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京华烟云小说梗概 悦读

悦读

2024-07-13 14:1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京华烟云》讲述了北平曾、姚、牛三大家族从1901年义和团运动到抗日战争三十多年间的悲欢离合和恩怨情仇,并在其中安插了袁世凯篡国、张勋复辟、直奉大战、军阀割据、五四运动、三一八惨案、“语丝派”与“现代评论派”笔战、青年“左倾”、二战爆发,全景式展现了现代中国社会风云变幻的历史风貌。

1975年,林语堂凭借《京华烟云》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小说共三部。第一部《道家女儿》,写1900年到1909年,八国联军入侵的风声日紧,京城拥有百万资产的富商又是道家信徒的姚思安举家离京南下时,在兵荒马乱之中,姚家十岁的姑娘姚木兰同家人失散,后由京官曾文朴接到家中。木兰与曾家三儿子新亚被看做天赐的良缘。几年后,姚木兰长成美丽过人、心灵手巧的少女。这时接二连三的人世波澜打破了这两家宁静的生活。奋发有为的青年孔立夫走进姚家生活的圈子,也走进姚木兰的心灵。木兰与新亚结婚,这样,道家的女儿成了儒家的媳妇,而木兰心里爱的却是孔立夫。

第二部《庭院悲剧》,叙述牛家恶势力的作威作福及衰败崩溃过程,之后,笔触又回到姚家庭院,展现一幕幕悲剧:姚家长子迪人身亡,迪人的母亲得了怪病久治不愈,姚木兰舅父冯泽安女儿冯红玉投湖自尽,姚思安自认为对家庭的职责已尽,削发改装,走出庭院,外出云游。宣布十年后回来。

第三部《秋季歌声》,描写了五四运动前夕到日本侵略军占领京、沪、杭之后二十年间姚曾两家的生活。随着时光的流逝,曾、姚两家的第三代逐渐长大。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木兰一家远离杭州西行。沿途都是逃难的人群。木兰在西行途中收留了三个孤儿和一个刚出生的婴儿,她感到自己虽已到了生命的秋季,但下一代却处于春季,“在晚秋的落叶之歌里含着青春的催眠曲”。小说在“秋季歌声”中结束。

创作背景

《京华烟云》前面的献词为:全书写罢泪涔涔,献予歼倭抗日人。不是英雄流热血,神州谁是自由民。林语堂写《京华烟云》时,正值二战爆发,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华各族儿女奋力抗战之际。林语堂深深的热爱着伟大的祖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他认为作为一个与时俱进的中国知识分子,在国家形势危急的情况下,就应该义不容辞的将自己的安危和国家的安危紧紧地捆绑在一块,就应该责无旁贷的把自己投入到挽救国家的阵营中去。他认为“作为一个作家,最有效的武器是作品”,他认为“要使读者如历其境,如见其人,必须借助小说这种手段来表达”,这也是林语堂写这本书的原因。

人物介绍

1

姚木兰

姚木兰生长于富家,从小受道家信徒父亲姚思安的影响,容忍宽大、亲切和霭,她崇尚老庄、歌笑自然,留连山水。在林先生的笔下,活脱脱一个值得老庄先贤们称道的“典型女性”。道家,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到了20世纪30年代已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姚木兰受道家影响,但时代却给她印上了新的痕迹,使她走向社会,走进了千千万万人民群众组成的抗日洪流当中。

2

牛素云

牛素云是牛似道、马祖婆之女,曾襟亚的妻子,曾家二少奶奶。生长环境导致她高高在上,有着金钱至上的观念,并还有一些为人处世上的厚黑学,更继承了妈妈的特质,总是高傲地冷酷着与人争斗。可命运的屡屡碰壁导致她最终与不成才的丈夫离婚,家道中落更要卖身救父,后更是贪图享乐为日本人贩卖毒品,成了道上有名的“白面皇后”,可由始至终她都没有“卖国”,善恶交融,让人又恨又怜。

3

姚思安

姚木兰的父亲。他对待子女很开明,深信世间的事都有因果缘由。他选择云游四方,去寻找另一种人生。为了不让甲骨文落入日本人的手中,他放火烧家与敌人同归于尽。此后,他的子女也受其影响投入到抗日浪潮中。

作品鉴赏

《京华烟云》在创作方法上,运用了社会全景图式法。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叙述了北平曾、姚、牛三大家族之间的恩恩怨怨,爱恨情仇和聚散离合。它还反映了从1901年义和团运动到抗日战争爆发的30多年中国社会的动荡不安和局势的演变。书中描写了众多不同阶层的人物,描写了他们的社会地位也各不相同,书中描述了这些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为人处世的方法,还有这些人物对于金钱名利这些身外之物的观点,除此之外,还有他们日常生活的环境特点。“书中还描写了从义和团运动、到八国联军入侵、到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到军阀混战、到北伐战争、到全民抗日其间的重大事件,以及蕴含在这些重大事件背后的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包括政治、经济、哲学、宗教、文学、艺术、民俗等”。

