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风景名胜区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二王庙介绍 都江堰风景名胜区

都江堰风景名胜区

2024-07-09 15:4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新浪旅游 微博 | 2015年09月16日12:33

       都江堰风景名胜区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城区西南,距成都48公里,距双流国际机场58公里,交通十分便捷。都江堰风景名胜区是世界文化遗产,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景区地处内陆亚热带地区,年平均气温15.2C,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环境优美,气候宜人,水质、空气都达到国际标准,全年均适宜旅游。景区面积为220公顷,核心游览面积120公顷,是由离堆古园,都江堰渠首工程,二王庙,玉垒山,松茂古道等20多个重要景点串连成的旅游环线。独特的地理条件和生态环境造就了都江堰山,水,城,林,堰,桥融为一体的独特风光,融合了水利文化、道教文化、园林文化,具有极强的观赏性,生态性,特色性。

离堆古园概况

离堆古园离堆古园

       离堆古园占地80余亩,古为“湔氐村”、宋代名为“花洲”、清代更名为“桑园”。古园始建于1929年,初名 “都江公园”。1931年扩建后,因建在离堆之上更名为“离堆古园”。古园依山傍水,古树名桩众多,林木繁茂,被誉为“导江第一名园”,为川派盆景艺术的发祥地,又名“古桩园”

       大门楹联“完神禹斧椎功,陆海无双,河渠大书秦守惠。揽全蜀山水秀,导江第一,名园生色华阳篇。”为民国时期川军将领邓锡候所撰、其秘书长李铁樵代书。新中国成立后,邓锡候曾任四川省政府副省长。上联记述了李冰继承了大禹治水的业绩,修筑了举世无双的都江堰,司马迁在他的《史记.河渠书》里大写、特写了李冰的功绩;下联则赞美了导江县的风景是全川第一,因《华阳国志》介绍了离堆古园的秀丽景色而使得《华阳国志》增色不少。

卧铁

离堆古园卧铁

       我们面前是一个美丽的喷泉,里面横放着四根铸铁,这四根铸铁有什么含义呢?这叫做“卧铁”,是埋在内江“凤栖窝”处的淘滩标志,也就是岷江内江每年维修清淘河床深浅的刻度尺,它还是灌阳十景之一“翠竹窝栖凤”景观。相传李冰建堰时在内江河床下埋有石羊马,后来演变为卧铁。现有四根分别是明朝万历四年、清同治三年、民国十六年和1994年埋下的。当然,我们现在看见的这四根卧铁是复制品,真品还埋在内江河床下。

清溪园

清溪园 清溪园

       清溪园占地8000多平方米,是川派盆景的精品园,也是景区当中最具魅力的景点之一。中国园林分为自然园林、寺庙园林、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四种,清溪园属于典型的川西自然园林。园林建筑风格取材于川西民居,建筑空透飘逸,古朴而又清新。在造园手法上以水景取胜,作者大量使用了采自岷江河流中的各色大小卵石,既增加了层次,又更加突出了都江堰水文化这一特色。

       拾级而上,步入门厅,扑面而来的是一副飞动的山水画卷,青石镂空的照壁中,亭上飞泉倾泻而下,园内亭廊逶迤曲折、建筑朴素典雅,数百盆山水、古桩盆景错落有致地展现在我们面前。园内运用了中国古典园林中框景,障景,借景等手法,远近高低,收放自如,为人们营造出一幅美丽的画卷,体现了一种天人合一的思想。     

      中国盆景追述其历史渊源,主要分为川、扬、苏、海、岭五大流派,川派盆景以棕丝蟠扎为主,树干虬曲多枝,有三弯九拐之说,山石盆景崎险峻秀,小中见大,我们眼前的这些盆景有全国罕见的上千年的树桩盆景,也有再现巴山蜀水幽、险、雄、秀自然风貌的山水盆景。

       紫薇花瓶:是离堆古园’’桩头六宝’’之一(其它五宝是:张松银杏、紫薇屏风、玉瓶迎宾、乌龙出岫、紫薇佛掌)。紫薇花瓶用银薇制成,高约5米,树龄已有1300年,树干通过密植和盘扎,形如镂空花瓶。更好的是银薇一株出于瓶口,好似插花。夏秋之季,绿叶扶疏,银薇盛开,远望好象一个古色古香的镂雕花瓶置于几案,令人拍手叫绝。

       紫薇佛掌:紫薇树早在千余年前即以奇花异木遍栽于皇宫,大家看它象不象如来佛的手掌,它历经沧桑,阅尽世间万象,是一件活文物,会带给你吉祥和祝福。

       紫薇屏风:这是一面由数棵不同品种的紫薇编织而成、有生命的屏风,千百年来的中国传统文化认为紫薇花是紫薇星的化身,紫薇星也称紫薇菩萨,是为民除害之神,这面屏风是紫薇星下凡,能为你驱病除害,保佑你旅途平安。

       玉瓶迎宾:此盆景的蟠扎材料是瓶兰,俗称金弹子。它主干弯曲、枝桠略为下倾,正看三大弯,侧看九个拐,此法造型费工、费时、难度大,历经数十代园丁的辛勤蟠扎、精心呵护而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专家莱斯莫洛伊博士曾驻足在它面前,用相机拍下了它的神韵,它是典型的川派盆景的代表作,《成都盆景》、《成都园林志》均有图片和文字记载。

