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机枪,步枪,冲锋枪是怎么区别的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二战步枪最大射程 关于机枪,步枪,冲锋枪是怎么区别的

关于机枪,步枪,冲锋枪是怎么区别的

2024-07-11 09:3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根据1985年兵工部编写的《枪械手册》定义,我国将枪械分为手枪、冲锋枪、步枪、机枪、大口径机枪、运动枪和其他枪械共七大类。

一、手枪。

手枪的区分最简单,使用手枪弹,可用单手握持瞄准射击,不抵肩,体型小巧方便携带,主要用于近距离射击的一种单兵自卫武器。手枪又可以细分为自动手枪和转轮手枪,自动手枪利用火药燃气作为动力实现连续射击,而左轮手枪需要“人力”完成抽壳、拋壳、上弹等一系列动作。从形状上来说,自动手枪的形状大致都像一个“7”字,枪管长手柄短,装弹时弹匣从手柄下部插入;左轮手枪则有一个鼓起来的圆柱形“肚子”,这个肚子名叫“弹巢”,用来盛放左轮手枪的子弹。弹巢设计在枪管和手柄的连接处。

左轮手枪的优点是结构简单,不会出现卡壳的现象,缺点是比较“费劲”,携弹不便换弹繁琐,整体性能上不如自动手枪。这也是为什么左轮手枪出现早但不如自动手枪普及的原因。

二、冲锋枪。

国内对冲锋枪的定义是“单兵双手握持发射手枪弹的轻型全自动枪”。从广义上说,使用手枪弹可连发射击的枪械都能被称为冲锋枪,这也是区分冲锋枪和普通步枪的标志之一。冲锋枪出现在第一次大战时期,当时的战场上士兵手中的手枪威力小,步枪无法连发,机枪无法单人使用,缺乏一种可便于携带、能连发射击的单兵武器,于是出现了使用手枪弹、枪管略长、重量体型适中的冲锋枪。冲锋枪甫一出现就让人眼前一亮,德国研制的MP18冲锋枪大量装备在暴风突击队,在突破堑壕时给协约国军队造成了大量杀伤。二战是冲锋枪的全盛时期,冲锋枪以体积小,重量轻,火力猛,携弹多的特点被各国军队均大量装备用以补充近战时火力不足的问题,普遍装备于陆、海、空军等各兵种,在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不过到了二战末期,“突击步枪”的出现弥补了普通栓动步枪射速慢、持续火力弱的问题,从性能上全面超越了冲锋枪,逐步取代了冲锋枪在军队中的地位。冲锋枪从军队中退出后并没有完全消失,因为其使用手枪弹,对人体和环境的杀伤有限,不用担心威力过剩的问题,所以后来被各国的警察大量装备用于解救人质时的反恐怖作战。

著名的MP5冲锋枪,使用固定枪托时尺寸为680MMX50MMX210MM,基型全重连3公斤都没有,射击时后坐力很小。

当然,既然有普遍性那就有特例的存在,比如国内大名鼎鼎的56式冲锋枪。56冲的原型就是苏联的AK自动步枪,那为什么在国内会被叫做冲锋枪呢?因此在当年国内装备56冲的时候还没有所谓”自动步枪“的定义,而56冲的替换对象又是54式冲锋枪,在部队也是按照冲锋枪的方式使用(班排长装备56冲,其他人装备56半自动步枪),于是就顺利成章的叫成了“56式冲锋枪”,到后来虽然有了自动步枪的定义,但已经有了约定俗成的叫法,因此也没有改正。从现在看似乎叫法有问题,不过如果以当年的战术使用意图来分类的话,叫成冲锋枪也没什么大问题。(这里就涉及到分类的方法问题,不同的定义下武器的分类迥然不同,不过这里不再展开,多少了解一点即可,防止大家钻牛角尖)

曾被热议名称不对的“56式冲锋枪”

三、步枪。

简而言之,步枪就是步兵装备的单兵作战武器。我们现在所说的栓动步枪、狙击步枪、自动步枪等等都是在“步枪”这个类别基础下依据使用方式或自动方式进行的详细区分。概括起来,步枪就是给步兵大规模配发的枪械。步枪是历史最为悠久的一种枪械,从最早的火绳枪、燧发枪到后来的单发步枪、栓动步枪,再到半自动步枪和自动步枪,中间经历了几百年的历史。

在一二战中,步兵们大量装备的是栓动步枪,就是那种体型修长,配有刺刀,打一发拉一次枪栓的步枪。这种步枪的枪管长,子弹装药量多,因此射程远,威力大,1000米外仍能有效杀伤人体目标。美国人在二战中装备了半自动步枪,半自动步枪和外形和栓动步枪类似,但子弹可以自动装填上膛,每扣压一次扳机能发射一枚子弹。这种半自动步枪兼顾了栓动步枪射程远、威力大、精度高的优点,射速上有所提升,但是无法形成连续射击,火力增加有限。可即便如此,半自动步枪从性能上单方面吊打栓动步枪。。。

