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分享】江南四大古典园林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亭廊设计平面图 【干货分享】江南四大古典园林

【干货分享】江南四大古典园林

2023-09-06 02:0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鸟瞰图

1、主要对景

(1)以“远香堂”为主体,它的主要作用为宴客与四面观景,位置适中,周围环境开阔舒畅,体形大而严整。与“雪乡云亭”构成园林中部南北中轴线、

(2)水池西侧半亭“别有洞天”,东端小亭“梧竹幽居”,形成主景区东西向次轴线。

(3)“小飞虹”(木质结构廊桥)与“小沧浪”南北呼应。小沦浪一处,水面则以曲折展延,引人入胜:在池水两旁围绕着亭廊,构成一个闲静的水院,由小沧浪依槛北望,水面深远,树木略加遮掩,用廊桥分隔水面,使空间延伸扩大,又不过分暴露。

(4)以次景区的“密”来反衬主景区的“疏”,既保证后者宛若天成,又解决建筑过多带来的矛盾。

虽历经变迁,现在的拙政园与早期拙政园有较大变化和差异,但园林以水为主,池中堆山,环池布置堂、榭、亭、轩的造园手法基本上延续了明代的格局。现在开放的拙政园主体仍为清末规模,在经过国家长时间的修复与扩建下,现今可分为西、中、东区三部分,其中中部为拙政园最精彩的部分。

2、布局

▶ 西区

原“补园”,面积约12.5亩,其水面迂回,布局紧凑,依山傍水建以亭阁。总体布局也以水面为中心,水面呈曲尺形,以散为主、聚为辅,理水的处理与中部截然不同。建筑主要集中在池的南岸,池的北面为山,山上及傍水建亭阁,东北面和西南面池水狭长.园内建筑以南面的三十六鸳鸯馆为主体。

景观对景

“浮翠阁”(全园最高点)和“与谁同坐轩”(为临水构筑的扇面形的小亭)互为对景 “宜两亭”与“倒影楼”隔池相峙、互成对景 “塔影楼”与“留听阁”构成南北呼应的对景线

▶中区

中部的面积约1.8 公顷,水面约占三分之一,它的主景区以大水池为中心,水体占全园面积五分之三,水面广,故建筑物大多临水,因水成景。

水面有聚有散,聚处以辽阔见长,散处以曲折取胜,池中垒土石构筑成东西两个岛山,楼把水池划分为南北两个空间。

园内水面分散,但是每处都保持较大的面积,因此显得完整而不破碎,它可以看作是同一水面的分割,也可以看作是若干形状和大小不同的水面组合在一起。水面空间既有变化又有联系,在中部的东侧及西部的西南,水池有水口,形如曲折的水湾,使人望之深远无尽。

▶东区

原“归田园居”,面积约31亩,但因归园田居早已荒芜,现有部分全部为新建。

总体布局特点:东疏西密,绿水环绕。

02

留园

▼鸟瞰图

留园占地约35亩。集住宅、祠堂、家庵、花园于一体,充分体现了园主含蓄内敛的性情。

*中部是山水花园,以山水见长,池水明洁清幽,峰峦环抱,古木参天。

*东部以厅堂庭院建筑为主,重檐迭楼,曲院回廊,疏密相宜,奇峰秀石,引人入胜。

*南部为住宅和祠堂。

*西部则是假山高耸,以山林野趣取胜。

*北部以田园风光见长。

令人称奇的是四个区域间以墙相隔,一条700多米的长廊,将4部分串联成一体。登高邻水,穿堂过桥便可贯通全园。方寸之前,营造出了最丰富变化的空间。

建筑占留园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建筑数量在苏州园林中居冠,密度极高。

▼入口空间处理

匠师采取了收放相间的序列渐进变换手法,总结来看有“三收三放”三层景观序列。欲扬先抑,引人入胜。

• “一收”

入口是祠堂与住宅中间的夹门,古时为宾客、游客进园之用。门内昏暗的灯光,在游客入园之前,就给足了压抑之感。

• “一放”

经过昏暗的前厅,天井突然明亮了起来,正对着入门以来第一个天井,两侧游廊引导着人们进入下一空间。

• “二收”

不料,门厅后面并没有什么园林,反而是一条幽长的夹道,光线昏暗。

虽然空间狭长,但视线开始变得丰富,光线开始增强,同时,外景的引入提高了观赏性。逐渐放开的景致也在不断催促着游客向前行走。

两拐之后,通道渐渐明亮了起来,虽然还看不见园林,但两侧的蟹眼天井中植有花木,自然光的方向变为垂直,无论是光线还是植物都在提醒你,园林将近了!