       乌龙出岫:采用了川派盆景“滚龙抱柱”的造型手法精心制作而成,它多次获得四川省、成都市以及国际盆景邀请展一、二等奖和金奖。

       前国家建设部部长俞正声(十八大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游览完清溪园后,称其为川派园林的杰出代表。我们置身在这玉树临风、清雅恬淡的佳境中,可以感悟孔子“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名句,体验“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哲理。

涸河滩

       古堰建成之前的河滩遗迹。现经过巧妙的引水工艺,使昔日沉寂、荒凉的地方变成了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自然人文景观,也藉此昭示后人,保护生态环境,振兴水资源和弘扬水文化。

堰功道

堰功道堰功道

       这条笔直的通往伏龙观的大道,叫做堰功道。俗话说“饮水之时,怎能忘掘井之人;良荫之下,岂可忘植树前辈”。都江堰水利工程已经有两千二百多年的历史了,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都江堰的社会功效与日俱增,这不仅要归功于李冰的科学选址,设计,施工,更要感谢从秦汉以来的历代驻川官吏和有识之士对都江堰的悉心维护。为了纪念治水先贤,都江堰人修建了这条长150米,宽14米的堰功道,左右置放了十二尊古朴凝重的青铜雕像,分别代表了从秦汉时期------唐、宋、元、明、清各历史时期治水建堰的有功之臣。就是靠他们对都江堰水利工程不断的加固维修,才使得都江堰至今青春常在。他们大部分是蜀地的最高行政长官,又是兴修水利的专家。作为一方的执政者,他们在深刻认识到水利对于农业、民生和社会稳定意义的同时,更是领悟了都江堰“道法自然”的科学观和以民为本的人文精神。

       堰功道左右两边各有一条龙吟沟,共有248个大小龙头向沟中吐水,沟内之水直流到卧铁之下。为什么会偏偏设计248个龙头?其实它是体现了道教思想中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变四相,四相演八卦之说,寓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之意。在每尊塑像中间都伴有古桩银杏,古桩历经风雨沧桑,其实这也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十二尊青铜雕像与伏龙观里陈列的东汉时期李冰石像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长达2200多年的历史画卷。

       文翁:字党,名翁仲。西汉时期著名教育家,公元前157年任蜀郡守(相当于今天的四川省省长),他在任期内创办了文翁石室学堂,后来成为今天的成都石室中学,他率众穿湔江口,灌溉农田上万亩,使群众受益,为水利文化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期蜀汉政权的政治家、军事家,因辅佐刘备称帝被封为丞相、武乡侯,成都有专门纪念他的武侯祠。他在任蜀国丞相南征北伐时,以都江堰水利工程为治水兴农之本,调征了一千二名士兵保护都江堰水利工程,并设堰官管理,为治国治军、重视农田水利鞠躬尽瘁。

       高俭:字仕廉,唐朝初年政治家,曾在益州(今成都市)大都督府任长使,当时临江便于灌溉的农田价值千金,农民常为此互相争抢,为改变这种局面,他就率众在导江开渠引水广溉农田,为世人广为称颂,后来升为吏部尚书,封为许国公。

       章仇兼琼:唐朝军事家,公元734年为益州(今成都市)大都督府长使,后任剑南节度使兼西川采访制置使,他在任期内吸取治理都江堰水利经验,开通济堰,自新津邛江口引渠南下120里,灌溉农田上万亩,后又在成都北郊万岁池筑堤灌田,为后人所景仰。

       刘熙古:宋代著名文学家,宋太祖赵匡胤乾德四年,由兵部侍郎迁任成都知府,他吸取先贤治理都江堰经验,先后多次规划、维修都江堰水利工程,为民造福。

       赵不憂:字仁仲,宋代宗室(皇亲),宋高宗时期进士,时任知永康军(治理今都江堰市),当时治理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官吏为谋私利、偷工减料,导致都江堰水利工程坚固性极差,他就将贪官污吏绳之以法,亲自负责都江堰水利工程的维修,使都江堰水利工程得以恢复,后来升任右监门卫大将军,封为崇国公,临走时,数万百姓为他送行。

       吉当普:元代水利专家,蒙古人,时任四川肃政廉访使。他为解除民困,提出“坚筑永固”用铁石浇筑渔嘴的构想,制成工程计划示意图,随后在现在的渔嘴分水堤处铸造了一万六千斤的大铁龟(龟在中华民族眼里是象征长寿之意,在这里铸造大铁龟就是想使这项工程一劳永逸),应当说这项改革是成效卓著的,铁铸渔嘴屹立江心近百年。

       卢翊:明朝正德八年任四川按察司俭事,主管水利,他反对用铁石治水,主张恢复传统的都江堰修缮方法。组织劳力3000人,分为8班,每8年服役一次。他又题写《治水记》碑文,并将“深淘滩、低作堰”六字诀重刻于石上,供后人遵循,由于他管理十分认真,灌区农业连年丰收。

       施千祥:明嘉靖年间任四川按察司俭事,主管水利,公元1550年,集中火炉11座,大锅50余口,大胆设计铸造铁牛形分水渔嘴,共用铁6万7千斤,在都江堰发展史上又是一次铁石治水的典范,其艺术造型与工程技术相结合,也是史无前例的一大创举。

