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常住人口突破2000万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人口普查官方结果多久出来 成都市常住人口突破2000万

成都市常住人口突破2000万

2023-11-16 07:5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开栏语——

人是发展的第一要素。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成都市常住人口突破2000万人,城市人口规模位列全国第四。以人民为中心,是成都一直以来贯彻坚持的发展思想。在人口持续增长之下,成都面临怎样的机遇和挑战?在一座宜居宜业宜商之城,“蓉漂”将拥有怎样的获得感、幸福感?今日起,本报将推出《从“2000万+”看未来之城》特别报道。敬请关注。

“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这是17年前上映贺岁档电影《天下无贼》里的一句对话,堪称经典。人才是第一资源,一切发展成果都是人干出来的。

昨日公布的四川省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成都市常住人口为2093.8万人,是继重庆、上海、北京之后,我国第四个人口超过2000万人的城市,成为全国人口城市的“第一梯队”。相比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成都的常住人口增加了580多万,增长38.49%,年平均增长3.31%。

常住人口规模超过2000万,成为全国“人口第四城”,这对成都来说释放出了怎样的信号?为什么成都如此吸引人?面对人流涌进,成都又是如何做好承载的?透过2000万人口规模,可以瞻望一座未来之城的新态势。

向往之城

“蓉漂”成为一种时代风尚

成都人才吸引力位列全国前十

昨日,出差在省外的成都市现代物流生态圈联盟执行秘书长王智超仍然十分关注本地人口普查数据的发布。在王智超看来,以前本地人口主要朝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经济发达城市迁徙,正所谓“孔雀东南飞”。从此次公布的人口普查数据可看出,伴随成都的城市地位逐步崛起,不断开启多重“机遇窗口”,不但引得人才回流,而且也吸引了外地人才涌入成都,“蓉漂”已成为人才流动中的一个热词,也是一种时代风尚。

有一组数据值得特别关注,十年前成都的常住人口占全省的比例为18.8%,到2020年这一比例提升到25.02%,而成都202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达17716.7亿元,经济总量占四川全省比重达36.5%。也就是说,成都以占全省1/4的人口贡献了全省1/3的经济总量。这既彰显出人口对成都的向往程度,也显现出成都对全省经济发展的“主干”引领力。

成都,人才向往型城市。良好的就业环境、舒适的生活氛围、高效的市政服务、便利的基础设施等,构建起了一座宜居宜业宜商的城市,吸引了大量外来人口迁入。

最近,智联招聘发布《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2021》显示,中国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100强中,成都位居前十。面对人才向往,成都实行积极的人才落户政策,鼓励人才来成都创业。

机遇之城

以开放发展厚植新优势

成都面临多重战略机遇叠加

作为公园城市首提地,成都正在加快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公园城市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城市发展逻辑,成都正努力放大宜居宜业宜商品质对人才及投资的吸引力,使其转化为城市长远发展的持久竞争优势。交子公园商圈、天府绿道等一系列推进产业发展、提升城市功能的重大项目,以期把宜居宜业宜商的城市环境提升到新高度。

从开放维度看,成都不靠海不沿边,却地处“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重要的交汇点,是历史上“南丝绸之路”的起点、“北丝绸之路”的货源供应地。成都锚定新时代“三步走”战略目标和“四个城市”战略定位,抢抓重要战略机遇,以国际视野谋划推动国家战略通道建设,不断提升全球通达性和辐射力,开放的空间腹地不断拓展,发展半径不断扩大。

成都以开放发展厚植新优势,在世界城市排名中持续跃升,与世界一线城市的差距逐步缩小,其能级位势正从区域中心向世界城市跨越。全球化与世界城市研究网络(GaWC)发布的2020年世界城市排名,成都跃升至第59位,短短五年间实现了107位的“暴力拉升”。

据海关统计,2020年成都外贸进出口规模创历史新高,突破7000亿元大关,较2019年增长22.4%,稳居中西部外贸“第一城”。成都已与全球235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经贸关系,其中2020年成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同比增长29.9%,与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成员国进出口增长22%。

活力之城

人口持续流入释放巨大潜力

首店规模位居全国第三

成都人口集聚能力超乎想象,十年内常住人口增长了580多万,总增长量领跑中西部,位列全国前茅。人口的持续流入,让成都这座城市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巨大的消费潜力也得以释放。

2020年,成都实现服务业生产总值1.16万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118亿元。与此同时,2020年成都还引入386家各类型首店,首店规模位居全国第三,仅次于上海、北京,继续领跑新一线城市。

另外,自贸试验区改革纵深推进,自贸试验区新增企业、注册资本数,均在全国第三批自贸试验区中排名第一;深入推进新经济“双百工程”和新经济企业梯度培育,全市新经济企业注册数共计45.8万户,成都已成为“最适宜新经济发展的城市”之一。

在对外交往方面持续深化,到2020年,外国获批在蓉设立领事机构达到20家,国际友城和国际友好合作关系城市104个,落户世界500强企业达305家;对外开放程度更深,境外投资已分布在全球87个国家和地区,“走出去”企业数增长8.9%,经济外向度达40.4%,为近年来最高水平。

成都以产业生态圈创新生态链推动经济工作组织方式变革,形成“5+5+1”产业体系-14个产业生态圈-66个产业功能区三级协同支撑体系,三次产业复苏进展加快,供给侧活力持续增强。

在城市形象塑造上,成都成为国内炙手可热的“网红之城”,包括在新经济领域的率先破局做法,吸引着越来越多一线城市的年轻人来到这座城市。

幸福之城

探索全新“人城产”之路

在成都,幸福着

成都坚定“人城产”的营城逻辑。在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指引下,成都明确了城市发展的美好蓝图,并落实了一系列重点工作,最终将实现“人城境业”的和谐统一,打破过去“产城人”的旧有模式,探索全新的“人城产”之路。成都通过引进高端人才和创业团队创新创业来聚集产业,从“先产后人”变为“先人后产”。通过保护和建设好以人为本的宜居宜业环境,吸引人才,围绕人才服务,推动人才在本地创新创业,从而自发形成更多的集约高效的生产空间。

在“人城产”新逻辑下,通过搭建适宜环境来激活城市创业创新氛围,成都的人才质量也迅速升级,高学历人才流入率领跑全国。

成都已连续12年荣登“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榜首,并且在多个宜居城市排名中位居前列。

在“十四五”开局之年,今年2月成都以“幸福”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启动了“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其中包括居民收入水平提升工程、生活成本竞争力提升工程、高品质公共服务倍增工程、城市通勤效率提升工程、青年创新创业就业筑梦工程等。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同步,高品质的教育、健康、文化、体育服务,便捷可获的社区生活,越来越便捷的轨道出行……这是未来五年,成都对于“幸福”的展望。

来到成都,生活在成都,幸福着呢!(记者 杨富 李艳玲)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