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CSCO YOUNG|乳腺癌分会场:精彩纷呈,聚焦指南和前沿进展,共探精准诊疗之路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乳腺检查的最佳时间 2023 CSCO YOUNG|乳腺癌分会场:精彩纷呈,聚焦指南和前沿进展,共探精准诊疗之路

2023 CSCO YOUNG|乳腺癌分会场:精彩纷呈,聚焦指南和前沿进展,共探精准诊疗之路

2023-07-11 20:0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前言

绿槐高柳,夏花绚烂,2023年中国临床肿瘤学会青年专家委员会(CSCO YOUNG)年中会于6月30日-7月2日在上海盛大召开。CSCO YOUNG年中会汇集全国青年才俊,旨在交流碰撞新的思维火花,共同展望未来发展和规划。在乳腺癌分会场,众位专家共同探讨CSCO指南更新要点,聚焦前沿研究进展,再探精准诊疗之路。医脉通特别整理了乳腺癌分会场精彩内容,以飨读者。

学术盛宴,盛大召开

CSCO青年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葛睿教授主持开幕式,CSCO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江泽飞教授开场做了热情洋溢的致辞,他表示乳腺癌是目前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乳腺癌的治疗非常注重多学科的交流,希望大家在乳腺癌专场,能够更好地从乳腺癌的发病、诊疗、康复等多角度进行深入交流,同时,他也寄语青委会乳腺癌学组的青年专家,在前期科研工作的基础上,更深入地进行学术合作和交流,为提升患者获益贡献更大力量。CSCO青年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王碧芸教授和CSCO青年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秦文星教授也在开场致辞中热烈欢迎大家莅临2023 CSCO YOUNG年中会乳腺癌分会场,共同祝贺大会圆满召开。

CSCO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江泽飞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王碧芸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葛睿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秦文星教授

指南解读,循证实践

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秦文星教授和河南省肿瘤医院孙献甫教授的主持下,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边莉教授带来“2023 CSCO乳腺癌指南更新:晚期治疗要点解读”。在HER2+晚期乳腺癌方面,此次指南更新聚焦了曲妥珠单抗或曲妥珠单抗联合帕妥珠单抗治疗失败后的治疗方案,应注意区分获益人群,选择更精准的用药顺序,以期达到疗效最大化。此外,TKI和ADC均治疗失败后的治疗方案仍有待进一步探索。对于HER2+伴脑转移患者,应注意检测,尽可能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采用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精准化、个体化治疗。在HR+晚期乳腺癌方面,此次指南更新聚焦于CDK4/6抑制剂治疗失败后,多种机制药物及不同联合方案的探索。此外,对于这部分患者的治疗,应尽可能延长内分泌敏感性,减缓疾病进展,推迟化疗接受时间。在三阴性晚期乳腺癌方面,化疗仍是基石,新版指南I级推荐仍为化疗方案。在临床实践中,应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既往用药及疗效、既往毒性反应等因素合理选择单药或联合化疗方案。此外,指南也推荐三阴性乳腺癌患者进行PD-1、TMB检测,对于适用免疫治疗人群,一线积极考虑含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方案。边莉教授最后表示,ADC药物在三阴性和HR-/HER2-Low中的成功,开启了新的治疗方向,是目前标准化疗失败后较优的选择。BRCA1/2突变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在标准化疗失败后,尤其是疾病控制时间短的患者,可及时考虑PARP抑制剂治疗。三阴性乳腺癌具有高度多样性,更多潜在的驱动基因和通路正在探索中,期待有更精准的治疗靶点。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秦文星教授和河南省肿瘤医院孙献甫教授

