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西方人本主义思潮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人本主义结构 现代西方人本主义思潮

现代西方人本主义思潮

2023-09-04 07:5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论文提要】 现代西方人本主义是当代西方哲学中的两大主潮之一,其理论研究围绕着以个体本位为核心的主体性原则展开,涉及主体的行为动力、认知结构、价值选择、交往理性四个研究方向。人本主义与马克思主义有着密切联系,因而是“以人为本”理念的重要思想资源。但人本主义与民本主义有着实质性的区分。现代人本主义也是一种具有广泛影响的社会思潮和学术思潮,其中可资借鉴的、

基本价值理念是人类历史进步的精神文明成果。

关键词:西方人本主义,主体性,个体本位,基本价值,民本主义,以人为本

 

一、现代西方人本主义的发展轨迹

 

现代人本主义,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古典人本主义在现时代的延续和发展,它与科学主义思潮相比较而存在,共同构成当代西方哲学中的两大主潮。人本主义Humanism又称人文主义、人道主义。这一思潮的出现,同任何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一样,是与新生产方式的产生相关联的。14世纪下半叶,新兴资产阶级在欧洲历史舞台上开始崭露头角。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要求大批自由劳动力。而当时生产活动的主力军却是中世纪封建领主统治下的农奴,他们被禁锢在马克思所说的“动物式的”世袭等级制度的最底层,还没有获得真正的人身自由。要解放出自由劳动力,就必须肯定人本身的价值。于是,一场以“人的主义”为旗帜的大规模思想文化运动在欧洲兴起。古典人本主义之所以在人类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由于它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起了呼风唤雨的作用。随着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演变和发展,这种思想潮流也不断演化出新的形式。

文艺复兴时期,各种文艺作品中与神权对立的世俗人的感性形象,使人文主义带有浓厚的文化色彩;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烈火,将这一思想潮流锻造为自由、平等、博爱的人道主义政治理念;18-19世纪经由德国人头脑中的理性风暴,这一思潮升华为高扬人的主体意识的哲学人本主义。费尔巴哈唯物主义人本学的建立,把几百年来资产阶级探讨人的本质的全部成果融于一炉,它奠定了现代西方人本主义思潮的逻辑起点,同时也为马克思主义人学的诞生提供了一个理论立脚点。然而从总体上来说,费尔巴哈哲学并没有脱下抽象、思辨的紧身衣。以德国古典哲学为终结的古典人本主义思潮,是在浪漫、虚幻的梦境中升入天国的;留在人间的,仍是一个充斥非人现实的世界。这便是人的问题依旧成为现当代热门话题的社会原因。

现代西方人本主义思潮,产生于19世纪中叶社会剧烈动荡的欧洲。德国唯意志论哲学家叔本华和丹麦神秘主义哲学家克尔凯郭尔是这一思潮的先驱。他们沿袭费尔巴哈的自然主义思路,把人的本质看作非理性的情、意、欲,以恐怖、厌烦、忧郁、绝望等主观心理体验作为哲学研究的根本对象。尼采把叔本华的生存意志改变为强力意志,提出一种带有悲剧情调但又充满生命冲创力的哲学。在狄尔泰和柏格森的生命哲学中,生命本能冲动的绵延成为最基本的实在,要把握永恒的生命之流只能靠直觉,这种崇尚直觉的非理性主义倾向在现代西方人本主义的发展中不断得到强化。现象学家胡塞尔则从方法论上系统地论证了人本主义的内在直觉法,他宣称哲学的研究对象是纯粹意识现象,并要求将一切外在传统“悬置”,这是最早对于本质主义的颠覆。由于科学技术发展在资本主义制度下造成的异化现象日益严重,特别是由于法西斯主义的猖獗,使一向被视为高贵的人性遭到无情践踏,人生的价值只能在孤独、烦忧、死亡中去体验,以海德格尔和萨特为主要代表的存在主义应运而生。存在主义以人的生存状态、人生的意义、自由、价值以及与之相关的社会问题作为研究对象,从哲学上形成了现代人本主义的完备形态。以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为代表的心理哲学,力求以科学的眼光去透视人的本质,对人的无意识精神现象进行了大胆的探索研究。伽达默尔的解释学从历史文化系统的崭新视角去研究人文科学,对理解的历史性、创造性、开放性作了深入研究,认为历史是主客观视域的交融或统一。马斯洛的科学人本主义通过对优秀人物的实证研究,提出科学发展与人的发展可以并行不悖的乐观预言,力求在人本主义的基础上,弥合科学与价值、理性与非理性、现实与理想之间的裂缝。哈贝马斯的交往理性研究突破了传统哲学对理性的理解,加深了对人的社会本质的认识。

