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期日本海军的防空作战技术与战术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二战期间日本最大的航母是什么 二战时期日本海军的防空作战技术与战术

二战时期日本海军的防空作战技术与战术

2024-07-16 02:5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89式高射炮在射击时会有相当可怕的炮口爆风,这是航空母舰瑞鹤号右舷前部的89式高射炮群,注意甲板上白线(实际上是镶嵌白边的红条带)指示的炮口爆风警戒线

1942年圣克鲁兹海战之后,航空母舰翔鹤号左舷的一个89式炮位,可以看到这种巨大的高射炮和人的大小直观对比,相应地,这样的高射炮发射的弹丸可以对飞机造成致命的杀伤。在战后的统计中,日本海军用高射炮击落的飞机有相当一部分是89式高射炮所为

89式高射炮的安放位置非常重要。这幅图反映的是日本海军航空母舰赤城号上的89式高炮位,注意其位置相对于最上部的飞行甲板相当低,这也就意味着其不具备全向开火能力。在中途岛海战中,这成了这艘航母的死穴,贝斯特的三架飞机一路俯冲下来,断送了赤城号。

在大和级战列舰上(这张图是1943年的武藏),最开始安装的89式高射炮是被放置在这种有围壳的炮塔之中,这么做的目的是防止巨大的18.1英寸(460毫米)火炮发射时的炮口爆风殃及高射炮组

另一张武藏号战列舰上有围壳的89式高射炮塔

89型127毫米高炮技术规格 如下:

炮口初速:2362英尺/秒(720米/秒 )

炮管寿命:800-1500发

发射速率:最大14发/分,持续发射11-12发/分

射程:最大水平射程14390码(13160米) 最大射高8830码(8874米)

有效射高:8065码(7375米)

最大仰角:90度 (在许多大型军舰上装有高射炮仰角限制器,所以实际达不到这个最大仰角)

弹丸重量:50.6磅 (约23千克)

最大俯仰速度:12度/秒

最大旋转速度:6度/秒

双联装炮塔重量:24.5吨(装有护盾)

89式127毫米高炮的火控系统是94式高射炮火控装置。尽管这种火控装置于1934年就已经被日本海军采用,但直到三年后才大规模量产。这就意味着太平洋战争期间这种94式火控装置供不应求。不过,大和级战列舰享有使用94式火控装置的优先权,每艘大和级战列舰都装备了两具这样的火控装置(其中大和号战列舰后来又额外加装了两具这样的火控装置)。这样的火控系统成对安装在舰体上层建筑和主桅杆附近的后部舰桥顶端。位于舰桥的高炮指挥塔将信息传递到主装甲板下方的火控室,每一个高炮指挥塔都操作着一具拥有14.76英寸(37.5厘米)立体视镜的94式火控装置和四座3英寸(7.62厘米)望远镜。火力指挥塔可采用电力/液压动力或手动俯仰降瞄准。高炮指挥塔可测定目标距离,以及水平与垂直坐标,然后将测定的数据传入火控测绘室,再用机械计算机计算出发射参数。这包括了火炮的仰角和方位角,引信的设定,这样炮弹才能成功击中目标——面对快速移动的飞机,这样的火控装置其实是不能在有效时间内进行有效反应的。然而,94式火控装置已经是战争期间日本可以拿出大规模装备的最好的大口径高射炮火控系统了,甚至有些大型水面舰艇在加装高射炮的时候没办法分配到足额的94式火控装置——当然,日本帝国海军的战列舰和航空母舰是享有94式火控装置供应的优先权,尤其是两艘大和级战列舰。

94式高射炮火控装置在跟踪高速运动的目标时问题重重。它探测到目标需要20秒钟,还需要10-12秒钟才能计算出火炮射击诸元。对于美国海军舰载机而言,这个速度太慢了。机械式计算机给出的火炮射击诸元也不准确。相比较而言,美国海军的主要的大口径防空武器也是5英寸高射炮,而日本海军相同口径的高炮在防空方面效果差得多,这是很重要的原因。更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到了战争中后期,美国海军的5英寸高射炮都在逐渐配发VT信管,由此大大提高了对目标的命中率,而没有VT信管的日军,只好采用弹幕射击的方式来对付来袭的美国飞机,命中率就会大打折扣。

