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于非闇漫记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于非闇作品价格行情 读于非闇漫记

读于非闇漫记

2024-07-10 22:1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北京晚报·五色土 | 作者 杨良志

编者按:于非闇是一位卓有成就的工笔花鸟画画家,也是联系北京画坛、文坛和收藏界的文化学者。近日,文津出版社推出了五卷本《于非闇小辑》,收录了于非闇先生关于北京风物、北京画派、北京文物收藏等的散佚文章。本报特约资深编辑杨良志先生带来一组阅读漫记。

《于非闇小辑》 文津出版社出版

当年谁买“于非闇”

1958年春,北海公园的画舫斋搞书画展销,二十啷当岁的米景扬在荣宝斋干了两年店员,对书画倍儿喜欢,就去参观。一幅《柱顶红》凝住了他的眼睛:四片花叶青葱欲滴,其折断碴口须毫毕现;两柱花梃上五朵花开猩红耀眼,簇簇花蕊灵灵欲动。四尺四开约二平尺的竖条,右上角款“柱顶红画本所无特为之写照,一九五八年三月非闇时年七十岁”,钤“于非闇”圆形印,左下角钤“非闇日课”方形印。作品乃1958年3月所画,当月24日就登上了《人民日报》,显示了当时对传统中国画的提倡。问了下展会工作人员,答是“定价15元”,米景扬狠狠心买下——要知道他那时每月工资是48元哪!因为太欣赏于非誾形神兼备的瘦金体书法了,不久,米景扬又以每幅5元的价格买了于先生手书的《沁园春·雪》(毛泽东)和《绝句四首》(杜子美),都是四尺整纸的大幅。

请看看今日之于非闇书画作品的市价吧,脑子里倏地蹦出了两个词:天壤之殊,云泥之别。

六十五年前旧事,今日读之恍隔几世。

《柱顶红》于非闇

爷爷讲的故事

因为思绪一时凝注在于非闇上,当北京出版集团文津出版社推出《于非闇小辑》五卷本时,便忙不迭浏览起来,大抵是随机性地翻到则读,每遇有兴味处多看几眼,进而随笔记之——

非闇说自己的爷爷曾讲过这么一段故事:

纪晓岚与他的一位朋友,都自忖是记忆超群、过目不忘的人。他俩乘马车从西四牌楼出发,南行到宣武门城楼前止,一路上把所经过的店铺字号记下来,纪晓岚负责马路之东,朋友西。走到宣武门城楼头,纪氏言之无爽,朋友也历历述来。纪道:阁下所叙倒也没错,只是某某巷子口上有个小摊肆,兄台咋没说到呢?于是差人回路探看,果然!晓岚与朋友拊掌而笑。

人人各觉记性好,西四大街比分晓。

怎么样?今日“纪晓岚”,你们前门大街、后门大街、东四大街、西四大街……上比试一下可好!

1910年代的西四牌楼和旁边的望火楼。

于非闇的爱弟

于非闇兄弟三人,他叫于照,二弟于耀,三弟于焕。

于焕1910年生,1926年十六岁时在西四牌楼东南不远的大红罗厂内北京三中(原八旗右翼宗学堂)读书,优等生。3月18日,抗议日军炮击大沽口炮台,拒绝帝国主义列强的最后通牒,北京大中学生五千余人到铁狮子胡同段祺瑞执政府前游行示威。段悍然下令让卫队对学生们开枪屠杀!于焕即学生中的一员。枪响的时候,他迅即攀上了执政府大门对面那座高高的影壁墙,为躲迎面飞来的枪弹,他又从墙端上跌了下来,腿摔折,脏器受创,病床上苦撑了二十天而亡。其状甚惨:腿一曲一伸,腰弯扭着,连双眼都不得闭合……哥哥于照回忆说,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幕。于焕是三中的好学生,在家里每天写一张隶书,六行小楷,老爹认为他的字比俩哥哥都强。家里请外教补习英文,他已经读了好几册。做好功课,他总是把书本笔墨收拾得齐整洁爽。

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一文,让刘和珍,还有杨德群等人的名字刻在了我们的脑子里。当日死者47人,伤者199人。于焕,就是这1/199。若不是于非闇二十一年后写小文纪念他的爱弟,这一个青年,这一幕惨剧,是不是历史早已忘却?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三·一八”惨案发生地

国画大师的慧眼

于非闇起步时从写意山水花鸟入手,1935年四十六岁致力于工笔花鸟创作,他聚神观照宋元以前,以赵佶为中心毕力效之,终成一代大家。那么,他对自然景物的观察该有什么样的特点呢?

应该说有许多不同于我们凡人之处吧——慧眼卓识,独具只眼……我们且借着于先生的“眼”,看看那些景物留给他的画面。

《荷花》于非闇

这是什刹海老荷花市场的荷:

红莲摇曳于烟霭间,碧荷承水,若走盘珠,珠由小而积以大,大而汪然则倾盖泻,泻则复积,而复泻,雨愈亟荷盖之倾泻愈数,雨缓,则荷盖若擎巨珠,久久始泻,观之使人神往。

这是北海公园中的红荷:

北海红莲最畅茂,岸旁小立,观红衣女子荡小舟,隐现于繁花茂叶中,能使人顿忘饥渴……

太庙之灰鹤是:

太庙之灰鹤,就形状鸣声已知其误,其间柏桧苍翠,枝干夭矫,新雨之后发为奇馨,若置身幽林古涧间而忘其城市中者……

北海公园中的雪与鸦则是:

踱进园门,沿着东岸,踏着玉屑般的路,望着才融的春水,五龙亭,琼岛春阴,都在空蒙烟雾之中,上边的天,下面的地,左右前后的亭榭林木,仿佛都预备着供我来领略欣赏,除掉斜卧池边那株古木噪着两只寒鸦,只有这飘荡的雪花,随风飞舞着……

国画大师的慧眼。

对静状的描摹,对动态的捕捉,他眼中的色彩是何等丰富,对那种特殊颜色的敏感,他眼中的景物是如此全备,旷远与细微各领其要。

对自然景物描写得出神入化、超卓天成,自古以来是散文家一脉相承的传统。一个好词儿叫“风景如画”,画家笔下的风景当更袭人心魄。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