它书写了生活的和谐与恬淡,生命的超脱与自由自在。整部书中充溢着浓厚的道家文化,平缓自然、从容豁达。让读者在淳朴、宁静和芬芳的基调中,在平和安详、自尊自爱的文化氛围中感受道家文化的无穷魅力。展示了中国特有的文化意境和中国传统的儒道哲学思想,向西方人展示了战乱年代的中国社会生活、丰富多彩的文化及其宗教思想。

《京华烟云》被誉为“现代版的《红楼梦》”。虽然《京华烟云》在很多方面都受到《红楼梦》的影响,但在写作手法上,《京华烟云》却具有与《红楼梦》迥然不同的独特之处。《京华烟云》与《红楼梦》之间有着深厚的渊源关系,《京华烟云》中主要人物亦多临摹于《红楼梦》。其中相似度最高的当属复制于黛玉的红玉,二者在人物形象、性格,以及爱情命运上都颇有相通之处。当然,二者在人生价值取向和爱情观上亦有不同之处。透过两者的复制和重构可知,《京华烟云》对于《红楼梦》不仅仅是承继的关系,也存在着分离的关系。

后世影响

《京华烟云》自1939年底在美国出版后的短短半年内即行销5万多册,美国《时代》周刊称其“极有可能成为关于现代中国社会现实的经典作品”。

《京华烟云》的续篇是《风声鹤唳》,《纽约时报》誉之为中国的《飘》。《京华烟云》与《风声鹤唳》《朱门》合称为“林语堂三部曲”。

1975年,林语堂凭借《京华烟云》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作品评价

它实事求是,不为真实而羞愧。它写得美妙,既严肃又欢快,对古今中国都能给予正确的理解和评价。我认为这是迄今为止最真实、最深刻、最完备、最重要的一部关于中国的著作。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赛珍珠

林语堂在英文巨著《京华烟云》中对幽默信手拈来,通过幽默来批判社会现实、刻画人物形象、并向英语输入新的表达方式和认知角度。他在作品中对幽默的充分使用体现了幽默大师的文采和风范,促使人们重视幽默在文学创作中的功能并重新评价林语堂的幽默观和文学观。

——广东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翻译系主任武敏

林语堂的长篇代表作《京华烟云》不仅是以大时代为背景框架描写大家庭命运变幻的史诗性作品,而且是一部蕴含丰厚的文化小说。它的文化意蕴表现在人类从对命运的神秘不测到超然彻悟,再到宽怀、同情、献身的境地这样一个不断渐进的精神升华的历程。在探寻人类精神本质方面,最终都归于一种超然现实的理想化境地,这既是林语堂及其主要代表作的思想文化价值所在,同时也正是其局限性所在。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刘勇

《京华烟云》描述了社会大动荡和历史变迁中几个大家族的荣辱兴衰,如史诗般波澜壮阔,同时又蕴含着极其深刻的文化内涵,是一本译介和弘扬中国文化的经典佳作。

——《深圳大学学报》编辑部杨燕

作者简介

林语堂

林语堂,福建龙溪人,1895年出生于福建一个基督教家庭,父亲为教会牧师。

1912年林语堂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1919年秋赴美哈佛大学文学系。192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转赴德国入莱比锡大学,专攻语言学。1923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和英文系主任。1924年后为《语丝》主要撰稿人之一。1926年到厦门大学任文学院长写杂文,并研究语言。1927年任外交部秘书。1932年主编《论语》半月刊。1934年创办《人间世》,1935年创办《宇宙风》,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的小品文,成为论语派主要人物。1935年后,在美国用英文写《吾国与吾民》《风声鹤唳》, 在法国写《京华烟云》等文化著作和长篇小说。

1944年曾一度回国到重庆讲学。1945年赴新加坡筹建南洋大学,任校长。1947年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术与文学主任。1952年在美国与人创办《天风》杂志。1966年定居台湾。1967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1975年被推举为国际笔会副会长。1976年在香港逝世。

图文来源于网络

责任编辑:李涵琪 张海楠

征稿

河南大学文学院官方微信公共平台自2015年10月1 日起面向文学院全体学生长期征稿,内容文体不限,字数不限,可为散文、诗歌、微小说、书评、影评、学术创作等作品。作品内容必须积极向上且为原创,并且没有在其他书刊公开发表。投稿请通过邮件的方式发送至邮箱[email protected],并注明姓名学号及联系方式。我们将进行公开的评选表彰。在这里,激荡理想,分享理想,共话青春!

点小花花,让他们知道你 “在看”我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