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一聊乔布斯、苹果的成长故事,以及 Keynote 的前世今生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乔布斯的资料 聊一聊乔布斯、苹果的成长故事,以及 Keynote 的前世今生

聊一聊乔布斯、苹果的成长故事,以及 Keynote 的前世今生

2024-07-01 00:2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你好,我是拐子狼。这是我的教程「 Keynote 爱好者」系列的第一篇。教程以视频为主,你现在看到的是第一期视频的文字稿。也欢迎在 B 站观看本文的视频版本。

也可以选择播客版本。

2007 年 1 月 9 日,冬风清冷,在旧金山马士孔尼会展中心的舞台上,乔布斯以一次精彩绝伦的讲演向世界介绍了第一代 iPhone 。从 1984 年的麦金塔到如今的智能手机,一个新的时代就此展开。

2007 年的第一代 iPhone 发布会缘起硅谷

在 1970 年的秋天,圣克拉拉谷的一座不起眼的车库前,两个年轻人在朋友的介绍下相遇了,他们就是年轻的乔布斯和沃兹尼亚克。两人都热衷于电子产品,喜欢鲍勃迪伦和恶作剧。他们一见如故,相谈甚欢,很快成为了要好的朋友。一年后,每周发行的专业类报纸《电子新闻》( Electronic News )的专栏作家唐·赫夫勒( Don Hoefler )开始了一组系列报告,将这连绵 40 英里的圣克拉拉谷称之为「美国硅谷」。

硅谷

50 年代,这里是美国国防工业的集中区,后来又诞生了惠普、英特尔等著名科技公司。乔布斯的父亲保罗·乔布斯曾带乔布斯去家不远处坐落的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即 NASA )的埃姆斯研究中心参观。在这里,乔布斯第一次见到了计算机终端,并深深着迷。

保罗·乔布斯是一名退役军人,从事着翻修二手车的行当,他对自己的手艺十分自信,并且严肃地对待每一处细节。乔布斯对细节狂热关注,正是从他父亲这里继承的。而和乔布斯一样,沃兹也从父亲那里学到了不少东西。但不同之处在于,相比保罗乔布斯汽车修理的活计,沃兹的父亲弗朗西斯·沃兹尼亚克是加州理工学院的高材生,崇尚工程学,在洛克希德公司从事设计导弹制导系统的工作。沃兹几乎是在电子元件堆里长大的,这使他成长为极为优秀的工程师,也同时促成了他性格上的单纯、诚实、不善社交、缺乏野心。沃兹会花大量的时间阅读父亲的电子学期刊、摆弄晶体管和其他电子器件。等到八年级,他便已经学会如何基于二进制来制作计算机了。与此同时,乔布斯虽然没有那么丰富且系统的电子学知识,却在跟随父亲购买汽车零部件的过程中学会了分辨产品价值和讨价还价的技巧。

年少的日子里,他们还喜欢搞恶作剧。在第一代 iPhone 发布会快要结束的时候,乔布斯发现手上的翻页笔突然失灵了。面对座无虚席的观众席,五十多岁的他暂停了演讲,回忆起当年和沃兹做下的一次恶作剧。

「沃兹和我做了个装置,主要是沃兹来做,可以干扰电视信号。那时正风靡着《星际迷航》。沃兹会走进公共空间的电视旁,在口袋里打开他的装置,然后屏幕就开始花,于是有人去修理。他刚站起来,沃兹就把装置关掉;他一坐下,沃兹又打开。不出五分钟,就得有个人像我现在这样手忙脚乱地站着。」

在第一代 iPhone 发布会上,乔布斯回忆起和沃兹的恶作剧经历一次恶作剧

沃兹的电子技术、乔布斯的商业能力、两人对恶作剧的喜爱……许多因素混合在一起,促生了一个疯狂的产品,也为日后苹果公司的成立打下了基础。这就是蓝盒子。1971 年,在伯克利读大学的沃兹和高中快毕业的乔布斯读到了一篇介绍如何模拟 AT&T(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网络线路的特定音频来实现免费的长途电话的文章。两人立即决定动手尝试。在攻克了许多技术难点后,蓝盒子诞生了。「这是我设计过最让我自豪的电路,」沃兹后来说,「直到今天我仍然觉得难以置信。」

