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抬头”日,非遗传承人讲述“二月二”的宁波习俗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二月二有哪些传统风俗山东 “龙抬头”日,非遗传承人讲述“二月二”的宁波习俗

“龙抬头”日,非遗传承人讲述“二月二”的宁波习俗

2024-07-11 06:2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龙抬头”日,非遗传承人讲述“二月二”的宁波习俗

宁波晚报

|

2023-02-21 21:43:29

0

在民乐的伴奏下,五条“长龙”在山间蜿蜒;山路边,身着传统服饰的“店小二”在展示宋式糕点;广场上,还有灯谜、拓印、投壶等互动游戏……2月21日,宁波市海曙区龙观乡在五龙潭景区举行了“‘二月二龙抬头’民俗非遗节”活动。

 视频制作:记者 刘波

龙观乡是浙东龙文化发源地,有着悠久的龙文化历史;五龙潭则是古代宁波祭龙的地方,至今保留有五龙潭、祭龙坛、摩崖石刻、天井寺等龙文化景观。

在活动现场,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二月二龙抬头习俗”代表性传承人、龙观乡贤陈建国向记者介绍了“二月二龙抬头”的宁波习俗。

每年的农历二月二,龙观乡、五龙潭都会举办民俗节。此前由于疫情,民俗节已停办两年。今年的活动吸引了数百名游客前来参观。 

今年的民俗活动围绕“形、声、味、触”进行设计,游客可通过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全方位体验传统民俗活动。其中最具看点的自然是舞龙。当天,主办方请来了5支舞龙队在现场斗舞,游客们争相合影拍照。

陈建国介绍说,“二月二龙抬头”祭龙大典是浙东民众风俗习惯,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早在唐贞观年间(627-649),越州地区(今绍兴一带)发生大旱,百姓曾祈求天井山龙王赐雨灵验,修建祭龙坛;唐咸通年间(860-873),明州刺史李伉因祈祷龙王灵验,又修建了五龙神堂。自那时起,浙东一带便有了祭龙习俗。明万历十六年(1588),鄞县知县徐延绶重建古祭坛后,祭龙大典渐成规模。 

祭龙习俗一度消失。改革开放后,随着民众自发祭祀活动的兴起,龙文化成为五龙潭旅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祭龙习俗又渐成规模。 

除了祭龙,在宁波还有哪些“二月二”的习俗呢?陈建国也为大家一一道来。

一、剃头:“二月二,龙抬头,大人孩子要剃头”,宁波本地将剃头称为“剃龙头”。人们相信在“龙抬头”这天理发,会使人鸿运当头,福星高照。直到现在,每年“二月二”这天,理发店里还是人满为患。

二、熏虫:“二月二”这一天为了能驱除家里的蜈蚣、蚊蚁等物,妇女们还会念叨一些歌谣:“二月二,照房梁,蝎子蜈蚣无处藏。”另外,在这一天还有“熏虫”和“引龙回”的习俗。“熏虫”可不是真的去熏什么虫子,而是把初一祭祖的饼子油炸一下吃掉,这称为熏虫。“引龙回”却不是吃东西了,而是用灰从门外撒到屋内的厨房,并绕水缸一周,或者从门外撒到寝室绕床一周,据说这样能避百虫。 

三、接女儿:娘家人接回已出嫁的女儿,有“二月二,带女儿”之说。过去,出嫁的女儿在正月里是不能住在娘家的,正月初一到娘家拜年后必须当天赶回婆家。但到了二月初二,娘家人就来接女儿回去,住上几天。此习俗流行了千百年,直至清朝末年、民国初年才逐渐消失。 

四、祭灶:“二月二”本地有祭社习俗。

五、忌针:“二月二”这一天不能动针线,否则会伤了“龙目”,还会有蝎子或蜈蚣突然出现在你的面前。 

在宁波,“二月二”还有一些节令食品,而且说法很有讲究。比如,吃猪头称吃“龙头”,吃春饼称吃“龙鳞”,吃米饭称吃“龙子”,吃水饺称吃“龙耳”,吃面条称吃“龙须”,吃馄饨称吃“龙眼”,吃包子称吃“龙蛋”。

记者 林伟 通讯员 李园 谢博文

特别声明:本文为人民日报新媒体平台“人民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人民日报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分享到:

0

写下你的评论

评论 热门评论 {{item.app_user_name}} {{item.news_timestamp}} {{item.like_num}} 赞

{{item.content}}

最新评论 {{item.app_user_name}} {{item.news_timestamp}} {{item.like_num}} 赞 {{++index}} {{cell.app_user_name}} {{cell.news_timestamp}} {{cell.like_num}} 赞

{{cell.content}}

{{item.content}}

已加载全部内容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