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实际工程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京沪高速发生特大车祸 解读|实际工程

解读|实际工程

2023-11-25 18:4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工程数据概览

线路长度:1318公里,相当于日本新干线总里程的一半。

投资总额:2209.4亿元,超过三峡工程。

消耗物资:钢铁735万吨,相当于三峡工程的10倍;水泥4418万吨,相当于三峡工程的六倍。

施工人员:每天有11.4万人工作在长达1200多公里的施工线路上。

站房工程:需要新建改建21座高速铁路车站,其中北京南站、南京南站、上海虹桥站规模居世界前列。

土建工程:需要浇筑29000多座标高12米的H型混凝土高架桥墩,以及每块长达32米,重达900吨的箱梁。

轨道系统:需要铺设4万多块5米规格的无砟道板,以及重达32万吨的高速钢轨,总长度超过5000公里。

车辆系统:研制超过150列时速350公里级别的CRH2C型和CRH3型高速动车组。

京沪铁路百年历史

北京——中国的首都,政治文化中心,环渤海经济圈的中心城市,拥有2172.9万常住人口(数据截止为2016年)。

上海——中国第一大城市,经济中心,长三角经济圈的中心城市,拥有2419.7万常住人口(数据截止为2016年)。

自1843年开埠后,上海从一个不起眼的小渔村迅速崛起为中国第一大城市,这两座相距1300公里的城市,便深刻影响着中国政治经济的发展,铁路是联系这两座城市的主要交通方式。已有百年历史的京沪铁路是中国东部最重要的南北干线之一。京沪铁路原本分为北中南三段,北段为1897年至1900年建设的京山铁路北京至天津段,中段为1908年动工的津浦铁路(天津至南京浦口),南段为1905年至1908年由英国人投资建设的沪宁铁路。1933年,南京下关与浦口之间开通火车轮渡,使京沪铁路首次跨越长江天堑。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通车后,津浦铁路与沪宁铁路接轨,并正式改名为京沪铁路,从此成为中国最繁忙的铁路干线之一,是北方各省通往华东地区的必经之路,也是北煤南运的重要通道。

进入21世纪后,随着中国的急速经济发展,京沪铁路运输能力长期超负荷运行,2007年,京沪线平均每公里客运密度为4782万人公里、货运密度为6277万吨公里,分别为全国铁路平均密度的5.2倍和2.1倍,处于极度饱和状态。京沪线以全国铁路2%的营业线路,完成了全路10.2%的旅客周转量和7.6%的货物周转量,是世界上客货运输最繁忙的干线。虽然经过多次提速后,运行时速达到140-160公里,但是仍然难以满足运力需求。

为缓解前所未有的运输压力,新建铁路一条铁路已迫在眉睫。但对于这条高速铁路的必要性,经济性,以及选择哪种技术建设(“高速轮轨”和“磁悬浮”之争),选用哪个国家的技术,一直是饱受争议的话题。从最早的可行性研究,到最后获批立项,破土动工,历经了18年曲折复杂的过程。

规模宏大的超级工程

京沪高速铁路工程技术复杂,主要涵盖工务工程、牵引供电、通信信号、电动车组、运营调度、客运服务6个系统,是当代高新技术的集成,也是庞大复杂的系统,近年来,我国围绕高速铁路技术完成400多项科研试验,攻克一系列技术难题,如大跨深水桥梁建造技术、软土地基沉降控制技术、无砟轨道技术等;通过铁路六次大面积提速,又掌握了时速200公里及以上铁路成套技术;秦沈、武广等客运专线建设,也为我国积累了高等级铁路建设经验,这些成套关键技术最终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时速300―350公里中国高速铁路技术体系,为京沪高铁建设提供了技术保障。

根据估算整个京沪高速铁路工程中,共需消耗钢材500万吨,相当于三峡工程的七倍;水泥4000万吨,相当于三峡工程的六倍;高速钢轨32万吨,总长超过5000公里;耗电4.5亿度,足够20万户家庭用一年;施工图纸重达数十吨,此外工程还能够提供上百万个就业岗位,将明显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在京沪高铁开工后,平均每天要消耗1万吨钢筋、3.5万吨水泥、11万立方混凝土,完成投资额约1.9亿元;每天工作在1200多公里施工路段上的人员超过11.4万人,大型施工机械超过2.35万台套,其中包括世界最大的千吨级提梁机、架梁机。

千里高架纵贯南北

土建工程是京沪高铁施工量最大的部分,全线共分为六个标段,由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旗下的中铁十七局、中铁十二局分别中标1、4标段。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中铁一局、中铁三局分别中标2、5标段,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和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分别中标3、6标段。六个标段施工总报价合计为837亿人民币,其中第4标段为170亿元。各施工单位在施工工程中,解决了无砟轨道、长大桥梁、高架站无缝线路、沉降控制技术一系列问题,满足了工程建设需要。

京沪高铁双线全长约1318公里,由于施工路段河网众多,广泛分布着深厚的软土层,因此大量采用高架桥梁技术来解决沉降控制问题。在京沪高铁全线共有高架桥梁238座,隧道22座,总长度达1061公里,占全线长度的80.5%。上千公里的高架桥梁由29000多座H型高架桥墩和巨型钢筋混凝土无砟箱梁组成。H型混凝土高架桥墩每座标高12米(相当于四层楼),桩基深入地下40-90米,以控制沉降。其实,这与在城市中建高架道路是一样的建设原理,只是桥墩上面承载的是绵延上千公里的高速铁路。高架桥的造价尽管比路基高,但是造桥可以走直线,有利于提高高速铁路车速。

