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赏文物:天水市博物馆馆藏半两钱赏析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五铢钱和半两钱 云赏文物:天水市博物馆馆藏半两钱赏析

云赏文物:天水市博物馆馆藏半两钱赏析

2022-06-03 00:5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来源:天水市博物馆资讯)

原标题:云赏文物:天水市博物馆馆藏半两钱赏析

● ●

“处家人情,非钱不行”,就是这样一个充满烟火气的存在却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人人对其鄙夷,却没有人须臾能离。

夏商周三代以前常用实物做货币,三代以来贝币、圜钱相继登场。战国时期各国自铸货币,即使同一个诸侯国内的铸币,其形状、大小、轻重各不相同,计算单位也不一致,特别是价值不等,换算困难。而地处西北的 秦国在战国时期就首铸半两钱。

秦灭六国后,建立了封建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国家,为适应新形势,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创制和实行了一整套的大一统政策,货币制度的统一即为其中重要的一项,废止了战国后期六国旧钱,使新钱制简单化一,“半两”钱于是成为第一种统一的货币。 半两钱“外圆内方”的形状蕴含着乾坤之象,象征着“君临万方,皇权至上”,同时也契合中国人“天圆地方”的宇宙观,长期实践证明半两钱造型合理,可以用绳子串起来,方便计数和携带使用。

新币统一规定货币分两等: 以黄金为上币,以镒为单位;圆形方孔的钱为下币,以半两为单位,它表示每枚重为当时的半两(即十二铢),故称“半两钱”。“半两”既是面文,又是计重,这一单位与同时推行于全国的石、斤、两、铢等衡制相匹配,便于人们对新制的记忆与行用。关中及其他地方出土了很多半两钱,证明统一货币的法令已付诸实施。这就克服了过去货币不统一的混乱状态,便利了各地商品交换和经济交流。

今据可确认的半两钱得知,半两钱分为秦半两(先秦半两、秦半两)和汉半两。重的达10克以上,轻的仅为1克强。一般的径在25--28毫米(约合秦尺一寸),重量为5克(合秦制7--8铢)左右。司马迁在叙述秦半两时,则称“然各随时而轻重无常”,大概就是这个原因。《金布律》有云:“官府受钱者,千钱一畚,以丞、令印印。······钱善、不善,杂实之。······百姓市用钱,美恶杂之,勿敢异。”

秦半两面无肉好周郭,“半两”二字横列穿之两侧,背平夷,钱体一般,有一至两个较宽大的铸口茬,位置不固定。秦半两标准程度不高,钱肉或厚或薄,或大或小,总体上讲,要比汉代半两厚实,边缘铸口茬多,钱体欠圆,穿口不规整,好不方者亦属常见,钱缘上有残留浇铸痕迹,是比较粗糙的货币。

汉半两又称“榆荚半两”名称与实际重量已经不相符,或大而薄,或小而厚,千钱千面,多砂眼,缺肉,或郭细不明显,重量陆续减轻,最轻的不到1克。

半两钱书体多用篆体。篆体,又称为“篆书”,是小篆、大篆的合称。小篆是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前221年),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由丞相李斯负责,在秦国原来使用的大篆基础上,进行简化,取消其他六国的文字,以秦国的“小篆”作为标准,统一了全国文字,一直在中国流行到西汉末年(约公元8年),才逐渐被隶书所取代。半两钱质地为铜,合金成分比例,铜约占百分之七十,其余为铅、锡等。

秦钱的流通存在着明显的地域性。从考古材料看,秦朝在先秦半两的基础上,进一步将其推行到全国的范围。在秦朝版图的大部分地区,几乎都有秦半两出土,但出土的数量并不均匀。秦非子牧马就在今天水市张家川一带,秦发于秦谷(今甘肃天水),兴于陕西,处于政治中心的陕西省出土最多,其次是开发较早的四川、甘肃两省及临近省区。秦半两的流通范围,西至河西走廊,东到山东、江苏,北达内蒙古,南抵广东,东北到达辽东半岛,西南进入大渡河上游,说明秦半两是全国通用的货币。

天水市博物馆馆藏的半两钱中,时代从战国--汉代均有收藏。

图一 馆藏先秦半两钱

图一是馆藏先秦半两钱(战国),钱径尺寸为34毫米,重 8.7克,钱体厚肉大样多畸形,似圆非圆,边缘铸口茬多,穿口不规整,内孔不方正,背平素,早期铸工原始、粗糙,钱文高凸、古朴,“半两”二字,从右向左旋读,字体大篆。

图二 馆藏秦半两

图二是馆藏秦半两,钱径尺寸为25毫米,重 3.4克,钱体均称,制作较精,方穿,钱文小篆,已向规范化发展,笔画方折为多,钱文高挺,字体狭长,书意古雅端庄。

图三 馆藏汉半两传形钱

图三是馆藏汉半两的传形钱,钱径尺寸为23毫米,重 3.1克,钱体均称,制作较精,方穿,钱文小篆,已向规范化发展,笔画方折为多,钱文高挺,字体狭长,书意古雅端庄,“半两”二字并不是传统的旋读,而是从左向右读。

这三种半两钱均由铜铸造而成,圆形方孔,背平素,钱文字体大多以篆书为主。其区别在于先秦半两制作工艺较为粗糙,厚实不圆,重量较重,钱文大篆豪放;秦半两和汉半两在先秦半两的基础上制作越加精细,重量越来越轻,钱文字体也越来越规正,从大篆变成小篆,秦半两钱的钱文篆体笔划宽长,方中有圆,文字较高挺;“半”字下横和“两”字上横较短。“两”字除先秦半两中常见的“长入两”外,更多的“两’字写法中间“入”字缩短,是为短“入两”,后期形小穿广的秦半两中,还出现有“连山两”,汉半两钱文“半”字下横和“两”字上横较长,“两”有“十字两”及“短入两”两式,笔法随意,字形略长,方中透圆。

半两钱是中国最早在全国通行的统一青铜货币。从秦惠文王二年初行钱(前336年)起算,汉承秦制仍用半两钱,到汉武帝元狩五年(前118年)改铸五铢钱止,半两钱先后经历战国、秦朝、汉朝三个历史时期,半两钱的生产共延续了218年。秦朝沿用半两钱,标志着秦始皇在货币上的大一统,也标志着中国古代钱币的初步成熟。秦半两是中国货币发展进程中的里程碑,奠定了“圆形方孔”的古钱币造型,使“圆形方孔”钱币成为古代中国货币的基本形式,贯穿整个中国封建社会,沿用了两千余年。

撰 稿:尹 婷

编 辑:马娅兰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