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云 白露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产品丰富化的特征 王云 白露

王云 白露

2024-06-30 13:3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1.以动漫衍生品为核心的物品消费

商品的符号化功能,使消费行为获得了文化意义。其实,物品从一开始就具有一定的目的与意义。例如食物用来充饥、衣物用来蔽体。但由于其使用价值较为直接与简单,人们往往忽略了其符号价值。随着经济生活的复杂化发展,物品的消费与流通也日趋复杂,伴随着物品的制造与流通,商品的目的与价值也更加多样化。这时,商品的符号价值也日趋凸显。在此过程中,物品成为了一种符号或载体,其承载的物质文化以及精神象征意义往往超越了其使用价值。

近年来,动漫衍生品的发展在动漫产业发展中越来越占有重要的地位。动漫衍生品即利用动漫、游戏中的人物形象,经过专业的设计师的设计,制造出的一系列可供售卖的服务或产品。最常见的衍生品包括动漫人物形象玩具、模型、文创用品、生活用品等。这些衍生品在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的基础上,更趋向于作为一种文化价值、符号价值而被青少年消费人群所收藏。消费者在收集动漫人物模型、印有动漫人物的抱枕、马克杯等生活用品,甚至是一些普通的日常文具用品的过程中,往往并不会在日常生活中实际使用这些商品,而更多地是作为一种收藏。这时,商品原本的使用价值并没有得到发挥,决定消费者产生消费行为的是商品背后的文化与符号价值。

消费过程中的符号意义,是决定消费者消费行为的重要原因。彭华民(2011)在《消费社会学新论》中指出,消费品的符号意义总体上包括四种类型:功利意义(又称为功能意义)、享乐意义、社会意义和神圣与世俗意义。【4】187这里的功利意义,指的就是商品的功能性意义,即其使用价值。例如文具用来学习,衣物用来避寒等等。动漫衍生品的形式多种多样,小到文具用品、书籍音像制品,大到各类生活用品、保健品等。这些产品被消费者购买后,实际的使用方式往往因人而异。毫无疑问商品的功能性意义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发挥,但是动漫衍生品实际上发挥更多的并不是其功利意义,而是享乐意义、社会意义。消费者购入动漫衍生品,享受商品中的文化意义,并通过消费行为与他人建立一种新的社会关系。喜爱相同动漫作品与人物并消费其相关产品的消费者之间,通常可以更快地建立心理认同,更容易在彼此之间建立一种相对稳定的社会关系。在这个消费过程中,商品的神圣与世俗意义同样存在。神圣消费实际上已经并不一定与宗教有关,动漫爱好者们对于喜爱的动漫作品与动漫人物容易产生一种精神上的崇拜,因此在消费动漫衍生品时,倾向于将其相关商品进行大量地收藏。这些衍生品将动漫作品中虚拟的形象实体化,给予消费者精神上的激励,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被赋予商品神圣意义。

青少年群体通过动漫衍生品消费行为,除了消费商品的使用价值,更多地享受其带来的娱乐价值,并通过购买行为建立起相对稳定的同好关系。除此之外,动漫衍生品通过将虚拟的动漫形象实体化、形象化,也成为了一些动漫爱好者们的精神依托,而具有守护与激励意义的精神价值。

2.特定消费环境下的符号化消费

消费行为的产生需要特定的消费环境。“任何消费,总是发生在一定环境中的消费。消费与环境因此形成了一定的相互关系。”【5】172消费品通过符号化而具有特定的文化意义,而这种符号化的过程,需要一定的空间来展示与实现。这种消费环境包括时间、空间、大众传媒等。本小节将从实际的消费空间中的动漫产品消费行为以及大众传媒等虚拟消费环境下的消费行为两个方面入手,探究青少年群体消费行为的符号化特征。

(1)基于特定消费空间的商品及服务型消费

消费行为产生于特定的消费空间,例如日常用品的消费产生于平价超市,而奢侈品的消费则多发生于高档百货商店。这种特定的消费环境实际上已经成为了一种特定的商品空间符号,在这一特定的商品空间中,商品与服务获得了新的文化意义。

