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文绘本阅读报告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亲子阅读一年级绘本推荐书 2020年中文绘本阅读报告

2020年中文绘本阅读报告

2024-07-09 15:4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从2019年开始记录了全年读过的好绘本,我想会继续写两三年,起码现阶段,绘本还是中文识字和阅读的重点。

首发在个人公众号小西瓜蹲,这里贴过来,格式可能有些乱。

2020年正式在小花生上记录读的书,全年超过1000本。 具体到每个月份,整个二月和三月上旬在新西兰疯狂读英文书,老母亲从那时起彻底告别英文人肉读书机。三月下旬在家隔离也是与书为伴,巅峰三月几乎一天五本。四五月春暖花开在家网课有大把时间读书,甚是怀念。暑假倒成了放羊时间,到了九月开学后猛然发现留给读书的时间少的可怜。平常上学以为周末有空读书,到了周末比上学还忙,死循环。

在中英文阅读时间比例上,从英文强势到趋于平衡。一升二的这一年,通过大量的泛读增加中文识字量,保有对阅读的热爱就足够了。我这个人肉读书机上岗时间越来越少,离退休不远矣。

我想我的整个小学阶段都没有读过这么多书,小朋友有自己的节奏,我需要做的,就是选书,借书,买书,保证周周有新书。

去年写过一篇《2019我们的中文绘本阅读报告》,绘本依然是中文阅读的主角。就像当年英文启蒙走过的路一样,没有读分级,全靠着绘本刷上来的。2020年国产原创中文书有如井喷,好书太多了,孩子你长慢点,等等这些书吧。

低幼绘本

读了很多低幼的中文绘本,因为内容简单可爱,是自主阅读的好材料。虽然按年龄被划分到3-6岁,甚至0-3岁,但是真正优秀的绘本,读起来并不觉得幼幼,老阿姨读完还会羡慕小朋友,怎么有这么好看的书可以读。

印象特别深刻的比如亚东和麦克小奎《睡睡镇》和《跑跑镇》,还有《超级跑跑镇》。其实已经是大名鼎鼎,国产原创充满了想象力,一点不幼幼。而且特别适合互动,甚至作为一个剧本来表演。

日本作家深见春夫,博鸟上很全,全都借着看了。虽然相见恨晚,读这个书的估计都是3,4岁的小孩,特别喜欢的有《长个不停地腿》,1和2都蛮有趣。

阿德里安·帕朗热的《丝带》,一根小小的黄色丝带,可以变化万千,全书没几个字,放上来因为太喜欢。

去年推荐过的旁帝,把市面上能搜到的都看了。《面具小鸡布莱兹》系列,五小本+简装大开《小鸡的一千个秘密》。《淘气小鸡系列》12册,超级小薄本,每页一句话,低幼但不无聊,七岁的小西瓜也能看下去,12本一口气读完,问我还有么?

熊亮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位,非科班出身,不走寻常路,他能写又能画,把东方元素展现给孩子。

《熊亮 中国绘本》第一辑10本,第二辑7本都是字少图多。不能说每一本都惊艳,但整体水平在国产作品里是顶尖的。我个人比较喜欢《屠龙族》,《梅雨怪》,《什么猫都有用》。

虚构类绘本

旁帝经典图画书系列,总共五本《树上的探险家》《找爸爸妈妈的探险之旅》《小太阳丑八怪》《贝托妮和她的一百二十个宝宝》《大耳朵和半个故事》。每一本书都是奇幻冒险之旅,有点无厘头,有点掉下巴,但每读次完都是意犹未尽。如果有一个旁帝星球,我想生活在那里。

旁帝说,“我喜欢孩子。喜欢自然的那种,不加糖,不加盐,不加水果,没有搅拌过,没有打磨过的孩子。”他懂孩子的世界。

大翅膀系列,几乎绝版,各平台都是天价,一直在多抓鱼上等🐟。

郑渊洁的绘本版《魔方大厦》,2018年出版的不算新。《魔方大厦》最初有十集动画片,据说少儿不宜,有人将它列为优秀的国产恐怖片,我倒是没有看过。

改编的绘本版一共四本,可能因为期望不高,读完还是挺惊喜的,毕竟是二十几年前写出来的。主人公来克从魔方进入了另一个世界,魔方大厦里有26个国家,绘本只出了4个国家,《玻璃城》《玩具树》《装在罐头里的爸爸妈妈》《火车上的国家》。

