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印:云南昆明地区彝族的传统住屋形式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云南一颗印的建筑特点 一颗印:云南昆明地区彝族的传统住屋形式

一颗印:云南昆明地区彝族的传统住屋形式

2024-07-10 05:1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在装饰上,“一颗印”的厅堂、门楣、门雕、格扇、栏杆图案家家不一样,但都有福禄寿禧、封侯拜相的吉祥寓意。门楣刻有日月、鸟兽等图案,封檐板刻有粗糙的锯齿形和简单的图案。屋脊中部及两端有简单的起翘及起拱,山墙的悬鱼、屋檐的挑拱、垂花柱、梁枋、拱架等也雕刻有牛羊头、鸟兽、花草等线脚装饰和连续图案浮雕。在屋檐下的垂柱和隔板上刻有多种纹样图案,垂柱下端的牛蹄上刻有山和马牙形,蹄头上刻有河流纹样,蹄尖朝内,以示招财进宝。垂柱尾端饰有线团形、灯笼形、牛头和牛嘴形图案,以示驱邪。墙壁隔板用镶条和装板榫镶而成,有的用镶条拼嵌成图案,有的将隔板镂空成“米”字形,或山川、日月星辰、羊角、鸡眼、篱笆、鱼刺、花瓣等纹样。室内锅庄石上及石础、石门槛上雕刻怪兽神鸟、卷草花木等彝族传统图案。门窗隔扇及室内木隔花纹、小花格窗等,极富建筑装饰效果。

从公元初的东汉至13世纪的南宋,随着内地汉族大量迁居入滇,内地建筑风格和工艺技术不断传入云南,使得地方传统建筑与内地文化风格相互交融,产生了新的居住建筑形式,并随着时代的发展日益深化。尤其是元代以后,文化交流进一步扩大,汉族人口剧增,云南汉族民居建筑越来越多,在汉族集中的城镇,汉族民居建筑已成为主流。

街市、民居既具有鲜明的内地汉式风格,又有云南地方特色。这些民居建筑的格局一般为:木构架,三开间,前厦廊,楼房,土墙,双坡瓦顶,前重檐,后单檐,后、左、右是硬山封闭,前檐楼为木窗,重檐下廊为木质门窗。此时,“一颗印”的雏形已经显现。至清代,“一颗印”建筑基本形成。

老昆明有句顺口溜:一家炸鱼全院香,一家有事全院忙;一家吵架全院劝,一家被偷全院乱。旧时,昆明的百姓,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都喜爱建盖合院式民居。一户人家几代人住在一起,其乐融融。一座四合院把一家人凝聚在了一起,成了血脉相连的大家庭扯不断的根。

“一颗印”式民居建筑,是一种具有典型地方特色的文化遗产。带有浓厚地方特色的民居建筑,有利于我们了解和研究当地历史及民俗民风的形成、自然环境的变迁、生产力水平、经济发展状况等。作为与先人对话的桥梁,从中去体会领略先辈的智慧和追求。

古建家园-- 古建中国,以古建筑传统优秀文化为核心的文化建筑互联网创新平台!以线上+线下模式,建筑+互联网+文化,传承与发扬建筑文化,把传统优良文化植入到建筑材料中,让建筑从源头上有文化,将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的精髓与现代科学技术古今结合、中西融合,应用于现代建筑行业,倡导将优良的传统文化走入大众的衣食住行。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