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盟军攻入意大利后,为什么不趁胜进军德国,而是开辟第二战场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二战盟军组成 二战盟军攻入意大利后,为什么不趁胜进军德国,而是开辟第二战场

二战盟军攻入意大利后,为什么不趁胜进军德国,而是开辟第二战场

2024-07-14 22:4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在冬日凛冽寒风中,美第5集团军于1月17日对坚固的“古斯塔夫防线”中西段发起了正面攻击。左翼的美第10军,跨过湍急的艾里奥诺河,发动冲锋,最终占领一处桥头堡,为后续的攻势开路。然而,在右翼战场上,美第2军第86师却在拉皮多河的波涛中遭遇了顽强的德军抵抗,经过一场激烈的交火后,他们损失惨重,不得不退回原阵地。

而在中部战场上,法国军团受命向崎岖的卡西诺山北部推进。他们虽然取得了不小的进展,但每一步的前进都伴随着惨重的伤亡。即使面临这样的困境,盟国的作战目的仍然得以实现。黑延霍夫将军迅速将所控制的预备队全部调至拉皮多河的正面,为即将到来的盟军安齐奥登陆行动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1月21日,那不勒斯的海面上,盟军又精心策划了一次两栖登陆行动。目的同样是为牵制德军的注意力,为安齐奥登陆的成功创造更多机会。当日凌晨,集结在那波利湾的盟军登陆部队开始向着目标海域进发。经过一夜的航行,他们成功抵达安齐奥海域,并在22日凌晨2时,由约翰·P·卢卡斯少将率领的美第6军开始登陆。由于德军在这里的防御力量薄弱,且未进入戒备状态,登陆盟军只遭遇了微弱的抵抗。短短48小时后,已有3.6万人和3000多辆车辆上岸,成功完成了最初的登陆目标,并建立了一个纵深达11公里的滩头阵地。

不过,令人遗憾的是,卢卡斯将军并未能充分利用这一有利形势迅速推进,占领具有战略意义的阿尔巴恩山这一有利地形。相反,他却选择了固守滩头阵地,等待重武器、坦克和其他作战物资的抵达。这样的决策,给了德军喘息之机。德军C集团军群司令凯瑟林迅速从北部的第14集团军防区和“古斯塔夫防线”上调来部队,在登陆美军的前面建立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虽然不久之后盟军登陆部队增加到了4个师,但德军防御部队也同时增至6个师,且占领着有利地形,形势对盟军来说变得极为不利。

自2月16日起,德军一次次反击将登陆盟军推向了防御的深渊,海滩上的每一寸土地都沾染了战士的鲜血。短短数日,卢卡斯将军便因战局不利被克拉克解职,取而代之的是特拉斯科特少将。然而,面对德军的顽强抵抗,盟军仿佛被牢牢困住,难以挣脱束缚。

随着时间一点一滴的过去,安齐奥的登陆战逐渐演变成了一场惨烈的堑壕战,双方在这片狭窄的土地上展开了长达三个月的殊死搏斗。德军不断扑向盟军坚守的滩头,企图将他们逼入波涛汹涌的大海。同时,德空军对安齐奥港口进行了轰炸,试图切断盟军的补给线。

为打破这一僵局,盟军第5集团军发起了对“古斯塔夫防线”核心地带卡西诺山的猛攻。美第34师肩负着冲向德军阵地的重任。然而首次进攻便遭到德军顽强的抵抗,美军攻势瞬间瓦解。随后,新西兰军和印度第4师组成的联军在空军的支援下,对卡西诺山发起了第二次猛烈的攻击。但在战斗前夕,因误判德军观察哨位置,历史悠久的修道院被盟军轰炸机摧毁,成为了战争的牺牲品。

德军趁机占领废墟,而新西兰军则在随后的第三次攻击中,凭借强大的空中支援,向卡西诺山发起了更加猛烈的冲锋。尽管他们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却依然未能突破德军的防线。与此同时,英美地中海空军部队在艾拉·埃克少将的指挥下,发起了旨在切断德军补给线的空中战役,虽然给德军造成了巨大的打击,但并未如愿,撤离战场。

