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复盘】为什么说砍掉九宫格是我最大的产品失误?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九宫格关系 【深度复盘】为什么说砍掉九宫格是我最大的产品失误?

【深度复盘】为什么说砍掉九宫格是我最大的产品失误?

2023-04-05 12:4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九宫格是格志日记2013年首次发布的时候就有的功能,但是却在2019年的新版中被去掉了。现在,更好的九宫格终于回来了。

格志日记经典版(2013)

今天和大家聊一聊我对一个产品设计失误的复盘,并且首次公开格志日记背后最重要的心理路径设计。内容比较多,闲话少说我们开始。

◆ ◇ ◆

格子

格志日记的用户们都知道,在格志中,日记由“格子”组成。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设计呢? 那是因为我想尝试解决一个问题: 当我们开始写日记的时候,面对一片空白,通常会有无从下笔的烦恼。 此时一个空白格子,加上一个问题或提示,就能让你迅速进入写作状态,从而破除这个障碍。

一个好的问题能起到引导思路的作用,这点应该不难理解。 又为什么需要一个空白格? 这得从人的心理层面来解释。 在《晨间日记的奇迹》一书中,作者给了一个例子:

我在东京的二十五年期间,曾经开过一间小小的学习性质补习班,我自己本身也投入了教室的指导老师行列,所以我很清楚一件事情。通常我们出功课给小朋友时,会出三种类型的功课。这个三种分别是:完全没有解答栏的功课、只有划一条线来当解答栏的功课,以及划一个长方形来当解答栏位的功课。于是,我开始观察小朋友做功课的效率,我发现小朋友在面对这三种不同形式的功课时,完成的效率是完全不一样的。那么,小朋友对哪一种功课的解答效率是最快的呢?你猜到了吗?没有错。很少小朋友先做没有解答栏位的功课。几乎所有的小朋友都努力地优先解答有长方形解答栏位的题目。因此,做功课的效率也提高了不少。人类只要看到“栏位”,就会产生一种想要把栏位填满的心理。

哪一种形式让人更有书写欲望?

正如冥想的时候,我们通过关注自己的呼吸来捕捉游走的思绪。而格志的空白格,正是开启日记心流体验的那把钥匙。

现在我们无中生有地得到了一个基础单元,这已经能解决一些基本问题了。也有一些用户的日记也止步于只写一个格子。

但是晨间日记的精华在于创造了一组格子的组合,从而能够让人清晰地拼凑出一副完整的人生图景。作者给出了他的人生八大主题,并且排布成了九宫格的布局。正是在这里引入了“金刚界曼陀罗”的概念,我们先来看下原文:

就如同浮在大海上的几座小岛,彼此之间看起来好像离得很远,其实在伸手不见五指的海底,这些小岛是互相连接在一起的。日本的教科书里面,曾经提到过弘法大师空海所介绍的两界曼陀罗。据说“曼陀罗”可以显现出宇宙的能量,据深层心理学家荣格研究曼陀罗之后指出,在潜意识的更深层处,还存在着一种叫做“宇宙意识”的意识,所有的人皆是被这个“宇宙意识”所牵连在一起的。本书所介绍的数位“晨间日记”,因为被切割成九块的正方形,外形类似金刚界曼陀罗,所以才以此命名,假如空海或荣格还活在世上的话,他们或许会告诉我们大家,每一本“曼陀罗日记”好像看起来都不一样,其实有某部分是连接在一起的。

“什么佛教密宗,什么宇宙意识? ”当时的我根本不以为然。 而且,格子怎么排布貌似也没什么玄乎的,于是我就随意设计了一个双列结构,它看上去更适合手机屏幕尺寸,而且能够适应随意的增减。 这是一个完全符合逻辑的决策,结果却成了我最大的产品失误。 直到我终于有机会补上了认知上缺漏的一环。

一次偶然的跨界阅读,让我收获了一个洞察:结构会触发情绪。这本书是柯布西耶的《走向新建筑》。

建筑是一种艺术行为,一种情感表现,在建筑问题之外,在它之上。建造师为了牢固,建筑是为了打动人心。当建筑作品在我们心里奏响宇宙的旋律时,我们顺服、感知并赞颂宇宙法则,这就是建筑情感。当某些比例关系达成时,我们就被作品征服。建筑就是“比例关系”,就是纯粹的“精神创造”。

柯布西耶进一步解释建筑艺术,特别强调了平面是基础,给人带来感官的基本感受。“没有平面,就没有伟大的构思和表现力,没有韵律,没有体块,没有连贯一致。”