到了1945年,日本海军在94式火控装置的基础上又研发了98式火控装置,这种火控装置可以自动代入军舰航行的速度,而不用让操作员手动输入——当然,其他的参数和94式一样,还得一个个地手动输入进去,而且到了1945年,日本海军基本上不复存在,这样的射击指挥装置也就没有来得及在战场上运用。

94式高射炮火控装置的3D模型图

94式高射炮火控装置的操作显示面板

89式127毫米高射炮和与之配套的94式火控装置是日本海军战争时期标准的中距离防空武器。尽管这种高射炮的技术指标令人满意,但是由于其火控装置低劣的性能和错误的作战条令,并没有发挥良好的作用。武藏号战列舰在莱特湾遭到空袭时日本海军的记录表明这种高射炮很少被使用,这些记录证实了高射炮的火控装置在跟踪其目标时问题重重,而这一次,恰好这些目标就是要对武藏号进行致命攻击的俯冲轰炸机和鱼雷轰炸机。

96式25毫米防空高炮(日文:九六式二十五粍高角機銃)

【英文中枪与炮都是Gun,故没有称谓上的区别。但是在汉语文化圈,小口径火器与大中口径火器称谓有别,中国以20毫米口径为界线,以下为枪,以上为炮。而日本以30毫米口径为界线,30毫米以下称为“銃”(对应中文的“枪”);30毫米以上为“砲”(对应中文的“炮”)。因此96式按照中国标准是机关炮,但按照日本标准是机枪(機銃)】

日本海军选择了法国哈奇开斯公司研制的25毫米机关炮作为近距离防空武器。日本海军在法国版机关炮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安装了消焰器,随后这种炮于1936年便成为96式1型25毫米高炮。1936年出现了双联装96式高炮,1941年出现了三联装高射炮,与此同时日本海军又制造出安装96式高射炮的封闭炮塔。96式25毫米高炮是气冷的。三联装高炮内有两部电机,一部电机是水平旋转,另一部电机用于俯仰。这些动作均可以通过95式高射炮火控装置操控。三联装高炮有九人操控,其中六人是装弹手。

96式25毫米高射炮的原型,法国哈奇开司的25毫米高射炮,这些双联装的高射炮是战前为罗马尼亚生产的

96式高射炮的剖面图,注意气冷的炮身上为增大散热面积而设置的螺纹结构

单个的96式高射炮位,到了战争后期,日本海军的大型军舰上这样的炮位不断增加

双联装的96式高射炮,中途岛海战中的赤城号航母两侧装备的就是这种双联装的高射炮

Pitroad的模型封绘,日本海军的三联装96式高炮,这也成了战争中后期日本大型军舰的标准配置,图中反映的是翔鹤级航空母舰舰桥后侧的高炮群

在大和级战列舰和其它一些大型的日本海军舰艇上装备的3联装25毫米高射炮塔

96式25毫米防空高炮可以发射四种弹药:通常弹、燃烧弹、穿甲弹和曳光弹。每发射四枚或五枚炮弹就有一枚是曳光弹。这些炮弹固定在弹夹中,每个弹夹装有15发炮弹。这种弹夹的携弹量太少,不能保证这种武器以最大速率开火。实际上由于弹夹要频繁更换,实际射击速率仅为100-110发/分钟(三联装炮塔中的一门炮)。96式25毫米高炮由95式近程大仰角高射炮火控装置操控。这一简单的控制系统可测定目标的速度,距离和高度,从而提供基本的火炮射击诸元。从理论上讲,这种火控装置可以跟踪以560英里/小时飞行的目标,然而,配套的驱动电机跟不上这一速度,和美国海军同样功能的装备比,95式火控装置是比不上的。大和号战列舰上装有四座95式高射炮火控装置。在上层建筑前部两侧和烟囱两侧成对安装。1944年至1945年间,日本海军又推出4式3型火控系统,取消了驱动控制电机。每一座三座炮塔内都装有备用手工瞄准具以备高射炮火控装置失灵时使用。至于单装的25毫米高炮,就只有简单的环状瞄准具了。日本海军选用25毫米高炮作为标准的轻型防空武器并非明智之举。甚至日本人自己都意识到这种武器有非常明显的短板,即水平回旋和俯仰速度不够快,连续射击速率过低,振动太大影响射击精度。单装的25毫米高炮几乎毫无意义,它们仅装有环状瞄准具,对飞行速度很高的目标无能为力,且对一般的士兵而言,操作难度过大。25毫米高射炮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它发射的弹丸太小,对坚固的美国飞机无法形成威胁。日本海军没有研制如美国海军40毫米博福斯火炮那样的中型近程防空高射炮(事实上,二战中的日本海军没有中口径高射炮),随着战争的进行,这些问题使得暴露于美国空袭之下的日本水面舰队愈发脆弱。

