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山十大青庙之一灵境寺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五台山藏传佛教寺庙 五台山十大青庙之一灵境寺

五台山十大青庙之一灵境寺

2024-07-01 05:4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灵境寺位于五台山南台脚下,灵境村就是以灵境寺为名。寺庙坐落于锦绣山川,峰峦叠嶂的山区,泉水终年流淌,周边山上的野生台蘑极珍贵,受益优秀自然环境、土壤、气候的影响,当地农作物品质极佳,在五台山享有盛誉。灵境寺地处山灵水秀,大福大圣之地,是修行养生的灵境。

  灵境寺是五台山十大青庙之一,原名"金河寺"魏文帝(471-499)时大兴土木建成“金河寺”时香火兴旺,高僧云集,《显密圆通成佛心要集》一经出于本寺。此寺开山前,文殊菩萨曾影当地可建庙刹,有诗曰:“南台锦锈智仙山,古木参天花语香,文殊影示告农家,直指十里传妙法。”

  公元574年,北周建德三年,周武帝废教,寺庙改作宅第,驱僧还俗,经像焚烧,五台山佛教寺庙一毁而光,本寺也未能幸免。

  公元593年隋文帝(开皇十三年)重建寺庙,设斋、度僧,五台山佛寺重新香火兴旺。

  此时古南台隐僧结草为庵,自行苦修,感化菩萨,坐禅有智,得悟山脚有灵,下山寻之。在原名“金河寺”遗址,重建寺庙。观辰(日义)东有光,细(日兆)似大佛,阿弥陀佛!天地造化之“仰天大佛”隐僧随即跪拜发愿,集众筹募,扩建重修,寺庙竣工后,改名灵境寺。

  公元630年(唐太宗)时,佛教文化进入高潮,取经译经,同时五台山佛教文化也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灵境寺僧众渐多,有书坊、经坛。僧人开荒耕种循序有节,僧众发展到200多人,当时灵境寺很有名气,有很多高僧大德慕名而来。

  公元820年(唐宪宗;元和15年)日本奈良兴福寺高僧灵仙三藏,从南台入灵境寺,修道传法,受到灵境寺众僧欢迎,两年后灵仙三藏于本寺圆寂,为纪念日本高僧弘法功德,为其建塔一座名;三藏舍利塔,文革期间毁坏,现已修复。

  公元1458明顺年间,灵境寺遭遇火劫,僧众散单,所留无几。

  公元1465明成化年间,灵境寺重修,规模缩小,把仅存的一座伽蓝殿搁在寺外,到今为止。

  公元1833清道光12年,由续隆老和尚化缘重建灵境寺,有正殿(华严三圣),东西偏殿,中殿(千手观音),天王殿,山门,僧舍等(庙内碑记)均为清代建筑。西殿内供有日本送灵仙三藏坐像。

  明清时灵境寺成为五台山十大青庙之一。

来源:黄河新闻网五台山频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