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享|孩子们的自然博物馆:成都麓湖生态城云朵乐园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云朵手绘图 案例分享|孩子们的自然博物馆:成都麓湖生态城云朵乐园

案例分享|孩子们的自然博物馆:成都麓湖生态城云朵乐园

2023-10-22 18:4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水是地球生态系统中最为重要的元素之一,也是生命存在的根本要素。两千多年前,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使得成都成为了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在历史上,成都人民依水而居,与自然融洽共处。但是随着现代城市的建设,大量河道消失,人与水之间的联系被逐渐割裂,近年来城市中频发的内涝更加深了人们对水的负面印象。

麓湖生态城作为大都市郊区的新建社区,其主体大部分为新入住的居民,公园作为使用频率较高的主要社区公共空间,发挥着促进居民交流、形成和谐邻里关系,以及传播新社区文化的重要作用;同时,公园也是社区居民日常生活中少有的能够接触自然的地方,是重要的环境教育场所。

在了解了人水关系的发展历史及社区现状后,设计团队将场地定位为寓教于乐的儿童乐园——一处露天“自然博物馆”,即以水的各种形态和特征为灵感设计景观空间和节点,让人们更好地了解水之于生活的重要 性,重塑人与自然的关系。

孩子们的自然博物馆

基于项目定位和场地实际条件,设计团队 在公园内沿线性流线布置各个活动节点,将不同的活动功能和环境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系列独特而有辨识度的景观。

平面图

冰之坚韧

受冰川峡谷形态的启发,设计对场地中原有的一处以挡土墻和树木为主的穿行空间加以调整,形成了由三角不锈钢镜面构成的两面能够反射天光的墙壁。墙壁底部配备有电子感应设备和音响,每当行人经过,感应设备便会触发音响,发出叮叮咚咚的滴水声,宛若峡谷中的回声。

冰川廊道

除了冰川峡谷,一座满布“冰凌"(由镜面不锈钢管构成)的拱桥沿湖而立,既保障了湖岸流线的完整性,又满足了通航的需求。桥体内部暗藏LEF灯和感应器,每至夜晚,灯光伴随行人的移动而变化。而在日光之下,“冰凌”桥身融入周围的环境中,与桥下湖面的倒影形成二次反射,光影粼粼, 相得益彰。

冰凌拱桥

此外,在原有山坡地形的基础上,设计构筑了一处由白色水磨石构筑的滑坡,并在其周边辅以环形走廊、旋转楼梯及沙坑等游乐设施。白皑皑的滑坡如同滑雪场一般,人们不必等到冬日,便可一享滑行的快感。

白色水磨石滑坡

水之灵动

以小水滴为灵感,设计师在临湖码头入口处构筑了一处具有雕塑感的“水滴剧场”。该构筑物由不锈钢异形管材加工而成,其内部水滴状坐凳由镜面不锈钢材料制成,底部弹簧基座使坐凳以弹动,增添了趣味性。

水滴剧场

不同于基于水的造型而设计的景观节点,旱喷广场真正让水的灵动触手可及。为消除人们乘兴而来,却由于物业未将喷泉设备打开,以致败兴而归的遗憾,设计在旱喷泉中引入了机械动力装置,当踩蹬踏板时, 喷泉喷射而岀,孩子们便在水流间嬉戏玩耍。人与人、人与自然的互动随之产生。

旱喷广场

从旱喷泉中喷出的水汇聚在广场中央, 沿地形流淌,自然形成一条蜿蜒曲折、可以充分接触体验的溪流,不仅营造了 “曲溪流欢”之景,也可将场地用作消防通道。“曲溪流欢”形成的溪流在“山脚下”的平坦处 汇集成一个浅水池,孩子们可以安全地进入其中玩耍。池塘中有7个小涌泉,分别对应不同的触控开关,开关集中设置在涌泉旁的大石台上,游玩者可自行控制涌泉的开和关。

曲溪流欢

溪流在平坦处汇集成一个浅浅的小池塘

互动涌泉

为更全面地展现水的形态,项目还定制了以漩涡为灵感的游乐设施,包括爬网、激光阵、滚轴滑梯和树屋等。整个游乐设施取形于麓湖吉祥物“鹿之角”,孩子们在其中玩耍时会产生漩涡般的视觉感受。

旋涡爬网

湿地亦是不可或缺的水体验场所之一。项目在现有水系的基础上增加了一处可以进入的湿地花园,可以近距离观察各种水生植 物、蝌蚪、青蛙和鱼等,为人们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教育机会。

湿地漫步

云之幻化

穿越冰雪世界之后,湖边小岛上的一朵巨大的“跳跳云”映入眼帘。孩子们可以在这个内部充气的巨大异形蹦床上体验腾云驾雾的感觉。为便于后期维护管理和人数控制,跳跳云被安置于小岛之上,唯有通过一 座小桥才可到达。

跳跳云

设计参与建造

受甲方造价、施工技术难度、后期维护等因素的影响,项目无法按设计意图实施的情况时有发生。为应对这一问题,2014年,张唐景观成立了艺术工作室,该团队由艺术家、设计师、制造商、工程师和承包商共同组成,旨在探索设计师如何能够深度参与建 造过程,以主动控制和降低造价、提高设计执行度和建造质量,并在设计和建造初期即充分考虑后期维护效果。下文将以云朵乐园项目的几个节点为例,阐述其独特设计的实 现过程。

