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三百年的变奏:《帕萨卡里亚变奏曲》的前世今生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亨德尔的简介 穿越三百年的变奏:《帕萨卡里亚变奏曲》的前世今生

穿越三百年的变奏:《帕萨卡里亚变奏曲》的前世今生

2023-11-07 18:4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让我们来听一下这个将近三百年的音乐声响。

我们可以从中清晰地听到两个高低声部在彼此缠绕着行进,主题为附点节奏,其下方的持续低音始终以模进的手法行进,通过流动的八分音符与上方的附点节奏相结合,我们可以感受到,音乐在不断地对自己进行复制与模仿,变幻出曼妙的听觉审美感受。清脆的琴音带有些许华丽与典雅以及伤感。从中我们能够嗅到浓烈的现代浪漫气息,为这首作品未来的命运做了最好的铺垫。

第二次跃进

十几年后,我们在亨德尔自己的其他作品中竟然再次听到了这熟悉的旋律。首先是他的《降B大调第六号管风琴协奏曲》的第三乐章小广版中(Organ Concerto No.6 in B flat,Ⅲ Larghetto)的开头段落,我们分明清晰地听到了《帕萨卡里亚舞曲》开头段落的同款变奏。

之后我们又在其《降B大调第七号管风琴协奏曲》的第一乐章行版中(Organ Concerto No.7 in B flat,Ⅰ Andante)的中后部分,又一次听到了熟悉的《帕萨卡里亚舞曲》的音乐主题,这一次音乐形象通过弦乐队与管风琴的演绎而变得更加饱满、充满深情。

第三次跃进

好的题材总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时光走过了一个半世纪,这段颇具浪漫主义色彩的键盘音乐迎来了它的第三次递变。1887年,挪威作曲家、小提琴家约翰·哈尔沃森(Johan Halvorsen, 1864-1935) 有感于这部作品蕴含的深刻情感与充满对话感的戏剧性,将其创造性地改编为小提琴与中提琴的二重奏曲。也正是这次伟大的改编彻底拓宽了这部作品的境界,使之一跃成为主流乐器的保留曲目。如今我们可以在很多视频资源上找到这一版本的演绎,它也是人们最为熟知的《帕萨卡里亚变奏曲》。从帕尔曼与祖克曼的完美演奏中,我们得窥它的恢弘与细腻。

小提琴家帕尔曼与祖克曼

小提琴首先奏出略带激奋的伤感主题,中提琴沉稳的在下方给出和声的强有力支持。随后小提琴拉出了一段堪称天籁的旋律线,温柔哀伤,充满回忆。中提琴接过接力棒,如泣如诉地吟唱。之后小提琴与中提琴变换着各种演奏技巧,缠绵悱恻的交织在一起,如同一对彼此深刻了解对方的情侣,讲诉着爱之路上的一切经历。中段部分,小提琴唱出了一段委婉动人的哀歌,时而高亢、时而低沉,仿佛在幽怨地回视来路的艰辛与苦难。中提琴不离不弃地陪伴左右,如同跟着在哼鸣,颇有催人泪下的效果。乐曲的后段,两个独奏乐曲一改前段的哀怨,转而悲愤地开始抗争那命运的不公,我们可以清晰地听到它们彼此在气势上、在旋律与和声的走势上互相鼓励、形成合力的过程。乐曲的节奏逐渐加快,我们也仿佛跟着这股动能亢奋、激动。最终,二者在大调性的和声中取得了胜利。全曲充满了戏剧般的张力,令人血脉偾张。

这里还想与大家分享一个上述版本的变体,即弦乐四重奏版本的《帕萨卡里亚变奏曲》,作品基本沿袭了上述二重奏的框架和叙事结构。不过在充实了第二小提琴和大提琴之后,乐曲音响更加立体丰满,并且一改二重奏版本的炫技特质,凸显了富丽典雅的气质,给人感动深思的力量。

在这一版本的中段,四件乐器共同使用拨奏技术,使全曲多了几分仙气。我们可以清晰地辨听到四件乐器之间你来我往的不断进行对话、模仿的过程,充满了艺术的高级趣味。

第四次跃进

近年来,笔者又听到了诸如用竖琴、吉他等乐器来演绎这首经典作品的尝试,都各有千秋。不过最为新颖的还是由胡戈·希克梅特合奏团(Hugo Siegmeth Ensemble)演奏的带有爵士风格的版本。

这首作品融入了现代的视听感受,在原有音乐素材的基础上进行解构,加入了节奏感十足的切分音效果以及萨克斯的略带慵懒的吟诵。整首作品俨然开辟出了一个全新的境界,令人拍案叫绝。

在欣赏了这四重境界的“帕萨卡里亚”系列作品后,我们可以感受到这个音乐主题强大的生命力和源源不断的与之相伴的创新力。这个美妙的声音从三百年前发出,不断在时空中产生回响,一圈圈的波痕一直荡到了今天。我们有理由期待,也许在未来的某个时刻,这颗茂盛的树木还将生长出新的枝丫,开出更加绚烂的花朵。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本期内容:祁景谋

文章编辑:廖 敏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