我们小时候没有绘本,除了小人书,郑渊洁算得上是童年回忆了,读这套更多是回忆吧。

去年还刷完了一位作者的全部作品,就是韩国的白希娜。她的绘本打破了平面绘画的形式,用黏土,金属和各种材料,创作出人物和道具场景。

小西瓜两三岁的时候迷恋《云朵面包》,每天睡前讲一遍。故事里的孩子能从树上摘下云朵,妈妈把云朵揉进面包里吃了能够飞起来,这简直就是小朋友每天做梦都想发生的事情。

特别喜欢的有《糖球》《昨天晚上》《澡堂里的仙女》《红豆粥婆婆》《月亮冰淇淋》。其它的也一点不无聊,完全不会踩坑。

吉竹伸介的《这是苹果吗 也许是吧》我们第一次是在书店里翻看的,简直是宝藏。当当上介绍他是日本神级作家,他40岁时出版的第一本绘本,一鸣惊人。同系列有《做个机器人 假装是我》《后来呢 后来怎么了》,这三本,是可以收藏的。

这个广告语写的可还行?

有一个小细节是这三本书是毛丹青翻译的,有时候想想为什么日本的绘本会读起来舒服,因为译的好吧。后来发现书商在卖这三本的英文版,祖国版的好品质让人流泪,可以买来对照着看。

还有《好无聊啊好无聊》《揉一揉啊捏一捏》《脱不下来啦》都好看,看书名都很日常,但人的脑洞就像宇宙黑洞,是无边无际的,在他的书里,那软萌的小身体就是孩子自己,孩子们可以自由的想象,根本停不下来。2021打算把他的作品一网打尽了。

比吉竹伸介三本神作低幼一点的《奇思妙想三部曲》,也出自日本作家之手。《我的神奇马桶》《我的梦幻被子》《我的百变浴缸》,我们日常最普通的三样东西,在书中有无穷的变幻。这套读起来超轻松,如果孩子不爱读书就给他这套。

另外一个著名的苹果故事《谁拿了红苹果》作者是瑞典的扬·洛夫。因为想读这一本,直接借了《幽默大师大奖绘本系列》全套8本,可惜一点都不幽默。只有《破烂王尼瑟去非洲》让我和小朋友笑出了声,最精彩的依旧是《谁拿了红苹果》。在如此短的篇幅,构建了一个推理悬疑剧,丝丝入扣,或许作者本人也无法超越自己了。

这里没有剧透,如果有一天遇到这样一个绿苹果,一定不要错过,故事结束时,它自己就会变红哒。

在书店偶遇的好书还有《亚瑟与金绳子》,是我特别着迷的北欧神话题材冒险故事。小西瓜读罢后要求把扉页上作者的另两本也买了回来,就是《玛希与斯芬克斯的谜语》和《移动的黑色小岛》。

作者是英国插画家乔·托德-斯坦顿,画风超喜欢,小朋友对这种超自然的元素也很爱,翻看的过程就像看完了一部小电影,推荐给喜欢神话冒险题材的小朋友,适读年龄5岁以上吧,价格小贵,但是值得。作者新出了一本《意外的晚餐》是温情题材,不是必收,就等等再读。

当然还有很多系列的绘本,套系的好处就是如果一本喜欢就会主动去读全套,老母亲选书也能减少一些工作量呀。这些都是适合亲子阅读的,识字量大的幼儿园大班就可以自己读了。

《淘气包埃米尔》1-3合辑共17册

《11只猫跑马拉松》和《11只猫》系列6册

《14只老鼠》系列12册

《母牛玛卡向前冲》4册

《小猪麦洛普一家历险记》5册

《小骑士系列》3册《和龙决斗的小骑士》《和雨决斗的小骑士》《和怪物决斗的小骑士》

《三个淘气包》20册 

单本的绘本列了一些:

五星推荐✫✫✫✫✫《西瓜游泳场》《臭烘烘的部落》《好运先生》《从前的从前没有学校》《戈基飞天记》《游泳不是靠泳裤》《橡子橡子》《山姆和大卫去挖洞》《出生的故事》《狼、鸭子和老鼠》《万能原始人》《我要是别人就好了》《美杜莎妈妈》《松鼠先生和月亮》《疯狂妈妈国》《爸爸带我看宇宙》《乌鸦面包店》《爸爸的头不见了》《偷书小兔》《给世界写清单》《澡堂子》《杯子就是杯子》《棉被山隧道》《妈妈的一碗汤》《太空邮递员》《爱思考的青蛙》《大嗓门爸爸》《爸爸变成了透明人》《鱼儿水中游》《有只小狗叫八公》《漏》《小老鼠和大鲸鱼》《人山》《小小的她的来访》《拐杖狗》‍‍《天上掉下一头鲸》《世界上有...》《失落的一角》《谁偷了包子》《一只特立独行的猪》《我用32个睡魔怪打败了我妈妈》

四星推荐✫✫✫✫《第一次提问》《我们是开心的大米》《七个人的家》《虎斑猫和黑猫》《聪明的渔夫》《斗壳村的警察先生》《企鹅大酒店》《特鲁迪和琪琪》《饺子》《练习女巫祖祖》《小鲸鱼回家》《金腰带与女巨人》《星月》《南极北极历险记》《巨人与春天》《颠三倒四的一天》《小石佛》《好骑士没胡子》《爱书的孩子》《我的超级大笨猫》《城市假日》《北京 中轴线上的城市》《月亮的帽子》《巨人来到小矮人城》《犟龟》《整整齐齐小镇》《牙婆婆》《谁要一只便宜的犀牛》《北冥有鱼》《大脑里的快递站》《妖怪山》《冰糖葫芦谁买》《树王》《白国王和黑国王》《谁偷了包子》《一只特立独行的猪》《有些时候我特别喜欢妈妈》《无所事事的好棒的一天》《爱德华世界上最恐怖的男孩》

非虚构类绘本

非虚构类阅读是我们容易忽略的,国内原创科普类绘本几乎空白,在茫茫绘本作家中寻觅一位专门为孩子画科普绘本的作家有如大海捞针。我们能够读到的依然欧美为主流,当然日本的非虚构绘本也堪称典范。有一些非虚构类绘本可以买到英文原版,当然引进版的价格是更美丽的。

自然科普绘本

史蒂夫·詹金斯的书在科普绘本界依然是楚乔,他的书都是适合买的。小朋友自己看的时候就是跳跃式的,常常自己拿出来翻,每次都能发现新大陆。

与史蒂夫詹金斯的《生物简史》《动物大数据》《一秒有多长》类似的还有《数字无处不在》《一分一秒一世纪》《如果把银河系装进盘子》,这几本从2019年看到2021年还是很喜欢。

异曲同工的还有一整套书叫《妙想科学》,如果只能买一套科普启蒙书,那非这套莫属。我也从这些书中学到了如何给孩子描述一个抽象的事物,受益匪浅。

去年在新西兰时在图书馆借过一本《The Blue Hour》,被唯美的画面震撼,国内有引进。作者是法国艺术家伊莎贝拉席穆勒,目前有四本《网》《羽毛》《蓝色时间》《海浪》。套装叫《法国绚丽科普系列绘本》,或许因为这个名字太普通,字少价又高,在平台上销量和评价都平平。

但这套真的太美了,借着看更完美。全部手绘细腻而惊艳,每一张都能做屏保。8开大尺寸,用画面吸引孩子,语言如诗般优美。《蓝色时间》里扉页上32种蓝色,32种名称,大自然中呈现的多样蓝色,都如画卷般铺开。《羽毛》中透过小猫的视角带给读者18种鸟和它们的羽毛。只要孩子不撕书大概2,3岁就可以看了,美育的好材料。

还有一位作者萨拉莱文,在新西兰时读过她的四本书,但是我找到的引进版只有下图前面2本《谁的牙》和《骨头的奥秘》。没有故事情节的硬科普,语言幽默,有启发性。文字不多,三岁以上就可以亲子共读了。