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边莉教授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李娟娟教授带来“2023 CSCO乳腺癌指南更新:早期乳腺癌治疗更新”。她介绍了指南中新辅助治疗、新辅后辅助及辅助治疗的相关更新 。在HER2+早期乳腺癌的新辅助治疗方面,双靶联合是HER2+患者治疗的基石,6周期THP方案更能保证患者的足程治疗,因此调整了I级推荐中THP×4和THP×6的推荐顺序;基于PHEDRA研究,新增II级推荐的TH+吡咯替尼方案;对于足疗程新辅后的辅助治疗,基于KATHERINE研究及T-DM1的医保准入,对于non-pCR的患者,I级推荐T-DM1证据由1B调整为1A;高危患者靶向治疗后都可考虑序贯治疗,III级推荐中,“HP后序贯奈拉替尼”调整为“后续强化奈拉替尼”;同时,不再强调基于Miller&Payen分级推荐T-DM1或HP。在三阴性乳腺癌治疗方面,紫杉联合方案是三阴性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的基石,I级推荐“紫杉联合蒽环”和“紫杉联合铂类”方案;基于KEYNOTE-522研究,且帕博利珠单抗获NMPA批准适应症,II级推荐中,新增TP+帕博利珠单抗方案。仅在新辅助治疗中使用PD-1抑制剂的患者,辅助治疗才考虑使用PD-1抑制剂,且无论是否达到pCR,均继续使用满1年,由III级调整为II级推荐。在HR+早期乳腺癌治疗方面,基于monarchE研究,确立了阿贝西利在高危患者的地位,但阿贝西利辅助治疗尚未纳入医保,对于部分不可及的患者,可考虑单用最佳内分泌药物。李娟娟教授最后总结,在早期乳腺癌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在追求更多患者获得更长的生存时间,同时,也要重视不良反应的预防和管理。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李娟娟教授

随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龚成成教授、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倪苏婕教授和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陈欣欣教授共同探讨。CSCO指南由于其时效性和实用性,一直以来是临床医生备受欢迎和关注的“口袋书”,极大地推动了乳腺癌的规范化诊疗。吡咯替尼、T-DM1等新药进一步纳入指南更高级别推荐,并具有更高的证据等级,为乳腺癌治疗带来更多选择。结合乳腺癌临床实践及多年诊疗经验,众位专家对CSCO指南推荐的方案表示充分理解,并表示会在实践中根据指南为乳腺癌患者制定适宜的治疗方案,以期为患者带来更长生存、更优生活。

青年论道

聚焦前沿,速递热点

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江一舟教授和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吴涛教授的主持下,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晁腾飞教授带来“HER2-ADC研究进展”。ADC药物研发水平不断提高,实现了细胞毒药物靶向性,能够精准杀伤肿瘤细胞。目前有3个ADC药物已获FDA批准用于乳腺癌治疗。EMILIA研究奠定了T-DM1二线治疗地位,在既往曲妥珠单抗及紫杉经治的HER2+乳腺癌中,相比拉帕替尼,T-DM1显著延长PFS、OS。此外,DESTINY-Breast03研究表明,相比T-DM1,T-Dxd成为HER2+转移性乳腺癌二线治疗新标准,中位PFS达28.8个月。而DESTINY-Breast04研究提示,HR+/HER2-Low和所有HER2-Low患者的PFS及OS均显著延长。晁腾飞教授最后总结,随着技术发展和进一步探索,双特性抗体、针对新的Payload的ADC药物设计、联合免疫可能将是新的方向。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江一舟教授和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吴涛教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晁腾飞教授

福建省立医院张辉教授带来“ASCO热点研究”,张辉教授指出,在HER2+早期乳腺癌新辅助治疗方面,II期PHERGain研究提示约1/3的早期HER2+乳腺癌患者豁免化疗是安全的,且毒性显著降低。另一项研究探讨了化疗联合曲妥珠单抗和帕妥珠单抗新辅助治疗患者的无浸润肿瘤生存期和脑转移率,提示无论患者在新辅助全身治疗后是pCR还是术后有残留病灶,脑转移发生率相似,应更多关注新辅助治疗对后期脑转移情况。在HER2+晚期乳腺癌治疗方面,两项研究提示,ZN-1041单药或联合方案治疗HER2+脑转移具有良好的疗效和耐受性,为脑转移患者带来治疗新选择。II期DAP-HER-01研究更新,达尔西利联合吡咯替尼治疗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包括脑转移患者)的疗效较优且毒性可控,为HER2+晚期乳腺癌治疗提供了一种完全口服、无化疗的可选方案。

