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德国情报有多“坑”?负责情报的部门,连苏联部署都不知道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二战德军的火箭炮叫什么 二战德国情报有多“坑”?负责情报的部门,连苏联部署都不知道

二战德国情报有多“坑”?负责情报的部门,连苏联部署都不知道

2024-07-12 12:0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1941年1月,一份关于苏联军事实力分布的手册被秘密送到了德军参谋部。文件中详细列举了苏联军队的编制模式,以及部署在东线苏军的规模等等。

表面上看起来,这份文件好像是精密情报,可事实并不是如此,因为编写文件的机构在手册中承认,对苏联的情报工作并没有实际进展,他们甚至连苏联前线士兵使用的武器装备以及苏军的规模都无法确认。简单的说,这种手册就是一堆没用的垃圾。

那么,明知道这些情报毫无价值,他们为什么还要编写这种手册呢?编写手册的机构名字叫东线外军处,该机构原属于德军国防军下辖的情报部门。

1939年,德国闪击波兰前,纳粹德国开始加强对东欧的情报侦查。为了方便管理,希特勒下令将负责东线情报工作的情报人员单独组成东线外军处,全权负责东线的情报搜集工作。

按照最初的计划,东线外军处不仅需要侦察苏联的情报,包括中国、美国、日本、中东、巴尔干半岛以及东欧部分国家的情报工作,都属于东线外军处的工作范围。

听起来,这好像是个非常重要的情报机构,但事实并不是如此,因为在德国内部拥有多个情报部门,比如隶属于国防军最高统帅部的阿勃维尔,这个组织是真正意义上的情报部门,在二战期间为纳粹德国做出过突出贡献。

除了阿勃维尔之外,还有隶属于警察部门的秘密警察、隶属于党卫军的党卫队、隶属于内政部门的警察总署、隶属于国防军的军事情报局以及帝国保安局等等。

与这些大名鼎鼎的专业机构相比,东线外军处实在排不上号。实际上,虽然名义上负责东线情报收集工作,但东线外军处并不直接参与情报工作。

说来比较好笑,作为一个负责收集情报的情报部门,东线外军处竟然没有独立的情报收集机构。说的简单一点,东线外军处压根就没有负责收集情报的特工,他们的所有情报全部来源于以上提到的那几个情报机构,其中大部分都来自于老上级国防军的军事谍报局,有时候也会和外交部、通信局、陆军情报局以及最高统帅部下辖的译电局合作。

总之,从成立的那一天开始,东线外军处就没有直接参与过情报工作。东线外军处首任负责人名字叫艾伯哈特·金策尔。这位大哥是个地地道道的德国老炮,生平出国次数屈指可数,至于苏联,更是一次都没有去过。更奇葩的是,他甚至都不会说俄语。让这么一个门外汉负责东线外军处,结果可想而知。

1940年法国投降后不久,在艾伯哈特的监督下,东线外军处提交了一份关于苏联的情报。情报的具体内容就不多说了,反正按照艾伯哈特的说法,一旦德国向苏联开战,凭借着高机动性的机械部队,德军有很大概率复制波兰战役,在几个月时间内打到苏联首都莫斯科。

那么,艾伯哈特是怎么得出这份情报的呢?答,他是通过苏芬战争时苏联军队在芬兰战场的总体表现来分析的。

说到这里,你们可能觉得有点离谱,毕竟在不知道苏军军事部署甚至前线武器数量的情况下,单靠一年前的一场战争来分析苏联情报,怎么听都觉得有点不靠谱。但就像前面提到的,艾伯哈特和他领导的东线外军处,压根就不了解苏联。

实际上,在艾伯哈特撰这份情报时,压根就没有对苏联开展大规模情报调查,至于德国其他几个情报机构,同样没有大规深入苏联。总之,在1940年之前,德国的所有情报机构对苏联的了解基本上都是靠猜测和脑补。这么一对比,东线外军处的表现也就可以理解了,毕竟又不是我一个人菜,大家都这么菜,我能有什么办法?

当然了,对于艾伯哈特送上来水经验的情报,德国参谋部方面保持了怀疑态度,苏联好歹也是横跨欧亚的超级大国,军队的战斗力就算再弱,还能比法国人更弱吗?