1944年初的安齐奥—拉皮多战役,是盟军在意大利战场上的一次重大失败。此战役中,丘吉尔首相寄予厚望的“野猫”部队,未能展现出应有的“威猛”。首先在于盟军在战略部署上的失误,兵力在两个方向上被平分,导致安齐奥滩头的盟军孤军奋战,得不到足够的支援。加之卢卡斯将军在战机面前的犹豫,未能果断地向阿尔巴思山推进,进一步加剧了盟军的困境。

四个月的滩头激战,美军伤亡惨重,约2.4万人英勇牺牲,英军也付出了9203人的代价。然而,这些英勇的牺牲并未换来预期的胜利,两栖登陆战未能达到预期的战略目标。面对德军在意大利的顽强抵抗,以及即将在法国诺曼底登陆的西线盟军的需求,亚历山大将军制订了“王冠”作战计划,意图通过集中兵力,一举突破德军的“古斯塔夫防线”。

在此计划中,盟军调集了意大利亚得里亚海的英第8集团军的主力,向卡西诺—利里盆地区域发起猛攻。双方兵力对比悬殊,盟军在安齐奥有6个师对峙着5个德国师,而在“古斯塔夫防线”上,盟军更是以12个师的兵力对抗德军的6个师。可是,战斗并未如想象中那样顺利。德军的顽强抵抗,让盟军的进攻在最初三天内步履维艰。安德斯将军指挥的波兰第2军,尽管决心坚定,但在卡西诺山的战斗中仍遭受了重大伤亡。英国第13军的进展也异常缓慢,如果不是波兰军队吸引了德军的大部分注意力,他们会面临更大的损失。

在这场艰苦的战斗中,法军却展现出了惊人的战斗力。他们面对的德军只有一个师的兵力,因此进展迅速,成功穿过加里利亚诺山区,对德军发起猛烈攻击。此举不仅打破了德军的防线,还为美第2军创造了有利的战机。在法军的掩护下,美第2军沿着海岸公路迅速挺进,成功追歼了德军第90师。随着德军防线西翼的崩溃,凯瑟林将军不得不将北部的预备队调往南部,试图挽回败局。然而,此时的德军防线已经陷入混乱,除在卡西诺地区仍坚守了几天外,其他各处已彻底崩溃。

17日晚,坚守在修道院废墟中的德国伞兵最终放弃了阵地,“古斯塔夫防线”被盟军彻底摧毁。次日清晨,波兰第2军成功占领了卡西诺山,但这场胜利的背后是约4000名波兰士兵的英勇牺牲。

在安齐奥港的夜幕下,盟军强行登陆。由于凯瑟林将军的巧妙布局,德军的主力被牵制在南部,为盟军从安齐奥滩头发起的突击创造了绝佳的时机。5月23日,得到强有力支援的美第6军开始突破。亚历山大将期待这支精锐之师能,截断那关键的瓦尔蒙托内6号公路,从而将黑延霍夫麾下的第10集团军彻底孤立,让罗马在绝望中不战而降。

5月25日,阳光洒在战场上,美第1装甲师和第3步兵师,迅速向东北战略要点科里方向疾驰,短时间内就前进了20公里。他们在此地与自南而来的美第2军会师,胜利的曙光似乎就在眼前。然而,德军赫尔曼·戈林师横亘在美军前进的道路上,使得美军的推进举步维艰。

与此同时,克拉克正率领着四个美军师直扑罗马,企图一举赢得这场荣誉之战。尽管亚历山大将军多次强调,当前的主要任务是切断德第10集团军的退路,但克拉克却除了分出部分兵力向瓦尔蒙托内推进外,其余的主力仍旧坚定地向着罗马前进。罗马的“恺撒防线”如同一条长蛇,横卧他的面前,使得行军速度逐渐减慢。

