抛弃,怀着六个月的身孕来找菲利普。虽然菲利普自己生活困顿,但是他还是出钱帮助米尔德里德,出钱给她生孩子。 甚至当米尔德里德与格里菲思堕入情网之后,他竟然出钱,成全这对恋人的牛津之旅,后来米尔德里德不告而别消失了。

直到有一天,菲利普在六月的一个雨夜里,又遇到了米尔德里德,她为生计所迫沦落为街头妓女。小说里写到:

当他看着眼前的米尔德里德时,他知道自己再也不爱她了。他为她难过,但是他很高兴自己是自由的。他严肃地凝视着她,自问当初为什么会对她那么痴情。

在整个小说里,米尔德里德是菲利普唯一真正爱过的女人,这样的爱近乎荒唐,然而爱情有什么道理?在人生的地毯里,这只是一段不可名状的图案。

小说的结尾处,菲利普在向深爱他的萨利的求婚的路上,遇见了一个和米尔德里德身材很像的女人,他的心还在怦怦直跳直跳,小说写到:

菲利普渐渐地放慢了脚步,心里大大的松了一口气,然而又感到有点失望。他不禁对自己感到害怕了。难道他永远无法摆脱那种感情吗?无论如何,他的内心深处总是缠绵着对这个俗不可耐的女人的一种奇怪的、热烈的渴望。那恋情使他吃了这么多苦头,以致他知道,他将永远、永远无法摆脱她。只有死亡才能最终解除他的欲望。

有谁能逃得开爱情?有人很幸运,找到真爱,人生的枷锁变成翅膀;有人终其一生为情所困。

第四重枷锁:人生的意义

我们活着究竟是为了什么?这不仅是个哲学问题,所有的人都会问。每个人追求的不同,对于人生意义的答案也不尽相同,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我们在人生的每个不同阶段,领悟到的答案都是不同的。

小说中毛姆在书里数次提到了一块波斯地毯,用地毯来隐喻人生的意义。

最初,当菲利普放弃成为牧师,跑到巴黎学画,认识了穷困潦倒的诗人克朗肖。他们在一次谈话中讨论人生的意义。正好来了几个贩卖波斯地毯的小贩。克朗肖说:“刚才你问到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去看看那些波斯地毯吧。不久你就有了答案。”

在之后菲利普的无数次彷徨时刻,他都会想到波斯地毯的人生理论, 但是肖朗克说答案必须要自己找出来才有意义。

就在菲利普投资股票失败,昔日好友肖朗克,海沃德都已离世。 他坐在大英博物馆,在雅典时期的墓石前想起了故人肖朗克,海沃德。菲利普绝望地问自己:“人活着有什么用?世间万物,一切皆空。” 这时,他又想到了那块波斯地毯。

突然间,他悟出了这个答案,不觉“噗哧”一声笑出声来。这好比猜谜语,百思不得其解,一经亮出谜底,你会奇怪自己怎么会猜不到呢。答案很明显:人生毫无意义。

得到人生毫无意义的答案后,那么我们要怎么活着?我个人赞同菲利普的这种观点。

人生也可以如地毯织工这样度过,或者说,假如一个被迫相信自己的行为并不由他自己选择,一个人也可以这样看待自己的人生,即他的人生也不过是一种图案而已。他不需要这样的地毯,也没有什么用途,他这样做,只是满足自己的乐趣,从他自己的生活、行为、感情和思想的五花八门的事件中。可以设计制造出来有规则的、精致的、错综复杂和色彩缤纷的漂亮图案。 有一种最清晰、最完美也最悦目的图案。

在这种图案中,一个人诞生,长大成人,恋爱结婚,生儿育女,为生存而辛苦劳作,最后死去。然而也有别的样式的图案,既错综又奇妙。在这些图案当中,幸福不涉足,成功不问津,但从中可以感觉到一种乱人心思的雅趣。

小说结尾处,菲利普决定放弃他的远大理想,同萨利结婚。菲利普说自己一生都在信奉着别人或者书本上灌输给他的理想,从来都不是出自内心的愿望。他最后一次想到了他的地毯理论。

他的理想呢?他想到了他的愿望,即要从纷繁复杂的、毫无意义的人生事实中,编织出一条错综复杂而又美丽的图案来。他不是已经看到了那一副简单的图案了吗?一个人生下来,工作、结婚、生儿育女,最后死去。这不也是最完美的图案吗?也许向幸福屈服就是自认失败,但这是比无数胜利,还要强的失败。

人生有枷锁,即使你读懂了,那么怎么破?好像真的无能为力,也许时间才是最好的解药。虽然人生总有解决不完的难题,但是我们还是要抱着最美好的愿望去生活,坚信冲破重重枷锁之后,我们的人生定会开阔无比。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