纵观一个半世纪以来现代西方人本主义思潮发展的轨迹,可以看到,在理论内容和研究方法上都实现了许多新的突破。首先,尼采哲学、生命哲学、现象学、存在主义等流派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相继诞生,正是人本主义与科学主义分流与抗争的结果,技术进步与个人精神需求的对立,科学与道德的分离,迫使思想家们把审视的目光转向现实社会,他们突破了对人性的抽象议论,转而对个体的生存状况和情感意志给予更多的关注。其次,以对人的精神现象的进一步考察为核心,开辟了哲学研究的新领域。比如,精神分析学对人的心理结构及无意识精神领域的系统性开拓研究,发生认识论对人的认识起源及主客体关系的重新考察等。他们在研究方法上大量采用现代应用科学的方法,对人本主义的发展起到了推进作用。再次,以关注人的现实生活及人性的完满与自我实现为基本视角,批判意识再度强盛,特别是以反叛面目出现的后现代主义,进行了新一轮更彻底的理论冲击。目前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发展的总体态势是,一方面,后现代思潮对现行社会体系和人的本性、人的意识结构发起了全面解构;另一方面,坚守人性的崇高价值、重建理性权威的努力也始终没有放松。这两种趋势的碰撞与对话有力地推动着现代西方人本主义的发展。

 

二、现代西方人本主义的哲学理论

 

现代西方人本主义的理论研究,是围绕着以个体本位为核心的主体性原则展开的。这一原则认为,每一个人都是独特而不可重复的主体,他的生命意义应该得到尊重,他的价值和潜能即主体能动性应该得到展现。个体的自由、权利是国家、社会存在的理由和根基。20世纪以来,西方各人本主义流派从不同角度对这一原则作了大量阐释,其基本研究方向可以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对主体行为动力的分析。进行这方面研究的主要是生命哲学和心理哲学派别。较早期的人本主义流派把主体的能动性归结为生命的原始冲动,像柏格森的“生命之流”,尼采的“强力意志”,都把主体性看成一种发自生命本源的自我超越能力,这是用抽象、思辨的语言对主体性的肯定。随着对主体认识的深化、具体化,一些流派提出以本能作为主体行为的决定性动力,弗洛伊德的性本能说,弗罗姆的爱欲说,马尔库塞的本能革命说,都强调了非理性的本能力量。他们的研究丰富了对人的心理结构的认识,填补了无意识精神领域研究的空白,但也片面夸大了非理性心理因素的作用。马斯洛的科学人本主义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作为主体的行为动力,并特别指出,社会发展不仅要有物质需求作为动力,还必须有精神动力,人的尊严、爱心、创造、自我实现等精神性需要,也是不可或缺的类似于本能需要的一种根本性需求。显然,这一学说丰富并推进了唯物史观的需要理论。有关无意识的理论研究和对精神性需要的探讨,深化了对于人的精神本质的认识。

二是对主体认知结构的探索。在主客体关系问题上,近代机械唯物主义主张主体围着客体转的被动反映论,德国古典唯心主义主张客体围着主体转的能动先验论,马克思主义提出能动的反映论是一个重大突破,但把实证的说明留给了后人。皮亚杰的活动和建构理论指出,人脑的物质结构只是提供了认识的可能性,从发生学的角度看,人之初时并不是实践意义上的主体。人通过后天的活动,与客观世界打交道,才逐渐建立起主体和客体,主客体是双向建构的关系。这种新的理论模型不是建立在思辨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心理学、生理学等科学观察的基础上。特别重要的是,皮亚杰的建构理论将被动反映的物理经验与主动操作的逻辑经验作了区分,所谓主动操作就是人类有目的的活动,它体现的正是实践的品性。只有通过有目的的实践活动才能获得逻辑经验即理论思维,这是对感性认识如何向理性认识飞跃的有力说明,也是对人类思维起源的一个更具实践意义、更有说服力的解释。现代人本主义中的结构主义派别对于思维起源和思维机制的研究,推进了我们对于主体认知结构和思维本质的认识。