蓝盒子

最早,蓝盒子只是用来搞恶作剧的。比较著名的一次是,他们曾打电话给梵蒂冈,沃兹假装自己是亨利基辛格,要与教皇通话。不过对方很谨慎,拒绝了他。等到找乐子的新鲜劲过去,发生了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事件:乔布斯认为蓝盒子足够出色,不该再停留在业余阶段,而应该批量制作并出售。他把电源、盒子、键盘等元件集中起来,想出了定价方式。这最终确立了两人的合作方式:沃兹尼亚克制作产品,乔布斯提出修改建议并负责定价和销售。所有的零部件价值 40 美元,乔布斯决定以 150 美元的价格出售。

他们挨个宿舍敲门,寻找买家,当场演示。「我们做了大概 100 个蓝盒子,」乔布斯回忆说「几乎全卖出去了。」蓝盒子的成功为他们往后的合作铺垫了道路。「如果不是因为蓝盒子,就不会有苹果公司,这一点我百分百确定。沃兹和我学会了怎样合作,我们也收获了信心,相信自己可以解决技术问题并且真的把一些发明投入生产。」

苹果诞生

时间来到 1976 年。沃兹完成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本科学位后,进入惠普工作。与此同时,乔布斯成为了一个彻头彻尾的嬉皮士。他从里德学院休学,住地下室、不穿鞋子、推崇不含淀粉的素食、甚至修行去了印度寻找禅( zen ),两人依然是很要好的朋友。沃兹在设计一款个人电脑,使用键盘和电视机工作,与当时那些电脑(如 Altair 8800 ,使用前置式拨动开关和用于输出的指示灯)非常不同,更加易用亲民,乔布斯对此非常欣赏。他说服沃兹一起创办公司,把这台电脑拿出来卖。几天后,苹果电脑公司诞生了。

有人说「苹果」二字是为了致敬阿兰图灵( Alan Mathison Turing ,计算机科学之父,因为同性恋而被迫害,食用含氰化物的苹果自杀),其实不是,乔布斯自己否认了这个说法:「我希望我们这样想过。」

Alan Mathison Turing ,计算机科学之父,因同性恋而被迫害,食用含氰化物的苹果自杀

真正的原因是乔布斯那段时间正在一个苹果农场干活,而当时美国的电话簿是按字母顺序排列的,A 开头的苹果能排在前列。同时,最重要的是,乔布斯认为「苹果」两个字削弱了「电脑」这个词的锐气,让公司听起来更有亲和力。于是,公司开了起来,沃兹设计的电脑被冠名为「 Apple Ⅰ 」。由于它便捷的使用方式和较高的性价比, Apple Ⅰ 收获了成功,乔布斯和沃兹正式走上了运营公司的道路。

Apple Ⅰ

第一代 Apple 电脑售价 666.66 美元,开售于 1976 年 7 月。在 2016 年 8 月 26 日,苹果计算机公司成立 40 周年时,现存最稀有的由乔布斯自己制作并手工打造的 Apple Ⅰ 以 815,000 美元的价格被拍卖走。

麦金塔

Apple Ⅰ 的成功促使了 Apple Ⅱ 的诞生。在后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 Apple Ⅱ 都是苹果公司最赚钱的机型。1980 年,苹果公司上市,一时间风头无二。然而盛况背后是不断生长的裂缝,乔布斯的放浪不羁的性格在他大获成功后更加毫不收敛。他常常不穿鞋参加会议、不讲礼貌地打断别人的发言、痛斥同事、攻击其他项目组的工作成果。这些行为引起了管理层其他人的反感。再后来,随着 Apple Ⅲ 项目的惨淡和 Lisa 的平庸化,以及IBM产品在销量上对苹果的超越,乔布斯被削权安排去了公司的一个边缘化的项目组。类似于实验室,该项目组致力于宏远又遥不可及的理想:建造任何家庭都可以拥有的、有简单图形界面的电脑。这个目标十分遥远,因此在乔布斯到来前,这是个松散的项目组,大家会时不时停下工作玩一场桌球游戏。乔布斯带着他强烈的控制欲和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进组后,团队立即爆发了激烈的矛盾。所有人都觉得和乔布斯共事实在是太难了。项目组原来的负责人直接跑到公司高层处摊牌,控诉乔布斯是个非常糟糕的管理者。然而考虑到该项目确实边缘,又足够乔布斯折腾免于让他插手公司的其他项目,管理层最终批准了乔布斯继续留任。