• “二放”

曲廊向北,出现了更大的天井。这里的植物已经不是单株种植,而形成了山石花台,自然群植。光线更加明亮,建筑的角度也不再那么急促,开始出现了自由的折线。空间,已经倾向于半开敞式。

• “三收”

窄门是欣赏园林前最后一处收缩之地,也是备弄中最窄的地方,上方题写着“长流天地间”,据传出自刘伯温之手,是园林的点题之作。穿过这个门洞,可以说,就进入园林腹地了。

• “三放”

穿过小门,左手边就有一组小景,靠墙植山茶,翠柏各一棵,开花时红绿交映,是为“古木交柯”,之前古柏山茶两树枝干交错缠绕,可惜已经挂掉了。

游人至此,心情渐次开放,已觉园林气息直入肺腑。

03

狮子林

▼鸟瞰图

其整体格局为建筑安于一侧,以山水为主体,其中水面依然有宽有窄自由变化,存有水湾与水头,与假山区相互勾连构图相互包容,建筑退居一侧作为配角,并构筑了完整的环园连廊,以凸出环形的流线与视角观赏园中的主体——山水。同时分析其开口部,入口通道窄而长,且未正对着向园林开门,而是通过不同的庭院,入口庭院组从一侧并列着依附于园林主体,最终侧入(园廊交替出现,作为入口的建筑,仍旧是方正规制的)。狮子林环廊每隔一段距离创建一个平台供休息驻足,并出现了“弧形”的多样化形态。

04

沧浪亭

▼鸟瞰图

1、整体布局

沧浪亭的设计采用了苏州园林中少见的开门见山的手法,一进大门就见山林,硕大的假山置于庭院正中,山石与草木随意播撒,自然之趣,油然而生。

园子占地约15亩,园中布局打破了以水为主的惯例,将假山作为主体,入门迎面即见黄石为主,土石相见的假山。山上古木参天,山下凿有水池。四周环列印心石屋、看山楼 、明道堂、翠玲珑等建筑,一条蜿蜒的复廊环绕亭山。

沧浪亭的独特之处在于复廊和花窗。复廊即从长廊正中,用一面墙分为两条走道。一侧临园外的水,一侧临园内的山。这种外水内山的格局在苏州园林中独树一帜。

廊壁长约50米。嵌有108个精美花窗,无一雷同。透过花窗内外山水隐隐迢迢相应成趣。是江南园林“借景”手法的典范。

2、局部细节

(1)以水为(围)墙

沧浪亭一反高墙深院的常规,将一轩一亭和廊子的一半都面向园外的河水,将园外的河水融入园内,未进园门,已是绿水回环,柔丝千缕,园林意趣扑面而来。临水山石嶙峋,复廊蜿蜒如带。

△复廊在庭院里的一面,小径,神仙,飞鸟,梦境

△复廊靠近水的一面,马路,众生,汽车,人间

另外复廊在视觉上的变化也令人惊奇,靠近水的一面流畅,有此情绵绵的感觉,而它在庭院里的一面一眼望去,似乎多为折角。复廊的“复”不是简单的重复,它是“山重水复”的“复”不繁琐也不做作。沧浪亭中的廊界定了边界,也模糊了边界,视点随着廊子摆动,变换、转移。

沧浪亭的一道界限围墙都很入画。让人浑然不觉,成为了这片园林的衣裳。

(2)漏窗借景

值得一题的是浪亭廊庑漏窗108式中,图案花纹无一雷同,在苏州古典园林中独树一帜,从漏窗看去,漏窗与风景,风景与漏窗互为细节,漏窗使被阻隔的风景能够漏进来,是渗透,也是自然和人工营造的相得益彰。

△映在花窗周围的婆娑树影

沧浪亭的亮点有:山石,复廊,漏窗,其中复廊,漏窗把园林外的山山水水融为一体,使园内之水与园外之山,相映成趣。这些既反应了当时人的生活状态与精神需求,也反映了造园者的匠心独具。

△映在花窗周围的婆娑树影

沧浪亭的亮点有:山石,复廊,漏窗,其中复廊,漏窗把园林外的山山水水融为一体,使园内之水与园外之山,相映成趣。这些既反应了当时人的生活状态与精神需求,也反映了造园者的匠心独具。

——————————————————————————————————————————————————————————————

如果有兴趣深入学习的同学,可以关注“景观微课”“室内微课”和“东道手绘”微信公众号,查看更多考研经验和手绘知识,了解风景园林,环艺景观,环艺室内,建筑设计,城市规划的课程信息。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