经过这些年的学习,我早已收起了理性的自负,敬畏于感性的力量。柯布西耶对建筑的理解立刻使我联想到在九宫格结构中可能存在一种被我忽略掉的力量。

于是我开始仔细研究九宫格,发现了这些特点:

首先,九宫格有一个中心。

曼陀罗:中心

你既可以看作中心向四周发散,也可以看作四周向中心汇聚。中心即是一个内核,这里很适合安放价值观、人生目标等等需要被不断强化的东西。除此之外,我还觉得中心格也有人性中对安全感需求的隐喻。

第二个特点是“有限”,围绕中心只有八个格子。

曼陀罗:有限

比起另外一种广为流行的思考工具——思维导图,一个节点可以无限分支,乍一看这个特性好像是一种限制。 实际上这背后自有深意: 以有限的八个方位涵盖了无限的外围空间,我们似乎能够从中生出一种对全局的掌控感。 有限带来确定性,无限带来不确定性。 又因格子有限,我们反而有机会臻于完满。 这种满足感,会在你写完日记那一刻油然而生。

第三个特点是“平衡”,围绕着中心有四组对应的方位。

曼陀罗:平衡

它们之间的关系既可以对立冲突又可以和谐统一,这取决于你如何认识和使用它们。就我而言,会把工作记录和生活记录分别放在中心左边和右边的格子里。这符合我工作生活平衡的价值观,滋养出和谐的平静感。在这个结构中还蕴含着对比关系:如果某方面偏弱或者甚至缺失,都会很直观的反应出来。

运用图形思维没有标准答案,常见的除了放射形,还有围绕形。

邹小强老师在他的书《只管去做》中也运用了一个精彩的图形思维,在讲到年度目标九宫格时,他说到:

我们就是中间那个小人儿,一手抓工作事业,一手抓家庭生活,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而同时,而根基就是健康,财务和社交。最上面的“学习成长”,“体验突破”还有“休闲娱乐”则属于三种不同范畴的享受。

出处:《只管去做》

一个看上去如此简单的几何图形可以延伸出如此丰富的意涵,且直指人的底层意识。当你注视图形,你就开始了视觉化思考,线性的思维限制被打破。思绪得以安放、灵感开始启动,如是得以体验一段美妙的心流状态。在这种状态下,理性和感性共同协作;抽象的文字被情绪接纳;快乐和痛苦被体验;梦想、目标、行动都被注入了真正的动力。这就是为什么我说九宫格更有用的原因。

你能感受到两种结构之间的差别吗?

◆ ◇ ◆

格志日记的心理路径设计

补上了“结构”这一环以后,我对格志的心理路径的设计梳理得更加清晰了: 从单个格子生出具象,通过结构设计格子组合,触发隐秘的情绪,从而增强了对抽象的文本内容的感知。 是的,格志日记并不是被设计为又一款日记工具,她的最终目标是为了让用户能够达成日记心流体验。只有感性层面被触动,行为的改变才会真正发生。

格志日记的设计目标是为了让用户能够达成日记心流体验。

◆ ◇ ◆

如何在格志日记中设置九宫格布局

格子布局设置

iOS (2.2.0+) / Android (2.0+)

依次进入:我-设置-格子布局,打开曼陀罗九宫格开关

Mac (2.2.0+)

主菜单-偏好设置-格子布局,打开曼陀罗九宫格开关

应用设置后,如果你的日记有8个格子,就会自动应用曼陀罗布局。

如果你希望中心格也能写内容,那可以把最大列数修改为3,把格子数加到9个,这样你就会得到另一种九宫格布局。

两种九宫格布局

◆ ◇ ◆

总结

自从我把日记布局改为九宫格以后,明显的发现自己在日记时间里的思维更加活跃,这也让每天的复盘更有质量。

相信你也发现,九宫格不仅适用于写日记,还是一种通用的思考方法。 它还有更高阶的用法,比如把平面向立体结构拓展、九九八十一宫等等,这些我也还在学习中,有机会我把这方面的大牛张永锡老师请来和大家深入聊聊。

文字在隐秘的意识层面是苍白无力的,你最好能亲自使用九宫格记录上一段时间,才能收获到真实的感悟。现在就下载格志日记开始尝试吧 (在各大应用市场搜索“格志日记”即可下载) ,九宫格功能是免费的哦。

你对九宫格结构有何看法?从凝视图形中,你还得出过什么感受?除了结构,还有什么会触动感性情绪?欢迎留言互动。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