乔布斯自知这是公司在迁就自己,但「好像回到了当年的车库一样,有了自己的小团队」这样的感觉令他很满意。很快,他从公司各处招兵买马,培养出一群由天才组成的团队。他还尝试拉沃兹进来,然而不幸的是,就在此时沃兹经历了一场飞机事故,差点丧命,并失去了部分记忆。当他康复后,他决定离开苹果公司,重返校园完成学位。就这样,乔布斯带领新的团队,开始打造电脑史上最伟大的产品之一, Macintosh 。

乔布斯抱着得意之作 Macintosh

麦金塔最大的特点之一,在于图形界面。这是施乐的研究成果。施乐公司的帕罗奥图研究中心成立于 1970 年,距离它的总部 3000 英里之远,也因此摆脱了公司的商业压力,进行着理想的学术研究。在这样的环境下,他们发明了桌面概念,以及图形用户界面:GUI 。这是天才般的创意,然而施乐公司并不懂得利用。在苹果 1979 年的第二轮融资时,施乐风投部门想参与一笔,乔布斯开出了条件:同意苹果参观施乐的研究中心,就让施乐投资 100 万美元。施乐同意了。一年后苹果上市时,100 万美元的投资换回了 1760 万美元的收益,然而在这笔交易里,苹果才是真正的受益方。施乐的科学家们对公司把自己宝贵的科研成果拱手示人感到震惊,而那些东部的老板们从未欣赏到过图形界面的美妙。当包含乔布斯在内的苹果考察团队第一次看到图形界面的展示时,他们全部惊呆了。「你们就坐在一座金矿上啊,」乔布斯感叹道,「我真不敢相信施乐竟然没有好好利用这项技术。」他后来回忆,「我看到了计算机产业的未来。」

施乐公司的帕罗奥图研究中心

苹果公司对施乐研究中心的这次技术剽窃,有时被形容为工业史上最严重的抢劫行为之一。乔布斯偶尔也会骄傲地承认这一说法。「归根结底,我们只是想尽量了解有史以来最棒的发明,然后将它运用到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中。」他说,「毕加索不是说过吗,好的艺术家只是照抄,伟大的艺术家剽窃灵感。」事实也是如此,如果苹果不曾看到过施乐研究中心的成果,那些成果可能会埋葬在那里,直到多年以后再零星地出现在市面上。而个人电脑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都会继续只显示字符的状况,持续地保持小众产品的身份。苹果在图形界面的应用中立下的设计标准,使全行业受用多年。

1984 年 1 月 24 日,麦金塔发布。此时,蓝色巨人 IBM 已经超越苹果,成为销量世界第一的电脑公司。乔布斯在发布会上高呼:「 IBM 想占有一切……我们能让 IBM 主宰整个电脑行业吗?我们能让 IBM 控制整个信息时代吗?乔治·奥威尔的描述会成真吗?」

放逐

毫无疑问,麦金塔是一部划时代的产品,它采用图形界面,比起同期那些大部头的、只显示字符的笨拙电脑,精致、米色机身的麦金塔简直是座艺术品。当它发布的时候,人们为之惊艳。但也正是由于超脱出时代,它的问题也非常明显:同期的电脑们都是在幽暗屏幕上闪烁着呆板的绿色字母,而麦金塔则用像素方式显示出用户想要的优雅字体,于是,后者的内存占用就比前者多上二三十倍。这超出了当时的硬件承受能力,导致麦金塔精美却运行缓慢、动力不足。再加上乔布斯坚决地拒绝使用风扇,认为噪音太大,这又导致麦金塔散热极差,甚至被起了个“米色烤面包机”的诨名。