       阿尔泰:满州人,清代大臣,乾隆28年任四川总督,他勤政爱民,整治四川水陆交通,清除都江堰底的淤泥,加深3尺,堰底竖筑石坝,令沿江上游筑堰蓄水,利民春耕,为世人称颂。

       强望泰:清道光7年——24年,连续18年共8次任成都府水利同知,是历史上任期最长的水利官员,他严格遵循“深淘滩、低作堰”的治水原则,每年不畏严寒风雪,与修堰民工打成一片,不言劳苦。道光12年在河底置铁桩一根作为卧铁,作为后世淘滩的标准,在其任职期间,都江堰灌区获得了稳定的发展。

       丁宝桢:清朝光绪2年由山东巡抚升任四川总督,他是我国近代史上一位卓有建树而又清廉方正的历史人物。他在上任四川总督之初,恰遇大水肆虐,灾后,他认为都江堰灌区连年灾害,百姓已有生活困难,大修所需款项应由政府开支,准备动用库银9万两(相当于灌县十三年的皇粮总和)。这次大修工程之大,涉及范围之广,在都江堰岁修史上是空前的,动用数万民工,全部工程于光绪4年完工,也许命运弄人,这年恰遇岷江百年难遇的大水,大水将金刚堤、人字堤、飞沙堰冲决,内江河堤多处受损。12月,慈禧太后命军机大臣恩承等入川调查,最后以工程不善奏报,丁宝桢被连降三级、革职留用。丁宝桢获罪,内因是官场争斗,慈禧老谋深算,一方面处治丁宝桢,另一方面又命丁宝桢等人督修都江堰,光绪6年,清廷取消丁宝桢等人处分,官复原职。

张松银杏

       高6.3米,树围最宽达5米,系后汉张松所植,至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原植于张松故里崇宁县三圣寺(今彭州市丰乐乡)。如果看过《三国志》的朋友就知道张松是后汉时期益州牧刘璋的幕僚,此人其貌不扬,但有过目不忘的本领。刘璋怕在汉中起事的张鲁攻打益州,于是派张松去结交曹操,希望曹操能够派兵镇压张鲁,但曹操看不起其貌不扬的张松,张松也讥讽曹操,说《孟德新书》并非曹操所著,乃是很早以前一位无名氏所写,这本书在蜀地连儿童都能背诵,于是张松便一字不漏将《孟德新书》的内容背诵了一遍,这极大地激怒了曹操,曹操不听杨修对张松的挽留之言,将张松乱棍赶走,张松本以为曹操胸襟宽阔,欲将自己多年的心血益州(今成都)地图献给他,但事与愿违落得个无人赏识的结果,于是张松怀揣地图四处寻找心目中的明君,后来遇到刘备,刘备非常赏识他的才华,他便将地图献给刘备,并欲投靠刘备,但他的哥哥张肃怕事情败露受到牵连,便向刘璋告密,于是刘璋就杀了张松。

据老园丁回忆:

       朱德总司令1957年参观离堆古园后,觉得环境得天独厚,来成都的人都要来参观都江堰,建议再引进一些名贵花木把古园建设得更好。园艺工人几多寻觅,方见此树的尊容,意欲移植。当地群众不允许,因传说此树为“白鹤仙”,曾有人见天上白鹤飞过,一箭射去,白鹤折断翅膀,翅膀落地变为银杏树。并称这棵树是镇寺法宝,不肯移植。但听说装点离堆古园是朱总司令的建议后,当地群众乃豁达献树,义无反顾。就这样,三圣寺的这棵“白鹤仙”树,就请到了离堆古园来。其后,朱总司令的四川老乡邓小平同志在京城闻讯后,于1979年视察都江堰来到离堆古园时,曾请老园丁李师付引导专门前往此地观赏了这棵“白鹤仙”树。老一辈革命家关心离堆古园建设从而留得佳话一段。本来“白鹤仙”的故事圆满结束了,谁知文化大革命期间,波澜又起,由灌县搬去成都装饰“万岁馆”,使其冷落一旁。粉碎“四人帮”后,由市文物部门打报告才将这棵树迁回。可能是太高兴了吧,“白鹤仙”回到离堆古园后,银杏满枝,蔚为壮观。张松银杏树就是这样一棵传奇神树!

清明放水节  

都江堰放水节都江堰放水节

       清明放水节源于古代对水神的祭祀,自李冰率众创建都江堰后,为了纪念李冰的功绩,后改为祭祀李冰。在北宋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8年),正式把清明节定为放水节,砍杩槎放水灌溉田园这一古老的水利民俗仪式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都江堰的清明放水节与都江堰严格的岁修制度密切相关。在清代,每年清明开水春灌时,四川的总督,巡抚等官员还要到都江堰主持大典,担任主祭官,仪式非常隆重,1942年国民政府主席林森曾经主持过都江堰开水大典,此项活动延续至今。现在,清明放水节已经被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伏龙观