从《一座岛屿的600万年》认识的陈振盼,是一位美籍华裔绘本画家。书里写的那座岛叫加拉帕戈斯群岛,就是使达尔文成为达尔文的那座岛。著名的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在600万年的故事里上演。

他产量不多,除了《万有引力》都是适合大一点的孩子来看的。这位华裔喜欢孙悟空,他书里的主角也是华人形象,这样的绘本创作者值得中国市场更大的支持。搜《凯迪克奖五部曲:自然探秘之旅》可以找到全套。

陈振盼的这几本引进版都是心喜阅科普馆出版的,我找了心喜阅出的其他科普书,读过的都极赞。

《不服输的朋友们》作者三轮一雄,一套有四本《不服输的鼻涕虫》《加油癞蛤蟆》《神秘的螺旋》《慢性子鹦鹉螺》。作者从独特的视角带我们去了解他们,这些所谓的弱者,每一个都是神奇的存在。不像很多硬科普读物晦涩难懂,这一套语言幽默十足,十颗星推荐。

因为喜欢昆虫,我们读过不少关于昆虫的书,《埋葬虫》、《斑蝥》、《虎凤蝶》这三本是我目前看到的最美的书。即便像埋葬虫这样有点恶心的小虫子,在作者馆野鸿纤毫毕现的画笔下,也饱含着生命之美,彭懿老师译的也极好。

另外特别喜欢的还有柳生弦一郎的《身体有个小秘密》8册,简单有趣,两三岁都能听得懂。像《噗!放屁了》《神奇的痂》《为什么人要有肚脐?》都是孩子喜欢的主题,《小小急救手册》真的就是一本急救实操。

加古里子是非常高产的,从启蒙式的绘本到可以作为工具书的图鉴,全系列都很硬核,是可以承包孩子成长全阶段的科普作家。《加古里子的身体科学绘本》10册,文字比《身体有个小秘密》稍微多了一点点,五六岁就完全能理解了。薄薄的一本,内容很丰富,依然是自主阅读的好材料。

他的单册绘本《水,我们,世界》《你的家我的家》《河川》都很好,更多字的纯科普《地球的力量》10册,《科学图鉴》4册,《加古里子自然大图鉴》8册还在Reading List上排队。

日本科普作家真的非常多,如今已是根深叶茂。歪个楼,1956年,松居直先生创办日本第一本图画书月刊《儿童之友》,1969年创办了世界上首个科学绘本月刊《科学之友》,注意是绘本。日本小朋友从3岁开始就有符合自己年龄的科学启蒙绘本,不是以教授科学为目的,而是希望孩子们能从身边的事物受到启发,自己去思考去学习。50年前日本的绘本人就已经在做的事在今天的中国仍旧是空白,差距着实大。

国内原创的科普绘本大多专注在历史方面,正在看的有《古代人的一天》系列,以古人的身份(职业)来分类,现在出了八册,有侠客/公主/武将/皇帝/医生/文臣/画家/诗人。这套书推荐是4岁以上看的,和《幼儿趣味中国历史绘本》画风差不多,很幼幼的漫画版,加入了一些知识注解和扩展,但是又没有那么严谨,一些生僻字也没有标注拼音,但不影响它成为一套好的历史启蒙书。

博物馆和馆藏国宝主题的书也很多。比如我特别喜欢的《亲爱的古代朋友》共有五本,讲述五件国博国宝历史,是绘本故事,也是历史启蒙。《漫长的丝绸之路》--骑驼乐舞三彩俑,《西周太阳能打火机》--阳燧,《两千年前的冰箱》--青铜冰鉴,《宋朝的广告》--济南刘家功夫针铺铜版,《皇帝出门啦》--大驾卤簿图书。国宝是孩子易于接受的了解中国历史的一个切入点,这样的书,出再多也不嫌多啊。

逛国博前还有一套要读《中国国家博物馆儿童历史百科绘本》,是中国国家博物馆编的,很有国博水准。

去年还读了杭州博物馆推出的《寻找回家的路》,这本书应该是面向小学低年级,有很多生僻字的注音,字也够大,但是文字字体又不易辨识,内容为了串起杭州博物馆的十几件文物跳跃厉害,穿越剧有点没编好。