在头几个月,麦金塔销量很好;但当人们逐渐意识到它的不足之处后,销量锐减。然而即便销量不佳,我们仍无法忽视麦金塔的出现在人类科技史上的重要作用:在麦金塔研发初期,乔布斯鼓动了一个我们耳熟能详的人物参与软件的制作:比尔·盖茨。乔布斯和比尔·盖茨,都出生于1955年,都中途辍学,精力充沛,也都是个人电脑领域的闪耀明星。两个人的友谊是复杂的:他们个性差异很大,都自认为比对方聪明,又同时维持着互相竞争和合作的关系。麦金塔研发时,苹果年销售额已达15亿美元,而微软只有1亿美元,盖茨的知名度也远不如乔布斯高。因此,乔布斯是带着一丝高傲邀请盖茨为Mac制作软件。「我们也不是真的需要你们,我们正在做的这个东西很伟大。」盖茨很不喜欢乔布斯的这种态度,但他还是签下了合同,为Mac开发图形界面版本的软件:Word 和 Excel 。

乔布斯和盖茨

当时两人虽有间隙,但合作还算愉快。可后来,麦金塔发布前夕,盖茨宣布微软计划为 IBM 个人电脑开发 Windows 操作系统,采用图形界面,这让乔布斯大发雷霆。乔布斯把盖茨喊来,大声地吼到:「我信任你,你却在偷我们的东西!」盖茨冷静地坐着,直视乔布斯的眼睛反驳道:「好了,史蒂夫,我觉得我们可以换一种方式来看待这个问题。现在的情况更接近这样——我们都有一个有钱的邻居,叫施乐,我闯进他们家准备偷电视机的时候,发现你已经把它搬走了。」这句话后来成为了经典。

由于苹果的主力项目 Apple Ⅲ 和 Lisa 此前都已折戟,麦金塔已是最后一根稻草。经历失败后,1985 年,乔布斯被自己创建的公司开除了。

这里要提到一个关键人物:约翰·斯卡利。斯卡利是前百事公司百事可乐部门的总裁,在 1982 年,苹果的总裁、也是最早的苹果投资人迈克·马库拉预备卸任时,猎头推荐了斯卡利接任总裁职位。斯卡利是一个出身上层的优等生,为人平和,极擅长营销,但对产品没什么热情。实际上,比起乔布斯,他略显平庸。但在那个时候,他有着很好的履历,是接任马库拉的上佳之选。乔布斯自己对这个位置也跃跃欲试,但他也自知能力不够。于是,他亲自邀请斯卡利来担任这个职位。在乔布斯的不断蛊惑下,斯卡利很快被征服了,同意加入苹果。

乔布斯、斯卡利、沃兹尼亚克

今天看来,与其说是为苹果寻找新的总裁,不如说乔布斯是试图掌控斯卡利,进而霸占苹果管理层的权力。他几乎成功了。数次的散步和假意谦虚的态度打动了斯卡利,那句著名的「你是想卖一辈子糖水呢,还是抓住机会来改变世界?」更是彻底击败了斯卡利的犹豫之心。这句话如此有名,闻之就备受鼓舞。但你若仔细去想,这话是错的。乔布斯把「卖糖水」和「改变世界」放在了对立面,似乎两者风马牛不相及。实际上,如果卖电脑——一堆电子元件的组合体能改变世界,卖可乐为什么不行呢?可口可乐公司在 1971 年推出过一则广告《 Hilltop 》,将可乐和人与人的沟通连接联系在了一起,歌颂了爱对世界的意义。这则广告也就此成为历史上最伟大的广告之一。

 乔布斯确实掌控了斯卡利,增大了自己在公司事务上的话语权。但随着麦金塔销量的衰微,麦金塔团队最终四分五裂,苹果公司充满了混乱,运转失常,许多人离职。乔布斯更加反复无常,暴露了自己低下的管理能力。斯卡利出于公司角度,要求乔布斯离开麦金塔部门的管理职位。乔布斯愕然了,行为出现了很大的波动,反驳斯卡利不懂产品、管理不当、一直在令自己失望,甚至哭了起来。斯卡利咬着指甲听完了所有抱怨,表示自己会请示董事会,让乔布斯离开管理岗去新的研究实验室。乔布斯并不愿意,并且憎恨斯卡利的背叛。最终,他准备发动政变,踢掉斯卡利。然而,消息走漏了,两人在董事会上对质,乔布斯尖刻地批评了斯卡利,和此前展示的友谊截然相反。斯卡利终于发火了,他要求董事会投票:「我,还是史蒂夫,你们选吧。」管理层对乔布斯的幼稚早已没了耐心,投票的最终结果是,乔布斯被赶出了自己创立的公司。