电影“男人的大和号”拍摄道具,均为1比1大小,前景是三联装96式25毫米高射炮塔,后部是双联装89式127毫米高射炮塔

战舰大和博物馆里的图片,最右侧的弹药是25毫米的高射炮弹,右侧第二枚是127毫米的高射炮弹。同其他各国海军相比,日本海军缺乏中口径的高射炮,这在近程防空时相当地不利。

日本海军其他的防空武器

虽然在1944年,89式高射炮和96式高射炮构成了日本海军舰队绝大多数的防空火力,但在当时,日本舰队也还是有其它的对空射击武器的。只不过由于种种原因,这些武器没有得到普遍的应用,或者作用不那么大,但也值得列举出来。

三式烧霰弹”用战列舰的主炮防空“这样的主意并非日本海军的独创,但由于日本缺乏VT信管与雷达这类高技术装备对抗空中目标,加上旗下驱逐舰队设计目的大多是为了鱼雷战,因此比起盟军驱逐舰,防空能力不足是日本海军护航舰的软肋。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主力舰的巡洋舰,战列舰更需要长射程重型炮的远程先期火力打击,1939年,也就是昭和14年,日本海军所进行的舰队防空演练对于现有弹种的防空能力出现质疑,于是三式烧霰弹应运而生。1943年,两艘大和级战列舰也装备了460毫米口径的三式烧霰弹作为防空武器。

大和级战列舰所用的460毫米三式烧霰弹的弹体内装有996个25毫米×90毫米橡胶材质燃烧信管,燃烧信管内充满燃烧混合物,另外还有600根作为破片的钢铁。弹体设有定装引信,弹体爆炸后燃烧信管会延时半秒钟后点燃,以20度角喷出一个锥形杀伤区域,持续燃烧5秒钟,杀伤半径达到397英尺(约121米)。日本海军对这种大面积杀伤性武器抱有很高期望,这是一种看上去杀伤效果巨大的弹药,但在实战中却没什么价值,美国飞行员早就学会了及早闪避来躲开三式烧霰弹的弹幕攻击。反过来,使用这种炮弹是有风险的。由于铜制的炮弹导环机加工质量太差,发射这种炮弹会对主炮膛线造成损伤。莱特湾海战时,面对美军舰载机的持续打击,武藏号战列舰舰长猪口敏平一度极不情愿使用三式弹进行防空,理由也在于发射这种炮弹会严重烧蚀炮管,影响后续海战中的主炮射击精度。

图中左起第二枚红色的炮弹就是三式烧霰弹,其两侧分别为460毫米九一式穿甲弹和去掉风帽的九一式穿甲弹,均为大和级战列舰的主炮炮弹(公号作者谢里登大道摄于日本吴市大和博物馆)

三式烧霰弹剖面图

1944年10月24日锡布延海战时遭到攻击的大和号战列舰及其护航舰,空中可见爆炸的三式烧霰弹,有传言说日本海军在三式弹中添加了硫酸钡、硝酸铜等各种发色剂,宛如礼花炮弹

三式烧霰弹在日本海军内部测试时留下的资料照片

98式100毫米高射炮:

98式高射炮是89式127毫米高射炮的后续产品。这种高射炮比起89式的127毫米口径,使用了更小的100毫米口径。供弹方式使用了与八九式相同的半自动人力供弹,装填过程、装填方法也是一样。虽然口径较小,但它使用了65倍口径的长炮身。正因如此,这种高射炮最大射程和最大射高都是89式高射炮的1.4倍。对于这种高射炮而言,其最大的制约还是日本海军已经不合时宜的94式射击指挥装置。这种高射炮装备了秋月级驱逐舰,大凤号航空母舰等水面舰艇,但数量太少,并不构成日本海军的防空主要火力。

秋月级驱逐舰春月号的四号炮塔,双联装的98式100毫米高射炮

澳大利亚军队在婆罗门缴获的一门双联装98式100毫米高射炮

28联装120毫米防空喷进炮:

