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宜良监狱创新开展“四感”教育 让罪犯改造从“心”开始走向“新”生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云南省宜良监狱图片 云南省宜良监狱创新开展“四感”教育 让罪犯改造从“心”开始走向“新”生

云南省宜良监狱创新开展“四感”教育 让罪犯改造从“心”开始走向“新”生

2024-06-19 13:3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法治日报全媒体记者 石飞 《法制与新闻》见习记者 陆敏

“我们不绝望,总有一天会到达新生的彼岸……”5月25日晚,当云南省宜良监狱(以下简称宜良监狱)艾滋病犯监区的服刑人员在露天舞台上,以这首由他们自编自唱的歌曲《永不放弃》为原创心理剧《飘扬的红丝带》收尾时,赢得了阵阵响彻监区的掌声。

作为该监狱时隔三年举办的首场全员活动,此次名为“与心灵相约 与健康同行”的服刑人员心理剧比赛,是宜良监狱创新教育改造方式方法,结合实际工作开展感知祖国伟大、感恩党的政策、感化改造思想、感悟重塑新生“四感”教育系列活动中的一部分,而这一以赛促提升的“走心式”教育改造方式也走在了云南全省前列。

以赛促学 身边事教育身边人

身患艾滋病的服刑人员小波(化名)由于长期患病情绪显得极不稳定,甚至出现了轻生的念头。通过在监区警官积极的心理引导和情感关爱下,小波对改造、对生活、对未来重新鼓起了信心和勇气……这幕由警官与服刑人员共同本色出演的心理剧《飘扬的红丝带》,其实是发生在艾滋病犯监区的真实故事。

《法治日报》记者在比赛现场看到,各监区参赛心理剧均因取材于身边真实案例、关注日常服刑生活中的共性问题、全是身边朝夕相处的同改和警官参与表演等,每一幕都唤起了全体服刑人员的共情,实现了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受到了一致好评。

“部分服刑人员在家庭、改造等现实问题的重压下,心理压力增大,心理脆弱、思想困惑、改造迷茫、行为失控,生理、心理出现失衡现象。为了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改造、真诚改造,教育服刑人员学会敬畏生命、尊重生命、爱惜生命,努力保持心理健康,我们监狱警察更需要主动积极参与。”张竹军是二监区的副监区长,也是该监区的心理咨询师警察,对于此次带头参与编导及本色演出,有着28年警龄的他表示这种以赛促学的方式不仅有助于增强服刑人员改造积极性,树牢“平安服刑、把刑期当学期、有事找警察”的服刑理念,还有助于提升心理咨询师警察的专业水平。

教育+改造 新生从“走心”开始

“特殊的园丁如冬日暖阳,照耀着我们走向新生的彼岸…”正如这首原创歌曲描述这般,多年来,宜良监狱始终高度重视服刑人员心理健康工作。

“监狱以心理咨询中心为基础,依托监狱、监区、心理联络员三级网络,通过心理健康月、团体辅导、日常咨询、心理筛查、心理危机干预等形式,全力强化服刑人员心理健康。”宜良监狱党委书记、监狱长杨振华告诉记者,为了持续强化教育改造攻心治本的作用,监狱提出了“教育+改造”模式,并将“四感”教育贯穿于全过程,做到日日有小结,月月有主题。立足政治引领强认同、警示教育守监规、教育转化消隐患、危机干预解心结、枫桥调处保稳定、亲情帮教促改造这“六个做好”,全面提升监狱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监狱连续25年实现“四无”目标

多次被县里评为“优秀企业”“明星企业”的电子厂老板吴某正是宜良监狱“教育+改造”模式的受益者。与小波一样,初入狱时,吴某也曾出现了自暴自弃、自我封闭的心理问题。在监狱警察的精心帮教下,他渐渐重拾信心踏上了蜕变之路。很快,他熟练掌握了高频变压器和网络变压器组装的全部工序流程,变成了监区名副其实的技术骨干和改造标兵,并担任车间生产组长,协助警察进行生产管理。先后三次获得减刑,五年前刑满出狱了。

虽然出狱了,监区警察仍持续跟踪服刑人员出狱后的情况,在回访调查中得知吴某想创办一家网络变压器加工厂的想法后,积极与所在村委会沟通协调助他圆梦。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吴某实现了从小微企业到中小型企业的转变。难能可贵的是,创业成功后,他积极帮助当地政府解决就业问题,成为一名有社会担当的优秀民营企业家。

对于已经连续25实现无罪犯脱逃、无重大狱内案件、无重大疫情、无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四无”目标的宜良监狱来说,越来越多“吴某”从这里走出,实现了监狱教育改造罪犯从“心”开始走向“新”生。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