乔布斯一直没有原谅斯卡利所谓的「背叛」。其实,完整地浏览整个事件,你会发现斯卡利才是最大的受害者。他的实力不够运营苹果公司,但乔布斯竭尽全力地把他挖了过去,以低姿态表示要向斯卡利这样资历深的人学习,实际上却是用谦虚的幌子控制他。而斯卡利迫于公司运营压力,要把乔布斯调离他无法掌控的麦金塔部门,转去一个新的实验室,其实是一个折中方案,既要减少乔布斯对公司管理的伤害,又要照顾他的感受,在乔布斯屡屡被控诉的情况下,这近乎于一种讨好。可惜年轻气盛的乔布斯并不领情,还率先要发动政变除掉斯卡利。可以说,斯卡利本不想开除乔布斯,他早已折服于乔布斯的个人魅力;然而乔布斯攻击他的业务水准和个人能力,这让他无法下台,只好摊牌让董事会二选一。

2016年极客公园GIF大会

2016 年的极客公园 GIF 创新大会上,极客公园把约翰·斯卡利请来了中国,让他谈一谈当年的事情。我当时恰好也在现场。满头白发的斯卡利不无后悔地说,「让乔布斯离开是个错误。也许我和他或许可以一起把苹果做好。」直到现在,他依然认为他们曾是最好的朋友,经历过许多美好时光。不过乔布斯的理解可能不是这样。在乔布斯离开苹果时,后勤部门在他的办公室地上发现了一个相框,里面是乔布斯和斯卡利热烈交谈的相片,下面还有一段题词「致伟大的想法、伟大的经历,和一段伟大的友谊!约翰」玻璃框已经摔碎,看来是乔布斯扔到地上的。从那以后,他再未和斯卡利说过一句话。 

乔布斯离开苹果后,经历了一段低谷时期。而斯卡利执掌下的苹果,凭借其优秀的营销能力,一开始过的还不错。这增加了乔布斯的忧愁。所幸,卖掉所持有的苹果的股票后,他还算富有。于是,他投入到新的创作计划中,预备建立一所新的电脑公司:NeXT 。接下来,他完全放飞自我,推出了一连串炫目却总是遭遇市场失败的产品,这最终锻炼了他平衡完美主义与商业价值的能力。「产品看不见的地方,也应该和外露的地方一样优美。」这样的理想主义,是乔布斯的父亲教导他的。早年保罗·乔布斯做手工活时,即便木柜的背面,也要用上好的木材。再后来,当苹果产品乏力、频换 CEO、缺乏稳定的新操作系统、几近破产,不得不通过收购同样亏损不断但产品相恰、且可以提供一个新操作系统的 NeXT 使乔布斯重返公司的时候,这些价值观在捶打过一遍之后重新回到了苹果。此时已是十年后的 1997 年,乔布斯结了婚,有了孩子,还拥有了一家动画公司:大名鼎鼎的皮克斯。

皮克斯

皮克斯脱胎于卢卡斯影业的计算机动画部,卢卡斯影业是著名导演乔治·卢卡斯为《星球大战》专门设立的特效公司,在过去数十年来,以卢卡斯影业为首,特效公司的出现堪称重造了好莱坞现代电影的模式。而在 1985 年,第一部《星球大战》已经面世,卢卡斯陷入离婚案,急需将电脑部门出售。因缘巧合,乔布斯参观了这个部门,并大感震撼,决定把它买下来。