近年来,在日本动漫文化的影响下,女仆咖啡厅、漫画咖啡厅等极具特色的动漫衍生产品与空间逐渐发展起来。女仆咖啡厅发源于日本东京秋叶原,后逐渐扩展到日本全国,并形成一种独特的御宅文化。之后这种动漫文化也扩展到包括中国、韩国、美国等在内的世界各国,在这些国家动漫文化产业以惊人的速度发展起来,其中也包括女仆咖啡厅这一特定的动漫文化消费空间。女仆咖啡厅属于角色扮演型餐厅,服务员会穿着女仆服装,为客人提供包括餐饮、游戏等一系列的服务。顾客通过与女仆装扮的服务员进行实际的交流、享受其带来的服务的同时得到一种身临动漫场景的真实感受。除了女仆咖啡厅之外,执事咖啡厅、漫画咖啡厅等以动漫人物为核心的主题餐厅甚至是主题公园也不断发展起来。

女仆咖啡厅、漫画咖啡厅等特定的消费空间为消费者营造出了较为真实的动漫场景,消费者在这种人为营造出的环境中消费的餐饮服务以及娱乐服务,带有符号化意义。动漫文化消费者的消费不再是食物等商品本身的使用价值,而是其背后的文化与符号价值。以女仆咖啡厅为例,消费者是通过食用“女仆”制作的食物以及通过与其互动而获得心灵上的慰藉与治愈。据百度女仆吧2016年的统计数据,截至2016年,中国全国正常营业的女仆咖啡厅大致不到40家,且主要集中于大中城市,其中北上广占比50%。据了解,国内的女仆咖啡厅因为受众群体较为小众,运营处境比较艰难。同时,对于这种新型的消费模式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在鼓励消费模式的个性化发展的同时,这种御宅文化以及消费模式对于青少年群体价值观消费观的影响也引起了各方人士的重视。

(2)依托大众传媒的虚拟形象消费

消费文化发展除了受到消费者心理因素的影响,也受到了大众传媒等传播媒介的推波助澜。尤其是近年来网络媒体、新媒体等传播渠道的迅猛发展,使消费方式也逐渐呈现多元化趋势。大众媒体推动消费的符号化,使其拥有了更多的象征与符号意义。

随着动漫文化在中国的发展,漫展这一动漫文化交流形式越来越为人们所接受。漫展,也被称为动漫展览,是动漫爱好者们进行交流的场所。主要参与者为动漫爱好者、coser(指通过穿上特制的动漫角色服饰,扮演成动漫作品中的角色的人)以及摄影人员等。近年动漫角色的声优(指在动漫影视作品中为动漫角色配音的人)也更多地参与到了漫展活动之中。在漫展中可以购买到许多动漫衍生品,可以通过cosplay来展现自己,并结交朋友,也可以欣赏到精彩纷呈的节目表演,甚至是参与各种与动漫文化相关的比赛。漫展现场能够见到国内外著名的coser、漫画家、作家、声优,对于动漫爱好者来说,漫展是一个独特而专业的动漫文化交流渠道与场所。在这个独特的消费场所中,无论是购买衍生品的消费者,还是制作角色服饰参与漫展的coser,亦或是参与声优签售会的消费者们,均在为动漫中的虚拟角色进行消费。消费行为是短暂的,但其符号化意义将时间与空间的延长,消费行为也具有了神圣性。

再比如,近些年来在微博等新型传媒渠道中流行起来的动漫角色庆生会,同样揭示出了消费者消费行为的符号化倾向。动漫角色庆生会指的是喜爱同一个动漫角色的动漫爱好者们在该动漫角色的官方规定生日时,通过线上甚至线下的活动为其庆祝生日的行为。对动漫爱好者来说,动漫人物在某种程度上被赋予了神圣化意义。远古时代,人类的图腾崇拜被认为具有符号象征意义,而在现代社会,与明星崇拜相同,对于动漫人物甚至是扮演动漫角色的演员们的崇拜,也相应的具有了符号化特征。动漫爱好者们会为了表达自己的喜爱、崇拜之情而为虚拟角色庆祝生日。这样为庆祝生日而产生的消费行为具有符号化意义。

