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唯一传世真迹《去国帖》将展出,揭秘字帖背后的故事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书法字帖大全app 辛弃疾唯一传世真迹《去国帖》将展出,揭秘字帖背后的故事

辛弃疾唯一传世真迹《去国帖》将展出,揭秘字帖背后的故事

2023-06-14 14:5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6月10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汉字中国:方正之间的中华文明展”在成都博物馆开展。此次展品中,宋代著名词人、爱国将领辛弃疾唯一传世真迹《去国帖》也将震撼登场。消息一出,引起网友的极大关注。这幅字帖讲了什么?背后又有哪些故事?

图源:@成都博物馆 ​ 

《去国帖》写了什么?

《去国帖》是是辛弃疾唯一存世的纸本书法真迹,比一张A4纸稍大,共10行,百余字:

弃疾自秋初去国,條忽见冬,詹咏之诚,朝夕不替。第缘驱驰到官,即专意督捕,日从事於兵车羽檄间,坐是倥偬,略亡少暇。起居之问,缺然不讲,非敢懈怠,当蒙情亮也。指吴会云间,未龟合并。心旌所向,坐以神驰。右谨具呈。宣教郎新除秘阁修撰,权江南西路提点刑狱公事,辛弃疾劄子。

这是一纸辛弃疾所写私人信札,写给谁,已不知晓。从行文看,这人应是辛弃疾的上司。据专家考证,这封信写于淳熙二年(1175年)冬季,辛弃疾时年36岁。

1175年秋天,辛弃疾调换官职,他在杭州的仓部郎官任上只待了半年多,就去江西任提点行狱。信中说“自秋初去国”,指的是从临安离开。

到任江西后,辛弃疾专心政务,所谓“督捕”、“兵车羽檄”,应是指与赖文政之间的战事。赖文政原是茶贩,1175年夏在湖北领导茶贩起义,被推为领袖,多次打败官兵。辛弃疾任江西提刑后,节制诸军,讨捕赖文政,将其诱杀于江州(今江西九江)。

所以,在这封信中,辛弃疾说:我到江西后未对您有“起居之问”,不是疏忽懈怠,想必会蒙您谅解宽宥。

“指吴会云间”,王勃《滕王阁序》:“望长安于日下,指吴会于云间。”吴会:吴郡和会稽郡,在今江浙一带,在这里代指临安。“未龟合并”,古人以龟甲占卜预测。这句话的意思是:遥望临安,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与您会面。“心旌所向,坐以神驰”,我心里是非常想与您见面的。

关于这封信写给谁,学者有很多猜测。此时,辛弃疾的伯乐,推举他任江西提刑的右丞相叶衡已贬知建宁府,不在临安。有学者推测,最可能的收信者是曾觌。曾觌深受皇帝宠爱,是叶衡的靠山,对辛弃疾来说,此时曾觌也是他在朝廷的靠山。

这幅信札流传有序,钤有赵孟頫“松雪斋”“项元汴印”等明清名人多方印章。民国时,这幅信札还曾落入汉奸梁鸿志之手。梁鸿志酷爱名贤信札,集有欧阳修、王安石、苏东坡、苏辙、曾巩、陆游、辛弃疾等三十三位宋人手迹,梁鸿志尤为珍视,特取室名为“三十三宋斋”。抗战胜利后,梁鸿志被枪毙,这批宋人手迹为戴笠占有,之后,手迹流入故宫博物院,唐兰、徐邦达鉴定为“名人墨迹,孤本,有历史价值,定为一级甲”。

在江阴的日子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辛弃疾一直想回到战场,但绝非江西“剿匪”这样的战场。他兵锋所指,在于抗金。

1140年,辛弃疾出生时,包括他家乡山东在内的北方地区已被金兵占领了十多年。辛弃疾幼年随祖父在安徽谯县任所读书,1161年,辛弃疾聚众2000人投奔山东农民义军领袖耿京,任掌书记;归附耿京的僧人义端窃印潜逃,辛弃疾追斩其首。

