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板书设计及意图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板书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板书设计及意图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板书设计及意图

2023-09-10 23:0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杨金萍  

地区: 天津市 - 天津市 - 河东区

学校:天津市河东区二号桥中学

共1课时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 初中化学       人教2011课标版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二氧化碳的有关性质。  

 2、了解二氧化碳的有关用途。

3、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合作创新精神、科学素养和科学探究精神。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二氧化碳的性质、用途等有关知识的探究学习,使学生体会获得知识的过程,使学生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通过相互交流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产生科学探究的兴趣,从而产生学习化学的强烈愿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对二氧化碳有关知识的讨论学习,使学生能够全面认识和客观评价自然界中的物质。

2、树立关注社会、环境,热爱自然的情感意识。

2学情分析

二氧化碳与日常生活联系密切学生已有所了解,前面氧气的学习中已形成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关于二氧化碳的知识学生大都易于掌握。

3重点难点

重点:二氧化碳的性质及用途

难点:二氧化碳的性质及二氧化碳与水和石灰水的反应及其方程式的书写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二氧化碳的性质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二氧化碳的性质

六、教学过程(设计思路由故事引入→提出问题→科学探究→巩固新知→综合运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           创设情景,激情引入   

 教师讲述:在意大利有一个著名的屠狗洞,人进入洞内安然无恙,狗却死亡。科学家波曼尔决定弄个究竟。一天,他打着火把牵着狗走入洞内。他发现火把的燃烧有点飘忽不定,不一会儿狗就晕倒了。可是当他蹲下看个究竟时,他自己马上也感到呼吸困难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板书:二氧化碳

   提出问题

    师:你对二氧化碳有哪些了解?你能告诉大家吗?大家组内讨论,每组可选一位代表作答。

思考    回答:洞底二氧化碳含量高。

相互讨论,并由一两个小组选出代表作答。

通过生动的化学故事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实验探究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二氧化碳的制法,你能制出一瓶二氧化碳气体吗?

每组制取两集气瓶的二氧化碳。

(提醒注意验证二氧化碳已经收集满)

将所有的小组分成两个大组,第一组做课本实验(实验6-3中图示6-15),第二小组做课本实验(实验6-5中图示6-16)。教师参与学生的讨论,并解决学生做实验中提出的问题。

师:哪组的学生愿意将你的研究成果与大家分享?

师:经过我们的探究学习,大家对二氧化碳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请同学们参照课本,相互合作完成对二氧化碳性质的总结。同桌同学可相互交流。

板书:二氧化碳的性质

一、物理性质

二、化学性质

师:1、你能举出日常生活中都有哪些事例能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吗?

例:吹的气球下沉

学生分小组分别做实验,在实验过程中相互合作。

每一小组的学生做好分工,动手操作实验。在实验过程中仔细观察,并认真记录实验现象。尝试自己去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相互讨论实验中遇到问题。解决不了的问题询问老师。

学生争先恐后的上台展示实验报告。

对二氧化碳的性质作总结,完成后同桌相互交流讨论。达成一致后到台前用多媒体展示。

小组相互讨论、交流。先得出答案的小组请举手。并说出小组的答案与别组共享。

培养学生获得知识的能力和相互合作的学习能力。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合作交流的能力。

给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培养学生敢于表现自我。学会总结。

合作交流。

相互讨论、合作学习。

2、我们常喝的可乐、雪碧又称为碳酸饮料(由二氧化碳溶于水形成)。如何证明一瓶可口可乐中溶解有二氧化碳气体?(方法:可取下瓶盖,塞上带导管的橡皮塞,收集后再检验。也可倒入烧杯内,在烧杯上方放一燃着的火柴,观察火柴的燃烧情况。)

讲解实验的过程及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并要求学生注意观察实验中的现象。

师:你能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吗?板书:H2O+CO2=H2CO3

师:碳酸会使紫色的石蕊溶液变红,

下面大家来做验证试验

联系喝完碳酸饮料易打嗝的实际情况。

板书:H2CO3 H2O+CO2↑

师:请同学们拿出一只试管,倒入适量的石灰水,并取一只洁净的玻璃管向内吹气,你能看到什么现象?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

板书:CO2+Ca(OH)2=CaCO3↓+H2O

多媒体展示:干冰及干冰用于人工降雨的图片并解释原理。

板书:二、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多媒体展示:温室效应及其带来的危害。

师:“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为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措施防止温室效应进一步加强?