消费文化离开了消费者积极主动的参与便无法产生。这里我们需要提到消费的表现性。消费的表现性指的是,“消费者通过对消费物或消费行为的符号元素的选择和组合方式来表现、传达某种主观意义或交流某些客观信息。”【5】172消费者可能明确地认识到其消费活动的目的性与意义,也可能对于自身消费行为具有认识上的模糊性。动漫爱好者们选择线上或者线下的庆生方式为动漫角色庆祝生日,由此产生各种形式的消费行为,这些消费行为通过大众传媒途径而更多地展现出了表现性。庆祝生日这项活动本身即属于一项展示型活动,进行这项活动的个人希望将自己的情感展现给当事人与旁观者,并期望以此获得精神满足。动漫爱好者们通过庆生会来展现出自己对于动漫角色的喜爱,并渴望将这种喜爱展现给大众。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渠道恰如其分地将这种表现性渴望展现出来,并在某种程度上将虚拟的动漫形象“具象化”。

3 动漫产业下青少年消费文化符号化成因及思考

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受主体的社会属性(包括群体、职业、民族社区和学历等社会因素)以及社会文化环境(如家庭、社会阶层、文化与亚文化、收入水平、消费风气、经济形势以及交通、通信与商业设施等物质因素)的影响。【4】55因此,在分析青少年的消费行为时,需要从消费行为发生的外界环境,以及消费者自身的心理状况两个方向进行探究。经济社会的发展促使消费者从以往的满足于消费商品的使用价值逐渐发展为追求更高层次的文化属性的消费。而科技的发展加速了新型传媒渠道的更新换代,新的大众传媒途径衍生出了新的消费方式。本节对于影响消费者消费行为的外界因素不做过多的展开,而将主要目光放在青少年消费人群产生新的消费方式的主观原因上。

1.寻求身份认同与交流渠道

在任何一种社会,任何一种年龄群体之间都会产生独特的社会认同。相同的消费方式更促进了这种社会认同的形成与发展。“人们借助消费向社会观众表达和传递了某种意义和信息,包括自己的地位、身份、个性、品味、情趣和认同。”【5】158在这种传递信息的过程中,消费活动赋予消费品某种共同的文化意义,使其成为社会交流的方式,消费活动本身也成为了一种文化、信息交流的场所。人们在消费物品时,实质上是在消费符号所具有的意义,同时,也正是通过对特定符号意义的认同或不同认同形成了“自我”,界定着“自我”。一旦人们进行了消费,人们就进入一个全面的符号价值生产和交换系统中。在那里,所有的消费者都不由自主地相互牵连,丰盛、自由、进步、救赎、个性化等就在人们不知不觉中成为支配人们行动的基本价值观。【4】31单一的消费行为代表着一种个性符号,彰显了个体的独特性,而相同的消费行为则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一种“群体成员感”的社会认同得以形成。消费活动体现了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之间的社会关系,消费者通过这种消费活动形成对于个体与群体关系的认知。

青少年群体在进行动漫文化消费活动时,通过对于相同的动漫作品、动漫形象的消费,很容易产生一种文化认同。同时,这种消费环境——如漫展、女仆咖啡厅等实际消费场所,甚至是线上传媒等虚拟消费场所一为消费者提供了一个文化交流的场所,文化认同在这里得以产生。

2.人物崇拜与心灵慰藉

上文提到,早在远古时代,就出现了以图腾崇拜为主的精神崇拜现象。现当代,青少年对于明星、偶像的崇拜现象也已不足为奇。这种精神崇拜现象同样体现在青少年群体的动漫文化消费行为之中。

