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视野下的五四宪法研究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五四宪法的目录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视野下的五四宪法研究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视野下的五四宪法研究

2024-06-28 18:2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 喜欢 0

阅读量:

90

作者:

薛剑符

展开

摘要:

五四宪法是新中国民主政治的基石,它构建了中国民主政治制度的基本框架。五四宪法有着深厚的历史承载,也浸透着开国领袖宏伟的治国理想和信念。它是国人在比较了君主立宪、民主共和、蒋氏独裁的基础上,弃绝专制与欺骗之后,民主政治理念和制度的重构与再生;是新中国过渡时期人民大众对民主、法制、自由、幸福的向往和体认。这个仿佛遥远的历史文本,半个世纪以来经历了希望与辉煌、慨叹和置疑,历史的轮回中五四宪法的民主法治基因注入了八二宪法之中,以此为基础,中国民主政治模式创造了经济腾飞的奇迹。五四宪法对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论文由六部分构成: 第一章,五四宪法的形成条件。从历史承载看: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君主立宪,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民主共和,留下了民主和法治的基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宪政运动则为五四宪法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从理论渊源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宪法思想是五四宪法的理论基础;孙中山的宪法思想为五四宪法提供了重要的借鉴;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宪法思想则是五四宪法的直接来源。从现实基础看:国内各级政权的建立和巩固,为制宪提供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国际上看,也需要通过制宪来表明中国站在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 第二章,五四宪法的文本生成。毛泽东对宪法有着独到的理解和执着的追求。作为五四宪法的"总监制人"和总设计师,毛泽东对制定五四宪法做出了决定性的贡献。他积极领导和参与了制宪全过程,确立了制宪原则和指导思想,为制宪创造了民主、科学、求真的氛围。五四宪法的制定是中国第一次真正的人民制宪,是民主政治的产物,因而宪法的颁布得到了全国人民的真诚拥护。 第三章,五四宪法的理论研究。通过关于五四宪法理论层面的研究,再现其所勾勒的中国政治生活的"应然"状态。文中探讨了五四宪法的文本模式,论述了五四宪法的基本原则,着重分析了五四宪法关于我国国体、政体、政党制度、民族政策,以及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制度等方面的理论设计,深化了人们对五四宪法所确立的中国政治体制的认识和理解,在此基础上,总结概括出五四宪法文本内容和结构上的特点,同时揭示宪法自身的一些不足。 第四章,五四宪法的实践反思。五四宪法经历了曲折的实践过程,期间折射出中国走向民主政治之路的艰难。通过研究五四宪法的实施历程,我们发现在毛泽东宪法思想嬗变的背后,五四宪法曲折实践还有着复杂而深刻的主客观原因。其中的内因是五四宪法自身的局限性;外因则可以从中国的政治文化传统和社会心理层面,以及当时的客观社会环境等角度去寻找。 第五章,五四宪法的精神复归。八二宪法继承了五四宪法的合理因素,又是对五四宪法的发展,二者从结构框架到内容、原则、精神都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从而保证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一脉相承,二者间的这种承继关系揭示了五四宪法在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以及五四宪法的政治体制和内在民主精神的强大生命力。 第六章,五四宪法的民主政治意蕴及现实启示。五四宪法的民主和法治精神对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影响久远,它承载了近代以来中国民主建国的理想;确立了中国民主政治的社会主义方向;构建了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框架;其实践经历为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借鉴。正确处理宪法权威与党的领导的关系;在公民与宪法关系上注重公民宪法意识的培养;在社会发展与宪法之间注重保持宪法与社会现实的协调,等等,这是五四宪法及其实践给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启示。

展开

关键词:

社会主义 民主政治 五四宪法 Socialism Democratic politics Constitution of 1954

DOI:

CNKI:CDMD:1.1012.291266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