伏龙观伏龙观

       座落在离堆上面的这座宫观叫做“伏龙观”,伏龙观相传为二郎降伏孽龙之处。传说岷江河有一条孽龙兴风作浪,弄得水旱无常,百姓遭秧。蜀郡守李冰为民除害,派儿子二郎和孽龙大战。龙战败,顺河逃到青城山下现叫王婆岩的地方突然不见了。二郎拿着铁链坐到一个大石上头歇息,就在这时来了个老太婆,听说还没将孽龙捉到,就叫二郎把铁链给她。不久,一个黄衣人走来要东西吃,老太婆原来是藜山老母,认出是孽龙,就把铁链下到锅里,化作面条给他吃。孽龙吞下“面条”后,知道中计,要扑杀老太婆,老太婆急呼二郎合力将孽龙擒住。先打算将孽龙押到城头处决。老年人对二郎说:“要不得,没有龙吐水,咋个种庄稼?”,最后决定将孽龙锁在离堆下面的深潭里,这就是伏龙观的来历,也是灌阳十景之一“寒潭卧伏龙”的所在地。

       伏龙观前身名叫“范贤馆”,始建于西晋末年。是李雄在公元304年夺得蜀郡后,为报答帮助他夺取政权的蜀中贤士范长生而修建的。伏龙观三面临水,占地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殿宇巍峨,层次迭起,三重殿前低后高,主次分明,十分自然。北宋初年,人民缅怀治水英雄李冰父子,大兴土木,扩建殿宇,因袭李冰父子降龙治水的民间传说改“范贤馆”为“伏龙观”。 又称“老王庙”、“李公祠”、“李公庙”,是历代祭祀李冰治水的主祭之地。

    东汉石刻李冰像:是1974年3月3日修建都江堰外江节制闸时,从4.5米深的河床中发掘出来的东汉石刻李冰像。像高2.9米,重4.5吨,造型简洁朴素,神态从容持重。石像胸前襟袖间有隶书铭文三行。中行为“故蜀郡李府君讳冰”,点明这是已故的蜀郡守李冰。“讳”是封建时代称死去的皇帝或尊长的名字。左行为“建宁元年闰月戊申朔二十五日都水掾”,“都水”是东汉郡府管理水利的行政部门。“掾”是郡太守的掾吏,他代表郡太守常住都水官府。左行点明了这个雕塑的制作时间是在东汉。因建宁元年是东汉灵帝的年号。是郡太守常住都水掾的掾吏制作的。右行为“尹龙长陈壹造三神石人珍水万世焉”。“珍水”即镇水。这行标明了蜀郡都水掾的尹龙,都水长陈壹造的李冰和另二人的石刻雕像用作万世镇水用。东汉石刻李冰像至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了,为国家一级文物,是研究都江堰水利史的十分珍贵的“国宝”。

       “持锸人”石雕像:出土于1975年1月18日,是在修外江闸护滩时发掘的。石像高1.5米,重约2吨。长衣宽袖,腰间束带,双手持锸。据专家研究,估计是“三神石人”之一。其身份有说是李冰的侍者,有说系无名的治水堰工,还有人推测是李冰的儿子二郎。说到这里,还给大家讲一个郭沫若的故事。郭沫若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诗人、学者、历史学家、剧作家,曾为重塑李冰父子像作过指导和审定。在指导李二郎塑像时,曾从历史的角度肯定了李二郎持锸的造型,其时间是1974年。其后发掘出来的这尊石雕人物像,竟然也是持锸形象。可见郭沫若先生精于考古,不愧为文坛泰斗。

       那“三神石人”中的第三尊神像身在何处呢?2005年3月3日,在加固索桥桥墩时,在4米深的沙石下发现了一尊无头石像和一通石碑。景区管理局会同文物局专家对出土的文物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措施,并进行考证。据专家初步判断,石碑为东汉时期所刻,无头石像是典型的汉代圆雕造像。十分巧合的是,1974年,在同一地点出土李冰石像的时间也是3月3日。不仅如此,李冰石像的雕造时间为“建宁元年”(公元168年),刻立石碑的时间为“建安四年”(公元199年),相隔31年,而这次发现无头石像的时间,与发现李冰石像的时间,也是相隔31年(2005-1974年),这不知是机遇的偶然,还是历史的巧合?这尊石像是否是“三神石人“中的第三尊神像,这通碑是祭祀碑、还是记事碑或者是劝农碑,都有待专家研究和解读。

       石俑、石马、石水塘等:是1964年在都江堰市崇义镇罗桥村汉墓中出土的执锸俑、拱手俑及石马、石水塘等文物。刻工粗犷,形象古朴,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这三口水塘反映了都江堰建成后农田自流灌溉的繁荣景象。塘内有小船、荷叶,农夫在辛勤劳作,主人在撑伞巡视,好一幅川西风情图!

