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善与恶?听先秦诸子如何辩论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人有善与恶人类没有 人性善与恶?听先秦诸子如何辩论

人性善与恶?听先秦诸子如何辩论

2024-07-15 08:3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可见,告子的人性观点不符合孟子“他类皆无”的人性标准,违背了人性定义的区别性(特性)原则,与孟子性善论的人性并不是一回事。

“有性善有性不善”是否人类皆有

公都子提出了“有性善有性不善”论,所谓“有性善,有性不善。是故以尧为君而有象,以瞽瞍为父而有舜,以纣为兄之子且以为君而有微子启、王子比干。”这是公都子质疑孟子性善论的一段话:“有的人本性善良,有的人本性不善良。所以虽然有尧这样善良的人做天子,却有像(舜的异母弟)这样不善良的臣民;虽然有瞽瞍(舜的父亲)这样不善良的父亲,却有舜这样善良的儿子;虽然有殷纣王这样不善良的侄儿,并且做了天子,却也有微子启、王子比干这样的善良贤臣。”

对于公都子的质疑,孟子解释:“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从人们天生的质性来看是可以成为善的,这就是我所说的人性善;有些人成为不善,那不能归咎于他的本性。

孟子说的“人性皆善”是指人人都有善端。譬如,人人都有成为能工巧匠的双手,但不等于人人都是能工巧匠,因为还有后天学习训练等诸多因素。人性皆善也是一样,“人皆可以为尧舜”,是说人人都有成为尧舜的先天善端,但要真正成为尧舜那样具有圣德的人还有很多后天的条件。每个人天性都是善良的,但并不是有些人想象的那样“每个人都有觉悟”“每个人都知道不要在红灯的时候横穿马路”“每个人都应该知道不要随地吐痰”,更不可能“满街都是圣人”。

公都子这种人性观点的逻辑错误很明显——“有性善,有性不善”不符合“人类皆有”的人性标准,违背了人性定义的普遍性原则。因为有的人性善,有的人性不善,那就不是人类的共性了,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

荀子性恶论是否三大标准齐失

荀子与孟子同为战国时期的儒学大师,他对人性的看法却与孟子截然相反。他竭力批判孟子的性善论,力主性恶论:“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

意思是说,人的本性,一生下来就有好利之心。如果依顺这种人性发展,争夺就会产生,而谦让就会消失;人一生下来就有妒恨之心,如果依顺这种人性发展,残害就会产生,而忠信就会消失;人一生下来,耳朵、眼睛就有喜欢音乐、美色的贪欲本能,如果依顺这种人性发展,淫乱就会产生,而礼义法度就会消失。

荀子认为,人性恶是显而易见的,“人之性,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此人之情性也”。饿了想吃饱,冷了想穿暖,累了想休息,这些都是人的情欲和本性。

对于性恶论,不少人深信不疑。其实,荀子把“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和“好声色”“耳目之欲”等看成人性,从而认为人性是恶的,与告子的“食色性也”犯了同样的逻辑错误,不符合“他类皆无”的人性标准,违反了人性定义的排他性原则。因为这些“恶”既然非人性所独有,当然也就不能称之为人性了。

值得一提的是,荀子人性“生而有好利”的观点,对法家影响很大,是法家“人性逐利论”的理论基础。荀子认为,人这种恶的本性,一定要依靠师长和法度的教化才能端正,一定要得到礼义的引导才能治理好。如果没有师长和法度的教育和约束,就会偏邪险恶而不端正;没有礼义,就会叛逆作乱而不守秩序。

既然教化出于师长,那师长的礼义从何而来呢?荀子认为,礼义从圣人而来。古代圣明的君王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认为人们是偏邪险恶而不端正、叛逆作乱而不守秩序的,因此建立礼义、制定法度,用强制的手段使人们的性情得以端正,用驯服感化的方法使人们的性情得到引导,使他们都能从遵守秩序出发、合乎正确的道德原则。

可是,如果礼义由圣人创建,那就说明圣人具有仁义礼智的心理倾向,也就是具有孟子所说的善端。而按照荀子的说法,众人就没有这样的善端。这显然不符合“人类皆有”的人性标准,违背了人性定义的普遍性(共性)原则。

但荀子又认为,圣人之性和众人之性是相同的,“凡人之性者,尧、舜之与桀、跖,其性一也;君子之与小人,其性一也”。为了避免自相矛盾,荀子解释:“礼义者,是生于圣人之伪,非故生于人之性也……圣人积思虑习伪故,以生礼义而起法度。”原来,礼义产生于圣人的人为努力,而不是产生于人的本性。荀子举了很多例子,打了很多比方,用以证明性善论的错误和性恶论的正确。但这些例子和比喻都与逻辑无关,犹如大专辩论会的反方,不管正确与否、合不合逻辑,就是要批判。(解放日报 张立华)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