在莱特湾战役时,日本海军的一些作战舰艇装备了这种28联装120毫米防空喷进炮(其实也就是火箭炮),但这种火箭炮射程近,精准度差,唯一的作用在于制造弹幕用以阻挡敌机的靠近。在莱特湾海战中,曾任大和号舰长的“海军怪才”松田千秋少将指挥着伊势号和日向号两艘航空战舰能够在美军TF38特混舰队飞机的空袭下全身而退,这样的喷进炮也算是功不可没。但并非所有装备这种喷进炮的日本军舰都可以有松田千秋这样的好运气。

日本海军28联装120毫米防空喷进炮操作手册上绘制的这种武器

喷进炮线图侧面

保罗艾伦的武藏号残骸调查表明武藏号在最后状态时装备了喷进炮,如图示的红圈位置

航空母舰瑞鹤号在莱特湾海战前也加装了喷进炮作为防空炮,这是这是1944年日本拍摄的宣传电影《雷击队出动》当中的瑞鹤号,红圈位置是可以辨识出的喷进炮群

日本海军的对空搜索雷达——13号电探

在中途岛海战之前,日本海军是没有对空搜索雷达的,那个时候日本海军的对空警戒主要是依靠观察员的肉眼。当时采取的轮形阵中,作为主力舰的航空母舰或者战列舰会在阵型中央,而外圈的警戒舰(一般是驱逐舰,有时候会是金刚级战列舰)的观察员会不断地搜索天空,当发现敌机来袭时,警戒舰会升起烟火信号,提醒全舰队注意防空。这段描述在记载中途岛战役的权威著作《断剑》中反复出现,可信度应该是很高的。很明显,这样的对空观测手段很原始,发现敌机时组织系统的拦截往往来不及(按照日方的记载,美军飞机在接近日军编队20公里左右时可以被发现),这也就是中途岛战役中日本的零战疲于奔命的原因。更要命的是,这样的目视观测在天气不佳时,或者当美军飞机穿越断云飞过来的时候,效率就急剧下降。也是因为如此,终结了南云舰队的美军俯冲轰炸机才可以突然出现在舰队中央的上方。

日本海军倒是一直没放弃对空搜索雷达的研制。之前他们研发的21号电探(日本海军管雷达叫电探,“电波探信仪”的简称)重量尺寸都太大,没有办法安装在中小型军舰上。1943年,轻量化的13号电探研制成功并安装在了日本海军的小型作战舰艇上,部分大型舰船为了减重和节约空间也换装了13号电探。这种雷达重量110公斤,完全可以用人力进行拆解和搬运。在性能方面,这种雷达对单机的探测距离是50公里,对机群的探测距离是100公里以上,瑞鹤号航空母舰曾有过在240公里探知敌机的记录。在战争中,13号电探生产了2000多台,极大地提高了日本海军的对空探测搜索能力。但问题在于到了战争后期,日本海军已经不能指望舰载战斗机进行防空作战了,更多的情况下也只能是靠着各军舰上的高射炮提早做准备。

驱逐舰上的13号电探(对海)和22号电探(对海)

矗立在航空母舰隼鹰号桅杆顶端的就是13式电探了

对于日本海军而言,13式电探图像宛如示波器(具体参见尼伯龙根工厂2018年11月的《二战杂记簿(30)》)想从这些波形中读出太多有价值的信息就必须是经验非常丰富的雷达操作员才可以进行。但更致命的一点在于,日本海军的13式对空搜索雷达根本没有同高射炮位联动,也就是说,那些高射炮在面对敌机来袭时仍然是各自为战的,这样分散的火力配置会给来袭的飞机留下太多的可乘之机。

日本海军防空作战战术

日本海军把战斗机看成是水面军舰防御美军空袭的主要手段。在太平洋战争初期,日本海军战斗机做得相当出色,但他们主要依赖高水平的飞行员。到了1944年10月,这种优势已经不复存在。日本海军航空母舰部队的战斗力是如此孱弱,以至于只能作为诱饵使用。这就意味着日本海军的水面舰队只能想办法自保了。

为了对付持续增长的空中威胁,日本海军在军舰上设置了越来越多的防空高炮。其中最多的是96式25毫米口径的高射炮,只要保证开火的角度,这种高射炮可以被放置在军舰的任何地方。驱逐舰安装25毫米高射炮最多达到26门,重型巡洋舰安装25毫米高炮最多达到60门,战列舰安装的25毫米高炮达100门以上。大和号战列舰安装的25毫米高炮为152门,武藏号战列舰安装的25毫米高炮为130门。