三是对主体价值选择的肯定。选择论集中表现于存在主义哲学中。萨特把主体的精神自由归结为选择。人虽然被动地获得自己的生命,但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是由自己决定的,人生的价值和意义都是自己选择的结果。选择论强调了人的责任,要求人好好把握机遇,使人生有了一种使命感。而且选择必须面对环境中的多种可能性才能进行,人性的选择不能不涉及社会环境,这就是现象学和存在主义所讨论的“生活世界”问题,这是一个生动的、充满变数和挑战的世界。选择论不仅是对人的社会本质的动态研究,而且也是对认识论中主客体关系的新解释,机遇是客体对主体而言,选择是主体对客体而言,这一对概念都处于实践哲学层次。我们在批判存在主义的唯心倾向时,应该认真吸取它的选择论等新观点,肯定人生的价值和意义,关注人性发展的生态环境。

四是对主体交往理性(主体间性)的研究。哈贝马斯指出,早期社会批判理论之所以陷入困境,原因在于始终没有跳出传统的、思辨的意识哲学框架,只局限于孤立主体自身的主观理性和客观理性之争。他从研究语言入手,发现语言不仅是思维的外壳或思维的载体,而且与人的行为有直接关系,特别是与人们之间的协同行为有关。语言内在地包含着协调主体之间行为的可能性条件,通过语言可以深入地研究人们的交往行为,并进而对理性做出新的解释。他的研究结论是,传统哲学将理性仅仅视为个人的认知能力,这种看法过于狭窄;在人际间广泛、生动的社会关系网络中,人的理性其实是交往关系的总合,也就是一种社会关系。他以交往理性为基础,建立了商谈伦理学,认为一切道德规范和政治合法性的产生,都不应该是少数精英先知先觉的思辨产物,而应该通过必要的讨论和商谈,允许一切相关者参与,以便照顾到所有人的利益。这实际上是要求把道德和政治的基础从抽象的“意识理性”转到生活世界的“交往合理性”上。但是,哈贝马斯所提供的仍然是一个理想化的模型,他也只是在程序上论证了交往理性问题;而社会生活中并不存在全体相关者参与商谈的实际可能,于是仍然要有代议、代表等制度,这就又涉及到代表者的价值理念、代表性等问题,以及更为复杂的实践的条件和基础问题。

以上几个方面的研究涉及到哲学本体论、认识论、价值学说和社会政治学说等不同的分支领域,现代人本主义思潮的演进过程真实地反映着西方发达国家思想界、人文社会科学界的面貌,其复杂性、丰富性、深刻性程度绝不亚于现代科学技术领域中的问题,如果我们仅仅用简单的意识形态划界的方法去对待,将会遮蔽我们自己的理论视野。

 

三、人本主义的现代特征及评价

 

围绕着对人这一主体的看法,现代人本主义表现出区别于近代人本主义的一些特征。

第一,近代人本主义认为人与自然、感性与理性是统一的,这种统一性的基础在于理性。理性决定人的认识并进而决定人的行为,因此人从本性上说是理性的动物。现代人本主义则突出感性与理性的对立,认为理性的膨胀压抑了人的本能,限制了人的自由。在批评理性极权的同时,强调非理性因素对人的认识和行为的决定作用,认为本能、直觉、意志、情感等非理性的直接生存状态才是人的真正本质。

第二,近代人本主义把人的主体性主要看作一种认知能力,它指向外部世界,以认识、利用、支配客观世界为目的。现代人本主义则把主体性更多地理解为主体内在的本能冲动,它要实现自身的生命潜能,围绕着主体自身的需要而运作,并表现为一种强烈的原创力,其目标是人的本质对于自然和自我的超越。

第三,在近代人本主义看来,人的本质是无差别的普遍人性,即类的规定性。现代人本主义则从类本位转向个体本位,不满足于一般地谈论抽象人性,而注重个体的生存状态和人生价值、意义,强调每一个人的独特个人经历、内心体验和自由意志。在传统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的、文明程度的种种局限,个人的发展空间极其有限,人的个体主体性还不可能确立;只有到了现代社会,随着阶级、民族生存权利的逐步解决,个人发展的独立意义才在现实的层面上日益凸现出来。这也就是说,只有当社会进步到一定程度,人的个性化要求才有可能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才可能实现马克思说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