冰川峡谷

“冰川峡谷”节点中的两面墙壁表面覆盖着凹凸的镜面折板,可反射岀层层延伸的影像。设计借助参数化设计软件Rhino+Grasshoppe立模型,在墙面内随机布点,并在垂直于墙面的方向上随机设置一定的位移,将这些经位移后得到的点作为镜面折板的凹凸顶点。在三个相邻顶点围合而成的三角形上覆盖一张镜面折板,并依次拼合出墙面的表皮轮廓。同时,可以借助计算机软件自动测算出成本范围内三角折板的最大边长与高度。

RhinoNes排料插件可通过程序运算自动将编号后的三角折板插空编排到矩形板材上,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材料损耗,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建造效率。材料加工环节全部采用激光切割的方式以缩减人工成本。考虑到加 工后的成品需要从上海长途运送至成都,长度近17m的整面墙壁被拆分成三段,最后在现场拼接完成。这类互动性的艺术装置不属于传统义上的雕塑,如果由雕塑设计师主导设计,其报价会远远高于实际所需费用,因而这种由艺术工作室所主导的设计更容易为委托方所接受。

冰川峡谷手稿

冰川峡谷电子稿局部

冰川峡谷施工过程

冰凌拱桥

拱桥的设计考虑在传统拱桥的基础上,利用镜面的排列组合增强弯拱的弧度感。设计的首要难点在于如何在结构师提供的主龙骨桁架基础上设计副龙骨。原始的主结构是由多组三角支撑构成的龙骨桁架,难以与设计中所要采用的双曲面表皮紧密贴合,因此需要根据表皮走向设计副龙骨。其次,如何对镜面表皮进行固定也是一大挑战。双曲面的空间造型难以通过简单的平、立、剖图纸来表达和深化,因而设计团队借助参数化软件设计推敲,并最终确定整体表皮材料的尺寸、数量以及变化趋势,为施工提供参考。尽管不锈钢镜面在自然环境中每隔几年就需要重新进行拋光处理,但相较于实木材料其维护成本已有所降低。

冰凌拱桥爆炸图

冰凌拱桥施工过程

其他节点

其他节点手稿及爆炸图

在玩耍中成长

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身体的健发育至关重要、而玩耍对于他们而言则是不断探索和锻炼身体机能的过程。不论是低龄阶段的爬、走,还是逐渐成熟时的跑、跳、滚、攀、转等行为,对于儿童的身体发育都十分 有益。云朵乐园中的游乐设施所对应的运动强度适中,且具有趣味性,可起到鼓励儿童运动的作用。其次,与他人的交流、交往也同样重要,在云朵乐园中,排队玩滑梯、合作玩跷跷板、交换荡秋千等活动既可教会孩子们如何与他人交流,又可帮助他们更加深刻地理解分享、合作、交换、妥协以及帮助他人和自我保护等过程。再者,与自然的接触亦不可或缺。美国作家、记者理查德·洛夫于2005年提出了 “自然缺乏症” 的概念, 即在现代社会中,由于自然环境的缺失、电子产品的盛行和可供玩耍的户外安全场地的缺乏,孩子们在自然中度过的时间越来越少,从而导致了一系列行为和心理上的问题,如感觉迟钝、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和欣赏能力减弱、注意力不集中、甚至容易产生抑郁、悲观的情绪等。云朵乐园的设计大多以 自然元素为原形,孩子们通过观察和体验, 建立了与自然的情感连接,弥补了传统教育 中对智力的片面强调。

在玩耍中学习

就广义的学习而言,儿童在玩耍中学习到的知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比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更直观、更真切,且体会更深刻。看似无用的玩耍其实在提升儿童的自我认知、 感知力、创造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在提升自我认知能力方面,云朵乐园中的冰雪滑坡、跳跳云、爬网等设施最初可能会让孩子们产生恐惧的心理,而一旦体验之后,其恐惧心理便会逐渐消失。因此,具有一定挑战性但又能确保安全的游乐项目可使孩子们更加深入地了解自身的潜力。

人的第一直觉来自感官,而非大脑,孩子们的心性一旦被过多的理性信息掩盖,其感受能力就会越来越弱。云朵乐园的场地和设施中运用了不同的材料、声音、色彩、质感和形状等,可帮助孩子们在玩耍过程中锻炼视觉、触觉和听觉等感知能力。除了儿童活动场地,云朵乐园里丰富的自然环境也可 完善孩子们感知自然世界的途径。

好奇心是人类创造力的驱动因素,但中国现代教育普遍被认为磨灭了孩子们的创造力,这或许可以归咎于中国文化不太鼓励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云朵乐园以自然博物馆为主题,设计放大的水滴、白云、溪流、漩涡等节点,激发了孩子们探索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加深了他们对日常所见事物的了解和学 习兴趣。

鼓励亲子互动

在云朵乐园里,互动自行车、互动涌泉等装置均意在鼓励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互动。父母不再被动地站在场地旁进行安全监护, 而能够更积极地参与到亲子游乐当中,和孩 子一起荡秋千、玩滑梯,或在跳跳云上蹦跳,分享孩子的欢乐。

结语

地球不需要人类的保护,人类需要保护的是自己。景观设计并非单纯为了恢复生态系统,也并非为了满足人们寻求刺激和消磨时间的需求而营造场所,其核心应在于重 塑人与自然的关系。云朵乐园的生态策略、互动设施和环境教育均旨在增进人和水、人和自然的关系。期盼在云朵乐园中长大的孩子,未来会更加懂得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

编辑|赵晨旭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