福建省立医院张辉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殷文瑾教授带来“Trop2靶向ADC药物乳腺癌研究进展”。Trop2是一种跨膜蛋白,与多种细胞信号传导途径有关,包括细胞内钙转导、MAPK信号传导途径、RAF、NF-κB和Cyclin D/E等,调控肿瘤生长、增殖和转移,在多种实体瘤中广泛表达,Trop2表达越高的患者预后更差。Trop2是ADC药物理想靶点之一,目前十余种Trop2-ADC药物正在研究中。戈沙妥珠单抗(SG)是First-in-Class靶向Trop2-ADC,ASCENT、EVER-132-001、TROPiCS-02等多项研究展现了SG的优异疗效、安全可控,并已获NAMP、FDA批准,并纳入国内外指南推荐。此外,Dato-Dxd、SKB264也正在研究中,多项研究结果已显示出初步疗效和良好的安全性。殷文瑾教授表示,期待后续更多临床研究数据的公布,能够为乳腺癌患者带来新希望。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殷文瑾教授

其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周力恒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王耀辉教授、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刘钊教授和西京医院王筱雯教授各抒己见,在乳腺癌领域中,众多抗肿瘤新药蓬勃发展,百花齐放,多项临床研究在开展中,带来了很好的结果。对于疗效优异、安全可控的药物,希望能够向前线前移,探索更多单药或联合方案,为乳腺癌患者带来更多治疗选择。作为临床医生,在临床实践中除了关注疗效外,还需要关注药物的不良反应。在不良事件的管理方面,虽然联合方案或带来更优的疗效,但同时也应注意安全性管理,在保证疗效,延长生存的同时助力更优、更高质量的生活。

青年论道

业精于勤,行成于思

在江苏省人民医院李薇教授和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李杰教授的主持下,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陈宏亮教授带来“YOUNG-BC外科相关研究简介”。早期乳腺癌外科相关研究的困境主要在于其终点事件数少、样本量大、随访时间长等。对于早期乳腺癌外科治疗的探索,可多着眼于缺乏高级别循证证据、具有争议性的方向。YOUNG BC-16研究旨在探讨MammaPrint在绝经前早期乳腺癌辅助治疗决策中的价值。研究回顾性分析了年龄小于50岁的绝经前、病理证实为浸润性导管癌/浸润性小叶癌(IDC/ILC)、接受保乳手术或乳房切除术、前哨淋巴结活检或腋窝淋巴结清扫、TNM分期为T1b-T2N0-1M0、ER+/HER2-乳腺癌患者,并在开始辅助治疗前进行MammaPrint检测的200例病例,比较MammaPrint测试前后的临床决策,探讨治疗策略改变的因素。陈宏亮教授表示,该研究探索了目前临床中颇有争议的问题,期待研究结果的公布,或将为早期乳腺癌的诊疗带来有力循证证据。

江苏省人民医院李薇教授和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李杰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陈宏亮教授

深圳市人民医院胡泓教授带来“乳腺癌精准治疗之路”,并围绕ER+、HER2+和三阴性乳腺癌三个方面,探讨了是否有部分低危患者可以免除化疗、哪些患者需要延长内分泌治疗、哪些患者新辅助化疗更敏感、是否有部分患者也可以从免疫治疗获益、是否所有N0患者都不需要辅助双靶治疗、是否有部分患者可以单纯靶向治疗降阶梯、高危患者是否可以靶向升降、是否有部分患者可以化疗降阶梯等多个方向进行探讨。胡泓教授指出,乳腺癌精准治疗之路一直在探索,期待更多临床研究数据的公布,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的诊疗可以更精准。

深圳市人民医院胡泓教授

而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杨忠毅教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孙思文教授和连云港第一人民医院李淑琴教授热烈讨论,乳腺癌已经进入精准治疗时代,患者整体生存时间较长。目前,临床上多通过分子分型选择适宜的治疗方案,随着更多靶点的发现和检测手段的进步,将进一步推动精准诊疗,使乳腺癌的治疗更加规范化、精准化、个体化。

青年论道

最后,在意犹未尽的热烈掌声中,2023年CSCO YOUNG年中会乳腺癌分会场落下帷幕,主持专家的思维引领,演讲专家的精彩报告以及研讨嘉宾的真知灼见,共同给年中会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编辑:Uni

审核:康晓征教授、李娟娟教授

排版:Uni

执行:Babel

本平台旨在为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传递更多医学信息。本平台发布的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该等信息被用于了解医学信息以外的目的,本平台不承担相关责任。本平台对发布的内容,并不代表同意其描述和观点。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权利人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