强调非理性,强调主体性,强调个体本位,成为现代西方人本主义的三个突出特征。当然不可忽视的是,这三种倾向的绝对化,又有其负面影响。非理性的过分张扬,导致了对一切价值、意义的消解,造成思想的迷失和混乱;主体性的无条件扩张,导致“人类中心主义”主宰和征服大自然的霸道态度,结果遭到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的报复性惩罚;个体“自我”的极度膨胀,导致人的无节制欲望和恶性功利追求,伤及他人、社会和公共利益,也会带来灾难性后果。现代人本主义在发展中的负价值,已经受到西方理论界的质疑,当前公共领域研究、交往理性研究以及对“全球化”、“西方中心主义”的反思等政治哲学讨论,正是人本主义思潮自我批判趋势的一种体现。

谈到对现代西方人本主义思潮的评价,有必要澄清对一些基本概念的理解。

有人说,人本主义与中国古代的民本主义是一回事,这是不能成立的。民本思想与人本思想的本质区别主要有三点:(1)民本思想之中的“民”是相对于“官”而言的,讲的是统治者和老百姓上下之间的平衡关系,人本思想讲的是作为独立主体的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2)民本主义只讲皇权不讲人权,对人民只有体恤、施舍而无权利可言,而人本主义首先关注的就是人民和公民的权利;(3)民本思想是一种统治术,无论讲“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还是讲“水可以载舟,也可以覆舟”,都是一种统治术略,人本思想以人本身作为出发点和目的,认为人就是最高的价值。这些实质性的区分是不能混淆的。

再一个问题就是,“以人为本 ”与西方人本主义是什么关系?有的同志认为,以人为本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而人本主义思想是资产阶级的,二者水火不相容。这里涉及到马克思主义与人本主义的关系,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理解:其一,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明确阐述了共产主义与人本主义的密切关系,他认为共产主义就是以扬弃私有财产作为自己中介的人本主义。“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271-311.)其二,在承认马克思主义人本主义的前提下,应该正确地把它理解为一种价值观而不是历史观。也就是说,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仍然要坚持社会是基础、是根本的唯物史观。其三,中国共产党人的根本宗旨从“为人民服务”推进到“以人为本”,是理论上的必然发展和时代的现实要求。“人”在逻辑上是一个上位概念,包含了群体和每一个独立的个体。所以“以人为本”涵盖了人民的问题与公民个体的问题,统筹协调,都要发展。

“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正如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的:“尊重和保障人权,依法保证全体社会成员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2009年4月13日中国政府发布《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09-2010)》,这是对“以人为本”核心价值理念的进一步宣示。我国07年关于“物权法”的热论,08年汶川大地震从中央领导到平民志愿者抢救生命的总动员,其中不仅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深切人文关怀,而且彰显了背后的一系列理论支撑,包括人的价值、人本理念、人的基本权利、法治的权威、社会的公平正义等等。

 

四、作为广泛社会思潮与学术思潮的现代人本主义

 

人本主义不仅是一种哲学观,也是一种具有广泛影响的现代社会思潮和学术思潮。尤其在美学、文学艺术、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法学等学科的发展中,人本主义更是左右其方向,渗透其精髓,起着非同一般的作用。

美学  现代西方美学的代表性流派和代表人物,都同人本主义哲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叔本华、尼采的唯意志主义美学,克罗奇、科林伍德的表现主义美学,柏格森的直觉主义美学,最早表现了现代美学以非理性的直觉取代理性的反传统倾向。以弗洛伊德为创始人的心理分析美学,把“无意识”理论引入美学,揭示了文艺创作的某些重要心理特征。新托马斯主义美学在以神为中心的人道主义基础上,提出神学直觉主义的艺术论。现象学美学和存在主义美学则突出地强调了审美活动中主体的创造性与能动性,并开始把艺术家—作品—鉴赏者作为一个动态的统一过程来考察,为后来的接受美学开了先河。法兰克福学派美学以人性为轴心,从社会批判的角度同传统美学进行了更为彻底的决裂。当代美学强调审美活动中主体的决定作用,追求审美的绝对自由和超越,用直觉、本能的升华等非理性因素来解释艺术创造活动与鉴赏的本质,这些都是人本主义哲学观导向的结果。