当然,战争期间,两艘大和级战列舰的乘员都进行了扩编。主要原因是防空系统增加了人手,每一座25毫米三联装炮塔都需要9个人操作,还要算上操纵火控仪,搬运弹药和给炮手提供后勤服务的人手。到了1945年的时候,大和号战列舰上的居住条件已经相当拥挤,甚至在走廊通道和其他空间都设置了睡觉的吊床。

1945年的大和号战列舰俯视图和侧视图,可见甲板和上层建筑上密密麻麻的高射炮

即使战舰防空火力配置得到增强,但日本海军却不认为单凭这种武器就能保护舰队免遭空袭。关于这一点,看看日本军舰在遭到空袭时做着多么猛烈的机动动作就知道了。虽然在遭遇空袭时,保持阵型和固定的航线可以使得高射炮火力集中,获得最大的杀伤效果,但是日本军舰在遭遇空袭时还是各自独立的进行着疯狂的规避动作以减少被击中的可能性。美国飞行员经常看到日本海军战舰作圆形规避机动,虽然战术条令要求军舰做之字形机动动作。这不仅使美国俯冲轰炸机飞行员难以瞄准,也使得鱼雷轰炸机飞行员面临更大的挑战。这样机动规避动作的缺陷在于,对于高射炮而言,向敌机或敌舰开火很难。而且这样的单艘战舰一旦开始独立的机动动作,会打破整个作战编队,使军舰之间无法形成火力支援。

1944年10月24日的锡布延海,大和号(左侧中心),武藏号(右侧中心)和护航舰艇面对美军空袭都开始了各自的圆形机动规避动作

操纵像大和号战列舰这样的巨舰躲避鱼雷是非常有挑战性的。一名大和号战列舰上的幸存军官描述了这艘超级战列舰1945年4月7日试图躲避鱼雷的经过。

“在海面上,鱼雷留下的白色航迹看上去非常漂亮。我们在绘图板上估算鱼雷的距离和航行角度,然后航线与的航迹平行,这才能很艰难地躲过鱼雷。海面上有好几枚鱼雷扑向我们时,我们只能去紧急规避离得最近的那一枚鱼雷。当我们航行相当长一段距离后,我们才能确定自己躲过了这枚鱼雷,准备转舵躲避下一枚鱼雷。躲避鱼雷的过程需要足够的警觉,精准的计算和果敢的行动。舰长就在露天的防空指挥所里,可以俯瞰全舰。两名海军少尉在舰长身边协助他,在操纵面板上画出鱼雷的航迹,并指给舰长看。而舰长根据这些信息发出对军舰操舵的命令”

1945年3月,大和号战列舰在吴港内躲避美军空袭,一枚鱼雷从战列舰左舷后部划过

防御美国海军俯冲轰炸机和低空飞行的鱼雷轰炸机时,基本的战术是发射弹幕。只有在对付航线可以预测的高空水平轰炸机时,高射炮才能瞄准后开火。89式127毫米中距离防空高炮和96式25毫米近距防空高炮的炮手们都能发射弹幕。5英寸高炮可对付中等飞行高度上的水平轰炸机和俯冲轰炸机。而25毫米高炮的射击目标则是俯冲轰炸机,必要时也可以朝着距离7500码(6860米)以内的鱼雷轰炸机开火。在俯冲轰炸机处于10000英尺(3050米)高度时, 127毫米高炮就可以对着它开火了。截获的战时日本文件表明,25毫米高射炮在目标接近到2750码(2515米)时才开火射击。由于高射炮位附近储存的弹药有限,炮手需要节约弹药以备遭遇持续空袭时使用。当目标撤退时不要去射击。

日本人很清楚,在美国人越来越大的空袭规模面前,他们的防空武器不堪使用。大和号战列舰幸存下来一名乘员回忆说,想要击中目标是非常困难的。

“要瞄准鱼雷轰炸机和俯冲轰炸机,必须在相当远的距离外瞄准一条预设的航线打提前量。但美国飞机把自己遭受攻击的可能降到了最小。美军的飞机即使在我们的军舰做之字形规避运动时仍然在攻击我们,这个时候,每次瞄准都需要对目标的高度角和方位角做出迅速的巨大调整。瞄准这么远的目标开火对于单个防空机关炮是非常困难的。因此,我们的命中率很低。“——对比这段描述,电影《决战中途岛》里,贝斯特轰炸赤城号的场景其实是为了视觉效果而做了夸张的描述,仿佛他是迎着日军的枪林弹雨俯冲下去的,现实中射向他的弹药并没有那么密集。