箱梁的生产和架设,是京沪高速铁路土建施工的关键性工程。全线共设有48个梁场现场浇筑混凝土箱梁,每块箱梁长32米,宽12米,高3.5米,面积相当于一座篮球场,耗用钢筋68吨,混凝土328立方米,对抗腐蚀性、抗震和抗拉裂性都有相当高的技术要求。浇筑完工的箱梁重达900吨,需要用世界最大的千吨级提梁机和架梁机吊装到位,箱梁之间的误差不能超过0.5毫米,而路基沉降必须控制在15毫米以内。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列车在高速行驶时的平稳和安全。高架桥梁施工法还能节约大量土地。普通铁路路基平均1公里占用土地70亩左右,而1公里高架桥梁占地仅为27亩,以此计算,京沪高铁1059公里长的桥梁,能节省施工用地4.5万多亩,相当于30平方公里左右。

国产高速动车组下线

京沪高铁的总投资约为2200亿元,其中车辆设备采购约占30%,达660亿元。由于京沪高铁高峰期每3分钟一列,按照双向建设计算,至少需要150列动车组。主要由我国机车制造的两大龙头企业南车集团和北车集团研制,以确保拥有中国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列车与京沪高速铁路开通同步投入运营。京沪高铁运行车辆主要有两种,包括由南车四方生产的时速350公里级CRH2C型高速动车组,和北车唐山生产的CRH3型高速动车组,每列价格在1.3亿元左右。

2007年12月22日,我国首列时速300公里级“和谐号”动车组(CRH2—300)在南方车辆集团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竣工下线。这标志着我国铁路客运装备的技术水平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2004-06年,南方四方通过3年时间消化吸收日本E2-1000设计技术、自主制造60列CRH2动车组,打下时速200公里级技术基础。之后,自2006年开始立项,经历了2年的预研、设计、制造、调试工作,自主完成了时速300公里级高速动车组的研制工作。

2008年4月24日,编号CRH2-061C的列车在京津城际线上进行高速测试,其最高时速达到近370公里,打破了“中华之星”创造的321.5公里时速纪录。8月1日起正式投入京津城际铁路运行。

2008年4月11日,国产时速350公里CRH3型和谐号动车组在北方车辆集团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下线;该车原型为德国西门子ICE-3列车及中国国产动车组—长白山号,由北车唐山及德国西门子合作研制。

2008年6月24日,CRH3型动车组在京津城际铁路试验中,跑完京津全线120公里仅用时25分10秒,创造出时速394.3公里的高速纪录。

其他关键性工程

京沪高铁共有高架桥梁238座,这些桥梁,不仅长度长,而且建造难度大、质量要求高,其中昆山特大桥、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淮河特大桥、黄河特大桥等特大型桥梁,创造了多个中国乃至世界第一。

京沪高铁18年大事记

1990年12月,铁道部完成“京沪高速铁路线路方案构想报告”。

1994年,当时的国家科委、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国家体改委和铁道部课题组完成了“京沪高速铁路重大技术经济问题前期研究报告”的深化研究。

1994年12月,国务院批准开展京沪高速铁路预可行性研究;同月,铁道部成立京沪高速铁路预可行性研究办公室。

1996年4月,完成“京沪高速铁路预可行性研究报告(送审稿)”。

1997年4月,完成“京沪高速铁路预可行性研究报告补充研究报告”,并据此上报了项目建议书。

1998年10月至2000年4月,当时的国家计委委托中咨公司对“京沪高速铁路预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了评估。铁道部按评估意见完成了“京沪高速铁路预可行性研究报告。

2000年1月,按国务院要求,铁道部配合中咨公司完成并上报国家计委《关于高速轮轨与高速磁悬浮比较的论证报告》。

2001年,当时的国家计委和国土资源部联合颁发《关于预留京沪高速铁路建设用地的通知》,要求沿线地方政府预留京沪高速铁路建设用地。

2003年7月至10月,完成了设计暂行规定国际咨询。

2003年9月,中咨公司召开了京沪高速铁路建设论证会,评估了京沪高速铁路建设的必要性、轮轨方案和磁浮方案的比选,认为高速轮轨技术是现阶段的必然选择。

2003年12月至2005年7月,完成了设计国际咨询。

2006年2月22日,国务院第126次常务会议批准京沪高速铁路立项。

2006年5月至11月,中咨公司受国家发改委委托完成了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评估工作。

2007年8月2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批准京沪高速铁路可行性研究报告,9月12日国家发改委批准京沪高速铁路可行性研究报告。

2007年10月22日,国务院决定成立京沪高速铁路建设领导小组。

2007年11月16日至12月1日,国家发改委组织专家组完成了京沪高速铁路初步设计优化评审工作。

2007年12月5日,铁道部批复初步设计。

2007年12月10日,京沪高速铁路建设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召开。

2007年12月26日,国土资源部批复先期用地。

2007年12月27日,京沪高速铁路股份有限公司创立。

2008年1月1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同意开工建设。

2008年4月18日,京沪高速铁路正式开工建设。

2013年,京沪高速铁路将投入运营。

@版权声明:未注明出处信息皆来自网络,转载请注明出处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