就在此时,美国第36师迅速占领了阿尔巴恩山区第7号公路上的韦莱特里,并成功地突破了“恺撒防线”。克拉克借此良机,命令第5集团军发起总攻,他们沿着6号公路直扑罗马。在盟军11个师的强大压力下,德军被迫放弃了阵地,罗马的城门在盟军的面前缓缓敞开。6月4日,克拉克的第5集团军一部昂首挺胸地进入了罗马,德军随之开始了全面的退却。

胜利的喜悦并未持续太久。为了支援在法国南部的“龙骑兵”登陆行动,第15集团军群中的美第6军和法军以及70%的空中力量被先后抽调,这使得盟军的整体作战实力大受影响。相反,德军此时却得到了4个师和1个重型坦克团的增援,凯瑟林将军借此机会稳住了阵脚。德军通过一系列巧妙的迟滞性行动,成功地抑制了美军的推进步伐,使得他们止步在“哥特防线”以南。这条防线,位于罗马以北约130公里的地方,是当年汉尼拔设下的最巧妙的陷阱所在地。它起于比萨,穿过佛罗伦萨,一直延伸到亚得里亚海岸的安科纳,长蛇阵成为了阻挡盟军前进的坚固堡垒。

8月,阳光炽热。盟军第15集团军群精心设计一个“橄榄”作战计划,意图突破那坚不可摧的“哥特防线”。8月25日,英第5军和加拿大第1军在夜幕的掩护下悄然展开行动,令德军措手不及。

扼守亚得里亚海滨的德军两个二级师,其战斗力在盟军的攻势下显得苍白无力。英第8集团军迅速突破了德军防线。直到8月30日,凯瑟林才如梦初醒,急忙调来两个德军师增援,但此时战局已难以扭转,英军已向前推进了十余公里。

为稳定战局,凯瑟林下令德军全线退入“哥特防线”,从而腾出了部分兵力增援亚得里亚海滨。与此同时,位于西翼的美第5集团军,在英第13军的默契配合下,发起攻势,打开了佛罗伦萨以北的焦加山口,将德军寄予厚望的“哥特防线”撕裂开来。随后,他们向博洛尼亚挺进。

不过,第8集团军在亚得里亚海滨的侧翼却陷入了困境。9月17日,当面德军增至10个师,大大延缓了第8集团军的推进速度。加拿大第1军虽在21日终于到达里米尼,进而抵达波河流域三角洲,但德军却已退守至马索河防线,筑起了一道新的防线。

在波河前面的平原上,纵横交错的13条河流成为了第8集团军前进的绊脚石。他们在这片泥泞的战场上付出了高昂的代价,许多步兵师被打得七零八落,战斗力急剧下降。德军则趁机腾出了大部分兵力,全力对付克拉克率领的第5集团军。

10月2日,克拉克将军在短暂的休整之后,重新整顿旗鼓,率领第5集团军沿着65号公路向博洛尼亚发起了新一轮的进攻。他倾尽麾下第2军所有的4个师,发起了猛烈的攻击。然而,德军的顽强抵抗和源源不断的援军使得他们的推进速度平均每天不超过1.6公里。在经历了艰苦的3周激战后,克拉克不得不于10月27日下令第5集团军停止进攻。

到10月底,英第8集团军的推进也逐渐停滞下来。他们仅渡过了5条河流,距离波河尚有80公里之遥,但盟军并未因此气馁。在12月,为了获取越冬基地,他们发起了最后一次攻势,一路抵达腊万纳、法恩扎和维尔加托一线。

期间,盟军和德军双方都对指挥机构进行了重要的调整。亚历山大将军被提升为地中海盟军最高司令,接替了被派往华盛顿的威尔逊将军的职务。第15集团军群的指挥权则交给了克拉克将军。同时,特拉斯科特将军接任美第5集团军司令一职,而麦克里里将军则从利斯将军手中接过了英第8集团军的指挥棒。利斯将军则被调往缅甸战区,继续为盟军的胜利贡献力量。

在德军方面,由于凯瑟林将军在一次车祸中受伤,黑延霍夫将军接替了他的西南集团军群司令之职,继续指挥着德军在这片战场上与盟军展开殊死搏斗。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