真正革命性的变化是自动步枪的出现,自动步枪是在半自动步枪上的又一次改进,自动步枪最大的特点是扣住扳机不放可连续击发,在其他参数不变的情况下短时间你火力密度增加,提高了短兵相接时步兵的战斗力。自动步枪的另一个特点是使用了介于步枪弹和手枪弹之间的“中间威力弹药”,这种新型弹药出现,很好的平衡了步枪后坐力、杀伤力和有效射程间的矛盾,不至于让士兵在连续射击时被巨大的后坐力顶翻,主要是解决了自动步枪射击时不好控制的问题。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自动步枪都使用了中间威力弹药,二战后出现的M14/FAL/G3这三种自动步枪统一使用了7.62毫米的大威力弹药,当然这也跟当时美国的强势有关(美国将北约的标准步枪弹定为7.62×51mm,而AK的弹药是7.62X39mm),不过在后来的越南战争中M14的缺陷将使用大威力弹药枪械的问题如全枪偏重携带不便,后坐力大连发控制困难,带弹量偏少等暴露出来,这也才有了后来的轻武器小口径化潮流。

M14作为自动步枪并不合格,不过其精度高的优势倒可以改装为一支半自动狙击步枪,美国人后期也确实这么干了,M21狙击步枪就是这么来到。

另外再多说一点,所谓“突击步枪”的定义,最早出现在德国,相传是由希特勒为其命名。但是,除德国外,大部分国家只有“自动步枪”而没有“突击步枪”的称呼,比如著名的AK自动步枪,其俄文翻译后的全称为“1947年式卡拉什尼科夫自动枪”;美军的M16英文全称则是“United States Rifle, Caliber 5.56mm, M16”,翻译过来就是“美国5.56毫米口径步枪,M16”其中“Rifle”原是指线膛,后来指步枪;中国的QBZ95,被称作95式自动步枪,同样没有“突击步枪”的称呼。1997年版的《中国军事百科全书》中对突击步枪的定义为:“一种重量较轻、枪长较短、具有冲锋枪的猛烈火力和接近普通步枪射击威力的自动步枪。”但在兵工部对步枪的细分中,并没有出现“突击步枪”的分类,可见大家常说的“突击步枪”更像是一种约定俗成后的叫法,只不过影响深远,深入人心。

德国人手中的STG44突击步枪,STG是Sturmgewehr的缩写,翻译过来就是“突击步枪”

四、机枪。

机枪的分类就复杂的多了,不同国家间对机枪有不同的定义。国内认为使用两脚架或三脚架能够长时间持续射击,以压制或歼灭为主要作战任务,保障我方步兵行动的自动射击武器被称作机枪。

相比于自动步枪,机枪的为了保证持续射击做了不少修改,整体上体型偏大、重量偏重,使用的枪管也更重更长,配用的供弹具弹容量大,如弹鼓、弹箱或弹链等,还使用两脚架或三脚架保证射击时的稳定。机枪也可以细分为能够伴随步兵行动实施火力支援的轻机枪,配有固定脚架,持续射击时间长,精度高,射程远但机动力差的重机枪,以及吸收两者优点而诞生的通用机枪。机枪的辨别比较容易,一看使用两脚架或三脚架,整枪体型偏大,又用着弹箱或弹链供弹,那准是机枪没跑,之后可以再根据机枪的外形来辨别是哪个型号。(全世界各国军队中轻武器装备都相对比较固定,一般不会出现多个型号混杂的现象)

大口径机枪就不用说了,这种机枪本身就不是一个人可以操作的。枪身长、重量大,使用的子弹明显偏大,而且机动能力差多以车载的形式出现。大口径机枪作战时,除了主射手副射手,还有多名弹药手为其提供支援保障(车载的不算)。

我们现在谈论的枪械分类方法主要是从其外形和实用特点上进行的分类,好处是简单、快捷、标准统一,能对不同枪械进行快速的分类。不过,对于某些打着擦边球的枪械来说,这可就有意思了。

从上面冲锋枪的定义来看,使用手枪弹连续射击的轻型枪械就可以定义为冲锋枪,那如果有些手枪也具备了连续射击功能呢?比如下面这个:

这种武器使用手枪弹既可以当作手枪单发射击,又可以连续射击,关键还能在枪柄处加装枪托以抵肩射击。这种外形上像手枪,定义上像冲锋枪的武器还有不少,格洛克18、贝瑞塔93R、CZ75等以及老祖宗“快慢机”(全自动型毛瑟手枪)后来为了区别,这些武器被叫成了“冲锋手枪”,即拥有冲锋枪功能的手枪。

总结一下,对枪支的分类其实属于广义上的概念性划分,而且随着标准的不同还会有各种各样的差别。想笼统的区分机枪、步枪、冲锋枪很容易,依照上面几点要求逐个对照即可,但如果想搞明白具体区别的话,那可就是个大话题了。

发布于:河南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