每发射的五发炮弹中就有一枚曳光弹。曳光弹茶色的轨迹同目标的航迹交汇,炮手据此修正自己的偏差,调整射击距离和角度。当目标的角速度很大时,就算距离很近,想要击中目标也是很困难的。”

对于武藏号战列舰而言,其末代舰长猪口敏平是炮术长出身,他在日本海军中是最好的炮术军官之一,这个荣誉给了他指挥世界上两艘最大战列舰之一的职务。在林加泊地,燃油是充足的,猪口舰长进行了大量的外海训练。在认真研究了日本海军的捷一号作战计划之后,猪口敏平意识到武藏号战列舰会受到猛烈的空袭,要想完成作战目标,武藏号战列舰就要在这样的空袭中生存下来。他冷酷地训练着防空人员,并提出了分层防御的办法来保护他的战列舰。460毫米主炮用于远距离防御, 127毫米炮用于中距离的防御, 25毫米的高射炮群用于近程防御。

猪口敏平并非等闲之辈,他意识到在没有空中掩护的情况下,遭受严重空袭的战列舰会受到损害。因此,舰上的损管人员必须准备充分。他对损管人员进行了持续的训练,舰上的损管工程师在不断地练习向战列舰对侧注水的程序以纠正猪口敏平故意制造的倾斜。每天两次,全体成员要确保战列舰的水密舱门完全关闭。让一艘日本海军的军舰达到完全水密状态可不是容易的事情,因为舱室门口有门闩,且舱门也不能立刻关闭。要想在最短的时间让军舰达到水密状态,持续的训练是必须的。此外,这艘战列舰也在演练进攻的战术,练习突入锚泊着充满美国运输船的锚泊地。后来的事实证明,武藏号战列舰的乘员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投入战斗,而损管人员不久后就将证明他们的效率——最终,战列舰武藏号遭遇了可能是历史上加诸于军舰最为残酷的打击,奋力支撑一天之后,终告沉没(详见本人拙作《歌利亚之死:战舰武藏的沉没》)。

对于日本海军来说,从武藏号战列舰的作战日志可以表明,日军的防空炮没有发挥作用。这一天的空袭中,美国海军舰载机在日本海军整个战争中最为密集的高射炮弹幕中穿梭,只有6.9%的飞机被击落。460毫米口径的三式烧霰弹完全没有作用。出于战术规范的原因,89式127毫米高射炮的使用范围也非常有限。这样一来,日本海军防空的主力就只能是轻型且精度不高的25毫米防空炮了。而这个口径的防空炮在没有统一指挥的情况下,面对蜂拥而来的机群是无能为力的。

战列舰大和号在莱特湾海战中幸存,但日本海军之后的作为没有吸取莱特湾海战的教训

莱特湾海战之后,大和号战列舰回到日本本土加装了更多的防空火炮,在1945年4月美军登陆冲绳的时候,大和号战列舰携带单程燃料,和护航舰组成“海上特攻队”,准备对美军进行自杀攻击。这是个荒唐透顶的作战计划,不过在当时日本海军的高层看来,大和号战列舰倘若作为海上特攻队出动,不但能够维护日本海军的荣誉,也能使日本海军免受日本陆军“懦夫”的指责。另外,这样也可以回答天皇在3月29日的询问——海军没军舰了么?

决定一旦做出,大和号战列舰航向冲绳的计划就被迅速制定出来,并在1945年4月5日确定了出击命令。由于燃油缺乏,能够参战的只能是少数军舰。日本海军第二舰队派遣了十艘军舰参加这次代号为“天一号作战”的自杀行动。舰队的核心力量是大和号战列舰、为大和号护航的是轻巡洋舰矢矧号,驱逐舰朝霜号,冬月号,滨风号,初霜号,矶风号,霞号,凉月号和雪风号。舰队司令是原来的军令部次长伊藤整一海军中将,而有贺幸作大佐担任大和号战列舰舰长。