设问:根据你所了解的知识,你能说出二氧化碳有哪些用途?

多媒体展示:二氧化碳的用途

设问:如果空气中没有二氧化碳,将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你认为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是多还是少?

巩固新知

师: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你还有哪些困惑?

综合运用(见作业)

小组讨论,并分别设计实验方案。取四朵用石蕊染成紫色的干燥的小花。第一朵小花喷上稀醋酸,第二朵小花喷上水,第三朵小花直接放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第四朵小花喷上水后,再放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观察四朵花的颜色变化。填写在实验报告表中。

生: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使紫色石蕊变成红色。

生:碳酸很不稳定,加热时,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从溶液中逸出,所以红色溶液又变成紫色。

向玻璃管内吹气,并观察实验现象。依据现象相互讨论。并说出自已的结论: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发生反应。

观看并思考。

生:讨论并发言

开发新能源、植树造林、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

生: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人工降雨等。

生讨论后得出: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人类没有氧气和食物来源。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应适量。

生: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给以适当的点拨。

完成学案相应的练习题,及拓展应用。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获得知识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探究精神,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获得知识的能力。关注知识获得的过程。

联系生活实际体会知识获得的过程。

通过多媒体拓展学生视野。

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培养学生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培养学生自我总结的能力。

巩固新知,内化知识。

八、板书设计

一、 二氧化碳的性质

物理性质:1.通常无色气体。

2.密度比空气的大。

3. 能溶于水。

化学性质:1.通常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不供给呼吸。

2.与水反应  H2O+CO2=H2CO3

3.与石灰水反应  CO2+Ca(OH)2=CaCO3↓+H2O

二、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温室效应

九.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导入是利用媒体课件由意大利某山区的“死狗洞”故事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利用小组合作形式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探究讨论,联系生活实际,结合实验探究归纳二氧化碳的有关知识。在进行小组实验时,适时点拨学生,比如盛二氧化碳的塑料瓶里倒三分之一体积的水塞紧瓶塞,振荡,塑料瓶变瘪原因,要从现象分析得二氧化碳能溶于水的性质。对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这一难点的突破结合光盘播放效果更好些。这节课我在学校教学节上做的引路课,从学案巩固练习反馈看,教学效果不错,得到了领导和听课教师的好评。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课时设计 课堂实录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1第一学时:二氧化碳的性质     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二氧化碳的性质

六、教学过程(设计思路由故事引入→提出问题→科学探究→巩固新知→综合运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           创设情景,激情引入   

 教师讲述:在意大利有一个著名的屠狗洞,人进入洞内安然无恙,狗却死亡。科学家波曼尔决定弄个究竟。一天,他打着火把牵着狗走入洞内。他发现火把的燃烧有点飘忽不定,不一会儿狗就晕倒了。可是当他蹲下看个究竟时,他自己马上也感到呼吸困难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板书:二氧化碳

   提出问题

    师:你对二氧化碳有哪些了解?你能告诉大家吗?大家组内讨论,每组可选一位代表作答。

思考    回答:洞底二氧化碳含量高。

相互讨论,并由一两个小组选出代表作答。

通过生动的化学故事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实验探究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二氧化碳的制法,你能制出一瓶二氧化碳气体吗?

每组制取两集气瓶的二氧化碳。

(提醒注意验证二氧化碳已经收集满)

将所有的小组分成两个大组,第一组做课本实验(实验6-3中图示6-15),第二小组做课本实验(实验6-5中图示6-16)。教师参与学生的讨论,并解决学生做实验中提出的问题。

师:哪组的学生愿意将你的研究成果与大家分享?

师:经过我们的探究学习,大家对二氧化碳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请同学们参照课本,相互合作完成对二氧化碳性质的总结。同桌同学可相互交流。

板书:二氧化碳的性质

一、物理性质

二、化学性质

师:1、你能举出日常生活中都有哪些事例能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吗?