无论你如何评价乔布斯恶劣的人品和不羁的性格,总有一件事是你不能否定的:毫无疑问,乔布斯拥有天才般的品味,从不会错过真正有价值的事物。在里德学院,他认为必修课过于无聊,于是休学。而休学后,他又常常蹭校园里的书法课,只因为校园里的海报设计非常吸引他,后来,他把学过的字体设计放进 Mac,可谓开史书之先例,电脑从此拥有了漂亮的字体;沃兹刚设计出 Apple Ⅰ 时,周边人都把这当做极客的小发明,只有乔布斯慧眼独具,坚持开公司售卖它,从此引领风骚数十年;麦金塔电脑的 1984 广告,几乎得到了董事会的一致反对,而乔布斯力排众议,坚决采用,才成就了广告史上的经典作品。再一次,当世人对这桩动画部门的买卖并不看好时,乔布斯出手 1000 万美元拯救了它,占股 70%,此后又多次追加投资。多年后,当迪士尼出价 74 亿美元,以换股的形式收购皮克斯时,乔布斯拥有了 7% 的迪士尼股票,成为迪士尼最大的个人股东。抛开经济收益不谈,自奥斯卡 2001 年设立最佳动画长片奖项以来,皮克斯已入围 13 次,获奖 10 次,包揽了一半的小金人,是这个项目上最成功的动画公司,获奖数是第二名的三倍——而第二名正是母公司迪士尼。

《玩具总动员》,皮克斯的开山之作,被许多影评人广泛认为是有史以来最出色的动画电影之一,讲述在一个孩子的众多玩具里,由于新玩具巴斯光年的出现,原本最受喜爱的牛仔玩偶「胡迪」面临失宠威胁的故事。这部电影皮克斯打磨了很久,同时它也是乔布斯参与成分最多的作品。影片上映是 1995 年,大获成功,是当年的美国本土票房冠军。两年后,乔布斯回归苹果。现在回头来看,除了商业上的成功,《玩具总动员》也堪称某种预言。胡迪在皮克斯和迪士尼早期的合作设计里,是一个暴君式的人物,尖酸刻薄。后来皮克斯推翻重来,把胡迪重新绘制成我们现在所熟知的、英明的领导角色。不得不说,不论有意还是无意,胡迪这个角色的发展故事,像极了乔布斯本人。从被苹果逐出到回归的十年,就是乔布斯从尖刻的暴君成长为英明领导者的十年。

王者归来

何来猛兽,时限终于到期。叶芝在《基督重临》中写下的这句著名诗篇,不仅风靡于著名科幻作品《海伯利安的陨落》,也被引用到了沃尔特·艾萨克森所著《乔布斯传》的章节标题,讲述乔布斯回归苹果的故事。彼时,苹果已经历多次 CEO 换代,临近破产,生产线混乱。乔布斯回归后,砍掉了大部分「垃圾产品」。在一次会议上,他在白板上画了两条线,一横一竖。他在竖线上写着「消费级」、「专业级」;横线上写着「台式」、「便携」。专注,这是他带给公司的第一个变化。除此之外,他还解散了原本的董事会。这是出于战略角度考虑,但和私人恩怨也有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毕竟,董事会里的许多人参与了十年前对他的驱逐。

乔布斯还做了一件事情:解散了牛顿研发部门。如果你是资深果粉,也许听说过牛顿项目,在那个时代,牛顿是一款挺不错的手持个人电子设备,但乔布斯憎恶手写笔,更憎恶牛顿项目的身份:这是斯卡利最喜爱的项目。于是他解散了牛顿部门。事实证明,这是正确的决定。牛顿项目不乏顶尖人才,但产品设计过于平庸。乔布斯把这些人才解放出来后,苹果才得以有机会制造出后来的 iPhone 。

牛顿,2015 年摄于威锋网苹果设计之弧活动

1997 年,苹果公司发布了一则新的广告,宣示着乔布斯华丽的王者归来。这也是我最喜欢的广告。我们在生活中总是强调秩序,强调遵循和服从。很少有人胆敢打破常规,用与众不同的方式思考、提问和创作。而这正是乔布斯和苹果所提倡的:在疯狂中看见天才。