整个作战计划是建立在幻想基础上的。按照计划,大和号战列舰要到达遭到美军入侵的冲绳外海,歼灭在此的美军舰队。如有必要,这艘超级战列舰要在冲绳抢滩搁浅,用它的大炮支援当地日军作战。即使航向冲绳的航程不长,但整个舰队没有空中掩护。除非奇迹发生(考虑到美国飞机压倒性的数量优势,这其实是不可能的),大和号战列舰到达冲绳的前景非常渺茫。虽然正式的命令中没有明说,但很明显,大和号战列舰此次出击将一去不复返。整个作战计划只是要举行仪式摧毁掉日本海军最后仅存的象征,而非认真策划希望获得胜利。这也是此时日本海军输红了眼的赌徒心态的再一次展示罢了。

艺术画,战列舰大和号的不归路

这支舰队刚一出动就被美军潜艇盯上了。日军截获了美军潜水艇的目击报告,毫无疑问,美军也已知道日本海军的这一行动。倘若足够谨慎,天一号作战计划已经失去了奇袭的要素,应该被取消,但日本海军并不做如是想。舰队第二天的航行途中并没有空中掩护,而大和号战列舰的命运也就注定了。

第二天,也就是1945年4月7日上午,大和号战列舰遭到了美军飞机的持续监视,当侦测到美军飞机后,大和号战列舰加速到24节。当天天气很差,云底高度只有3000英尺(914米),而且美军空袭机群数量过于庞大,这一切使得协同攻击变得困难重重。不过站在美国海军飞行员的角度,好消息是低垂的云层意味着大和号战列舰很难有效发挥自身的防空火力。这是因为当美国飞机从云层中冲下来时,日本海军的火控仪没有足够时间计算出高射炮需要的射击诸元。不仅如此,覆盖舰队上空的弹幕从未形成,且日本军舰上的高射炮不再受到中央火控仪控制,而是各自自行瞄准。

接下来的将近两个小时发生了什么,可能永远也不会有完全明了的答案了。日军相关的作战记录并没有在战争中幸存,而可靠的资料数量有限,我们唯一知道的是,在这艘超级战列舰上,乘员们疯狂地奋战以反击冷酷无情的美军空袭。上文中提到,当天低垂的云层使得美军俯冲轰炸机不能进行理想的俯冲轰炸,但也使得日本海军的火控装置不能迅速给出高射炮射击诸元。高射炮位的炮手们只能各自为战,朝他们看见的任何目标开火。地狱猫战斗机的扫射和地狱潜水鸟俯冲轰炸机的炸弹在大和号战列舰的甲板上造成了大屠杀的效果,在第二轮空袭时,战列舰上的炮组成员只剩一半幸存了。露天防空炮位的炮手无任何防护措施,死伤惨重。当军舰上空的战斗在激烈进行中时,大和号战列舰的损管控制人员却慢慢地不能保证军舰平稳运行了。下午14点左右,大和号战列舰倾覆加剧,弃舰命令下达。20分钟后,这艘世界上最大的战列舰沉没,与此同时弹药库爆炸,蘑菇云冲天而起,宣告了大炮巨舰时代的末日。

来自游戏《战舰世界》的艺术画,战舰大和号的最后时刻

大和号战列舰沉没时升起的蘑菇云

大和号战列舰的沉没标志着大炮巨舰时代的结束。这艘战列舰及其姐妹舰武藏号战列舰的覆灭表明所谓永不沉没的战列舰根本就不存在。当然,这也表明了在没有制空权,没有统一的火力控制和只有机械计算机的引导下,一艘军舰无论加装怎样多的防空炮,也不能让其在饱和打击的空袭中幸存下来。日本海军在太平洋的失败,防空体系的失败是非常重要的因素。笔者在一次读书宣讲会上谈论过“体系化作战”的问题(参见《2018年9月8日“火枪手阅读计划”简要概述及“零战VS野猫“ 环节复盘》),其中的一句话作为本文的结束语是很合适的。

“从二战开始,很多美军的对手没有意识到的一点是,同美军作战实际是同一个体系作战。美军可以没有最好的飞机,可以没有最好的武器,但其体系和信息共享一定是最好的。冷战期间,东方阵营时不时会有些武器在举国体制下接近或达到美军类似武器的水平,但这些武器倘若不放在一个作战体系中,那就是如同案上鱼肉的散兵游勇罢了。这样的故事,从太平洋战争开始,一直到科索沃和伊拉克,都没有改变。”

(完)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