中国港口博物馆出版的《我从远古来》,讲了河姆渡文化时期,一个8岁小男孩只身寻找氏族丢失的圣物的故事。故事本身不错,文笔流畅,紧张刺激,穿插了远古衣食住行的小知识,但文字太长,并不适合做成绘本。而且完全没必要制做成精装硬壳,失去了博物馆出品普及历史知识的目的。

还有些书设计的非常用心,比如《青铜国》和《陶瓷镇》,是上海博物馆出的,有游戏有贴纸,但是主题有点枯燥,就一直没有读的欲望。直到我们去了景德镇,后来又去了国博和南京博物院,听了三国里的博物学以后才发现了其中的一点点乐趣。所以这种题材的书,还是要跟孩子的认知相匹配的。

容易被孩子接受的比如中国科学技术馆编写的《丝绸之路儿童历史百科绘本》共三本,以马可波罗的视角出发,讲述他在来往古代丝绸之路的历险故事和在中国16年间的见闻。拓展内容丰富,从马可波罗羡慕的口吻中可见中国古代科技领先世界的辉煌历史。

另一套讲古代科技的是米莱童书出品的《奇思妙想一万年》,这套在书架上躺了快两年了,现在拿出来刚刚好。分为科学与发现,技术与发明,工程与创造三册,文字浅显易懂,中国古人的智慧,让现代人也佩服不已。这套书还带一张中国古代重要科技发明创造总图的挂图,可惜尺寸小了点。米莱童书出的另一套《穿越时空看文明》从衣食住行四个角度,展现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这套书整体是不错的,信息量大,生僻字也有加注拼音,但是存在一些注解小字内容和主线内容重复的情况,有点可惜。这两套大概二三年级以上才能自己读。

狐狸家也出了两本博物馆主题的,《手电筒里的博物馆》就和《世界博物馆奇妙之旅》《凯特的文化艺术之旅》一个套路的,都是博物馆里的文物活了,主人公小狐狸回到了文物出现的的朝代和场景中,五岁以上适合。可能是《手电筒里的博物馆》介绍了6个朝代6件国宝有点少,又出了《你不可不知的32件国宝》,直接就是介绍了32件,图册形式,如果不是对文物感兴趣的孩子可能是读不下去的。

看国宝还有一本好字在的《国宝里的汉字》,将国宝分为“礼器”、“武器”、“陶器”、“酒器”、“日用品”、“饰品”六类,融合了汉字与文史,是刷博物馆的利器,赠品的扑克牌更是小朋友的心头好。好字在是个大宝藏,顺带推荐李山川的《小学汉字通识课》,在我看来,认字不仅仅是知道一个字的读音笔画,组个词而已,汉字是象形文字,了解字的来源,古人造字的智慧,让孩子发觉汉字的有趣是所谓大语文的基础。

说到汉字还要强烈推荐的一套书《画出来的语文课》,可惜只有三本。

作者鱼山是一位奇才,他是建筑师出身,痴迷中国古典园林。看他的画,就像走进了一座汉字造就的园林。他去年出版的《字间浮生》推出了儿童版就是《画出来的语文课》。

当我看到这套书时,真是泪流满面。三本分别是字,成语和古诗,满足了我对汉字的所有幻想。非常适合低年级的小朋友,有趣又不枯燥,这是只有中国人才能领悟的汉字的妙处。 

长年累月                                       落叶归根

桃花潭水深千尺                                  清泉石上流

在豆瓣上我读到鱼山写的一段话:

“我与大多数人一样,儿时都有一笔一画学习识写汉字的经历,那个过程漫长而艰涩。那时我不仅要记住大量汉字的读音与字义,还需反复摹写笔画来牢牢记住每个字的结构形状。多一点少一捺,或曲直长短的差错,都可能会与正字相违。

如今回想,那时稚拙的小手拿着铅笔或钢笔日复一日的摹写,必也单调乏味,即使当时能慢慢体会到这些象形文字或会意字的独特性,但也不会觉得写字这件事有多生动有趣。

待我年纪稍长,开始握毛笔临摹历代书法名帖,见到一个个有灵性、仿若能说话一般的 “活物”跃然纸上,我才真的喜爱上了汉字书写。”