发布会

为了赢得市场的信心,乔布斯接手苹果后,又干起了自己最拿手的活,亲自发布新产品。就在此时,一件最终促使Keynote软件诞生的事件发生了。在 1997 年 8 月 6 日于波士顿召开的 Macworld 大会上,为了稳住苹果,乔布斯宣布与当时已如日中天的微软合作。当比尔·盖茨的脸通过卫星连线投射到巨大的屏幕上时,观众沉默了。这一刻看起来就像是《 1984 》广告中那样,盖茨像老大哥般俯视着全场,掌控了全部话语权。乔布斯事后回忆:「那是我有史以来最糟糕最愚蠢的舞台设计。」从这时开始,乔布斯决定,以后要亲自、严格地把控舞台上的一切。在「法鲨」迈克尔·法斯宾德主演的传记片《史蒂夫·乔布斯》中,开幕就是他要求关闭舞台上所有的「安全出口」灯光而遭到安全部门的反对。这可不是戏剧夸张,乔布斯真的这么做过。

他不喜欢笨拙的、充满微软设计美学的 PPT,所以早先他的演示工具是 Quicktime 。后来,他直接要求软件部门设计一款符合他要求的演示工具,并列了一串功能清单。等到 2001 年 iPod 问世,乔布斯在发布会上用的就是 Keynote 的 alpha 版本。

图片摄于 2016 年锤子 T2 发布会,老罗日常吐槽 iPhone

如今 20 年过去了,乔布斯已不在人世,Keynote 也演进到 9.2 版本。二十年间,Keynote 作为演示工具,见证了许多大大小小的产品发布会、公众演讲、论坛活动等等。在国内,从当年的「中华酷联」到后来的小米、魅族、锤子、一加……这些同我们一道成长起来的品牌塑造了风云变幻的数码行业。不知你有没有注意过这些厂商们的发布会——尽管友商与友商之间竞争激烈,苹果又常年是「被吊打」的目标,但他们的幻灯片却无一例外地向苹果「致敬」。小米常用的「轰然坠落」特效、魅族背后专事发布会幻灯片制作的设计团队、老罗一场场带来媒体狂欢的「相声表演」……耀眼的发布会背后,都使用到了 Keynote 。

我们可以这样说,在 97 年后所有的苹果产品里,Keynote 作为乔布斯御用的软件,可能是妥协最少的一款。或者说,是最符合乔布斯设计理念的一款。尤其是,它还是个定制化生产力工具,就像一支手工打造的钢笔,是有点私人属性的。能把它公开发行,说明乔布斯对这款产品非常骄傲。

如今的Keynote

从 2013 年起,Keynote 及整个 iWork 套件都可以免费使用。只要你有一部 Mac ,就可以在软件库中找到它。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 Keynote 用户基础的不断发扬壮大,它也被开发出了许多创意十足的玩法。撇开花样日益丰富的讲演幻灯片本身不谈,海报、片头包装、LOGO 动画、UI 原型,甚至 Motion Graphics 这些以往需要使用专业软件、耗费大量精力制作的产品都可以用 Keynote 来做相对简单的呈现。这个时代我们总强调个人能力的全面发展,但术业有专攻,想要一个人学会所有技能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如果放宽眼界,多掌握一些像 Keynote 这样学习难度不高、投入产出比大、包容性强的软件,无疑可以提高生产力,让你更轻松地统筹工作、应对生活。

Keynote 是一个工具,幻灯片讲演是一种技术,工具与技术,是用来辅佐人的。在过去几年中,我从很多大神无私的教程分享里学到了很多知识,掌握了一些工具,得以坚持自己的创作。但在技术之外,最感染我的是前辈们的精神:技术是可以让世界变好的。诚然,任何事都有两面性,科技也是。人性没有纯粹的好和坏,不断发展的科学也未必总是用来造福人类。但以个体存在在社会中的我们,拥有对技术的选择权。当我们不断探求边界、学习用工具与技术来表述想法、寻找可能性的时候,说不定,这就是科技进步的意义。学会了一点点新的技巧,做出更认真的、精美的幻灯片,这件事本身也许没有什么;那些领导、同事、老师和同学也许根本就不会发现;生活似乎也和往常一样。但要知道,所有深刻的改变都发生在波澜不惊之下:你用技术武装的,是对未来的希望和前进的动力。潜藏在作品里的,是微小但也充满力量的、上升的欲望和对美的追求。它虽然简陋、粗糙,可日积月累之后,它能为生活带来足够的改变。

这是「Keynote爱好者」的第一期节目。下一期教程我会带你重新认识 Keynote。下期再见。

参考资料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