例:吹的气球下沉

学生分小组分别做实验,在实验过程中相互合作。

每一小组的学生做好分工,动手操作实验。在实验过程中仔细观察,并认真记录实验现象。尝试自己去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相互讨论实验中遇到问题。解决不了的问题询问老师。

学生争先恐后的上台展示实验报告。

对二氧化碳的性质作总结,完成后同桌相互交流讨论。达成一致后到台前用多媒体展示。

小组相互讨论、交流。先得出答案的小组请举手。并说出小组的答案与别组共享。

培养学生获得知识的能力和相互合作的学习能力。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合作交流的能力。

给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培养学生敢于表现自我。学会总结。

合作交流。

相互讨论、合作学习。

2、我们常喝的可乐、雪碧又称为碳酸饮料(由二氧化碳溶于水形成)。如何证明一瓶可口可乐中溶解有二氧化碳气体?(方法:可取下瓶盖,塞上带导管的橡皮塞,收集后再检验。也可倒入烧杯内,在烧杯上方放一燃着的火柴,观察火柴的燃烧情况。)

讲解实验的过程及实验中的注意事项。并要求学生注意观察实验中的现象。

师:你能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吗?板书:H2O+CO2=H2CO3

师:碳酸会使紫色的石蕊溶液变红,

下面大家来做验证试验

联系喝完碳酸饮料易打嗝的实际情况。

板书:H2CO3 H2O+CO2↑

师:请同学们拿出一只试管,倒入适量的石灰水,并取一只洁净的玻璃管向内吹气,你能看到什么现象?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

板书:CO2+Ca(OH)2=CaCO3↓+H2O

多媒体展示:干冰及干冰用于人工降雨的图片并解释原理。

板书:二、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多媒体展示:温室效应及其带来的危害。

师:“人类只有一个地球,”为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措施防止温室效应进一步加强?

设问:根据你所了解的知识,你能说出二氧化碳有哪些用途?

多媒体展示:二氧化碳的用途

设问:如果空气中没有二氧化碳,将会出现什么样的后果?你认为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是多还是少?

巩固新知

师: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你还有哪些困惑?

综合运用(见作业)

小组讨论,并分别设计实验方案。取四朵用石蕊染成紫色的干燥的小花。第一朵小花喷上稀醋酸,第二朵小花喷上水,第三朵小花直接放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第四朵小花喷上水后,再放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观察四朵花的颜色变化。填写在实验报告表中。

生: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使紫色石蕊变成红色。

生:碳酸很不稳定,加热时,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从溶液中逸出,所以红色溶液又变成紫色。

向玻璃管内吹气,并观察实验现象。依据现象相互讨论。并说出自已的结论: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发生反应。

观看并思考。

生:讨论并发言

开发新能源、植树造林、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

生: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人工降雨等。

生讨论后得出: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人类没有氧气和食物来源。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应适量。

生: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给以适当的点拨。

完成学案相应的练习题,及拓展应用。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获得知识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探究精神,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获得知识的能力。关注知识获得的过程。

联系生活实际体会知识获得的过程。

通过多媒体拓展学生视野。

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培养学生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培养学生自我总结的能力。

巩固新知,内化知识。

八、板书设计

一、 二氧化碳的性质

物理性质:1.通常无色气体。

2.密度比空气的大。

3. 能溶于水。

化学性质:1.通常不燃烧,不支持燃烧,不供给呼吸。

2.与水反应  H2O+CO2=H2CO3

3.与石灰水反应  CO2+Ca(OH)2=CaCO3↓+H2O

二、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温室效应

九.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导入是利用媒体课件由意大利某山区的“死狗洞”故事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利用小组合作形式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探究讨论,联系生活实际,结合实验探究归纳二氧化碳的有关知识。在进行小组实验时,适时点拨学生,比如盛二氧化碳的塑料瓶里倒三分之一体积的水塞紧瓶塞,振荡,塑料瓶变瘪原因,要从现象分析得二氧化碳能溶于水的性质。对于二氧化碳与水反应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这一难点的突破结合光盘播放效果更好些。这节课我在学校教学节上做的引路课,从学案巩固练习反馈看,教学效果不错,得到了领导和听课教师的好评。

Tags:课题,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板书,设计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