我们都经历过儿时的苦涩,我们的孩子何其幸运能够在这么小的年记感受汉字之美。

去年还凑单买了果壳的《用五千年赶好集》和《用两百万年斗蚊子》,可能是期望高了,毕竟是果壳的原创科普,不能算失望,也没有惊喜。这两本属于《生活习惯简史系列》,解读人类每次吃饭、穿衣、读书、洗澡、睡觉、上厕所、出行、打疫苗时都会好奇的科学秘密。像是狐狸家《哇!历史原来是这样》的升级版,其他的还没有读过,都挺标题党的《用七十万年煮好饭》《用三千年读好书》《用两千年洗好澡》《用两千年行好医》《用两千年战瘟疫》《七十万年造好床》。我准备再凑单时买一本《用两万年修厕所》,据说这个不错。

《地面地下》《池上池下》--作者是台湾生态绘本作家邱承宗,他的其它书也值得关注。

《园丁鸟的秘密》《你好,山雀》《山居鸟日记》--日本著名鸟巢专家铃木守的作品,唯美细腻,园丁鸟太神奇了。

《迷人的生命》--关于生命起源的图画书,非常美。

《动物大书》--以长卷的全景形式展示了50 多种生活在世界各地的动物,作者英格丽·多莱尔夫妇的《希腊神话》《北欧神话》更吸引我。

《动物眼中的梵高》--动物的眼睛的奥秘,作者是位韩国人,可惜只出了这一本。

《环游世界做苹果派》--世界地理和各地美食物产。

《人》--多维度认识世界上的人,民族,国家。作者彼得·史比尔我也非常喜欢,他的《夏天的天空》几乎是一本无字书,那就是我小时候躺在草地上看天空的那种感觉。

《世界的一天》--时差、时区和国际日期变更线,以及南北半球季节相反。

《苏丹的犀角》--记录世界上最后一头雄性北白犀的一生,是一个伤心的故事。

《一条聪明的鱼》--关于进化,关于梦想,我还是更想把它归于非虚构类。

《都是放屁热的祸》--环境污染,全球气候变暖。

《微生物:看不见的魔术师》--微生物的世界。

《屎壳郎的生日礼物》--动物们的便便,超级有趣的一本书。原创哦!

《盘中餐》--了解二十四节气和农耕文化,还有梯田及哈尼民俗。每个孩子都应该看的一本书,读懂这本书比去稻田里插秧拍照更值得。

《交响乐团捉迷藏》《了不起的音乐学院》--音乐启蒙绘本,书是好书,但是别期待孩子读完爱上音乐。

《DK环游世界科普绘本》包含两册《世界各地的有趣节日》《环游世界的80种方式》。内容如题目,很开阔视野。

《阿基米德儿童科普绘本》12册,目前读过《美丽的星空》《鸭嘴兽在哪里》《种子王国的奇遇》都还不错。

《蒲公英科学绘本》,薄薄一本读起来没有压力,而且字大。有很多本,都是韩国作者,小朋友也是选感兴趣的主题挑着来读。

《动物妙想国》8册读过英文版的,3岁以上适合,非常有意思的一套。

冈岛秀治的《我们去找小昆虫》系列,《昆虫的工具》《昆虫的父母》《昆虫捉迷藏》《昆虫大变身》《昆虫的语言》。内容都是真实高清图片,就像一本小小的昆虫摄影图集,不喜欢昆虫的还是不要乱入。

浪花朵朵出版的增井光子动物的身体系列,一共出了四本《动物的眼睛》《动物的鼻子》《动物的嘴巴》《动物的耳朵》,一问一答的编排形式,也是真实图片,知识性比较强。

加古里子《日本精选科学绘本》12册,读过《金字塔》《星空》《生命是连在一起的》《我们的地图旅行》《烟花》《飞机起飞了》。这其中《生命是连在一起的》《我们的地图旅行》字相对少一些。

科普类书目若想孩子有所吸收,最好是能够自己读下去的。读小库的《动物研究院》,是我超级喜欢的一套,一共六本,字有点多,去年我给她读的时候一本差不多要读两个小时,我内心是崩溃的,但是她能听下去,我也就忍了。