      一殿正中藻井上的“功昭蜀道”匾:是清代光绪皇帝载恬的手书,殿背后壁上有民国27年(公元1938年)绘制的《都江堰渠首鸟瞰图》,图下为清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四川按察使、成都知府黄云鹄撰书的“川西第一奇功”,一殿屋脊上的彩塑浮雕为“麒麟献瑞”、“二龙抢宝”、“鲤鱼跳龙门”等吉祥装饰。

       何先德夫妇合葬墓碑:高1.76米,宽0.86米,系1982年2月在我市大观乡园林村一农家发现。此碑竖于清嘉庆22年2月19日。此碑的发现,佐证了何先德倡议修建索桥的历史为:何先德系贵州大定府毕节县人,生于乾隆四年,娶妻杨氏,育五子二女。嘉庆八年五月十五,见白沙渡翻船,淹死一百余人,当即联合地方乡绅,痛陈利弊,恳请官府修桥。嘉庆九年五月动工,功竣开桥,取名“安澜桥”(安渡狂澜之意)。桥成告捷,老死桑梓,亡年70岁。修正了民间传说和有关文艺作品中何先德修桥被冤杀,妻承夫志,继续修桥为夫雪冤的误传。

       中外名人视察都江堰的照片展览:这些中外名人参观都江堰的照片中既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三代主要领导,也有许多外国元首。都江堰是闻名中外的古代水利工程,她是中华民族智慧的象征。当代名人、原全国政协副主席赵朴初称赞都江堰堪与长城媲美。当代著名学者余秋雨撰文评价都江堰是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江泽民主席对都江堰题词:“创科学治水之先例,建华夏文明之瑰宝”,高度颂扬了这一举世无双的伟大工程。

飞龙鼎:

       飞龙鼎出土于清咸丰年间,系明代文物。鼎高1.3米,重约千斤,鼎上铸龙8条,神态各异,维妙维肖。鼎上有轮、螺、伞、盖、花、罐、鱼、肠“八宝”图案,设计优美,制作精巧,是不可多得的古代铸造珍品。

伏龙观“离堆”石刻碑:于清代光绪二十五年由清人刘心源书,高1.98米,宽1.68米,字体大如斗,字体在隶楷间,用灌县青石制作。中外客人常在此留影纪念。

神禹岣嵝碑:

       由十一通碑组成,从左至右,左边两通为“禹碑“,又称岣嵝碑;中间六通为”道教符录碑“;第九通未识;最后两通为”佛教梵文碑“。其中禹碑字形奇特,经专家考证,疑为蝌蚪文,记载了大禹治水后国泰民安、老百姓安居乐业的情景。据学者研究,我市龙池还是大禹的故乡,因龙池在历史上曾属汶川县管辖。我市现今还留存着禹王宫的遗址。相传远古时候,中原大地洪水泛滥,古人认为长江的发源地在四川松潘弓杠岭,于是大禹率其羌氏部落及其他部落的人民从岷江发源地弓杠岭开始治理水患,疏通岷江、涪江,引长江水入大海,使治水得到成功,建立了不朽的功绩,并成为继尧、舜之后的又一个中原部落的杰出领袖。

观澜亭:

       亭名是我国著名山水画家何海霞书写的。亭中匾额上,刻有原国务院副总理、中国科学院院长方毅同志的题词:“发扬古代优良科学技术传统,努力为四个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当年方毅同志参观了都江堰之后,赞叹不已,即兴创作了一首诗歌:“古堰名宇内,浩荡整山河。科学春意浓,长征发高歌。” 围栏墙边,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毛泽东同志视察都江堰时站过的地方。凭栏望去岷山群峰、古堰雄姿尽收眼底。这里是观看都江堰飞沙堰、宝瓶口工程的最佳位置之一。 

怀古亭:

       1958年毛主席来这里参观,曾问陪同人员:“这里有多深?”、“有没有人下去过?”当听到陪同的都江堰管理处处长张建中说:“有八公尺深”,“没有人下去过”时,毛主席爽朗地笑了。他说:“我想下去游。”毛主席气魄宏伟,一下子把大家难住了。为了主席的安全,大家只好不作声。毛主席见大家为难的样子,只好转过话题,指着脚下的离堆问道:“这岩石会不会被水冲毁?”当听到“不会的,这是砾岩,很坚硬。”的回答后,又发话问道:“一万年以后会不会?”这下可把大家问住了。毛主席考虑问题高瞻远瞩,给大家留下了永生难忘的印象。《毛泽东》大型纪录片中,还追述了这段历史。

修建都江堰的历史背景

       俗话说北有长城、南有都江堰,大家都知道为什么要修建长城,那为什么要修建都江堰呢?为百姓造福,让大家不受水灾困扰,有田耕、有衣穿,这只是一部分因素,其实都江堰的修建有着它更大的政治和军事目的。

       战国时期,地处西北的秦国自商鞅变法以来,励精图治,国势日益强大,居于中原七雄之首。秦王是个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雄心勃勃,决心同齐、楚、燕、韩、赵、魏六国逐鹿中原,实现其一统天下的壮志。虽然秦国当时是个国富兵强、四方来贺的强国,但六国也不弱,公元前318年,六国用苏秦、公孙衍之计,以六国的人力、财力和军事力量,联合对付秦国,秦国采用军事和政治手段,不断破坏这个联盟。秦王深知,消灭六国非一朝一夕之功,要打赢这场旷日持久的争夺战,必须有一个强大的后方基地。

 

       公元前316年,秦惠文王召集他的重臣,在宫廷进行一次战略问题的大辩论。辩论集中在“灭周”和“伐蜀”的决策,以司马措为代表的一方,主张先伐蜀,以张仪为代表的一方主张先灭周。秦惠文王采纳了司马措“得蜀则得楚,楚亡而天下并也”的意见,并派他领军攻打蜀国。当时的蜀王只知道享乐,蜀国虽然富裕,但不善于打仗,司马措以不足十万的兵力只用了76天时间,就一举消灭了蜀王朝60万劲旅,得到今四川的大部分土地和数不尽的财富,并移民万户进入巴蜀,又推行郡县制,从根本上巩固了秦在巴蜀的统治。