总之,对于东线外军处靠分析得来的情报,德国参谋部并没有采用。说真的,每次说到二战德国情报部门的表现,我都在感慨德军的战斗意志,在东线外军处这种情报机构的情报支持下,他们还能坚持到1945年,甚至一度将苏联和英国打得狼狈不堪。不得不说,德军的作战能力确实很强。

1940年上半年,在德军参谋部的要求下,东线外军处开始收集苏联情报,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前面提到过,东线外军处并没有专门的情报人员,他们的情报都来自其他几个情报部门。而德国的情报部门对苏联的情报侦察,在苏德战争爆发之前一直都不是重点,所以他们也没有多少关于苏联的情报,这导致艾伯哈特压根就没有苏联的情报。

直到1941年年初,东线外军处连苏联的军事部署都不知道,对苏联国内的军工产业也毫不知情,甚至连最基本的苏军武器装备,东线外军处也是一头雾水。

在参谋部的催促下,艾伯哈特不得不编写了关于苏联军事实力的手册,企图蒙混过关。对于这种毫无价值的情报,德军参谋部队也没有斥责东线外军处。

一方面是因为随着西线战场的节节胜利,德军内部也有些膨胀了,大部分将领都认为进攻苏联并不是什么难事,如果抛开苏联广袤的领土,进攻苏联甚至比进攻法国还要轻松。另一方面是因为德军用无数事实证明了,在绝对的实力面前,情报工作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重要。

比如北非战役期间,英国情报部门通过情报欺骗的方式,虚构了20%的军事力量,牵制了大量意大利军队,结果等到隆美尔抵达北非后,不管盟军在北非的军事实力有多强?人家就是一个字,刚!正面硬刚。结果打得盟军,节节败退。

总之,在1941年的德军内部,军方将领对入侵苏联表现得非常自信,所以有没有情报部门的支持并不重要。当然了,参谋部的那群大哥们不在乎情报,东线外军处该做的工作还是要做的。

1941年春季,艾伯哈特再次提交了一份报告。这一次,东线外军处搞到了一点干货。艾伯哈特在情报中表示,东线外军处已经获取了苏联在东线的军事部署,苏联人在东欧一线部署了120个师的兵力。

对于这份情报,德军参谋部高度重视,他们迅速改变了巴巴罗萨计划的部署。然而,就在他们即将进攻苏联的前一刻,1941年5月,艾伯哈特再次送来了一份情报,在情报中,艾伯哈特信誓旦旦的表示,东线外军处发现了苏联正在向前线增兵,现在部署在东欧一线的部队已经超过180个师,总兵力超过300万人。

这一次东线外军处的情报得到了参谋部的高度重视,甚至就连希特勒也开始动摇,是不是暂缓进攻苏联的军事行动。因为按照东线外军处的情报,显然,苏联方面已经知道德国即将进攻苏联,不然斯大林为什么往前线增兵呢?

其实这完全就是个意外。苏德战争爆发前,苏联确实在往前线增兵。这是因为朱可夫等将领认为苏联有遭到战争的危险,所以提议提前进攻德国。按照朱可夫等人的计划,苏联将集结150个师的兵力进攻德国,但朱可夫等人的计划被斯大林否决了。斯大林只同意加强前线防御力量,并没有主动向德国开战的计划。

当时苏军在前线的总兵力大约在260万人左右,其中机械化部队的数量非常少,先进的坦克和战斗机数量远远不及德国。虽然苏联军事实力不如德国,但是在东线外军处的情报加持下,德军参谋部不得不慎重对待。

就在希特勒考虑放弃巴巴罗萨计划时,另一个人送上了神助攻。陆军参谋长弗朗茨·哈尔德表示,虽然苏军在兵力上占据优势,但战斗力却远远不及德军,我们完全可以依靠军人的战斗素质,抵消苏联军队的数量优势。

考虑到1941年德军在欧洲战场的表现,希特勒认可了弗朗茨·哈尔德的说辞,继续实施巴巴罗萨计划。

1941年6月22日,在一片乐观的情绪中,德军发动了巴巴罗萨计划。

战争初期,苏军被打得溃不成军,但是苏联人凭借着顽强的战斗意志,在极端天气的帮助下,硬生生顶住了德军的闪击战。同时,苏联国内强大的军工业基础也为前线士兵源源不断的提供武器装备。在美英、德国的援助下,1944年,苏联开启了全线大反攻。

至于东线外军处,鉴于他们在对苏联情报侦察工作中的表现。1942年,莱因哈德·盖伦奉命改组东线外军处,其中包括处长在内的领导层全部被开除。

新任领导人盖伦对苏德战争持悲观态度,所以暗地里开始与盟军方面接触。1945年4月,盖伦被罢免职务,至此,东线外军处也迎来了终结。

二战结束后,东线外军处被解散,不过前负责人盖伦在战后被任命为联邦德国情报机构负责人,所以一部分隶属于东线外军处的员工纷纷下岗员工再就业,成为联邦德国的情报人员,继续从事情报方面的工作。无形中也算是延续了东线外军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