文学艺术  受到现代人本主义对传统意识进行批判的影响,西方文学艺术领域中一批激进的文学家、艺术家争先恐后打出“先锋派”、“颓废派”、“实验派”等旗号,向传统的文化信念和文艺规范发起进攻。这一现代文学艺术潮流中的代表性作品有:存在主义和荒诞派作品如《尤利西斯》(乔伊斯)、《等待戈多》(贝克特)、《变形记》(卡夫卡),美国20世纪60年代出现的被称为绝望的喜剧的“黑色幽默”小说,风行于拉丁美洲的反映现实生活之严酷的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以及精神分析学文艺批评思潮影响之下的意识流小说、超现实主义、表现主义、新小说派、“自白派”诗歌等;现代绘画中的立体主义、未来主义、抽象表现主义;现代音乐中无视节奏感和标准旋律,转而以不和谐音响来突出主体自我感受的各种流派。除了文学、戏剧、音乐、绘画之外,在雕塑、舞蹈、建筑等更为广阔的文化领域,我们都可以看到人本主义哲学观念的形象化表现。各种新的形式、新的文体、新的风格,都被用来表现当代社会混乱无序的状态和人们不稳定的、反叛的心绪,由此而形成了文学艺术领域里多种多样的人本主义主题变奏曲。

心理学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崛起,使心理学跨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过去的心理学一直把人当成物来研究,尽量用所谓客观的、科学的(物理的、化学的、生理的)手段来研究人,却没有把最富有人性特征的人的复杂生活体验和多变的内在主观意识纳入学科视野。现代人本心理学家将“人的内心生活体验”这个传统心理学敬而远之的“黑箱”坦然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向人生的迫切问题和真实感受伸出了探测的触角。比如马斯洛主张的“深入性个案研究”方法,打破了过去超脱和不干预的所谓“客观”态度,建立起观察者与被观察者之间的密切关系,以达到对研究对象更清楚准确的了解。比如弗罗姆提出的“生产性思维”,要求对研究对象抱有深厚的兴趣和关心,把对象当作具有独特存在方式的整体去把握。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新观点、新方法和新探索,往往又反过来成为哲学理论创新的温床。

教育学  在教育学领域,自从20世纪20年代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的现代教育论以来,新教育运动、进步教育运动、人本主义心理学等教育思潮纷呈迭起。新的人本主义教育观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关注和帮助每个人达到他所能达到的最佳状态,应该使学生自由地、充分地发挥他的内在潜力,主动愉快地按照自己的期望去吸收和使用知识。新的学生观、师生关系观、教学观以人格理论为依据,提出个别化教学、小组教学、活动教学等新方式,力求按照人的内在要求去塑造人。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和自我价值感受,教师要用赞扬和鼓励的方法强化学生的成功体验,教师与学生的相互信任、理解、尊敬、爱与关怀,是教育成功的关键。新型教育培养出来的应该是发展过程中的人,有创造力的人,自我信赖、勇气十足的人。人本主义思潮的起落兴衰,极大地影响着教育理论的发展。

管理学  人本主义在现代管理学中也是主流思潮之一。如美国的梅奥和罗特利斯伯格提出的“行为科学—人际关系管理理论”认为,管理过程中的决定因素是对人格的尊重、参与、情绪发泄、士气、小团体及其制约机制等,规章制度、法律、纪律等只起辅助的作用。这一见解从根本上背弃了传统的管理学说,被称之为“新社会科学”。马斯洛的人本主义管理理论认为,现代管理者应该关注如何满足人的高级心理需要,关注人的创造性、责任心、价值观的实现,通过满足人的精神需求可以使人保持积极心态,从而激励人内在的工作热情,达到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因此,管理行为本身必须是充满人性的,不能像旧管理学那样把人当成被动的机器和“物”来管理。

