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一生南征北战,为何其谥号为“文皇帝”而不是“武皇帝”?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买票机票软件 朱棣一生南征北战,为何其谥号为“文皇帝”而不是“武皇帝”?

朱棣一生南征北战,为何其谥号为“文皇帝”而不是“武皇帝”?

2024-05-26 11:0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酷爱打仗的朱棣一生南征北战,为什么其谥号为“文皇帝”而不是“武皇帝”

翻阅《明史》,我们又会发现,臣僚多以“文皇”代称其尊。(皇者身份地位,文者谥号)以至于后世疑惑:其人“军旅不辍”何以谓之“文”也?

这要从中国古代的谥号习惯说起。大约从唐朝开始,政坛上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臣子都想以“文正”为谥,死当谥文正,但历朝历代得文正谥号的人却寥寥无几。

西汉刘向的《谥法解》称:“经纬天地曰文;道德博闻曰文;慈惠爱民曰文;民惠礼曰文;赐民爵位曰文;勤学好问曰文;博闻多见曰文;忠信接礼曰文;能定典礼曰文;经邦定誉曰文;敏而好学曰文;施而中礼曰文;修德来远曰文;刚柔相济曰文;修治班制曰文;德美才秀曰文;为宪、帝德运广曰文;坚强不暴曰文;曰文;圣谟丕显曰文;化成天下曰文;纯穆不已曰文;克嗣徽音曰文;敬直慈惠曰文;与贤同升曰文;绍修圣绪曰文;声教四讫曰文。”

谥号中的“文”字是非常高端的,中国古代的臣子重名,以“文”作谥是他们毕生的追求,即便是死后,子孙后代也面上有光。臣子这般,君王更是如此。

不同于年号,帝王的谥号是后代子孙对其生前的总结,也是激励君王勤勉的手段,像文、武、明、景、庄、宣等,都是美谥,而像灵、哀、炀、厉之流,却有着明显的贬义。

朱棣一生功绩主要有:

五次征伐蒙古、平定安南,设立奴儿干都司、哈密卫,同时在贵州设立行省,确保了大明周边环境安全,确保了大明的领土完整。

派郑和下西洋,促进了大明与外部世界的交流,使海内归心、万国来朝。

吸收古代文化精髓,编著了《永乐大典》,使经历元朝统治时期,造成的汉族文化断层得以恢复。

加强对地主豪强的管控,防止兼并现象产生;同时对以往的大运河进行疏通,促进南方与北方经济交流;由于北方地区连年战乱,许多土地闲置,一方面迁徙百姓,一方面减轻赋税鼓励生产,促进了北方经济的复苏。

朱棣登基称帝后,确保了大明疆土完整,使四方宾服,保护传统文化促进文化交流,积极发展经济,创造了“永乐盛世”。由此可见,在朱棣一生中“武”只是一个方面,而“文”却能更全面的概括其一生,所以朱棣去世后,后世给朱棣取谥号:文皇帝。

我们可以看到,朱棣的谥号不管是被改之前还是被改之后,都有“圣武神功”四个字,这里面已经体现了对朱棣军事功绩的评价。而“文皇帝”则是对朱棣一生治国方面的评价,朱棣在“文治”上也是有成就的,在他执政时期出现了“永乐盛世”,还编修了古代非常重要的一部著作“永乐大典”,所以说文皇帝也是有理有据的。

事实上,我们前面有说到,唐朝之前的皇帝,我们习惯称其谥号,如汉武帝、隋文帝等。但到后面的朝代的皇帝,则习惯称庙号,如唐太宗,明成祖等。那为什么要这样呢?为什么不统一称谥号或者庙号呢?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唐朝以后的皇帝,谥号的文字大多加长了。如唐太宗李世民的谥号就是“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这就造成了一个问题,是要叫“文皇帝”、“武皇帝”还是“孝皇帝”呢?好像都不太准确。而此后各朝,谥号越来越长,恨不得将所有的好词字都加进去。到朱棣时,“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文治武功,仁孝双全,什么都要有,足足19字的谥号,这么长的谥号称呼起来很不方便,而“文皇帝”一类的所谓简称却又不太准确,因而也就大多改称庙号了。

在中国历史上,周武王、周文王的武和文是谥号,而王是爵位。齐桓公的桓是谥号,公是尊称,不是公爵。秦始皇废除谥号,用二世皇帝、三世皇帝等等称下去。汉朝既恢复谥号,又恢复庙号。刘邦的谥号为高,庙号太祖,全称为汉太祖高皇帝,不过太史公创出一个汉高祖,于是汉高祖流传下来。汉朝皇帝一定有谥号,却不一定有庙号,汉文帝庙号为太宗,景帝没庙号,武帝为世宗。

隋唐之后,严格说来自唐朝开始,后世皇帝喜欢给祖宗上些好听的谥号,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李渊,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李世民等等。这谥号可不能随便省字的,只能念全称!这样给官员、史官弄了很大麻烦。因为这时候所有皇帝无论是否有功绩,都有庙号,于是用庙号来称皇帝。唐太宗、宋太祖等等。

历朝历代评价最高的五个皇帝谥号,依次是“高文武宣明”,“高皇帝”是父亲朱元璋的谥号,至于排在第二的“文皇帝”的称号,文治武功的朱棣自然是当仁不让了,不光如此,朱棣还给侄子朱允炆留了个“让皇帝”的谥号。

(更多资讯可关注:通史知兴替)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