青少年自身成长时期的特殊性与对于外界新鲜事物的敏感,造成其消费意识与行为复杂多变。他们渴望寻找到一个理想形象甚至是一个群体,作为自身成长轨迹上的参照物。偶像明星的粉丝们会通过举办生日会等方式,为自己喜爱的明星庆祝生日。同样,动漫爱好者们也会为了表达自己的喜爱、崇拜之情而为自己喜爱的虚拟角色庆祝生日。虽然动漫角色与偶像明星之间具有明显的差异(如动漫角色的虚拟性),但这种崇拜心理实际上殊途同归。粉丝们因为偶像的美好形象或专业实力、人格魅力受到鼓励,因而产生崇拜与仰慕之情。动漫爱好者们同样会为动漫形象性格与魅力所吸引,从而产生一种向往与心灵慰藉。这种心理刺激了动漫爱好者们的消费活动,通过购买与动漫作品、动漫人物相关的商品,消费者获得的不仅仅是商品的使用价值,更是一种与虚拟形象实际交流的感受。这种购买与收藏行为因此而带有了符号化倾向。

青少年消费群体动漫文化消费的符号化倾向,为消费市场注入活力带来商机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消费市场的混乱。我们除了需要更加严格地规范消费市场,还需要对于青少年消费人群进行正确的引导。

近年来,动漫文化产业的飞速发展使不少人看到了商机。例如,迪士尼公司就通过开发大量的动漫衍生品甚至是动漫场所,进行衍生品版权运营,成为了全球最大的授权商。在2016年《全球150强授权商榜单》中,迪士尼蝉联榜首。但与此同时,动漫衍生品的版权问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中国动画产业发展报告(2017)》指出,随着动漫产业产值的增加,中国整个动漫衍生品市场也已从2009年的129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380亿元,增长了近2倍,年均增长率达19.73%。但衍生品占动漫产业产值比重并没有显著增长,这说明与动漫产品版权(比如网络传播权、发行权、商标权、专利权等)相关的授权衍生产品的规模及市场价值还有待提高。【1】因此,规范动漫衍生品版权,加速衍生品市场发展便成为了今后动漫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一环。

消费过程不仅是一个满足生理需要的过程,而且是一个心理的、伴随着各种情感因素的过程。情感既是消费的动机之一,又是消费的结果。【5】81因此,除了对于消费市场进行规范之外,还需要对作为消费主体的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消费行为进行正确的引导。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是多样性、复杂性的,同时也是可引导的。青少年消费群体的消费行为具有多变性并且容易受到引导与影响。因此,应着力建立良好的消费示范机制,为青少年消费人群建立稳定的消费示范人群,提供多样的消费渠道,提高青少年主体在消费中的活力与创造力。其次,要为青少年消费群体提供必要的消费知识,增强其在消费活动中的辨别能力。另外,在商品的符号化这种“意义转移”过程中,广告等大众媒体起到了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因此还需要规范大众媒体在消费活动中的引导作用,鉴别良莠,避免消费活动中的盲目性。

4 结语

青少年群体的动漫文化消费已呈现出显著的符号化倾向,消费者已经不再是满足享受商品本身的使用价值,而是更多地追求其文化内涵。通过这种符号化的消费活动,青少年人群能够得到其希望的社会认同与有效的交流渠道,并且从这种同好型的文化交流中得到精神慰藉与治愈。对于青少年消费群体的符号化研究,加深了我们对于青少年群体消费行为以及动漫行业发展状况的解读,并为规范消费市场、引导消费行为提供了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2]陈华敏.消费符号化一一消费文化构建的消费行为[J].企业导报,2010(8):271.

[3]龚小凡.超越实用功能:消费文化与当代产品的符号化趋向[G]。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09(0):468—473.

[4]彭华民.消费社会学新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11.

[5]王宁.消费社会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本文刊载于《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21年第1期

编辑︱李欣宁

视觉︱欧阳言多

王铭玉 孟华丨中国符号学发展的语象合治之路

劳拉·阿霍宁 | 媒介出明星,构建出形象:流行音乐中作者的价值与功能

书评丨刘梦琴评向征译《叙述张力:悬念、好奇与意外》

青铜艺术 | 巴蜀符号:符号梳理(六)

符说 | “打工人”火了,打工人没有

如果这篇论文给你带来了一点启发

请点个“ 在看”吧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