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发病机制研究的里程碑之一:近视形成的巩膜缺氧学说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二态学说 近视发病机制研究的里程碑之一:近视形成的巩膜缺氧学说

近视发病机制研究的里程碑之一:近视形成的巩膜缺氧学说

2023-08-12 07:5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图1. 小鼠近视模型

周教授团队展开系列研究,证明了巩膜胶原减少是导致巩膜细胞外基质重塑、厚度变薄及近视形成的原因 [4] 。巩膜胶原为什么会减少?周教授团队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通过单细胞水平发现:近视诱导时巩膜成纤维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转分化,巩膜成纤维细胞转分化过程中缺氧信号通路激活,干预巩膜缺氧可干预近视形成,从而明确了巩膜缺氧可导致近视形成。进一步研究发现巩膜缺氧导致细胞外基质减少的机制分为两部分,缺氧促进成纤维细胞转分化、抑制胶原合成导致近视形成;缺氧促进巨噬细胞浸润、分泌MMP-2促进胶原降解导致近视 [5-6] 。周教授从以下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

结果一:巩膜缺氧是细胞外基质重塑形成近视的触发因素

巩膜为什么会缺氧?周教授团队通过一系列的研究,提出科学假设:脉络膜的异常可能导致巩膜缺氧,并创建了实时活体脉络膜血流检测技术,通过此项技术,发现近视诱导时脉络膜血流减少,增加脉络膜血流,抑制巩膜缺氧及近视形成减少脉络膜血流,诱导或加重近视 [7-8] 。接下来,又通过各种药物以及光学的方法进一步证明它们的因果关系。(图2)

图2. 巩膜缺氧是细胞外基质重塑形成近视的触发因素

结果二:近距离工作导致脉络膜血流减少诱导巩膜缺氧

脉络膜血流是眼球自稳态发育过程中将光学信号转化为生化信号的载体(图3)

图3. 近距离工作导致脉络膜血流减少诱导巩膜缺氧

结果三:提出视网膜多巴胺系统调控近视的模式

周教授指出近距离工作导致视网膜多巴胺内稳态异常,进而导致脉络膜血流减少,最终出现巩膜缺氧。周教授受邀在眼科最权威综述性杂志 Progress in Retinal and Eye Research 撰文,提出视网膜多巴胺通过激活D1和D2受体形成内稳态、维持正常屈光发育。周教授提出近视诱导时多巴胺减少,由于多巴胺对D2受体亲和力大于D1受体,首先减少对D1受体的激活,破坏了内稳态平衡,导致近视 [10] 。

图4. 视网膜多巴胺系统调控近视的模式

里程碑——提出近视形成的巩膜缺氧学说

根据以上结果,周教授提出了近视形成的巩膜缺氧学说:近距离工作等诱导近视的视觉信息可通过破坏视网膜多巴胺内稳态,引起脉络膜血流减少使巩膜缺氧,导致巩膜细胞外基质重塑,最终形成近视。该学说获得了很高的国际评价。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AndreiTkatchenko教授评论,巩膜缺氧学说是近视巩膜细胞外基质重塑机制研究的最重大突破,脉络膜血流减少触发巩膜缺氧,为阐明近视信号从视网膜传导到巩膜提供了全新的思路;是近视发病机制研究的里程碑之一。(图5)

图5. 巩膜缺氧学说

脉络膜血流可用于评价近视的快速预测指标,脉络膜厚度和血流可预测动物模型近视诱导量,脉络膜血流可预测OK镜的疗效。目前,脉络膜血流已被一些临床研究采纳作为快速评价指标,研究作为病理性近视早期诊断及近视疗效干预快速预测指标的可行性。

基于近视机制方面的突破,周教授团队进一步研究证明ω-3 PUFAs可增加脉络膜血流控制近视。

总结

周翔天教授团队围绕近视建立了基础、临床及转化研究的全链条创新体系。近视研究机制的突破将为近视治疗提供全新潜在靶点,开启近视防治的新思路。

参考文献

(上下滑动可查看)

声明: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