1162年正月,耿京派遣将领贾瑞为正使,辛弃疾为副使,渡江到达建康(今南京),与南宋朝廷联络抗金。不料,耿京义军内部发生变故,其部下大将张安国贪图金人重赏,勾结邵进,杀掉主帅到金营献功。

辛弃疾北归途中听到这一消息,悲愤万分,集合五十位兵将,直闯济州,在五万人之众的金兵营地,活捉张安国,渡江而去。

辛弃疾南归之后,任江阴签判,从八品。签判是一闲散文职,离扫除胡虏,收复北方失地这一志向相去甚远。但这里是他夫人赵氏的老家,同时也是宋金战事前沿,韩世忠、岳飞都曾在这里驻防。在他任职的前一年,江阴军还曾在海战中大败金军。

1163年,张浚北伐。这是南宋对金人发动的第一次主动进攻。辛弃疾在江阴密切注视着这场战争的进展。然而,初战告捷的喜悦刚刚过去,符离之溃的噩耗迅速传来。紧接着,主和派与主战派之间展开旷日持久的大论战。

最终结果,孝宗遣使与金议和。

身在宋金前沿的辛弃疾悲愤难以自抑,奋笔写下长达一万七千多字的《美芹十论》。于隆兴和议签订的第二年上呈孝宗。《美芹十论》共十篇,按辛弃疾所说,前三篇“言虏之人弊”,后七篇“言朝廷之所当行”。

《美芹十论))是辛弃疾呕心沥血之作,它的现实意义决不在当年王安石“万言书”之下。然而遗憾的是,上书之后,石沉大海。

自率万余人南奔之后,辛弃疾一生历任江苏、安徽、湖北、湖南、江西、浙江、福建等地的地方官,但他空有“驰骋沙场,收复失地”之志,却苦于无法实现。

“杀贼!杀贼!”

辛弃疾在地方任职时,大刀阔斧地整顿吏治,创置“飞虎军”,这妨碍了权贵们的利益。1181年,他被以“用钱如泥沙,杀人如草芥”等罪名罢去所有职务。

此时,他在上饶的带湖庄园已修建好,辛弃疾回到上饶,开始了他中年以后的闲居生活。此后二十年间,他大部分时间都在家闲居。

1204年,65岁的辛弃疾受到正在筹措北伐的宋宁宗召见,被派到抗金前线的京口(今江苏镇江)担任知府,为北伐做准备工作。这是辛弃疾一生中唯一一次参与南宋的北伐大业。

辛弃疾对镇江是熟悉的。他第二任妻子范氏娘家定居镇江,他的妻兄范如山的儿子后来还成为他的女婿。

辛弃疾支持北伐抗金,但他有自己的想法。在镇江,辛弃疾招募万人训练,重金收买谍报,刺探金人军情。所以他对敌方的情况了如指掌。而对独揽朝政的韩侂胄轻敌冒进的做法,他感到忧心忡忡,他认为应当做好充分准备,绝不能草率从事,否则难免重蹈覆辙。但辛弃疾的意见没有引起朝廷的重视,登临北固亭,怀古忆昔,感慨万千,他写下《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篇传唱千古之作: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这是怀古,也是自喻。从23岁南奔,如今已年过花甲,壮志未酬,辛弃疾的这句问,道尽了人生苍凉。

辛弃疾在镇江知府任上只干了一年多,便被诬告“好色、贪财、淫邪、聚敛”,从而被撤职。

1205年初秋,辛弃疾买棹西归,黯然回到江西。1207年,南宋的这次北伐果然失败。辛弃疾一病不起,当年九月初十与世长辞。病逝前,他仍在呼喊:“杀贼!杀贼!”

参考资料:

1.《去国帖》表达了什么? 祝勇 《书法之美》 天天出版社2020年

2.辛弃疾在江阴的三个年头 沈俊鸿  《暨阳钩沉》 苏州大学出版社2018年

3.梁鸿志与辛弃疾《去国帖》真迹 周正平 《上海艺林往事》 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年

4.辛弃疾《美芹十论》试析  王春庭 纪念辛弃疾逝世80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2007年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臧磊)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