       公元前277年李冰出任蜀郡守,他是秦国第四任蜀郡守,其时,中原逐鹿日益激烈,庞大的军费开支让秦国透不过气来,加上岷江河道没有控制,多次暴发洪灾,给成都平原的开发造成极大的困难。要进一步使蜀地成为秦国强大的战略后勤基地就必须治理岷江。要完成一项浩大的工程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需要,二是要有实施这项工程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都江堰的修建恰好具备这两个条件,这项任务历史性地落在了李冰的肩上。李冰不辱使命,在经过周密、详细的勘察后率众修建都江堰。这项浩大的工程历时31年,公元前246年完工,公元前224年秦国开始攻打楚国,公元前221年秦国灭掉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秦。可以说,没有李冰忠君爱国的思想、勤政爱民的作风,是不可能获得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来完成这样一项耀古烁今的伟大工程。都江堰水利工程和由修建都江堰总结出来的治水经验以及竹笼、杩槎等当时发明的先进的治水工具沿用至今,这将在以下的游览过程中一一为大家讲解。

都江堰水利工程科学原理

       创建于2260多年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不仅是中国水利工程技术的伟大奇迹,也是世界水利工程的璀璨明珠。都江堰的创建,以不破坏自然资源、充分利用自然资源造福人类为前提,变害为利,使人、地、水三者高度和谐统一,是全世界迄今为止仅存的一项伟大的“生态工程”。它灌溉田地1000多万亩,解决了四川34个县、区、市的工农业生产、生活、养殖、发电用水,不仅孕育了灿烂的古蜀文明,而且丰厚了长江中上游地区的历史文化内涵。

       都江堰水利工程的选址是整个工程的一大特色,为什么选择岷江中上游作为堰址呢?首先是岷江有丰沛的水源可以用于灌溉和航运;二是这里居高临下,周边地势都低于都江堰水利工程的渠首工程,便于发展自流灌区。

       都江堰水利工程是由渠首和灌溉系统组成,渠首工程是由鱼嘴分水堤、飞沙堰溢洪道、宝瓶引水口三大主体工程组成。

鱼嘴:

       鱼嘴分水堤因形似鱼的嘴巴而得名,堤身用沙石堆砌而成,宽厚结实,又名金钢堤。站在鱼嘴上,岷江水由西向东奔泻而来,岷江发源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松潘县的弓杠岭,岷江水在这里被鱼嘴分为内外两江。左边是岷江的正流叫外江,主要用于泄洪排沙。右边靠二王庙的是内江,是李冰开掘的人工河。今天的科学实验表明,在水流遇到弯道时,表层水沿凹岸流,底层水沿凸岸流,这就是著名的弯道流体力学。枯水季节时,岷江水流量较小,由于内江入口处于凹岸位置,且河床较外江深,所以大部分水(六成)就流向了内江,约四成水流向外江;而洪水季节岷江水流量较大,且夹杂着大量的泥沙,含泥沙少的表层水(约四成)沿凹岸流向了内江,而夹杂着大量泥沙的底层水(约六成)就沿凸岸流向了外江,这就是治水《三字经》中所说“分四六,平潦旱”。李冰当年就是利用了韩家坝以上的弯道和鱼嘴完成了分流和排沙,使75%的泥沙流入外江。鱼嘴分水堤因长期面对洪水的巨大冲击力,所以修筑十分坚固,且世代维修,世人不敢有丝毫懈怠。

宝瓶口:

       宝瓶引水口是一个人工开凿的高约19米,水面宽约29米,长约36米的口子,宝瓶口古称灌口。在没有现代化工具的两千多年前,是李冰率众用火烧水浇的方法凿开的一个进水口。如果成都平原犹如一只瓶,那这里就是瓶口,由于它能巧妙的控制内江进水流量,故称之为“宝瓶口”。 宝瓶口是内江水进入成都平原的咽喉,严格控制着进入成都平原的江水流量,内江水经宝瓶口流向成都平原形成密如蜘蛛网的灌溉水系,这样既保证了进入成都平原的水量足够下游的需要,又防止过量江水涌入成都平原造成洪灾。

飞沙堰:

       飞沙堰溢洪道位于金刚堤尾部、离堆前端,长约200米,高2.15米,其作用是当内江水量较小的时候,拦水进入宝瓶口,起着河堤的作用,保证灌区水量。当洪水季节水量较多时,大量的江水由于受到宝瓶口的阻拦并在此淤积,当超过溢洪道的高度时,多余的水量就自动排泄到外江。李冰还巧妙地利用宝瓶口前面三道崖的弯道环流地形和水势,第二次利用弯道流体力学原理,简单易行地解决了河沙淤集这个国际上水利工程的难题,让飞沙堰自动排去内江泥沙量的75%。令中外学者钦佩万分,赞叹不已。飞沙堰是都江堰水利工程三大工程之一,看上去十分平凡,其实它的功能作用非常之大,可以说是确保成都平原不受水灾的关键要害。

