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霞山发现乾隆行宫古采石场遗址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乾隆行宫遗址在哪个省 栖霞山发现乾隆行宫古采石场遗址

栖霞山发现乾隆行宫古采石场遗址

2024-07-16 10:2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曾为建造乾隆行宫提供石料开采

行宫外宫墙。

两年前,曾有媒体曝出栖霞山发现乾隆行宫的外宫墙,但是建设这么大规模的外宫墙,所用的石头从何而来一直是个谜团。而记者昨天从栖霞山风景区了解到,建造该行宫外宫墙的古采石场遗址已经被发现。

乾隆皇帝六下江南

五次驻跸栖霞山乾隆行宫

据了解,乾隆皇帝六下江南,五次驻跸栖霞山乾隆行宫,前后共45天,当时乾隆行宫规模宏大,里面建筑鳞次栉比,2012年被列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而在2013年,有媒体曾报道栖霞山发现栖霞乾隆行宫的外宫墙,“那一次发现,对研究栖霞乾隆行宫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景区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整个乾隆行宫外宫墙走向基本上呈接近正方形的形状,据现场测量,宫墙长度在800米左右,宽约0.5米。那么问题来了,当时建设外宫墙的那么多石头究竟来自哪里?是从外地运送至此还是就地取材?一直以来是一个谜团。而最近,栖霞山景区工作人员的一个新发现,解开了这个谜团。

栖霞山中峰有一景点叫玲峰池。玲峰池北侧有一条山路,一般人不会在意这条山道的旁边有一处绝壁。“这里怎么会有绝壁呢?”带着疑问,工作人员绕道来到了玲峰池一侧的绝壁前。现场可以看到,绝壁前非常空旷,散落了很多的石头,有大有小,有规整的,也有不规整的,各类形状都有。在岩壁以及散落的石块上还发现了很多人工开凿的痕迹,工作人员透露,从这些可以判断,这里俨然是一处采石场。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采石场内一块非常大的石块上,留下了一处人工开凿的石槽,非常明显。经现场测量,该石槽长约50厘米,宽约10厘米,槽口很深。而距这个采石场西侧十多米处,就是2013年发现的栖霞山乾隆行宫的外宫墙遗址。

被发现的采石场

能开采1500立方米的石料

这个采石场会是什么时期的呢?当时采的石头是运往何处,作何之用呢?它与毗邻的乾隆行宫外宫墙有什么密切的联系呢?带着这些疑问,栖霞山文史研究者张智峰进行了考证:“栖霞山山体岩石基本上由砂岩、石灰岩等构成,而栖霞山乾隆行宫外宫墙所用的石料为砂岩,与该采石场的岩石材质是一致的;而且该采石场位于玲峰池下侧,万松山房遗址的上方,与乾隆行宫外宫墙的距离非常近,也就是说,建造乾隆行宫外宫墙时,应该是就地取材,而不会舍近求远到栖霞山以外的地区开凿石料,来建筑行宫外宫墙的。所以,从这些可以判断,这个采石场遗址应该就是当时建造栖霞山乾隆行宫外宫墙的古采石场。”

专家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栖霞山乾隆行宫外宫墙的石料,按照长800米、宽0.5米,高2米来计算,约为800立方米。而据现场目测,这个采石场长约10米、宽约10米,高约15米,能开采1500立方米左右的石料,完全可以满足建造栖霞山乾隆行宫外宫墙和其他附属建筑的石料。而根据采石场的位置及现场留下的人工石槽来判断,也只有建造栖霞山行宫的时期,才有可能形成这个采石场。

是否存在另一处采石场

有待进一步考证

除了这个刚刚发现的在万松山房处的采石场遗址以外,在距离景区春雨桥右边的半山腰处,还有一个相类似的场地,虽然没有前处的面积大,但是山体岩石部分还是有被人为开凿过的痕迹,而且岩壁非常平整,就像石碑一样,部分山体岩石向内部延伸,到目前尚未发现任何的文字,此处三面都是岩石,形成一个空旷的场地,而这个区域离乾隆行宫和宫墙直线距离也不过几米,那么这一处的场地是否也是另一处乾隆行宫宫墙的采石场呢?这有待专家的进一步考证。

据了解,历史上曾有五王十四帝到过栖霞山。据《南巡盛典》记载,清乾隆皇帝对栖霞山钟爱有加。他6次南巡,5次驻跸乾隆行宫,前后共45天。栖霞山乾隆行宫于1751年开始动工建设,由当时的两江总督尹继善负责修建,历时6年,于乾隆十七年(1757年)建成,它是乾隆在南巡时所建行宫中最大的一座。

通讯员李宏 记者 黄欢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