法学  源远流长的自然法思想,就是以人性作为理论依据的。20世纪以来社会法学的兴起,也离不开人本主义思想。社会法学家们认为,当今世界的重要事实是人们之间相互依存关系的加深,人类的活动必须以保持社会团结为标准,因此法律不仅要研究法院的审判规范和国家的成文法,更应该研究能够实际约束群众行为、维持日常生活秩序的“活的法”。当代社会矛盾引起的经济问题、福利问题、教育问题、国民健康问题,使法学的注意中心从个人权利转向社会义务。人的生存权的保障,人类自由平等思想的具体体现,都要借助“法的社会化”的形式才能实现。现代社会重视人的个性发展和人与人之间社会交往的趋势,使人本主义法学思想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五、现代西方人本主义的社会作用及对我们的启迪

 

 

有人问,人本主义在西方国家的社会影响如此广泛,它是通过什么渠道发挥作用的?是否可以把它看作政治上的指导思想呢?这是一个很实际的问题,也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涉及到东西方不同的历史文化传统。哲学作为一个社会的精神力量,它的形成是一种文化积淀,它的功用是折射式的、潜移默化的,不能作“立竿见影”式的简单化理解,而应该从一段历史时期来看它的长远影响和总体作用。

具体来说,人本主义哲学是作为一种价值观念融入社会制度、社会文化、以及人们的日常行为的。一个社会的基本价值,是居于宏观政治理念和人们日常言行举止之间的中介,对于社会的稳定、文明、进步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这里提供几个关于基本价值的材料,作为大家进一步研讨的参考。

一位美国的哲学教授曾经谈到美国社会的五个基本价值,它们是:(1)个人价值:人的自然权利及人权,人的自由;(2)法治民主:法治而非人治,宪政,选举和代议制,权力制衡,服务型政府;(3)市场经济:自由交易,契约文化;(4)宗教生活:对人生意义的超越性理解,为现实生活提供伦理原则;(5)多元文化:体现了具有活力的移民文化的特征。

德国社会民主党在1959年的《哥德斯堡纲领》中提出了民主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自由,公正,互助。这些基本价值不仅是对公民言行的指导和约束,更是对权力行使的基本要求,具体表现为:(1)作为制定政策的政治指导和伦理依据;(2)作为对具体政治决定、政治行为的评价标准;(3)作为政府行为的道德驱动力。随着社会的发展,他们在这三大基本价值之外又加上了第四个基本价值:责任,即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所应承担的责任。

1991年2月,新加坡政府发布的《共同价值观白皮书》中,提出新加坡的五大共同价值观:(1)国家至上,社会为先;(2)家庭为根,社会为本;(3)关怀扶持,同舟共济;(4)求同存异,协商共识;(5)种族和谐,宗教宽容。在新加坡这样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这些基本价值对维护国家安定、促进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人本主义哲学是人类历史进步过程中的精神文明成果之一,是属于全人类的精神财富,其中的进步理念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是可以借鉴的。当代西方人本主义中对我们有借鉴意义的观念主要有:

尊重生命;人是世间第一个可宝贵的,人是目的,“以人为本”首先就要尊重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在生命权上所有人都是平等的。

独立自主;树立自尊、自强的主体意识,保持个体人格的尊严,为人的深层次解放即人的精神自由的实现和人的创造力的充分发挥开辟道路。

责任担当;在自主选择的基础上,勇于为自己的主张和行为承担责任,负责任地扮演自己的家庭角色和社会角色,在工作中体现良好的职业责任感,热心为社会公益事业承担应尽的责任。

共享互助;在良好的人际关系中塑造并展现丰满的人性,养成与他人、与社会分享的健康心理,以帮助他人为最大的乐事。

公平正义;这是“以人为本”思想在社会关系中的最高体现,也是衡量社会制度、体制、政策的价值尺度。

多元并存;以理解、宽容、协商的态度处理各种关系,这是构建和谐人际关系、和谐社会的基础理念之一。

民主参与;这是最具有精神价值的现代基本政治理念,包括人民主权、权力制衡、自由、参与、责任、公正等重要原则,以及对普选制、代表制、公民自治等民主的实现形式的理解和运用。

博爱奉献;博爱意识体现了世界大同的人类理想,强调人文情怀和人性的终极价值,提倡尊老爱幼、扶弱济贫、爱心奉献等道德观念。

上述思想观念不仅是当代西方人本主义中的精华,也是现代社会的文明理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吸收全人类的精神财富,树立我们全民族认同的核心价值观念,这样才能构筑起我们新的精神长城。

 

 (本文刊于《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9年第4期,《新华文摘》2009年第23期全文转载。录入编辑:子客)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