       都江堰三大主体工程就是这样巧妙地配合在一起,没有其中之一,另外两个工程都形同虚设。而就是这看起来貌不惊人的三大主体工程使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谨、食无荒年、浩为陆海”,成就了秦始皇一统中国的霸业,也使李冰名垂青史,更让科学严谨、实事求是、开拓进去、不畏艰辛的李冰精神代代传承。因此,2000年11月29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澳大利亚凯恩斯召开的第2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将都江堰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安澜索桥

       桥梁专家茅以升教授在《介绍五座古桥》一文中称其为中国古代五大桥梁之一(另外四大桥梁分别是河北赵州桥、陕西西安安灞桥、江苏苏州宝带桥、福建泉州洛阳桥),为我国索桥类的代表。它架在岷江之中,横跨内外两江。安澜桥历史悠久,宋代前名“珠浦桥”,宋淳化元年,大理评事梁楚知永康军对索桥重建后,以官名桥,称“评事桥”。明朝末年毁于战火。清嘉庆八年(公元1803年)重建,并易名“安澜桥”。桥长282米,高21米,宽2.6米。道光年间曾加固。后因水火之灾,在清光绪年间二次被毁,后又重建。现今桥为1974年因建外江水闸而移建。系四川省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安澜桥民间俗称“夫妻桥”,相传,清嘉庆年间有个秀才何先德,见岷江河常因水激浪大,船翻人亡,而且过河的百姓也常受船霸敲诈勒索。于是呈禀官府获准修桥。那知桥将竣工之时,因浪大风急,桥索折断,有人坠河淹死。船霸乘机勾结土豪告到官府,使何先德蒙冤,被五花大绑,斩首示众。何先德之妻何娘子妻继夫志,不畏强暴,继续修桥,在众人的帮助下,历经千幸万苦,终于建桥成功。人们为纪念这对夫妇,故取桥名为“夫妻桥”。这个传说还被编为川剧,在民间演唱多年。

笼石:

       笼石工程是都江堰从古至今都在广泛采用的治河工程技术之一,是以竹子编织成长笼内装卵石的壅水工程。它的作用是拦水、护堤,它能将分散的若干卵石组成一个有空隙、能渗水的整体,竹笼之间又易于互相连接、重叠,能形成较大的整体,这样既能减小水对它的冲击,又能形成整体直压水底,始终紧固河堤基础,使江水不致于淘空河堤基础将河堤冲毁。这是一项充分利用了“化整为零、化零为整”的哲学思想创造的治水工具。

 

杩槎:

       杩槎是用圆木做成的三足架,过去截流淘河时,将许多三足架用木梁、蔑笆等相连成排,上面放上卵石,蔑笆外倒上粘土,便构成一种简易的截流工具,它的作用相当于今天的水闸。杩槎充分利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是一种制作简单,使用灵活、功效极高的截流工具,并负有调剂水量、围堵抢修等重要作用。

       竹笼和杩槎是就地取材、行之有效的传统工程技术,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二王庙

       二王庙背靠玉垒山,占地约10200平方米,建筑面积就达6050平方米,密度虽高达60%,是庙宇和园林合为一体的著名景观。二王庙始建于南北朝。最早是纪念蜀王杜宇的“望帝祠”。约在1500多年前,即齐建武年间,望帝祠迁到郫县,这里就改为专祀李冰的“崇德庙”。宋开宝5年,都江堰流域大丰收,人们缅怀李冰治水的恩德重修“崇德庙”。李冰父子从宋代以来,先后多次被敕封为王,这才有了二王庙的称呼。清雍正5年,二王庙的名称才固定下来,沿袭至今。

       二王庙的建筑规模宏大,布局严谨,建筑群由神、膳、舍、园四大部分组成,整个建筑不强调中轴对称,依势造景,主次分明,错落有致,素有“玉垒仙都”的美誉。《西游记》、《红楼梦》等电视片都曾在此地取景拍摄。这里文物众多,系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还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二王庙的山门设计也别具风格。一般山门都是一个,且在正面,二王庙却建成东西双侧门,好似好客的主人,迎候着四面八方的来客。

疏江亭照壁 :

       绘于清末的都江堰灌区示意图,反映了当时都江堰的灌溉渠系,是了解都江堰清代灌溉区域的珍贵史料。

乐楼:

       修建于清同治8年(公元1869年),设计精巧、技艺高超,是按照道家的观念设计的。乐楼有三重台阶、三重楼、殿堂也是三间构成,是按照老子所著《道德经》当中“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宇宙观修建的。整栋楼的绘画、浮雕、饰物均反映了道家清静无为、健体长生、羽化登仙的观念。乐楼横眉上塑有二郎率梅山七圣协助李冰擒水怪图。相传李冰治水时,水怪作乱,变为犀牛在江中兴风作浪,李冰怒而化牛纵入江中与之大战。二郎率领梅山七圣将战场团团围住,防止水怪逃跑,最后与李冰合力将水怪擒杀。现在玉垒山留存有李冰化牛斗犀的斗犀台、擂鼓坪等古迹。两侧有“渊源陆海”和“堂构都江”的联文。乐楼两边塑的是汉代的文翁和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他们都是保护和发展都江堰水利工程的有功之臣。

 

三字经:

       深淘滩,低作堰:“滩”是指内江凤栖窝下面的一段河床。“深淘滩”是说每年枯水季节清淤时,此段河床必须淘够深度,以什么深度为标准呢?相传李冰当时在凤栖窝河床底埋了三匹石马,明、清时改为三根卧铁,每年淘滩只要看见三根卧铁,深度就标准了。过深,内江进水量过大,灌区将受到洪水威胁;过浅,内江进水不足,灌区将遭旱灾。“堰”是指飞沙堰,“低作堰”是说飞沙堰不宜筑得太高,以免影响飞沙堰的排洪排沙的效果,一般只需要高出河床2米左右即可,过高,内江进水量过大,则造成洪灾,过低,内江进水量则过小,灌区将遭旱灾,这六个字,人称“六字决”,是二千年来李冰遗留下的治理都江堰的高度概括。

 

挖河沙,堆堤岸:清理河床时,要将挖起的河沙用于增高和加固河堤。

砌鱼嘴,安羊圈:砌鱼嘴时要做好护底工程(“羊圈”是用在急流冲刷部位的基础工程)。

立湃阙,留漏罐:“阙”同“缺”, 湃阙即飞沙堰、溢洪道等泄洪渠道,湃阙工程要做好,才能宣泄过量洪水,保证灌区安全。“漏罐”指人字堤处暗涵引水口,引灌都江堰市区塔子坝一带4000余亩良田。

笼编密,石装健:竹笼要按规定编织,篾条要宽一些,笼眼要小一些,才能比较牢固;卵石要装得饱满,才能增强抗冲击力。

分四六,平潦旱:要保护好工程设施,保证“四六”分水,灌区才能不涝不旱。

水画符:要刻画好水则。水则是观测水情的必不可少的工具。

铁桩见:深淘内江引水渠道时一定要挖现“卧铁”。

岁勤修,预防患:每年要做好岁修工作,防止灾害发生。

遵旧制,毋擅变:都江堰历代总结出来的治水经验要很好地遵循,不能草率更改。

 

       遇弯截角,逢正抽心:称为八字格言,是治理岷江和排洪河道的方法。“遇弯截角”指岁修时遇河流弯段,在凸岸截去沙滩角,在凹岸设挑流护岸工程,改变主流方向,使其顺直一些,减轻主流对凸岸的冲刷。“逢正抽心”就是遇到顺直淤塞的河道,应当深挖清淤河床的中间部位,达到主流集中的目的,使江水“安流顺轨”避免冲毁河岸,毁坏农田。

       乘势利导、因时制宜:前一句的意思是,要充分掌握和利用河流的流势、地势、主客观情势和其它有利的自然条件,采用正确的办法加以疏导,趋利避害。后一句的意思是,要随时间、地点和具体条件的变化,采取适当的措施,不要生搬硬套,墨守成规。

 

二王庙正门两边石狮:

 

       这是都江堰石雕艺术的代表作之一。这对蹲狮系用都江堰青石制成,连座高2.5米,均是巨头、大耳、突目、隆鼻、阔 口、利齿、昂首挺胸,威武雄壮。雄狮口含元宝,一前肢拨弄绣球;雌狮口伸舌头,一前肢抚摸幼狮,两只狮子连尾部卷毛图案也有变化,共性中有个性,刻画得维妙维肖。在雕刻手法上,浮雕、圆雕、缕空兼用,匠心独运,让人叹为观止。

二王庙正门:

       “二王庙”三个隶书字是我国爱国名将冯玉祥先生于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书写的。冯玉祥先生曾在都江堰寓居过,留下了不少激情洋溢的抗战书法墨迹。两侧对联为“万顷波光归稼穑;四山云气溧蛟龙”。

戏楼: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是李冰生日,为纪念他人们把这一天定为二王庙的庙会,到了这一天,人们都会来到二王庙祭拜李冰,会请来戏班在戏楼上唱川戏颂扬其功德,以表达人们饮水思源、永不忘怀的感激之情。

字库:在二王庙正殿两侧矗立的两座塔形建筑,叫做字库,农历6月24这天,是二王庙的庙会,到了这一天,人们会把冥纸及一些歌颂李冰的字画从底层塞入燃烧,塔心中空,青烟直上,以祭祀李冰。

后殿:李冰夫妇雕塑像是由台湾同胞叶落归根,返回故乡,缅怀先贤而捐资制作的,体现了台湾同胞对李冰夫妇的敬仰之情。

文物陈列室:有明代的铁炉瓶、铁烛台、民国张大千玉女画碑、民国徐悲鸿奔马画碑等。

徐悲鸿的奔马画碑:根据徐悲鸿的原作制作的。1943年,正值抗日战争时期,徐悲鸿来到都江堰写生和创作,先后创作了《国殇》、《山鬼》等传世佳作。为寄托他对为国捐躯的抗日勇士的敬仰之情,他挥毫泼墨创作了这幅《奔马》。当他看到二王庙年久失修,还在当时捐款2万元来维修庙宇。

张大千先生的玉女画碑刻:张大千寓居青城山时所作。1938年、1944年1948年,张大千先生曾3次到都江堰市寓居,这段时间,他创作了不少名作留传至今,他用都江堰作为《长江万里图》的开卷。80年代初,已82岁高龄的他,还为青城山书写了“青城山上清宫”的条幅,以表达他对青城山的怀念。

【新浪旅游声明】本文未经授权许可,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