数学绘本

数学绘本是个挺尴尬的存在,简单的读着浅了,难的读着费劲,每个孩子的认知程度又不同,别人的推荐不一定适合自己。

去年我也尝试着读《汉声数学图画书》,但是受挫比较严重,每次借回来就直接进冷宫,我读给她也是昏昏欲睡。网上说这套书难的声音不少,这套书是上世纪中后期美国数学家、教育家和图画大师合编的,台湾引进这套绘本后,由两位毕业于台大数学系的专家编写了《妈妈手册》,指导妈妈们在家如何讲解这套绘本,奇怪为什么不叫《爸爸手册》呢?因为我一直是借着看的,没有读过《妈妈手册》,我拿到书以后也确实不知道怎么来给孩子讲。

然后我从网上找的电子版的《妈妈手册》,又发现已经有前人总结了每本书适合的小朋友年级,跨度还是很大的,41本书的适读阶段从学前到小学五六年级,于是我就放弃了,我花的时间不一定会带来我想要的结果,瞬间感觉心情舒畅多了。

安野光雅《走进奇妙的数学世界》共三本,四岁以上就可以读了,要按照1,2,3的顺序来读。《美丽的数学系列》共四本适合大一点的,启发孩子的数学逻辑思维,孩子自己读的话能理解多少不得而知,亲子阅读更适合。

正在读的两套是从博鸟上借着看的,都是韩国作家,一套《数学绘本》,作者是韩国刘永昭,非常简单,适合3-6岁。另外一套《爱上数学的孩子系列全套》, 适合5岁以上。

人物传记

《怪男孩》--从小就与众不同的爱因斯坦。

《爱看书的男孩》--童年时期的林肯。

《喜欢涂鸦的男孩》--美国童书作家苏斯博士的童年故事。

《鞋子里的盐》--乔丹童年的故事,更需要读这本书的是父母。

《高空走索人》--高空钢丝杂技演员菲利普帕特,在1974年登上过当时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美国世贸大厦的双子星大楼,并在上面走了钢丝。

《鲨鱼女士》--海洋科学家尤金妮亚·克拉克

《观察者》--动物学家珍妮·古道尔

《埃达的数字迷宫》--世界上第一位计算机程序员埃达·洛夫莱斯。

《自由的苹果》--与命运抗争,带领族人摆脱奴隶生活的美国人海莉·塔布曼。

《奔跑的女孩》暖房子国际精选绘本--美国首位完成马拉松的女性运动员波比·吉布。

《马拉拉》--巴基斯坦的两个孩子 男孩伊拜尔在2000年获得联合国创办的世界儿童奖,女孩马拉拉在2014年成为诺贝尔和平奖最年轻得主。

《云端旅行》--根据发生在1785年的真实故事改编,讲述了人类气球飞行史上首次跨国探险的经历。这本书极为搞笑,难得的幽默写实。

《城市鳄鱼旅行记》--读起来是个虚构故事,讲的是一只活了106岁的鳄鱼加斯帕德·埃蒙森鼓足勇气出去看世界的故事,致敬的是首位抵达南极的探险家--罗尔德·阿蒙森。

《艾玛画画》--记录了作者在巴黎遇到的八十多岁的艺术家艾玛·斯特恩,晚年才开始绘画,却以高度的激情创作了四百多幅作品。

《一次荣耀的飞行》--法国人布莱里奥坚持不懈制造飞机飞越英吉利海峡的故事。

《星际信使》--科学家天文学家伽利略(深奥有点看不懂)

《天才发明家》--爱迪生和亨利·福特的故事和他们的一次相遇。

《世界上最大的蛋糕》--根据达芬奇担任意大利斯福尔扎公爵婚礼策划师的逸事改编,故事挺有趣,孩子读完可能只能记住达芬奇是个吃货。

读书虽然好,保护视力不可少。去年身边两位好朋友家的孩子都近视了,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没上学的记得要娃去定期检查视力,有一个指标叫远视储备了解一下。家长有600度以上近视的,尤其要重视。

现在近视的年龄越来越低,老母亲知道娃近视以后抑郁两周是平均数,无论是看书,看电子产品,玩乐高,画画,弹钢琴都是近距离用眼,最好的解决方案是保证每天两小时户外,自然光才是保护视力的法宝。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